30 c 《道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页
30 c 《道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2页
30 c 《道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 东 师 范 大 学本 科 专 业 课 程 大 纲课程名称:道学通论(或称道学概论) 英文名称:(General Daoism)课时:40课 学分:2学分 课程性质:历史系本科生选修课一、课程目的、任务:儒学与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翼。由于对道学的误解和其他原因,长期以来,道学的研究落后于儒学,而高校课程中的道学内容更是鲜见。对道学的忽视和偏见,会妨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把握。本课程拟对道学作比较系统的、合理的说明,将道学中合乎科学、理性并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揭示出来,使道学思想的精华和智慧为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改革和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尤其是通过对道教经典的解读,启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兼融百家的思维素质和方法。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分两大版块:一是以通贯的方式讲述道学的渊和流;一是对道学经典老子作系统释读。对老子的释读将对照帛书本、竹简本以及河上公注解本。三、教学要求、方法要求:本课程重视形上思维,故应安排为高年级选修课。本课程重视逻辑的演化,故学生听讲要保持连续性。本课程要求诵读,故学生要不惮记诵方法:理论部分由教师演说;老子释读部分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多媒体的制作内容是:老子原文(通行本)、帛书本老子、竹简本老子、河上公注本。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本课程的教材为主讲教师讲义,以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出版)为参考教材。主要参考书目: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版。许抗生帛书老子注释及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增订本。崔仁义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高明帛书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96年版。五、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为纸质闭卷。六、讲授大纲第一讲:序论。介绍几个概论。并述及二十世纪以来的道学研究第二讲:传统文化与道学之演变(轴心时代与哲学的突破)第三讲:传统文化与道学之演变(道家学术之形成)第四讲:传统文化与道学之演变(道家学术发展的线索)第五讲:老子与老子第六讲:中国老学简史(上)第七讲:中国老学简史(下)第八讲:老子释读(自第一章至第九章)第九讲:老子释读(自第十章至第十八章)第十讲:老子释读(自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七章)第十一讲:老子释读(自第二十八章至三十六章)第十二讲:老子释读(自第三十七章至四十五章)第十三讲:老子释读(自第四十六章至五十四章)第十四讲:老子释读(自五十五章至六十三章)第十五讲:老子释读(自第六十四章至第七十二章)第十六讲:老子释读(自第七十三章至第八十一章)第十七讲:关于道教第十八章:关于仙学第十九讲:关于道藏第二十讲:道学文化的现代意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道学的渊源;道学的发展逻辑;对老子一书的理解;对“道”“无”“有”“德”的理解;重点是记诵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