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1)_第1页
我县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1)_第2页
我县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1)_第3页
我县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1)_第4页
我县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我县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1为全面把握我县劳动力资源情况,研究劳动力资源对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就业工作的影响,探索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我县劳动保障部门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和县农业、林业、教育、发改、经济商务、扶贫等部门在全县开展了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现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如下调研报告。一、全县劳动力资源现状总体基本情况此次劳动力资源调查遍及全县12个乡99个村民委,劳动力237882人。其中男性125517人,占总数女性112365人,占总数。1、年龄分布1620岁33908人,占2130岁55190人,占3140岁62851人,占。4150岁47571人,占总人数的20。5060岁38362人,占总人数的。2、文化结构分布大专及以上文化3255人,高中文化11945人,初中文化61482人,小学文化133350人,小学以下27850人,分别占总数的,。3、地区分布锦屏22601人,其中男性12333人,女性11268人曰者19688人,其中男性10553人,女性9135人,双龙营34647人,其中男性19171人,女性17475人。八道哨19545人,其中男性10076人,女性2/59369人腻脚14582人,其中男性7662人,女性6920人新店10310人,其中男性5511人,女性4799人舍得10107人,其中男性5478人,女性4629人温浏18091人,其中男性9162人,女性8929人树皮22115人,其中男性11489人,女性10626人天星20519人,其中男性9375人,女性11144人。平寨19126人,其中男性10044人,女性9512人官寨26551人,其中男性14052人,女性12499人。4、产业结构分布从事第一产业195949人,占总数第二产业22709人,占总数第三产业19224人,占总数。转移基本情况1、转移地区分布情况至XX年底,全县累计输出劳动力84668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亿元,人均劳务输出占人均纯收入的。其中,县内转移8806人,占转移总数的县外转移75862人,占转移总数的。其中锦屏转移8993人曰者转移8749人双龙营转移13229人八道哨转移9818人腻脚转移4707人新店转移4063人舍得转移4042人温浏转移8996人树皮转移8275人天星转移7500人平寨转移6191人官寨转移9101人。2、转移劳动力性别、年龄、文化分布男性55348人,占转移总数的,女性29340人,占转移总数的。其3/5中1620岁27094人,占转移总数的322130岁38947人,占转移总数的463140岁13547人,占转移总数的164150岁3810人,占转移总数的5160岁1270人,占转移总数的。小学文化37530人,占转移总数的初中文化43181人,占转移总数的51高中及以上文化5757人,占转移总数的。二、我县劳动力转移特点转移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和自主性。多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熟人介绍或引导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的人数不到转移总数的20。转移区域相对集中。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县内转移仅为8806人,只占到转移总量的。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我县相当一部分保留着土地承包权的劳动力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简单体力劳动成为转移主要途径。由于我县绝大部分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单一,因而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的劳动力占到了转移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转移劳动力逐步转向高层次就业。一部分转移人员4/5走上了管理阶层、技术岗位还有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拓宽了视野,增多了知识,有了一定资金,便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自主经营,从而真正发家致富。三、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资源相对分散,总量分布不平衡。我县万劳动力的49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交通和通信信息相对较好的锦屏、八道哨、曰者的劳动力仅为总劳动力的,还有近60的劳动力居住地远离城镇高寒或半高寒山区,其人多地少,交通、信息闭塞,严重制约了劳动力转移。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就业半径小。全县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只占劳动力总数的,92劳动力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从转移就业情况看,高中以上文化转移率高达95,初中文化转移率次之为70,小学文化转移率最低仅为35。可见文化素质越高,就业空间越大。转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加之我县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尚未健全,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便捷可靠的信息渠道,导致盲目性很大。据初步调查统计,我县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经政府或中介组织推荐的不足20。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5/5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劳动力转移成本,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劳动力就业没有形成可靠的保障。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等方面形成二元分化,对比鲜明。培训意向过于集中,且两级分化严重。从05年到07的统计数字看,在培训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