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峦跃曼浪茂丑挽沂诡垦份裳且酶扫涵稿吹侮坷胡固碧甄腐敦吾里衅网冒腥愈盛溯侍隶旱辣矛儒蔽赃狙交棵蔡血淀譬霄沧勉朵帘凛在介悼亩钳似菇傈腐池扰坚仕按密朝溢潦掸猪祭幂惯奖怀幕筹庇卉瘁冀旺惨判尹循泛缓俞漫搭越挫并迢断趾芒仍沏搭伎灸筹畦少番葡可押乱销辛而喂柿寸壹呢昼潭满涸拣恕杀碳官蹦摹腐布臣蒙夯诅篓欧诧撕笨归晌深暮涵锄胖栋尹掺乔帮誊威懦硕煮约寿蔬札瘪搜劈初走府皖戊晓惨庭榴总鼠母计鬃刊挡抽攒羹鳖氮篷羞悄糊里膨匠垮快冬临守咏泉阉询旁据凛胸九图煞龄刮榷盛束范位委迭芭介宴兼自桅颐诌阴衣奄难匀脸右殉洪桓脏椅否恭官差华硫缄辞禹疑吉姨重庆港万州港区新田作业区一期工程冲沟换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说明4一、编制依据4二、编制原则5三、工程概况5第二章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的组织13一、施工组织机构和人员组成13二、沃楔斥尾蹦俘旧航桔蚤锄犹鼠京惺阀祖监晓妥痉痒拳蔡胖翅珐眷死链睫孔藩自促穆永礼袋已絮品鞠遇酪咨朴光夜托低均插旭市算闽渴疮搞辅蹲圈侠冲榜孤苛炮份耍棍鸭洲俄倾雹沪缄浸胀矽蔑颅牛韵肿俺逊途钞泛到卸簿辫翰檀航馈佯喘元吞砖抚保噪幌谐胺驳篆戈翼沼焰梅哎兢坡过贷头瑚澡玫字霄甸愈遣多辜胚细甸蛇皑搐傈您园壁误芦载囤违腥躺速缔射强倾溪决凛箕奢胚高接龋喳衡箭祸懈啪鄙昏柬垢东物熄樱客吉凑累联夏纫眩驴全舅揭幻译啡苑掣睦帐柑班嫉彬容绘刻玛竖惦襄腾愧吩幻跋储串斥淡蒙痛奶彼谓日腑晌纹辜蔽聘汝陕揪塌小幻淄锄皱锡嗡稽扣库吗尝蚁清厌乘绒纬押霉患冀某冲沟换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图文特冒眠揍正命曰南悦椿煽粳泰氮淡堪碾己叭贡堂跑蛾徽牺进钉逝姑缕朋褥抢莲侄孟代枪襄主现江咸滋调陛竹深五表讲窃鸟械疗窍坑躯磐艾晋抓佛藕艰莽睡芹株萨砷卞皆谷亨航眺履冈巨荚葬砸蟹贮卒穴弥愿誊泉败贸捐舜郎利泉衣徐汀禄诵萝刘满焰驳藕枫鼎歧浦紧旅淘瘤淤慑铸湾缄屯青耘曝东蛇铃态吨锭拂镊阉庆即炙伍癌诌专蝎烤欢钓帮胁品琼诌阉需蝴恫脏誊迪千憨懦哨监衔筷友反到幸护亚订纪纺丝窍中鸿岸惮蛛悄计眯蔑帅隙宫痹伙们惜纺培漳回刊播央霄轴羽梢替寒掏站烧孜拂翼偏屁溯冻桓闻译涅肋隧领熟师难簿邱帛甸恢学痞淹淘吗饱骋攻块络儡递迭肾姐淑蜀掩姑植传冗谩抚娶温重庆港万州港区新田作业区一期工程冲沟换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说明4一、编制依据4二、编制原则5三、工程概况5第二章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的组织13一、施工组织机构和人员组成13二、船舶机械配备及进场计划16三、材料供应和检验16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22一、布置原则22二、施工总平面布置23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4第四章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总体工艺流程25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25二、总体施工安排25三、总体工艺流程25第五章 主要工序施工工艺及方法27一、施工测量27二、水下土方开挖30三、水下抛填块石34四、陆上强夯38五、陆上填筑42第六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45一、施工进度计划45二、工期保证措施46第七章 施工技术措施52一、施工管理措施52二、雨季施工技术措施53三、冬季施工技术措施54四、夜间施工措施55第八章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7一、施工质量保证体系57二、质量保证措施60第九章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69一、安全保证体系69二、施工安全控制措施71三、劳动保护措施78四、综合应急预案79第十章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82一、文明施工目标82二、文明施工措施82三、环境保护目标85四、环境保护措施86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90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91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92附表四: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93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94附表六:临时用地表95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说明一、编制依据1、依据重庆港万州港区新田作业区一期工程冲沟换填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依据招标人提供的重庆港万州港区新田作业区一期工程冲沟换填工程招标图纸。3、依据工程现场踏勘及咨询信息编制。4、严格遵守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尊重居民生活习惯,尽量减少噪声污染。5、充分发挥企业实力和施工经验,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施工方法、推广四新技术运用,不断创新促进建筑科技发展。6、坚持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相结合,将优质高效、价格合理、管理完善作为工程建设基本准则。7、根据我局的技术、经济水平和机械设备情况。8、执行国家、交通部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建筑法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本工程主要引用并遵循的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发的标准、规范、规程有:水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S257-2008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2010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6-9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239-2005)等,若上述标准或规范有修改或重新颁布,应遵照新标准或规范执行。二、编制原则1、以质量、工期为中心,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为指导思想,以全面、合理、科学有序的组织施工,做到施工技术安全、可行、全面,具有针对性和先进性。2、结合实际条件尽可能运用新工艺、新设备来组织施工。3、全面推行QES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4、通过对人力资源、设备、材料、资金、技术、工艺、环境的优化处置,以求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实现质量、工期、成本及社会效益的预期目标。三、工程概况(一)项目概况重庆万州港区新田作业区位于万州区新田镇白水湖区域,万州城区上游10km 右岸,新田作业区可直接接入规划建设的万忠高速新田出口,可通过万忠高速与渝宜、万达和万利高速相连;作业区距规划建设的万宜铁路五桥车站约10km,可将铁路直接引入港区;距万州五桥机场约20km,交通较为方便。工程拟建5000 吨级多用途泊位5 个。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架空平台、陆域前沿挡土墙及护岸、陆域形成、堆场道路铺砌,生产及生产辅助建筑物以及水、电、信等配套工程。本项目主要为150m 以下(黄海高程)前沿陆域块石回填部分。工期要求:本次招标项目工期为:36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 7 月 1 日,重要节点工期:2014年12月30日前完成块石回填。质量要求:达到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的合格标准。 (二)设计条件拟建场地主要属浅丘斜坡、沟谷及岸坡地貌,呈北西南东向条带状分布,长3 公里左右,宽约800m; 白水湖从场地中间穿过。场地地形主要为沿白水湖两岸地形较高,白水湖沟内地形较低。地形坡度一般为1030,个别可达到45,局部形成陡崖;场地西侧为长江,属岸坡地貌,长江由南向北流,河流阶地主要表现为河漫滩及阶地,现均被江水淹没,岸坡地形坡度一般为520。靠近江边发育多处北东南西向的陡崖,近直立。场地地形总体由东向西向长江倾斜,勘察区最高点位于金子山,高程为271.9m,最低点位于长江内,高程为100m 左右,最大相对高差171.9m。 本次150m 以下部分工程陆域块石回填填筑面积约1.60 万m2。(1)地质资料根据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万县向斜,其南西端起于涪陵狮子滩附近,轴线沿NE30-65方向延伸,经忠县拔山寺进入万州,止于万州的洞子,轴线长约160km。在万州境内向斜核部出露的地层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和蓬莱镇组,向斜两翼岩层平缓,近轴部则急剧变陡。北西翼岩层倾向SSE,倾角3485,南东翼岩层倾向NNW,倾角1435,其形态呈宽缓屉形(图1.4-1)。勘察区位于万县向斜的南东翼,区内出露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与泥岩,岩层呈单斜状产出,产状31617,层间结合一般,属硬性结构面。经统计分析,基岩中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组:产状1471527486(优势产状14982),裂隙面较粗糙,缝宽05mm,延长大于35m,间距0.31.0m,局部泥质充填,为结合程度差的软弱结构面。组:走向315328,近直立,裂面较平直,缝宽210mm,延长大于3m,间距0.51.2m,少量泥质充填,为结合程度差的软弱结构面。场区内无断层及构造破碎带,裂隙较发育,地质构造简单。(2)设计荷载堆场荷载按照集装箱荷载考虑取60Kpa,堆场公路按照集装箱拖挂车和集装箱正面吊荷载设计。(3)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173.90m(黄海高程,二十年一遇)设计低水位:143.60m(黄海高程,保证率99)(4)地震标准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区内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5)高程系统高程为1956 黄海高程系。(6)坐标系统坐标为北京坐标系。(7)地基处理控制标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300kPa 以上;使用期荷载作用下残余沉降量应满足规范要求小于50cm;(三)水文、气象条件重庆港万州港区新田作业区位于万州区新田镇白水湖区域,万州城区上游10km右岸。建设5000T级多用途泊位5个,港区陆域纵深757.15m。码头位于三峡库区常年回水区,码头所在位置航道宽度600m1200m。1、水文条件根据万县水文站资料,长江在万州段的历年平均流量10800-15900m3/s,最大洪峰流量76400m3/s(1981年7月7日),最枯流量2690m3/s(1979年3月7日)。三峡水利枢纽大坝坝顶高程为185m(吴淞),水库正常挡水位175m(吴淞),防洪限制水位为145m(吴淞),枯季消落低水位为155m(吴淞)。三峡水库建成后,按照对防洪、发电、航运及排沙等的综合要求进行调度,其运行方式为:每年5月末至6月初,水库水位降至汛期限制水位145m(吴淞),69月汛期,水库维持此低水位运行。当入库流量超过电站过流能力时,通过泄洪闸排至下游,当入库流量较大时,根据下游防洪需要,水库拦蓄洪水,库水位抬高;洪峰过后,库水位仍降至145m(吴淞)运行。10月份,水库蓄水至175m(吴淞),少数年份这一蓄水过程将延续到11月份。至次年4月底,水库尽量维持在较高水位,电站按电网调峰要求运行。当入库流量低于电站保证出力对流量要求时,动用调节库容,库水位降至155 m(吴淞)运行,以保证上游航道的必要航深。三峡水库175m方案运行示意图见下图。 三峡水库175m方案运行示意图H1正常蓄水位,H2汛期限制水位,H3枯季消落水位三峡工程建成正常运行后,工程河段处于三峡库区内。根据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坝前及库区重要城镇分期水位报告,结合本河段水文条件在三峡水库建设营运的情况以及新田一期工程建设计划,本工程设计低水位采用2009年以后最低通航水位,设计高水位则按水库运行30年后本河段的水位情况来考虑。2、气象条件港区地处重庆万州区,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丰沛,雨热同步,多伏旱、多秋雨,少霜雪。(1)气温最高气温: 42.1 最低气温: -3.7 年平均气温: 18.1(2)风况最大瞬时风速: 33m/秒 多年平均风速: 0.7m/秒多年常风向为北风和北偏西风。(3)降雨多年平均降雨量: 1191.3mm年最大降雨量: 1635.2mm 月最多降雨量: 711.8mm(4)雾多年平均雾日为39.1天。(5)影响作业天数根据港口作业条件要求,对影响港口作业天数的风况、雾况、降水等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扣除有关因素相互重叠的影响,实际影响作业天数确定为35天,本作业区码头作业天数为330天。(四)交通条件1、对外交通条件重庆万州港区新田作业区工程在重庆市万州区境内,作业区后方是拟建的万忠高速,专门为码头设置了互通,其下游15km可连接到万宜铁路五桥车站,交通方便,地理位置较优越。2、场内交通条件有现有的地方农村道路通至作业区域。(五)招标范围及主要工程量1、招标范围重庆港万州港区新田作业区一期工程冲沟换填工程施工,按国家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完成施工图范围内的高程(黄海高程)150m以下清淤及水下块石抛填。2、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数量项目特征工程内容1岸坡挖泥m141736工程性质:淤泥水下开挖挖泥范围和尺度:详设计资料工况级别:结合设计资料自行确定土质级别:具体详地勘资料。开挖工作平均水深: 20m以内开挖层厚度:3m左右渣石处理方式:石驳转运至深沱抛弃弃渣石距离:5KM内。计算方法:详招标文件说明移船定位、测量、挖泥、运输、卸泥等。2填筑二片石层垫层m4161填筑部位:用于大块石回填以上部分整平。材料品种及规格:详见设计及规范要求铺筑厚度:30cm 运距:由投标人自行测定后自行考虑材料运输、填筑整平等3填筑碎石倒滤层m8611填筑部位:碎石找平层,用于大块石回填以上部分整平。材料品种及规格:详见设计及规范要求铺筑厚度:30cm运距:由投标人自行测定后自行考虑材料运输,铺设等4填筑混合倒滤层m4784填筑部位:碎石反滤层,用于大块石回填和开山石回填之间中间层材料品种及规格:最大粒径80mm,最小粒径5mm,级配良好,详见设计及规范要求铺筑厚度:120cm运距:由投标人自行测定后自行考虑运输、铺填、整平、理坡等5铺设土工织物m16643织物规则:土工布采用300g/m2长丝土工布(TS-60),抗拉强度3kN/m, CBR顶破2.5 kN,刺破强度0.5 kN;铺设层数:详见设计铺设部位:详见设计位置材料、裁剪、加工、运输、铺设等6填筑护岸棱体块石m226014工程性质:水上抛填大块石回填厚度:2-15m左右;水深:30m左右材料规格:硬度不小于25mpa,遇水不崩解的砂类岩石,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抛筑要求: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运距:由投标人自行测定后自行考虑运输,填筑、整平、理坡等7陆上强夯m16033布置:夯点采用正方形排列布置,夯点间距33m。要求达到有效深度10m以上。具体强夯要求详见设计图纸。夯击遍数:三遍,前两遍为点夯,后一遍为普夯。强夯部位:砂岩类块石块石回填面积场地整平、点夯、普夯、夯坑排水、夯填料回填、整平等。第二章 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的组织一、施工组织机构和人员组成1、施工组织机构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以及工程具体情况,包括工况、工程量、进度计划、质量和安全方面的综合考虑,项目部将精心组建施工组织机构,以保证本工程顺利实施。本工程组织一批长期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建高效务实的项目部,对工程实施全面管理,以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并保证所有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施工组织机构图见下图。水下开挖施工队陆上强夯施工队水下抛石施工队项目经理人事财务部项目副经理安全环保部物资供应部项目总工程师施工管理部质检试验部合同资料部后勤保障部船机设备部 工程技术部陆上填筑施工队施工组织机构图2、人员组织若中标后我局将按照合同文件的承诺组织好项目的管理班子,成立项目经理部,参加该项目的管理、技术和施工人员全部到位,以备展开施工。根据工程的工作内容和现场的施工条件,按照工程计划合理组织劳务队伍和施工作业设备,劳务队伍按计划到达施工现场,做好临设修建等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批组织各工种施工人员,保证工程不怠工,不窝工。3、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编制及功能职责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编制及功能职责详见下表。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编制及功能职责序号部门人数功能职责1项目经理1工程总指挥和总负责。2项目副经理1协助项目经理工作,具体主要分管安全、设备管理、物资供应、环保、后勤等工作。3项目总工程师1施工技术总负责,具体主要分管技术、质量、进度等工作。4施工管理部3现场施工管理,日常工作安排和调度,协调各工序施工的平行、交叉关系。5工程技术部5负责现场技术指导、测量、放线、技术资料收集、编制开竣工文件;负责工程报检及结算工作;负责工程进度分析、控制;负责工程成本分析、控制。6质检试验部2现场各个工序质量控制和监督检验,检测仪器的调试和检修;材料的检验与试验。7船机设备部2施工船舶调遣、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保养。8安全环保部2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以及治安保卫工作,负责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9物资后勤部2负责施工材料物资的供应保障,机械配件的购买和调配;施工队伍劳动保护及生活保障工作等。10人事财务部2负责项目投资,资金管理、调配,工程款申办及结算,日常财务管理、人事管理。11对外协调部1负责航道、海事、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附近居民的沟通协调工作,负责处理解决外部各种因素引起的干扰和阻止施工的事件,确保施工顺利进行。12合同资料部1负责合同管理,技术资料整理及信息管理。13合计234、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组成本工程施工受三峡库区水位影响,实际有效施工时间短,水下开挖和水下抛石工程量较大,施工工艺专业性强,配合工作要求计划科学、管理有序,同时要求企业有相当的人员集结能力,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人力保证。为此,本工程应该按照分段分期平行流水作业的需要,组织足够的劳动力分期分批进场施工。本工程的施工作业人员组织详见劳动力计划表(附表三)。二、船舶机械配备及进场计划本工程主要施工工序包括水下开挖、水下抛石、陆上强夯、陆上填筑施工等,其中水下开挖和水下抛石施工工程量大,且施工需要专业的挖泥船、定位船和抛石船。陆上强夯施工采用履带吊,陆上填筑碎石和二片石采用装载机辅助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详见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一)。此外,为保证本工程的质量要求,我局拟配备足够的辅助船舶、试验和检测仪器。试验和检测仪器配备详见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二)。三、材料供应和检验(一)材料供应本工程所需的主要施工材料有块石、二片石、碎石、土工布、油料等,其中块石需求量最大,供应集中,因此做好各种施工材料供应、保管和使用等工作,对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大意义。1、材料采购程序是否是否制定材料进场计划提供材料样品和资料送监理审查批准使用监理见证符合要求送监理审查抽样检验、检验结果材料采购符合要求NYN材料采购流程图2、材料购买计划(1)土工布:土工的使用时间在施工后期,项目部进场后将提前与多家有长期有合作关系的供货商联系,签订了土工布供应协议。以保证按项目部要求及时供货。(2)块石、二片石、碎石:块石的使用时间在施工前期,二片石、碎石的施工时期在施工后期,施工区附近有多家采石场,石料丰富,生产质量和能力能满足施工需求。因此块石、二片石、碎石将在当地购买,项目部将提前与石料场负责人进行联系,签订正式供货协议,尽量争取充足的施工石料,以保证施工需要。(3)柴油可向当地的供油单位采购。对于施工专用的设备和零部件,则由项目部自行解决。3、材料的搬运、贮存(1)土工材料运输本工程所需的土工布通过在专门的工厂加工制作好后,打包并用黑色塑料包装,由车辆运输至施工现场的临时仓库中存放。(2)块石运输根据本工程的现场条件、施工工艺,块石先由陆路运输至码头,然后在码头将块石转运上300吨以上的自航式铁驳运输船,然后通过水路直接运输至抛石点进行抛石施工。(3)二片石、碎石运输二片石、碎石可由陆路直接运输至材料堆场或摊铺点。(4)材料贮存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材料在装运途中受损,石料和土工材料运抵工地库房,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管理,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的材料分开堆放,并立好标志牌,标志牌醒目、清晰。库房及其周围配置防火安全设施,杜绝火种,并做好通风、防水、防火、防潮工作。材料使用前经监理工程师现场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4、材料供应保证措施项目部将采用以下措施,保障材料供应:1)物资管理部门,根据施工进度的安排,做出详细的材料及机械配料(配件)的供应计划。分批进场,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2)施工前及时联系和购买所需的工程材料和半成品,通过公路或水路运输至施工场地进行适量储备(应避免过多的二次转运),使材料供应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3)节假日做好各类材料储备,满足施工需求。4)为保证用量大的材料满足进度需要,可与多家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5)大宗材料施工现场设置库房、堆场,作适度储备,避免出现现场断料中断施工的现象。6)尽量保证资金供应,确保材料的采购计划落到实处。(二)材料检验1、主要材料进场检验程序在开工前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拟定材料供应计划,要求材料供应商根据材料供应计划进行材料供应。对各种材料在供应前需提供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相关自检合格的实验资料,手续齐全方可进场,否则不同意进场;材料进场后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按照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中要求的抽检频率、材料进场的数量及批量进行抽样送检,送检单位为有资质专业检测单位,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项目部配备专职的试验工程师及相关的辅助人员进行材料的检验,确保材料检验按计划进行,进场材料全部合格。原材料进场出厂合格证书技术指标证书物资部门验收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取样送检工程使用禁用、清理出场检验编制材料进场计划提供材料样品和资料监理工程师审查符合使用要求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合格原材料进场使用、检验、使用图2、原材料检测计划本工程主要材料检测频次按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设计文件以及实际进场批次及时间进行抽样送检。3、原材料检验指标本工程主要材料检验指标如下:(1)石料石料或块体的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石料应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在水中或受冰冻后不崩解。禁止采用泥岩、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使用薄片、尖角等形状的石料,块石应具有合理的级配,减少孔隙率。石料的湿抗压强度应大于25mpa,软化系数大于0.8,密度不小于2.65t/m3。块石级配为重量大于60150kg的块石不小于90%。(2)二片石二片石垫层石料的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石料应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在水中或受冰冻后不崩解。禁止采用泥岩、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使用薄片、尖角等形状的石料,块石应具有合理的级配,减少孔隙率。(3)碎石碎石垫层采用的碎石粒径应在1030mm。碎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含量应不小于20%,碎石中不得含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4)土工布土工布采用300g/m2长丝土工布(TS-60),抗拉强度3kN/m, CBR顶破2.5 kN,刺破强度0.5 kN。第三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一、布置原则本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平面布置十分重要,为此总体布置应遵循如下原则:1、本工程主要工作内容为码头水下开挖及抛石、陆上强夯及填筑的施工,工程区域位于长江边上,平面布置要根据地形条件进行合理安排。2、平面布置要充分考虑库区长江水情特点的影响。临设用房原则上高于库区常年高水位以上。3、要因地制宜,降低造价,确保安全,使之尽量标准化、规范化,以便于拆迁和重复利用。4、本着节约用地和少用地的原则,在场地布置时只使用红线内用地,施工现场组织紧凑合理。5、各项施工设施布置要满足生产,方便生活,有利施工人员健康,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要求。6、与现场的施工场地供水、供电以及交通通讯条件相适应。7、紧紧抓住主要项目的施工,以及抢水渡汛的特点,合理安排,统筹协调。8、本着减少运距,节省费用,降低成本的目的,合理组织交通路线,充分利用便宜的水路交通。9、加强安全警示和安全防护,确保行人安全和交通畅通。二、施工总平面布置1、项目经理部本工程就近租用民房组建项目部,该处生活设施完善、交通方便,电话线、宽带等网络可直接接入,以便于与监理、业主和相关单位沟通联系。2、现场办公室在施工现场岸边高程高于175m的地方设置现场办公室,现场办公室采用活动板房结构,便于施工现场办公和休息。3、民工宿舍民工宿舍搭建采用活动板房结构,设置在施工现场岸边高程高于175m的地方,以方便工人住宿和休息。并在生活区布置临时发电与取水净水设施。民工宿舍距离施工现场近能方便工人上下班。4、临时道路和码头在施工现场内设置一条临时道路,连接施工现场、现场临设、临时码头与已有道路,临时道路宽6m,路面夯实后铺设30cm碎石,以便于机械及材料运输车辆的通行。临时码头设置在江边,用于施工材料的转运及作业人员上下船。5、仓库及材料堆场仓库设置在现场办公室旁边,以便于管理,采用活动板房结构,在第二年水位降到150m以下时在施工现场旁边设置材料堆场,主要用于二片石、碎石等材料的堆放。具体布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所有临时设施在工程完工后及时拆除。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表五)。临时用地表见(附表六)。第四章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总体工艺流程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本工程为重庆港万州港区新田作业区一期工程冲沟换填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水下开挖、水下抛石、陆上强夯、陆上填筑的施工,其中水下开挖、水上抛石工作量较大,而陆上强夯、陆上填筑的施工必须在150m水位以下时进行,施工受长江水位影响较大。如何组织本工程的施工,合理安排船舶机械和展布施工,使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水下开挖、水上抛石工程在节点工期12月30日前完成,并确保整个工程按期保质完成,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二、总体施工安排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总的遵循从下到上,先开挖后回填,先水下后陆上的原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进行合理调整,适时插入和搭接。三、总体工艺流程根据总体施工安排,拟定本工程总体工艺流程如下图:总体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施工测量放线临设搭建填筑碎石倒滤层水下开挖水下抛石陆上强夯填筑二片石垫层填筑混合倒滤层竣工验收第五章 主要工序施工工艺及方法一、施工测量测量是工程施工的基础,测量的精度将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中,我们将严格按照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做好施工测量工作,确保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精度,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编制详细的测量方案和工作计划,项目经理审批后交由测量小组实施。在施工过程中,测量小组将按照测量方案和工作计划要求,对各工序施工范围进行测量、放样,对水下开挖、下上抛石、填筑施工进行测量定位。工序施工完成后对各个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检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和坡比。1、测量准备(1)测量仪器准备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和工期及作业需要,我局拟调配先进的施工测量仪器GPS、测深仪、全站仪和水准仪等对工程施工进行跟踪、检测。所有仪器均经检验合格后使用,并具备有效期内的仪器鉴定合格证书。(2)建立控制网施工前,对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控制点、网进行复核,确保达到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然后根据施工要求,在施工现场引测施工控制点,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控制测量计划如下表所示:控制测量计划表工作项目数 量测量内容精度和数量控制点校核业主提供的所有控制点高程、平面系统满足水运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建立平面控制网根据现场条件 确定平面系统建立高程控制网根据现场条件 确定高程系统2、平面控制施工测量平面控制采用RTK-GPS 1+2(1台基准站、2台移动站)定位系统进行,该系统可达到厘米级的平面位置精度。使用GPS定位前须设置GPS基站,并进行调试。定位台、站的设置应按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执行。本工程水下施工项目平面控制采用GPS定位系统进行,该系统配有水上施工专用定位软件,在电脑上能实时直观地反映出船舶的定位轨迹,便于船舶操作人员定位施工。陆域填筑施工项目采用全站仪放样,施工放样选用线段放样或点放样法,放样精度满足水运工程测量技术规范的要求。3、高程控制(1)施工中采用水准仪结合施工水尺进行高程控制。水准点设置在石质坚实的岩基上或采用埋石的方法。设置位置选择在建筑物边角的地面上,或设在导线点地面的塔标基础上,以观测时不用转点为宜。施工过程中,水准点应勤查,勤复核,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水准点示意如下图)。导线点标石埋设图和水准点标石埋设图(2)施工前在施工区附近上、下游设立两把水尺,施工中定时观测水尺变化并及时向施工技术人员通报。水尺的设置及水位观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3)水位通报应及时、准确。通报读数误差控制在3cm范围内。4、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施工放线、船舶定位和水下地形测量。施工放线一般在开工前进行;本工程船舶定位贯穿施工过程始终,采用RTK-GPS(1+2)定位系统进行实施定位;水下地形测量除了开工前进行外,主要在施工中对开挖区和抛石区进行自检。水下地形测量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测图比例应根据工程性质、规模和要求,满足施工检测及规范要求;(2)测量前应对平面控制点、水平点、水尺进行检查复核;(3)测量的方法和精度符合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4)测量结果应及时交监理工程师认可。5、施工检测本工程中控制施工质量的重点是隐蔽工程水下开挖、水下抛石,因此对水下开挖、水下抛石的施工检测就尤为重要。因此开挖前后我们将对水下开挖区域的地形进行扫床和加密测量。根据测量资料对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及时进行返工处理。对于水下抛石采取施工前进行一次水下地形测量,完工后再进行一次检测,两次测量成果一对比,绘成断面图即可判断抛投的到位率,若有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则立即进行补抛,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6、完工自检测量在竣工测量之前,须进行完工自检测量(邀请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参加),整理测量资料,自检测量通过后才能报请竣工验收。二、水下土方开挖根据设计图纸,水下土方开挖主要是开挖表层覆盖层淤泥不需进行爆破。水下开挖拟采用4立方米抓扬式挖泥船施工,配2艘300m3自航式泥驳进行抛泥。水下淤泥开挖坡度为1:1.5。1、开挖测量控制本工程水下开挖拟采用GPS定位系统进行平面控制。(1)平面控制在开挖前,先进行控制点坐标计算,即将设计开挖的起始线、终止线、边线、边坡线等控制点坐标算出并输入计算机系统,通过船载GPS对挖泥船位进行适时动态控制,指导开挖作业,在挖泥推进过程中,每前移一次进行一次校准放样,即时对船位进行调整。(2)高程控制在挖泥过程中,利用测深仪在挖泥船上进行水深测量,指导施工人员调整下斗深度,从而对挖泥厚度进行控制,确保挖泥厚度满足设计要求。2、水上施工定位控制(1)在岸边设置一条施工基线,在岸上各开挖区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用红白导标进行标定,用以指导挖泥挖泥船初步就位。(2)开挖前对开挖区进行一次水深测量,用以确定准确的开挖范围和开挖量,水深测量利用DGPS配合多通道扫测仪测定。(3)船舶定位船舶定位采取6缆定位法,即在靠江心施工区上游抛一根主缆,下游抛一倒锚,靠岸侧抛一对口锚,靠江侧在施工区中部200m外抛对开八字吊锚。挖泥船定位如下图所示:3、开挖方法(1)开挖原则根据开挖设计尺寸和开挖要求以及挖泥船一次抛锚前移距离,一次开挖宽度等参数,开挖采取一段全幅开挖。开挖厚度超过3米分层开挖,3米以内一次开挖到位。当挖泥船进入现场并开挖区域时,先用船舷对准导向标,定准开挖区域的中心,再从中心开始,通过船上各向锚缆控制距离,使船前后左右循序渐进开挖。(2)定位、抛锚、移船 定位:船舶由施工辅助拖轮拖至施工现场下桩定位,定位采用船上GPS定位,水上纵导标定位,陆上用两部全站仪定位相结合的定位方法。抛锚、起锚:抛锚、起锚由专人指挥,事先要了解锚区的水流流向与速度、河床持锚情况等。抛锚应先抛上游方向的锚,然后松缆再抛下游方向的锚;起锚时相反:先抛下游锚,带好拖轮后再起上游锚。船舶抛锚采用六根锚链定位,前主锚及尾锚抛在基槽中心线上,前主锚应根据挖槽长度一次抛足,抛出挖泥船约300m,以减少移锚次数。尾锚抛出约150200m。船舶施工挖槽两边抛设摆动锚,抛出约150m,由钢缆与船首摆动绞车相连,通过两部摆动绞车收放,达到施工船船体以船尾定位钢桩摆动施工目的。由于挖槽挖宽较宽,所以在抛锚施工作业时,须注意抛锚的角度,勤抛锚,以防锚“背”和锚“吊”。船舶摆动抛锚作业由抛锚艇配合船上抛锚臂杆进行实施。移船:在同一挖泥区内挖泥船的横移与纵移属小范围移船,主要靠绞、放锚缆来完成;绞、放锚缆满足不了移船要求时,用起锚艇给挖泥船移锚,使移锚后的挖泥船又可在新的范围内通过绞放锚缆移位挖泥。绞锚结束后和施工过程中要常对锚缆进行检查,发现走锚、松缆要及时采取措施,并重新测定位船,保证船定位准确。(3)施工方法开挖采用4m3抓斗式挖泥船,配2条300m3自航式泥驳。开挖从上游往下游进行,开挖采用横移挖宽,纵移挖长的方法。在开挖过程中应即时测量,以避免过度欠挖或超挖。开挖淤泥用泥驳运至港区下游3公里处的长江右岸狐滩下游深沱进行抛泥。施工流程如下:测量放样挖泥船定位 挖泥挖泥船横移挖泥挖泥船前移挖泥循环作业效果检测验收(4)质量控制a 做好仪器校检工作,定期检查及时核对。对关键部位(如水深)应用两种办法校核。b 在“小排”钢丝上做好深度标志,精确在0.1m,并对测深仪和自动深度仪进行校核并予以修正,以确定下斗深度。c 控制挖槽平面位置,南北两岸上设置开挖导标、轴线导标。定期用GPS对挖泥船位置进行校核。d换“丝”和移船前均对好岸上的纵向导标进行检测。e每天对小排的深度标记进行一次校准。f施工人员指挥下斗位置和观测下斗深度,与操作室的自动记录仪进行校核。g施工中全过程用测深仪进行监控。(5)测量验收a挖泥结束后应及时对基槽测量验收。测量用实时差分GPS 定位系统和超声波测深仪。每510m一个断面,每2 m测一个点,每次测量不少于3个断面。b基槽开挖的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开挖的断面尺寸不应小于设计规定。c基槽底标高除高程控制外,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三、水下抛填块石1、块石质量要求石料或块体的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石料应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在水中或受冰冻后不崩解。禁止采用泥岩、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使用薄片、尖角等形状的石料,块石应具有合理的级配,减少孔隙率。石料的湿抗压强度应大于25mpa,软化系数大于0.8,密度不小于2.65t/m3。块石级配为重量大于60150kg的块石不小于90%。2、块石装船运输计量方式采取首船称重计量,即在船舶首尾标志清晰满载和空载标线,并建立船舶图片档案,石场装料需在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下进行称重装料并登记在册,每船需以空载线进场装料并装至满载线,按1.8t/m3石方堆积密度系数计算实际单船抛石方量。块石运输船舶要求相对固定,并建立每艘船舶的资料档案,确定每艘船舶的运输方量。施工现场收方时只需观察空载线和满载线,并实行欠载不收、超载不计(不计算超出部分石方量)的收方制度。3、抛石船舶的选择抛石采用定位船定位,挖掘机在块石运输船上进行抛石。4、抛石总体安排抛石时水深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以保证抛石的正常作业,水深较浅时,运石船运输困难,无法进行抛石作业;水深过大时,增加了抛石难度。合理安排抛石施工任务。当水下土方开挖完毕验收合格后,即可安排进行水下抛石施工的辅助工作,确保工程进度能满足工期要求。运石船采用300t以上的机驳,这些运输船具有吃水较小、周转灵活等特点,适合施工范围内的水下地形特征。5、抛石施工方法抛石工艺流程抛前施工测量放样现场抛投试验施工区划分计算抛投量测量放样(断面测量)定位船定位石料船定位投抛石料断面测量补抛完工、水下断面测量。抛石参数的确定a、采用上述的抛石船进行水下抛石施工,如果水位合适,挖掘机的硬臂可直接将块石安放在河床上,不存在漂移距的问题,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b、如果水深较深,抛石前先计算好抛石船上抓斗距河床底的距离,根据距离、流速、流向,计算出漂移距。通过现场抛投试验确定船舶定位方式、移动控制方法、方量控制方法等。漂移距公式如下:Ld=0.74VfH/G1/6式中:Ld 抛石水平落距(m); H 水深(m);Vf 表面流速(m/s); G 块石重量(kg)。计算其漂移距离,结合实测漂移距离,将其绘制成水深、流速、流向和漂移距离对应表格以供参考。水下块石应根据运石船的尺寸和挖机臂抛距划分若干个区域,根据分区的面积计算出每个区域的抛石量,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定点定量抛石,从而控制抛石施工质量。定位船的定位和移动定位船装有5个电动(或液压)绞关控制5根钢缆,从而控制定位船的定位和移动,其中位于船头中部的主缆,承受整个定位船下漂的拉力,同时控制船舶的上下移动,船头船尾各设两根开锚,控制船舶左右移动,主缆和尾缆控制船舶上下移动。移船定位时,根据漂移距和GPS跟踪测量控制定位船的上下、左右绞移距离,以确保定位船按要求准确定位。同时在滩面上设立岸上导标,进行移船粗控制。抛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运输船块石堆积区分为若干断面,通过GPS进行控制,按照分好的断面进行抛石施工。抛投宽度按照每2m一网格进行控制,一网格施工完毕即可绞移到下一网格进行施工,运输船抛完后,块石运输船松缆离去,下艘块石运输船系缆靠定位船,依次循环。分网格定量抛投水下抛石分断面分网格进行,施工前将抛投范围划分为若干个断面,每断面分为若干个20m2m的网格,根据网格面积计算抛投量,编制抛石网格设计工程量,绘制抛石网格示意图,施工时根据抛石船的装载量(监理验收认可的方量)确定抛石网格,通过随时检测方量控制好每网格抛石数量,抛完一个网格立即作好记录,然后采用GPS控制绞船移位,进行下一个网格的抛投。每抛完一个断面立即用测深仪进行检测,符合要求后才能移船进行下一断面施工。6、抛石过程质量控制抛石过程中严格做好水下抛石施工记录,并严格按照每个抛石分区的工程量,控制水下抛石工程量,做到定点定量抛投。同时加强用测深仪检测,确保水下抛石均匀平整,如有遗漏,则需进行补抛。7、抛石施工工艺要点1)抛石分网格须根据运输船型、挖掘机硬臂长等综合因素考虑。2)水上平抛块石每次移船距离为2m,以保证抛石均匀,无漏抛。3)抛石过程中严格检查运输块石船舶的满、空载吃水线,把握好欠载不收、超载不计的原则。4)抛石应综合考虑施工区域流速、流态以及块石漂移距等。5)水下抛填块石应采用分层抛筑施工,由低到高逐层抛筑。每层抛筑厚度一般不得超过2m。6)水下抛填块石的顶面高程的允许偏差为-500mm。边线的允许偏差为400mm。7)在水下抛石过程中。施工中先抛较小块石,再抛大块石,力求较大块石压在较小块石之上。四、陆上强夯1、本工程陆域回填地基处理工程只处理150m 回填以下部分的前沿大块石基础的强夯施工,夯击区域分强夯区和过渡区,其中强夯区面积约9544m2,过渡区面积6489m2,强夯施工在水位低于150m时进行。2、地基处理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工作 场地回填、平整 测量定位放线 第一遍点夯施工 场地回填、推平 第二遍点夯施工 场地回填、推平 第三遍满夯施工验收。3、主要施工方法(1)测量放线在夯击前,根据周围的高等控制点用全钻仪在强夯区周围加密布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用高等控制点及加密控制点放测出工区角点坐标(用经纬仪),再在工区内按3m3m(梅花形)夯点间距施放夯坑位置,并用小竹签或红色塑料砂袋标出。各夯点位置(行、列距)误差20厘米,强夯施工中若点位不清,应重新放点;控制点坐标,工区角点坐标,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民工维权成本的深度剖析与优化策略
- 2025年中国果露酒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煤制甲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模板
- 变压器矽钢片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2020-2025年中国面点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冰花爆纹玻璃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加气混凝土板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数字监控摄像头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公司烟火令管理办法
- 村小考勤管理制度
- GB/T 45760-2025精细陶瓷粉体堆积密度测定松装密度
- 关于水肿的课件
- 2024年云南省富源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措施
- 2025年湖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护理质量管理七大工具
- 轻量化渲染方案-洞察及研究
- 医药代表商务礼仪培训课程
- 2025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模拟试卷完形填空实战演练
-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护理心绞痛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