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交通考察报告_第1页
新加坡城市交通考察报告_第2页
新加坡城市交通考察报告_第3页
新加坡城市交通考察报告_第4页
新加坡城市交通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新加坡城市交通考察报告来新加坡之前,就知道新加坡是一个繁华而又整洁的花园城市,尽管和广州相距超过三千公里,然而印象中却觉得十分亲切,在大多中国人的眼里,黄皮肤黑眼睛的新加坡人也是我们的同胞,正如以前看过的一项调查,不在少数的美国人也以为新加坡是中国的一个城市一样。因此在广东省提出将广州市建设成为首善之区的目标后,同文同种的新加坡作为先进城市的代表,成为广州学习的对象之一。从城市区位上看,新加坡和广州差异很大,新加坡岛孤悬在马来半岛的末端,周边没有其他重要的城市,交通体系由外部枢纽与城市交通衔接;而广州却处在珠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带的中心位置,交通体系不仅有衔接的问题,也有枢纽与城市交通叠加的问题。对城市本身,广州的规模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都远远超出新加坡,因此注定广州市的交通问题会比新加坡更加复杂,因此去新加坡考察城市交通的意义,不在于交通设施本身新加坡的道路没有广州宽,地铁也没有广州长。而是希望了解一个先发城市如何使交通的发展能配合城市目标的实现,对仍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广州交通有所借鉴。一、定位新加坡地方虽小,却拥有很多的中心地位,它是东2/6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三大经济支柱是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业。对应着这三大支柱,对于缺乏自然资源的新加坡来说,人才、港口和环境就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新加坡的交通系统也充分体现了对使用者的友好、吞吐转运的高效和与环境的和谐。而这样的交通系统是怎么如何形成的呢在考察的半天时间内,我从浮光掠影的片断中得到了一些体会。二、人和规则在人口密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秩序是第一位的。正如集体居住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传染病的流行,人类社会不得不形成众多的卫生秩序一般,交通领域也是如此,越是人口密集的地方,越需要以约定俗成的规则来保证效率。在新加坡的见闻里,新加坡人的交通素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例如,新加坡的车速很快,即使在仅有两车道的道路上,小型的卡车也呼啸而过。在有信号灯的路口,如果是绿灯,车辆几乎完全不减速,而如果是红灯或是没有信号灯的路口,车辆必定停车等待或是减速避让行人。人和车各行其道,既保证了安全,又提高了效率,而这与行人或是驾驶员对交通规则的尊重是分不开的。事实上,不论是对人还是对车的交通管理或交通需求管理,本质上都是对人的管理。从培养市民的交通素质3/6入手,可能是解决交通问题的基础。在国内的很多城市,有时仅仅因为突发的交通事故就造成交通拥堵,这样的拥堵往往依靠交警的指挥来进行疏导,而交警的指挥并没有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只是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这说明,在很多情况下,交通拥堵的原因只是秩序的缺失。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道路的交通效率就能提高;而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再多的交通管理设施也都只是摆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新加坡以规则著称,而形成规则需要引导和处罚。新加坡对于公共秩序(包括交通秩序)的维护到了严苛的地步。据导游介绍,在新加坡,违反规则处罚的“起步价”是1000新元,相当于5000元人民币,就算对于新加坡人的高收入也是一个不小的惩罚了。而如果违反了法律,更加有鞭刑这样残忍的手段。但换一个角度想一下,其一交通的高效是新加坡立国的基础,其二钱财的损失总好过交通事故。三、公和私交通秩序的建立一方面是由于严刑峻法对交通规则的维护,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交通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交通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一样,也存在着公和私的问题,公正合理的分配交通资源既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也有助于控制不必要的交通需求。4/6首先是道路,在新加坡无论是政府组屋还是排屋,或者是大厦,进出交通均通过门前道路解决,而不占用市政道路。在出入口控制上,路边单位除了条件有限的传统街区外,都通过缓和的道路从主干道引入门前,而不是将停车、进出等交通需求留给主干道解决。在道路资源的分配上,恰当的体现了资源的分级使用,使交通的目的能够与道路的属性对应起来。很好的融合了道路的交通性和生活性。和道路设计一样。新加坡对车辆的使用也一脉相承的贯彻了公私分明的理念。在新加坡,政府自上而下完全没有公车,就算总理也是一样,出行依靠公共交通,或雇用私车。导游告诉我们,当有大型的国际会议时,例如APEC会议,新加坡也依靠出租车解决接送国外元首的问题,因此大约有30的出租车是高级出租车,政府在有需要时可以方便地租用这些车辆,并付给较高的租赁费用,而平时这些出租车则正常运营,可以提高整个城市的档次。对于司机而言,虽然购置车辆的费用提高了,但新加坡国际都会的地位完全可以保证政府租赁的收益;对于政府而言,也免去了公车维护、保养的费用;而对于整个城市交通而言,公车的减少提高了交通的运行效率。车辆公私分明的使用可谓是一举三得。四、形式和内容新加坡的交通设施与城市景观十分和谐,就算带着5/6考察交通的眼光来看,交通也已经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部分。从交通景观上来讲,新加坡的交通设施既体现了外观的丰富多彩,也合理的发挥了作用,充分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以车行道路边标线来讲,所见的就有三种单黄线、双黄线和折线。导游介绍,单黄线是不许长时间停车,双黄线是严禁停车,折线是提示前方需减速。与国内的标线相比,这样的表现形式既丰富生动,又有明确的含义,对于交通工程的设计可以说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思路。五、小和大新加坡很小,但是也很大。导游说绕道一周,不过40分钟,出租车所费也不过百元以内。但是新加坡作为一个自由的贸易港口却联系了全世界,从世界各地吸引人才来为新加坡的发展服务。在几百年前,莱佛士爵士注意到新加坡的自然禀赋是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并看到了国际贸易的巨大前景,因此确立了新加坡作为中转港口的定位。在这个基础上,新加坡从弹丸之地发展成东南亚重要的国际都会、枢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新加坡的规划者和建设者们以规则为基础、公正为理念、形式和内容统一为原则,形成了使用者友好、吞吐转运高效和与环境和谐的交通系统,为支撑新加坡城市功能的实现做出了贡献6/6从新加坡的发展,我看到城市的发展需要规模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