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应用质量检测与评审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型医疗设备应用技术评审管理办公室一九九九年十月一. 总则(一) 目的 为了在全军各医院贯彻军队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军队暂行办法),保证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应用质量检测与评审的实施,制定本规范。(二)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范围与军队暂行办法相同,其中评审内容部分适用于CT机的验收检测和状态检测。二 评审程序(一)申请 使用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评审申请,并出示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和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填写CT机应用质量评审申请书(见附录1)。(二)评审1. 上级主管部门在收到使用单位的评审申请书并查验上述两证无误后,及时委托全军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质量检测机构对设备进行应用质量检测。全军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质量检测机构由广州应用质量检测研究中心(设在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北京应用质量检测研究中心(设在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组成。2. 检测组由检测机构派出的经过培训并具有CT机检测资格的人员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代表组成,总人数不得少于3人,检测人员不得少于2人。3. 检测工具为国际和国内认可的。检测项目及方法参见本规范正文和附录7。检测过程中填写相应的“CT机应用质量性能检测记录”(附录2),检测完成后填写 “CT机性能检测报告”(附录3)。4. 上级主管部门收到“CT机性能检测报告”后,组织评审人员评审,参加评审者不得少于5人。首先评审设备的临床照片质量,填写“CT机临床照片评估报告”(附录3),然后根据性能检测报告和临床照片评估报告,评定CT机的应用质量状况,并填写“CT机应用质量评审报告”(附录3)。(三) 发证 评审合格者,由上级主管部门发给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许可证,并报总后勤部卫生部备案。评审不合格者不予发证并暂停使用,但允许使用单位对机器进行维修、调试后重新申请评审。设备质量严重影响临床诊断、无法修复者,禁止使用。(四) 备案上级主管部门於每年年底将该年度“CT机评审发证情况汇总表”(附录4)及“CT机性能检测结果汇总表”(附录5)报总后勤部卫生部“军队大型医疗设备应用技术评审管理办公室”备案。三. 评审内容(一) 性能检测1. 性能检测使用的基本术语及检测方法见附录6和附录7。2. 性能检测及指标要求见表1。3. 新出厂CT机验收检测结果必须达到产品标准、说明书、双方合同或协议中的技术条款要求。厂家未给出的性能参数指标可按表1中验收检测给出的指标执行。4. 性能凡达到状态检测中性能指标要求者称为合格项,未达到者称为不合格项。状态检测每两年进行一次。表1.CT机性能检测项目与要求序号检 测 项 目单 位检 测 条 件验收检测状态检测指标要求指标要求1定位光精度mm头部体模232层厚(s)%头部体模s8mm10%15%3CT值线性与对比度标度10-4 1/cm.Hu头部体模参照厂家数据0.14水的CT值HU头部体模465噪声%头部体模0.5%0.6%6场均匀性HU头部体模567空间分辨力mm头部体模0.81.258密度分辨力mm头部体模(对比度0.6%)4.05.09剂量指数(CTDI)mGy常规扫描头部体模中心参照厂家数据50*表面80*腹部体模中心20*表面70*10诊视床运动精度mm单向11归位11注:(1)头部体模直径可在1522cm范围内,腹部体模直径可在3032cm范围内。 (2)第5至8项参数要求在剂量50mGy的条件下检测。 (3)*为参考值,不作为评价指标。 (4)第4项为选择项,可不进行此项测试。 (5)对非新出厂的CT机验收检测,空间分辨力要求为1.0mm。(二) 临床照片评估1. 抽取临床照片按下述要求进行:(1)随机抽取近两个月的照片,其中脑部:软组织窗、骨窗各一张,层数6;胸部:肺窗、纵隔窗各一张, 层数6;腹部:软组织窗一张, 层数6;腰椎:软组织窗、骨窗各一张,层数6。(2)1417英寸的胶片要含12幅图像,810英寸的胶片要含4幅图像。2. 临床照片评估方法如下:照片根据影像质量分为甲、乙、丙3级:甲级:照片清晰度、对比度较好;脑部灰质、白质能清晰区分;腹部肾上腺可清楚辨认,腰椎:神经根可清楚看到。乙级:照片清晰度、对比度尚可,一般情况下可解决诊断问题,但照片质量有待提高。丙级: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如脑部鉴别灰质、白质有困难),影响做出正确诊断。四 评定方法(一)状态检测评定1. CT机应用质量根据性能检测和临床照片评估结果评为合格或不合格。2. CT机应用质量合格与不合格的评定方法见表2。表2.CT机应用质量评定方法评定结论性能检测不合格项数照片评估结果合格0项甲级合格0项乙级合格1项(不含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甲级合格1项(不含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乙级合格2项(不含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甲级合格2项(不含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乙级不合格1项(空间分辨力或密度分辨力)任何级别不合格2项(其中1项为空间分辨力或密度分辨力)任何级别不合格2项(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任何级别不合格3项或3项以上任何级别不合格任何项数丙级(二)验收检测评定1. 新出厂CT机验收检测性能达不到产品标准、说明书、双方合同或协议中的技术条款要求者,应评为不合格。但允许销售方重新调试,重新调试后仍达不到要求者,应要求销售方更换部件,直至合格。2. 非新出厂CT机验收检测性能达不到合同协议及本规范验收检测指标要求者,应评为不合格。但允许销售方重新调试,重新调试后仍达不到要求者,应要求销售方更换部件,直至合格。附录1 编号 CT机应用质量评审申 请 书申请单位:设备型号:检测类型:申请日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型医疗设备应用技术评审管理办公室 1.申请机构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联 系 人: 邮政编码:电 话: 传 真:医院等级: 主管部门:2.CT机基本情况设备型号:生产厂家: 出厂编号:生产日期: 安装日期:经销单位: 维修单位:3.希望检测日期 单位负责人(签章) 公章附录2a 编号 CT机应用质量性能检测记录(Radcal剂量体模和Catphan性能体模)受检单位:设备型号:检测日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型医疗设备广州应用质量检测研究中心CT机应用质量性能检测记录一.基本情况被检单位: 设备型号: 生产厂家: 生产日期:出厂编号: 购置日期:经销单位: 价 格:二.技术性能参数探测器:气体/固体 扫描类型:连续/脉冲重建矩阵: 显示矩阵:球管型号: 球管热容量: MHU 整机已曝光次数: 万次 现用球管已曝光次数: 万次层厚系列: mm 管电压系列: kV管电流系列: mA 重建时间: sec硬拷贝类型: 备注:三.检测设备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国别四.检测项目及数据记录1.剂量体模(RADCAL剂量体模)1.1.头部辐射剂量测量1.1.1.体模定位扫描扫描条件:管电压: kV ; 管电流: mA; 层厚: mm; 温度: ; 重建矩阵: ;扫描时间: sec; 照射野: mm ; (图像序列号: )1.1.2. 剂量测量扫描 将电离室依次置于头部体模各测试点,选择头部标准扫描条件分别扫描三次,记录测量数值。mR ABCDEFGHIJ123备注:A点为体模中心点,B、C、D、E、F、G、H、I点分别为12点、3点、6点、9点、1点半、4点半、7点半和10点半方向,J点为参考点。1.2腹部辐射剂量测量:1.2.1.体模定位扫描扫描条件:管电压: kV ; 管电流: mA; 层厚: mm; 温度: ; 重建矩阵: ;扫描时间: sec; 照射野: mm ; (图像序列号: )1.2.2.辐射剂量测量扫描mR 将电离室依次置于腹部体模各测试点,选择腹部标准扫描参数分别扫描三次,记录测量数值。 ABCDEFGHIJ123备注:A点为体模中心点,B、C、D、E、F、G、H、I点分别为12点、3点、6点、9点、1点半、4点半、7点半和10点半方向,J点为参考点。2.CT性能体模(Catphan性能体模)2.1.扫描 2.1.1. 定位光精度扫描 扫描条件:管电压: kV; 管电流: mAs; 层厚: mm; 第一次扫描四条斜线图像顺/逆时针偏离. (图像序列号: ) 将体模前进/后退 mm,第二次扫描四条斜线图像顺/逆时针偏离. (图像序列号: ) 将体模前进/后退 mm,第三次扫描四条斜线图像完全对称. (图像序列号: ) 2.1.2.诊视床运动精度扫描 扫描条件:管电压: kV; 管电流: mAs; 层厚: mm; 在体模定位扫描的位置上,其他条件不变,改用层厚5mm扫描。 (图像序列号: ) 诊视床前进5mm后再用层厚5mm扫描。 (图像序列号: ) 诊视床后退5mm后再用层厚5mm扫描。 (图像序列号: )2. 1.3 密度分辨力扫描扫描条件:管电压: kV;管电流: mAs ; 层厚: mm; 视野: mm; 扫描时间: s ; 重建矩阵:诊视床进床到密度分辨力测试模块位置,选用标准头部扫描条件,保持床位置不变,扫描3次。(图像序列号: ) (图像序列号: )( 图像序列号: )2.1.4. 空间分辨力扫描 扫描条件:管电压: kV; 管电流: mAs; 视野: mm; 重建矩阵: ; 扫描时间: s 在密度扫描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算法序列,采用不同层厚扫描。层厚(mm)算法序列图像序列号SDSDSDHRHRHR 2.1.5.场均匀性扫描 扫描条件:管电压: kV; 管电流: mAs; 层厚: mm; 扫描时间: s;视野: mm;重建矩阵: 诊视床进床到均匀性测试模块位置,采用头部标准条件扫描。(图像序列号: ) 2.1.6.噪声扫描 扫描条件:管电压: kV;视野: mm;重建矩阵: ;扫描时间: s 在场均匀性扫描的位置上,其他条件不变,采用不同层厚和不同mAs再分别扫描两次。管电流(mAs)层厚(mm)图像序列号2.2.数据测量 2.2.1.光标定位精度测量 光标定位精度为 mm。 2.2.2.层厚测量 调用体模定位扫描像,测量四条斜线像半高全宽度。 (图像序列号: ) 背景窗位(邻域CT值)LEVEL1= 窗宽调至最窄:WINDOW= 斜线像湮没时临界窗位(目标CT值):LEVEL2= 计算测量窗位 LEVEL = (LEVEL1+LEVEL2)/2 = 在最窄窗宽和计算所得窗位上测量图像中斜线的长度,即半高全宽度FWHM.斜线像位置上U下D左L右R半高全宽度FWHM(mm) 2.2.3.CT值线性和对比度标度测量 调用体模定位扫描像,调整窗宽窗位,至能看清楚四种目标物,测量四种目标物质CT值。 (图像序列号: ) LEVEL: WINDOW: ROI AR:目标物质位置Acrylic AirTeflonLDPECT值(Hu) 2.2.4诊视床运动精度测量 调用诊视床运动精度扫描图像,测量斜线像中点变化。(采用坐标测量) 背景窗位(邻域CT值):LEVEL1= 窗宽调至最窄:WINDOW= 临界窗位(目标CT值):LEVEL2= 取测量窗位:LEVEL = (LEVEL1+LEVEL2)/2 = 图像序列号体模位置单向进床前单向进床后归位退床后测量起点测量终点测量起点测量终点测量起点测量终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其他 2.2.5.密度分辨力测量 调用密度分辨力扫描图像,测量目标及背景CT值。 取测量窗宽WINDTH= CT目标CT背景+5SDMAX(目标、背景) 取测量窗位LEVEL= (CT目标+CT背景)/2 在测量窗宽和测量窗位附近调整窗宽、窗位,确定所能分辨的最小目标。图像序列号CT目标SD目标CT背景SD背景 W/L最小可分辨目标直径 2.2.6.空间分辨力测量 调用空间分辨力扫描图像,测量可分辨最多线对数。图像序列号层厚(mm)算法序列分辨线对数SDSDSDHRHRHR 2.2.7.场均匀性测量 调用场均匀性扫描图像,取一定大小ROI(半径10mm左右的圆)测量中心及周边CT值。(窗宽窗位均调小,以便可看清楚均匀模块图像) (图像序列号: )中心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平均CT值(Hu) 2.2.8.噪声测量 调用噪声扫描图像,取一定大小ROI(半径10mm左右的圆)测量图像中心CT值的标准偏差。(1) 噪声随层厚变化:图像序列号层厚(mm)mAsSD() (2)噪声随mAs变化:图像序列号层厚(mm)mAsSD() 备注: 检测单位: 受检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型医疗设备 广州应用质量检测研究中心 检测者(签字): 受检单位代表(签字): 电话: 电话:检测日期: 公司代表(签字): 电话: 附录2b 编号 CT机应用质量性能检测记录(Victoreen体模)受检单位:设备型号:检测日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型医疗设备北京应用质量检测研究中心机应用质量性能检测记录1.基本情况被检单位:联 系 人: 电 话:出厂编号: 设备型号: 生产厂家:经销单位: 购置时间: 出厂日期:货源类别:新品:二手货: 总曝光次数:.技术性能指标(带者选定后画,其它填写数字或文字)扫描方式:定位扫 轴位扫描 螺旋扫描机架、扫描床:机架孔径 机架倾角 最大扫描长度 床荷载 KG探测器:探测器类型 固体 气体 探测器数量 探测器动态范围 探测器运动方式 高压滑环 低压滑环 非滑环X射线系统:X线球管型号: 已使用次数: 焦点: 热容量:X线输出方式: 脉冲 连续 KV使用范围: MA或MAS使用范围:图象重建和显示:影像质量参数测试程序及版本:硬盘 MB 扫描尺寸:重建类型及时间:standard s; smooth s; sharp s重建矩阵 显示矩阵硬拷贝类型 多幅相机 激光相机电源要求:功率 机房温度范围:3检测设备剂量仪: 电离室:剂量模体: 性能模体:4检测方法及结果.1剂量指数检测:检测条件:(头部体部)管电压 管电流 扫描时间 照射野 层厚 模体位置:床上 床外室温: 气压 a 刻度系数Cf: 温度、气压校准系数: 模体测量位置读数读数读数平均值GymGy100mAs 备 注头 模中心12点方向6点方向3点方向9点方向头模附加测点11/2点方向4 1/2点方向71/2点方向161/2点方向体 模测量位置读数读数读数平均值GymGy100mAs 备 注中心12点方向6点方向3点方向9点方向测 试 结 果头部中心剂量mGy头部表面剂量mGy体部中心剂量mGy体部表面剂量mGy.2光标定位精度检测扫描条件:管电压 , 管电流 , 扫描时间 , 或 层厚 第一次扫描斜体物象偏离方向,顺逆,图象号 退进床 mm后第二次扫描,顺/逆,图象号 退进床 mm后第三次扫描, 图象号 至四条斜体物象被X,Y轴线对称平分 测 试 结 果光定标精度: .3诊视床步进精度检测:扫描条件:管电压 kv,管电流 mA扫描时间 s层厚 mm、在定位扫描位置上,进床 mm扫描, 图象号 、退床 mm扫描, 图像号 峰值窗位背景CT值窗 位ZOOM标称值(mm)实测值(mm) 进 退 进 退平 均 值.4断层厚度:管电压 kv 软件编号 (SD) (HR) 测量面积 mm2 管电流 mA扫描时间 S 重建矩阵 照射野 mm 图像号 峰值窗位背景CT值窗 位ZOOM标称值(mm)实测值(mm)平均值.5空间分辨力检测(头部体部)1.通常扫描条件空间分辨力:管电压 kv 重建矩阵 管电流 mA 扫描时间 照射野 mm层厚 mm参 数部位软件测量部位出厂指标测量结果图象号可分辨孔径头部SD中心mmmm头部HR中心mmmm 体部SD中心mmmm 体部SD边缘mmmm体部HR中心mmmm体部HR边缘mmmm 测试结果头部空间分辩力mm体部中心空间分辩力mm体部边缘空间分辩力mm2.最佳扫描条件空间分辨力管电压 kv 管电流 mA扫描时间 s层厚 mm 照射野 mm重建矩阵 软件 HR 结果:可分辨孔径 mm 图像号 .6 CT值的线性:管电压 kv 软件编号 (SD) (HR)测量面积 mm2 管电流 mA扫描时间 s重建矩阵 照射野 mm 层厚 mm 图像号 模 体材料标称值实测值VICTOREENAir空气-1000Polye聚乙烯-65Polys聚苯乙烯-29Water水0Nylon尼龙92Polyc聚碳酸脂102Acrylic有机玻璃120骨环+10004.7低对比分辨力:管电压 kv软件编号 (D) (HR)测量面积 mm2 管电流 mA 扫描时间 s重建矩阵 照射野 mm 层厚 mm 图像号 模体算法孔内值孔外值对比度 ()可辨孔径(mm)标称值实测值标称值实测值 测试结果头部低对比分辩力mm体部低对比分辩力mm4.8水的CT值、均匀度及噪声:管电压 kv软件编号 (SD) (HR)测量面积 mm2管电流 mA 扫描时间 s重建矩阵 照射野 mm层厚 mm图像号 测量位置读数1SD HU读数2SD HU平均值HU与中心差值HU备 注中心上下左右 测试结果水的CT值HU噪 声HU均 匀 性HU检测单位:全军大型医疗设备北京应用质量检测研究中心检测者 (签字):受检单位:受检单位代表 (签字):附录3 编号 CT机应用质量检测评审报告受检单位:设备型号:检测类型:评审日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型医疗设备应用技术评审管理办公室说 明1、本报告涂改、增删无效。2、本报告复印、未加盖我单位公章无效。3、本检验报告只对受检单位的受检设备负责。4、本检验报告一式两份,受检单位存留一份。5、对本检验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第1页CT机性能检测报告受检单位: 机型: 检测日期:序号检 测 项 目单 位检 测 条 件实测值或检测情况单项结论1定位光精度mm2层厚(s)mm3CT值对比度标度(10-4 1/cm.Hu)4噪声%5场均匀性HU6空间分辨力mm7低对比度分辨力mm8剂量(CTDI)mGy16cm模体中心表面9诊断床运动精度mm单向归位备注:测试者: 审核者: 批准者:第2页CT机临床照片评估报告受评单位照片编号检查部位抽片日期 年 月 日抽片人评估意见评估结果 该CT机临床照片评定为 级。 公章 年 月 日备注第3页CT机应用质量评审报告受检单位编 号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生产厂家新旧程度安装日期性能检测结果空间分辨力 q 合格 q 不合格密度分辨力 q 合格 q 不合格其它检测项目共检测 项,不合格 项。照片评估结果 该机照片评为 q 甲级 q 乙级 q 丙级评审意见评审结论 公章 年 月 日 备注第4页36附录4CT 机评审发证情况汇总表 年 月 日序号 医 院 名 称 设 备 型 号生产厂家安装日期新旧程度 不 合 格 项*照片等级评审结果 许 可 证 号发证日期 备 注空间密度其他注:*空间、密度分别指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合格填0,不合格填1;其他指除这两项之外其他不合格项累计数。附录5CT 机性能检测结果汇总表 年 月 日序号 医 院 名 称 设 备 型 号剂量指数CTDImGYCT值线性与对比度标度10-4/cm.Hu水的CT值Hu层厚mm空间分辨力mm密度分辨力mm噪声%场均匀性Hu定位光精度mm诊视床运动精度mm不合格项数 备 注单向归位注:(1)剂量指数指头部体模中心剂量值; (2)CT值线性与对比度标度理论标称值为1.9010-4/cm.Hu; (3)水的CT值作为选择项,可不作此项测试; (4)层厚标称值为8-10mm; (5)密度分辨力指对比度为0.6%时的检测值.附录6CT机质量保证性能检测基本术语1. 验收检测:由授权技术部门对新安装的CT机全部性能参数是否符合产品标准、说明书、合同或协议的技术条款以及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的一种强制性检测。2. 状态检测:由授权技术部门对使用中的CT机主要性能参数进行的一种强制性检测,要求检测结果能达到国家卫生部制订的有关标准,可作为对设备应用质量评价的依据。一般每两年检测一次。3. 断层厚度:扫描野中心处与扫描面垂直方向上灵敏度分布曲线的半高全宽度(FWHM)。4. CT值线性和对比度标度:被研究物质的CT值与其X射线线性衰减系数的线性关系称为CT值线性,CT值变化一单位所对应的线性衰减系数的变化值称为对比度标度。5. 场均匀性:整个扫描野范围内,均匀物质图像在各个方向上CT值的一致性。6. 噪声:均匀物质在给定区域的CT值对其平均值的变异,其数值可用中心区域CT值的标准偏差来表示。7. 空间分辨力:在目标物质与均质环境的X射线线性衰减系数相差大于10%时,CT机所能分辨目标物质的能力,通常以能区分开最小周期结构(如孔或线对)的目标物质的尺寸表示。8. 密度分辨力: 在目标物质与均质环境的X射线线性衰减系数相差小于1%时,CT机所能分辨目标物质的能力,通常以能区分出目标物质的最小尺寸表示。9. CT剂量指数(CTDI):沿垂直于断层平面直线从-7T到+7T对剂量分布曲线积分,除以标称层厚与单次扫描产生断层数N的乘积,其表达式如下: 式中:T为标称层厚; N为单次扫描产生的断层数; D(z)为单次扫描在与扫描孔轴线平行的直线上某 一点(z)的吸收剂量。 10.CT值:用于表示图像上某点的信号与物质X射线线性衰减系数 相对应的量,其表达式如下: 式中为物质对X射线的线性衰减系数。附录7aCT机应用质量性能检测方法1(Radcal剂量体模和Catphan性能体模)一、有关信息登录1. 登记受检单位名称、设备型号、生产厂家、安装日期等;2. 登记受检设备技术参数如管电压、管电流、层厚系列、扫描时间等;3. 登记检测日期、检测人、检测类型、报告号等。二、RADCAL剂量体模1. 将F16cm剂量头模置于诊视床上移至机架扫描孔中心位置,体模轴线与扫描面垂直,将电离室探头插入头模中心孔,并保证电离室探头的有效敏感中心位于扫描层的中间层面;2. 选择头部常规扫描条件对头模中心层面进行单层扫描,记录剂量仪上的剂量读数,重复扫描三次,记录读数;3. 将电离室探头按顺时针顺序依次插入体模距表层 1cm处的各小孔,分别测量这几处的剂量,测量条件同前,每个位置重复测量三次,记录读数;4. 以体模轴线为轴将头模顺时针旋转45度,将电离室探头按顺时针顺序依次插入体模距表层1cm处的各小孔,分别测量这几处的剂量,测量条件同前,每个位置重复扫描三次,记录读数;头模剂量扫描完毕。5. 将F32cm腹模置于诊视床上机架扫描孔中心,体模轴线与扫描面垂直,将电离室探头插入腹模中心孔,并保证电离室探头的有效敏感中心位于扫描层的中间层面;6. 选择腹部常规扫描条件对腹模中心层面进行单层扫描,记录剂量仪上的剂量读数,重复扫描三次,记录读数;7. 将电离室探头按顺时针顺序依次插入体模距表层 1cm处的各小孔,分别测量这几处的剂量,测量条件同前,每个位置重复扫描三次,记录读数;8. 以体模纵轴线为轴将腹模顺时针旋转45度,将电离室探头按顺时针顺序依次插入体模距表层1cm处各小孔,分别测量这几处的剂量,测量条件同前,每个位置重复扫描三次,记录读数;腹模剂量扫描完毕。三、 CATPHAN性能体模(一)扫描1.定位光精度(1) 将性能体模置于诊视床前端,利用水平仪调整体模水平;调整诊视床的高度并移动诊视床,将体模送入机架扫描孔中心,利用诊视床定位光和体模上各层面的刻度,将诊视床定位光定位于体模第一层的刻度处;(2) 选择头部常规扫描条件对体模第一层层面进行单层扫描,观察所得图像中四条斜线的像在X轴和Y轴上是否对称分布,记录此时的图像序号和床的位置。如果四条斜线的像在X轴和Y轴上是对称分布的,则定位光所定的层面与实际X射线扫描层面重合,说明定位光定位精确。(3) 如果四条斜线逆时针偏转则进床(指诊视床向机架方向运动),如果四条斜线顺时针偏转则退床(指诊视床向机架反方向运动)。移动诊视床后再用相同条件对体模作单层扫描,直至图像中四条斜线像完全对称分布为止,记录此时的图像序号和床的位置。2.诊视床运动精度(1)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用5mm层厚对体模作单层扫描,记录此时的图像号;(2) 进床5mm,其他条件不变,仍采用5mm层厚对体模作单层扫描,记录此时的图像号和床的位置。(3) 退床5mm,其他条件不变,仍采用5mm层厚对体模作单层扫描,记录此时的图像号和床的位置。3. 密度分辨力进床到密度分辨力测试模块,选择头部常规扫描条件对体模的分辨力模块扫描三次,分别记录图像号;4. 空间分辨力(1) 其他条件不变,选择不同层厚系列,用标准卷积算法依次对体模的分辨力模块作单层扫描,分别记录图像号;(2) 其他条件不变,选择不同层厚系列,用锐利卷积算法依次对体模的分辨力模块作单层扫描,分别记录图像号。5. 场均匀性进床到场均匀性测试模块,选择头部常规扫描条件对体模的均匀模块作单层扫描,记录图像号。6. 噪声(1) 其他条件不变,选择不同层厚系列依次对体模的均匀模块作单层扫描,分别记录图像号;(2) 其他条件不变,选择不同mAs系列依次对体模的均匀模块作单层扫描,分别记录图像号。(二)测量1. 定位光精度定位扫描完毕时,测量定位光与体模第一层面刻度的距离,或从第一次定位扫描到最后一次扫描面与体模中心层面重合时诊视床移动的距离。2. 层厚调用诊视床定位图像,按下列步骤测量四条斜线像长度:用ROI测量斜线像邻域的CT值L1;(1) 窗宽调至最窄,逐渐调高窗位,找出四条斜线像完全湮没时的窗位L2;(2) 求出测量窗位为L(L1+L2)/2;(3) 窗宽调至最窄,将窗位调至测量窗位L,用测距功能分别测量四条斜线像的长度;(4) 将四条斜线像长度求得平均值l后,代入下列公式即可求得实际层厚值:(5) T = l tg23 = l 0.42 (mm)3. CT值线性和对比度标度该层面含有四种不同密度的目标物质,这四种物质按上、下、左、右的顺序分别是Acrylic、Air、Teflon、LDPE,它们的线性衰减系数依次为0.219、0、0.374、0.177;调用诊视床定位图像,测量四种目标物质的CT值:(1) 用ROI分别测量四种目标物质的CT值,要求所选ROI面积不能超出该物质所在区域;(2) 以线性衰减系数为横坐标,CT值为纵坐标,对这四种不同密度的物质,在坐标图上描出四个点,并以最小二乘法作出拟合直线,该直线的斜率的倒数即为对比度标度;(3) 理论的对比度标度为1.9010-4(1/cmHu).4. 诊视床运动精度调用诊视床运动精度扫描的三幅图像,测量三幅图像中四条斜线像的相对位移:(1) 用ROI测量斜线像邻域的CT值L1;(2) 窗宽调至最窄,逐渐调高窗位,找出5mm层厚扫描时四条斜线像完全湮没时的窗位L2;(3) 求出测量窗位为L(L1+L2)/2;(4) 将三幅图像的窗宽调至最窄,将窗位调至测量窗位L,用坐标功能测量四条斜线像在第一幅图像与第二幅图像中的相对位移。(5) 此相对位移乘以0.42的系数即为诊视床实际步进距离,与设定5mm步进距离比较即可得到该设备诊视床单向运动精度。(6) 将三幅图像的窗宽调至最窄,将窗位调至测量窗位L,用坐标功能测量四条斜线像在第一幅图像与第三幅图像中的相对位移。(7) 此相对位移乘以0.42的系数即为诊视床在归位运动中的位置改变程度,即可得到该设备诊视床归位运动精度。5. 密度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图像中含有8个密度相同、直径递减的低信号圆域,其直径依次为15.0mm、12.0mm、9.0mm、7.0mm、5.0mm、4.0mm、3.0mm、2.0mm;(1) 调用密度分辨力扫描图像,降低窗宽窗位,用ROI测量低信号目标的CT值、标准偏差,再测量低信号目标邻域的CT值、标准偏差;(2) 将所测得目标和背景的CT值代入下列公式,即可得到实际对比度:(3) 取测量窗宽WIDTH= CT目标CT背景+5SDMAX,其中SDMAX为所测得的目标和背景的标准偏差中的最大值;(4) 取测量窗位LE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境监测工程师职业水平测验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绿化主管招聘面试问题集
- 2025年护理学专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用电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2025年初创企业高管职位面试指南与预测题集萃
- 2025年机械伤害应急处理手册及测试题
- 2025年物业安保主管面试常见问题集锦
- 2025年工程设计师执业能力评价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财务管理主管实战面试题集
- 2025年建筑员笔试高频题解析
- 保安员在岗培训法律-2
- 初中英语中考专题训练阅读理解-应用文篇
- 《古文观止 上下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YC/T 210.2-2006烟叶代码第2部分:烟叶形态代码
- GB/T 20671.1-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
- 熵权法教学讲解课件
- 医师病理知识定期考核试题与答案
- 课堂因“融错·容错·溶措”而精彩
- 阳光晾衣房钢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 安宁疗护服务流程
- 热分析DSC培训new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