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县台岭隔步村.doc_第1页
永新县台岭隔步村.doc_第2页
永新县台岭隔步村.doc_第3页
永新县台岭隔步村.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的隔步村地理方位从江西的西南部的永新县县城往西二十八里,经过里田镇(街),再往西北方向去台岭乡政府的路上前行不到五里,右转入一条不宽的水泥路,经过一段小山坡后,就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一片农田和一个略高于农田的坡地上的并不大的村子,这就是隔步村。村子的南面隔江是同宗的塘下村,东面是东岭村和毛田洲村,周围则是连片的松林,向西延伸就是县境内最高的山禾山。从村子到禾山脚下大约六里路,往前再深入几里路就是海拔1390余米的禾山七十一峰之一的最高峰秋山。禾山一带有禾山水库、龙溪石刻、五老峰、倚天湖、秋山庙、方塔和甘露寺等多个景观。禾山与西北面的武功山连在一起,与南面的井岗山统称为罗宵山脉,此处在位置上属于湘赣边界,大革命时期禾山的铁镜是革命力量活跃的地方,湘赣特委曾设在这里,隔步也是这一革命根据地的范围。禾山是永新的代表山脉,与发源于这一带山脉的禾水有其同样的象征意义。禾水汇合了主要从禾山上下来的几条溪流,包括村子南面的那条江,经过永新的大部分地区,再从县城顺流而下,注入赣江。由于禾山、禾水的原因,“禾”是永新的代名词,而隔步村就在禾山的脚下,也是禾水的发源地带。自然风光村子农田并不多,看到更多的是近似平地的丘陵山坡,村人把这个叫做“岭”。这个岭是一色的红土壤,很适合旱作物生长,也适合种果树,但是祖辈们并没有很好开发这一大面积的土地,只是少量种植些红薯和花生之类,也栽树,但只栽一种树,那就是松树。因此,这片沃土几乎到处是青一色,四季苍翠,而村子也就被松山所包围。在五八年前,村子四周是一片树的海洋,一望不能到边,各种鸟叫和着松涛起伏声声入耳。每年一次松山开禁,此时可以指定些松树给各户砍伐,并另外伐一些松枝叶,以解决一年的烧柴问题,平时大人小孩也只能在树林里检柴或扒松毛。在烧柴火的年代,村子儿童把这片松林作为帮忙大人和练习劳作的场所,同时又是他们重要的活动空间。但是到了五八年,因为修铁路和炼钢铁的原因,两人合抱的松树都被砍了,从此就愈演愈烈,大树没了,渐渐地小树也保不住,乱砍乱伐就成了谁也无法阻止的“飓风”。人们没有柴烧,挖树根,割茅草,山上一下长不出来,这时站在村子望去,不再见了往日的景象,一片几乎裸露的山岗绵延数里,可以一眼望到禾山,走近也只能看到稀稀拉拉的几棵幼松在风中无力地摇曳。足足经过了三十年,村里也多已转向用煤作燃料了,一边种植、生长,一边不再砍伐,近十年才又重现郁郁葱葱的松山,隔步村再回到松林的怀抱之中。就是在这翠绿之中,从禾山脚下汇合的小溪水,到了我们这里成了一条小江,在村子的南边流过,潺潺有声。因所处地势较低,并不会在雨季给村子造成什么灾难,而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还多少带来一些好处。这条江可以利用来灌溉,只是需要在河的不同位置堵上一道陂,把水位抬升,使其灌入与上升的江流处在同一地势的农田,若要把水再往高处引,就得用人工水车或其他方法继续把水第二次提上来。这条小江里还有鱼,可以下去捕捉,也适合下钓,每到春秋季节,细雨如雾之中或夕阳西下之时,这种垂钓与这条小江揉合成一种自然的美景。水中还长了水草,可以用来猪吃。每到热天的黄昏薄暮,忙完一天农活的村人便会来到江中洗去一天的尘土和疲乏。这条江给村里生产生活带来不小方便,而对于小孩的成长也增添了不少乐趣。因为这条江,也使村子既有岭又有水,虽算不得很优美,但也不同程度使这一古老田园略显几分诗情画意。环境条件村子处在丘陵的高处,而农田这一村人赖以生存的土地,则相对在低的位置,但是村边的这条江却还在更低的地方,只有少量土地与江岸差不多高。由于村子没有一条可以依赖的江河,只有不多的几口水塘,有三五个分布在村子边上,主要供人们洗涤之用,其他几口田垅中的水塘,显然也是先人们为解决农田用水而挖掘出来的。到了农作物生长季节,只要有一段时间没有下雨,禾田就会呈现旱象,小江的水也不多了,完全要依赖水塘的这一点水了。在池水多的时候就近的农田可以用箕去浇灌,而多数则需要背着水车放入水塘中车水。人们盼望来一场大雨,可以应付几日,于是在解放前村人用迷信方式挂帆求雨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天不一定会从人愿,所以在一到禾苗长起来后,天气逐渐炎热,水干得特别快,车水便成为一件最重要事情,往往从白天车到夜里,换着班,只要塘里还能车上水来,这项劳作就可能一直延续到禾熟前。那时候,每到夏末,有限的几口池塘,都可能出现干涸。因此,尽管土地有限,但大多数只能种一季水稻,之后不得不用来种豆子和棉花之类的旱作。村子在那个年代基本上只能靠天吃饭,有一个顺口溜:“隔步毛天洲,三年两不收”,于是村人多数家庭的一日三餐成了一个长期都不能解决的大问题。解放后,主要年以来在村子北面的上方修了个较大一点的水库,也能解决些灌溉问题,而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当时修筑的禾山水库能提供较为丰富的水来浇灌原来只能种一季稻的农田,开始可以种两季了,从此隔步的农业才基本告别了干旱。生产用水虽然解决,但饮用缺水还是一个问题。全村基本是一口井,水还是岭上的一口水塘的水从地下渗透过来的,而塘中的水全是来自天然,一旦塘里水干了,这口井也基本上没有了水,而这口塘到夏天之所以不会全干掉,是由于经常还会落一点雨的原因,因此真正见底的时候到比较少,这也使得村子唯一的那口井就是在最困难时还总会有一点点水从崖缝中冒出来,不过这个时间往往持续得比较长,记忆中会多于一个月。那些日子村人再不能用水桶来担水了,只得用一个筒子或茶缸去里面勺水,然后放入稍大点的容器中,如果要多搞到一点水常常得等到半夜去,那时因为人去的少而水自然多一些。白天打水的任务往往都会交给小孩,因为提一个茶壶就行了。这时打水需要下到全是粉状红石崖的井底去,勺水的容器逐渐使井底形成一个小槽,刚好能放一个筒子,只见一股小小的暗流涌出来,小孩就用筒装那点水,此时就有筒与崖槽磨擦发出的剌耳的声音,这样一来,清水无疑一下变得混浊,回到家里也是来不及等其澄清,老人说,我们这里人一年不知要喝下多少泥沙,因而容易引起结石。小孩子常在夏天大人们到垅中做事时或是晚上搞点新鲜水来供大人们喝,这算是一种孝敬。因为水的困难,村人也常到离村有一定距离的野外有一定的泉水的地方去挑水。这种状况看来一直是这样,从老祖宗时就延续下来。直到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一个在县水电局工作的老同学答应帮忙解决,后由弟弟勃伦联系装来了一车水泥,于是在村的前面和后面各打了一口深井,并且还修好了在村子稍远的土岭上的一口井。这样,同时开出三口井,才简单解决了祖辈以来都如此艰难的饮水问题。村子的位置夹在台岭与龙门两个乡的中间,基本上有两条路可以出外,一是往南到台岭出来的路上,这是主要的,其次就是北面通过东岭村到龙门出来的路上。往南面要过江,江上早有一座拱桥,不论大人小孩和天晴下雨过往都还方便,村人都知道这是李济群的奶奶为了修德而出资修建的。路,对于村人是重要的,多少年来村人送公粮、卖余粮,去粮管所机米,几乎打下的所有粮食都需要挑到里田街上去,有的还要打个转挑回来,其他方面象买肥料,买点生活日用品、杂货之类也都得走出去,最难的是有病求医,要是到更远的地方去,也同样需要要走上五六里路到里田街上。从里田通往台岭的公路在六七十年代通了后,路比以前好走多了,但是无论从那条路进出,离村近的那段一、二里路,真是“天晴一块铜,下雨一包脓”,只要下了雨,没有干,无论你穿什么鞋都会沾满重重的泥土,叫你提不起腿,就是有一辆自行车,也只有杠着走,否则轮子上沾上泥巴推都推不动。就是后来有汽车进出也只能选择睛天,还不能到村边。二零零二年,弟弟勃伦帮助村里为修筑这条出村道路争取到上级扶贫资金的支持,于是才能够从通往台岭乡的路上连接一条过江水泥路到达村子,并延伸至土岭上和对门山。这样,村子通外的道路问题得以解决了,就是这两年村村能通路也早了近十年。社会情况在古代这里曾叫作十三都,解放后隔步村属于台岭乡管辖,当时进行了土地改革,没田的农民分了田地,之后组织互助组,合作社,五八年转为人民公社,那时叫台岭人民公社,后来改成革委会,再后来又变回到乡,现在仍然叫做乡。从村到位于西面方向的乡政府所在地南汶村不到三华里路,经过一片松树林;到邻近的龙门乡是三华里多一点路,同样经过一片松树林。我们这个村也曾经划归到龙门乡,那是两乡合并时,后来又恢复两乡,隔步村仍由台岭乡管理。这一块垅田周围有六个村子,早在公社时人们都叫六合,曾经叫六合大队,近几年改为村,叫六合村委,隔步是一个自然村,大队部和村委会一般都设在隔步。整个村子在七十年代大约为七十多户,人口在三至四百人之间。家族关系隔步是从塘下村分过来的,时间可能在二百年前后。当时两兄弟,老大在塘下,小的就到了隔步。村子之所以叫隔步,应该是塘下的祖宗给取的名字,意思并不远,只隔一步。现在塘下仍有一个过去的祠堂,是先于隔步的祠堂的。从先人提供的情况看,当时规定的排行是:仁、义、道、德、文、行、忠、信,到现在已繁育有八、九代人了,目前最小的辈分已经到了信字辈以下了,但信以下又没有按排。不过现在村人实际上也都是自由取名。在村子里,我们只知道有几个分支,村子南面偏下的位置叫下楼,应该是最早从塘下过来的人先住的地方,再往上就是七家、六家,下面还有一些小分支比如大三家。看得出各个大家住的位置相对集中,大体在村子的下面、上面和中间。位置变徙村子位于一个相对位置偏高的山坡上,农田主要在村子东面略低的地方,其次在南面,而村子的西面就直接与松山相连了。从我们记忆清楚的五六十年代的村貌看,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村子,当时的老房子足有百余年以上,而这些古老房子的旁边偶尔还可能看到一些殘垣断壁,有的地方还可能发现坟墓,说明是经过了一次扩建和新建。同时在村里村外也可以看到几棵硕大的树,而最明显的是在村子下方的一棵常年枝繁叶茂的樟树,粗大的树根裸露在外面足有一个大房间大,而树杆几个人也围不住,树中空的部分可容纳几个人,这棵树的生长时间也应该是很长的。这时,老村的中心地带基本上还保持着与这棵老树相协调的模样。但是到七十年代,村子却进入一个大变徙的阶段。这之后村人的建房热情逐渐高涨,而新做房子几乎都集中在村子以西,最早的就建在离村近的洋门岭上,与老村的房几乎挨着,再后就是建在土岭上。这样,原来住在村中、下部位置的,这时位移了也就百把二百米了。无论是洋门岭上还是土岭上,首先使用的是原先离村近的用于晒谷的场地,渐渐地地整个晒场被占的差不多。有的为了更清净,便把房子建到松林深处,在那儿地宽,种菜、栽树也有条件。这个行动并没有统一布署,而是自发渐进的,但是经过了这三十余年的时间,现在是整个村子基本实现了迁徙。由于始终没有一个规划,排布也很随意,自然就不能做到整齐,屋间要修一条南北或是西东这样正方向的路也就不容易了。村里过去有两个祠堂,一个在村子东头,属于六家和七家的;一个在村子上面,属于全村的。但老祠堂显得破烂,村里的年长者出面征得村民同意于七十年代末期将其拆了,由全村集资建成一个礼堂,这也是解放后集全村之力建设的最大建筑工程。礼堂的位置过去是村子的西头,比较偏,而现在村子新建位移之后,这里却成了中心,新修的水泥马路也通到了礼堂边上,从此大队部或村委就设在这里,而礼堂也同时成为村子举办娱乐活动和红白喜事的一个重要场所。 正是有了这些新屋的迁移,老村住的人逐渐减少,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到现在,先是一些老人仍还住在老房子里,逐渐老人少了,整个村子看不到几个人,房子多数因无人住而倒了,好房没有几栋了,只是靠进村的路旁还偶有新建,这样一来,一个曾经是人口集中,最为热闹的地带,这时已是另一番景象。教育文化村子里在解放前后就有一个小学,大部分时间只有初小,高年级要到台岭小学或是里田小学去读。这个学校至今一直存在,主要解决周围六个自然村的小孩读书,在校生一般在百名上下。据说村中间原来有一个学校的旧址,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最起码在解放以来就是利用村子下面的祠堂当教室,直到七十年代祠堂后面才新建了教室,并且把一块稻田改成了运动场地。学校老师多是外面分配来,唯有本村的李忠恩却从一九五六年没有升学后担任代课老师以来,几十年里倾其毕生精力在村里的教育上。村子在解放前和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有过一个三角班队伍,而且有一批对这个采茶类戏种很爱好的业余演员,象长秀兄就是这样一个本村和周边村子公认的好生角。他们经常会组织在本村和外村演出,尤其是春节和农闲时间,村子下面的祠堂里用从各家背来的方桌搭起一个戏台,挂上幕布,敲起锣鼓,台下坐满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