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金庄地区金矿勘查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1页
2012金庄地区金矿勘查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2页
2012金庄地区金矿勘查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3页
2012金庄地区金矿勘查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4页
2012金庄地区金矿勘查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金庄地区深部及外围金矿勘查工作总结报告(2012年度)勘查项目名称: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金庄地区深部及外围金矿详查勘查许可证号:T37120080202001944提交单位: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编写单位: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项目负责人:李国华报告编写人:刘 旸 联系电话告提交日期:2012年10月15日6目 录第1章 概述11.1 探矿权设立及变化情况11.2 以往地质勘查工作2第2章 本年度勘查工作情况62.1 勘查实施方案主要内容62.2 勘查实施情况8第3章 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93.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93.2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103.3 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113.4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123.5 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133.6 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193.7 原始地质编录及综合整理203.8 质量管理体系简述20第4章 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214.1 物探特征214.2 矿化带矿体特征224.3 矿石质量244.4 矿体围岩及夹石264.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284.6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284.7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94.8 资源量估算314.9 伴生组分资源量估算方法及结果31第5章 小结32附图:1、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金庄地区金矿普查实际材料图 1:100002、金庄地区金矿7勘探线剖面图 1:10003、金庄地区金矿ZK7-10柱状图 1:2004、金庄地区金矿ZK7-11柱状图 1:200附表:1、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探矿工程一览表 2、历年投入的工作量及勘查投入核算表附件:1、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复印件)2、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 第1章 概述1.1 探矿权设立及变化情况现“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金庄地区深部及外围金矿详查”项目为原“山东省郭城断裂带烟台牟平区金庄地区金矿普查”(首次设立时间为1998年6月12日,面积:6.85km2)和“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辽上矿区深部及外围金矿详查 ”(首次设立时间为2003年10月28日,面积:0.68km2)项目合并整合而成。勘查证许可证号为T37120080202001944,探矿权人为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有效期为2011.1.72012.12.31,面积7.53km2,勘查单位为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根据2010年烟台市牟平区人民政府烟台市牟平区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要求,对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两探矿权进行了整合,合并后探矿权名称为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金庄地区深部及外围金矿详查。探矿权沿革情况详见表11。表11 探矿权沿革情况一览表名称首次设立时间沿革情况时间原因证号有效期“山东省郭城断裂带烟台牟平区金庄地区金矿普查”1998.6.121998.6.12新立37000099602281998.2.12-2000.5.91999.8.12延续37000000201242000.5.10-2002.4.302001.2.12延续37000002303522002.5.1 -2004.2.112003.2.12延续37000004300872004.2.12-2006.2.112004.12.1变更37000006300522006.2.12-2008.2.112006.2.12延续T371200802020019502008.2.12-2009.6.302008.2.21延续37000004103962004.4.22-2006.4.212009.6.15延续37000006302532006.4.22-2008.4.21原“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辽上矿区深部及外围金矿详查 ”2003.10.282003.10.28新立37000003105552003.10.28-2005.10.312005.11.1延续37000005311472005.11.1-2007.10.312007.11.1变更37000007307012007.11.1-2008.9.302008.8.25延续T372200808020146802008.8.25-2010.6.30现“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金庄地区深部及外围金矿详查”2011.1.7整合T371200802020019442011.1.7-2012.12.31合并后探矿权勘查登记范围拐点地理坐标: 1、1210958,370601 2、1211158,3706013、1211158,370431 4、1211028,3704315、1211028,370501 6、1210958,370501勘查登记面积:7.53km2。矿区内于2006年5月设立采矿权一处,采矿权人为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号3700000610128,有效期限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采矿范围拐点直角坐标见表1-2。截止2009年12月31日,矿山动用地质储量(111b)矿石量81080t,金金属量191.73kg。其中:采矿量(111)77080t,金金属量182.29kg;损失矿石量4000t,金金属量9.44kg;保有金矿资源储量(122b+333)矿石量761873t,金金属量8826kg;累计查明金矿资源储量(111b+122b+333)矿石量842953t,金金属量9017.73kg。表1-2 采矿登记范围80/54坐标系坐标对照表序号1980西安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经度纬度经度纬度140605288.2154106699.42040605336.004106740.00240605542.2084106505.41040605590.004106546.00340605452.1904105989.41340605500.004106030.00440604808.1884105979.43640604856.004106020.00采矿区面积0.3037km2开采标高由150m至-100m标高1.2 以往地质勘查工作1.2.1 设立探矿权以前地质工作19581960年,长春地质学院于该区进行了1:20万地质测量,相继原山东地质局八五队对该区的地质构造、火成岩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发现的矿化点做了检查工作。19851986年,山东地矿局物探队开展了1:20万重力测量。1987年,地矿部第一综合物探大队进行了1:20万以金为主的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测量。1989年,山东地矿局物探队进行了1:5万以金为主的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测量。1990年至1993年,山东地矿局第一地质队进行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1987年,山东地矿局第三地质队在区域金矿调查时于辽上村南发现金矿化体,并进行矿点检查。1.2.2设立探矿权后勘查工作1997年11月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对辽上矿区开展地质调查和矿点检查及部分浅井编录取样工作,19981999年1月作为市直矿费勘查项目,进行了普查工作。至1999年1月相继开展了1:1万地质测量、1:2千地质测量、1:1万激电测量和槽探、钻探等工作(完成工作量见表2-1)。提交了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辽上矿区金矿普查地质报告。2001年8月烟台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对该普查报告成果进行了审查验收,文号烟国土资发2001147号。报告提交D+E级金储量2530kg,矿石量25.7万吨,平均品位9.8510-6,平均厚度3.62m,其中D级金储量658kg。1999年3月,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进行了部分地质测量及钻探等工作(工作量见表1-3)。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5月间对辽上矿区开展详查工作,主要以坑道工程和坑道钻探工程对矿体进行了控制。经本次工作,基本查明区内地质、构造概况,基本查明矿体(层)的形态、产状、质量特征,基本查明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普查阶段所圈定的矿体进行重新圈定,圈出具工业价值的矿体11个,均为盲矿体,对、号矿体进行了重点控制。报告由山东省储量评审办公室评审,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以鲁资金备字200546号文对资源储量进行了评审备案。批准资源量(332+333)金金属量2421kg,矿石量381967t,平均品位6.3510-6,平均厚度3.68m,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金金属量780kg,矿石量124577t,占总资源量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金金属量1641kg,矿石量257390t。求得伴生组分硫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24562t,平均品位6.4310-2。山东省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取得金庄探矿权后,先后投入探矿井3个,钻探、槽探、地质测量、物探等工作,并于2006年57月,在勘查区东部进行了1:1万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测量面积3.05km2,共采取岩石样品1359件。通过工作共圈定23个金原生晕异常。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山东省恒邦冶炼股份根据中央地勘基金项目办的指示精神,委托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对金庄矿区开展金矿普查。在勘查区内共圈定了7个矿化带,4个金矿体。矿体编号-1、-2、-3、-1,并对-2、-3、-1矿体估算了资源量:(333)矿石量405085t,金金属量1781,伴生Ag1095,伴生S元素量5630t,折合硫标量16085t。2010年6月2021日,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委托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华北项目监理部会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勘查处,在山东省济南市共同组织专家对“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金庄地区金矿普查”项目成果报告进行了评审并通过,批准文号为华北(基)审字201009号(工作量见表1-3)。2011年2月-12月,由于外在原因,勘查工作未按照详查实施方案执行,根据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年度工作计划,重点以钻探工程对见矿情况较好的、号矿化带-100米标高以下区段,以40米40米工程间距进行加密控制,圈定-5、-6共2个金矿体。求得资源量 (332+333) 金金属量375kg,矿石量21143t。2012年3月-6月,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加大外协工作,勘查工作基本按照详查实施方案进行。另外,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勘查公司,在矿区外围开展勘查工作,新发现了-49、-50、-51、-3-1、-4-1、-5-1、-6-1、-7、-1、-2、-3号矿体。估算新增(333)资源量矿石量1036472t,金金属量6327kg。2010年4月-2012年6月,矿区及外围共圈定金矿体16个,累计新增(332+333)资源量矿石量1154999t,金金属量8154kg。表1-3 金庄地区以往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1998年普查1999年矿山投入2003年详查2006-2010年普查总计1:10000地质测量km28.28.5016.71:2000地质测量km21.00.961.602.561:10000激电测量km21.05.836.831:10000高精度磁测km24.984.981:10000化探测量km23.053.05激电测深点56561:500地质剖面测量m25002500槽探m34715981645浅井(坑道)编录m894894坑道工程m3896.503896.50竖井m45.00135.50180.50钻探m1335.62/7孔621.66/3孔707.25/7孔9105.55/28孔11770.08/17孔化学分析样件538817389182275组合分析样件541165矿石多元素分析样件22光谱分析样件4813641413薄片样件4841567光片样件89926小体积质量(体重)件111124854湿度样件111124854水质分析样件22内检分析样件532075101249外检分析样件251140671431.2.2 以往地质勘查投入核算经费预算按照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山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鲁财建200977号执行。19982006年前期投入154.99万元(表1-4)。20072010年勘查投入1073.61万元(表1-5)。本项目自探矿权设立以来累计投入费用总计1228.60万元。表1-4 19982006年勘查投入费用核算一览表工作项目技术水平计量单位实际工作量决算标准(元)总决算(万元)备注甲乙丙123=2*14二、地质测量8.901:2.5万地质测量中常km240.007042.821:1万地质测量中常km216.0022403.581:2千地质测量中常km21.27196652.50三、物探8.291:1万测网布设km22.0018500.371:1万激电中梯测量km22.00395797.92四、化探2.991:1万土壤(岩石)测量km23.0598112.99六、钻探m1366.04753.50102.93九、槽探m3952333.14十、岩矿实验10.90十一、其他地质工作17.84合计154.99表1-5 20072010年勘查投入费用核算一览表工作手段技术条件计量单位实际工作量决算标准(元)总决算(万元)备注1234679二、地质测量4.491/1万地质测量中常km28.521681.84修测1/2千地质测量中常km21.6165672.65简测三、物探25.271/1万高精度磁测km24.9827981.39网度10020m1/1万测网布设km24.9818500.921/1万激电中梯测量km25.832552514.88激电测深点5614428.08七、钻探m9525.37993983.57700m,70十、槽探m31598467.3501.5m十一、岩矿实验1012506.21十二、其他地质工作25.03十三、工地建筑及其他21.69合 计1073.61第2章 本年度勘查工作情况2.1 勘查实施方案主要内容2.1.1 设计工作量矿区位于胶东牧牛山成矿区北部,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区,位于已知辽上金矿床深部及外围,成矿条件优越。勘查工作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为指导思想,总体部署,分步实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矿体的成矿规律和赋存特点,指导深部找矿工作,以期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体。工程的布施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疏到密、由浅入深”的原则,施工过程中加强综合研究,及时调整优化施工方案。根据该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设计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2-1。表2-1 设计主要工作量一览表项 目单 位设计工作量备 注2011年度2012年度合计1:2000地质测量Km21.501.50修测1:2000水文地质测量Km21.501.50钻探m/孔4200/64500/78700/13基本分析件4006001000Au组合分析件101020Ag岩矿薄片鉴定件5510岩矿光片鉴定件5510物性样件5510水质分析件5510体重、湿度件151530内检件4060100外检件102030根据本项目总体工作部署,分年度工作安排如下:1、第一年度2011年01月2011年12月,开展钻探工作,主要施工ZK7-5、ZK7-6、ZK7-7、ZK8-5、ZK8-6、ZK8-7六个孔,采集各类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并进行1:2000地质修测,进行阶段性资料综合整理。2、第二年度2012年01月2012年09月,继续钻探工作,完成ZK7-10、ZK7-11、ZK15-2、ZK0-1、ZK0-2、ZK0-3、ZK24-6七个孔,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2012年10月2012年12月,进行综合资料综合整理,编制详查报告2.1.2 费用预算项目设计预算是根据项目设计工作量和实际情况,参照山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进行预算,项目工作周期为24个月,自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项目设计总预算为354.88万元,其中第二勘查年度预算费用为185.29万元。经费来源全部为企业自筹。2.1.3 预期成果及完成工作时间于2012年12月底提交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金庄地区深部及外围金矿详查报告及相应的附图、附表。预计可探求(332+333)金矿资源量矿石量41.01万t,金金属量890Kg。2.2 勘查实施情况自探矿权设立以来,基本按照设计展开工作。本年度在分析以往取得资料基础上,重点通过钻探等探矿工程对异常、矿化部位进行揭露和验证,完成工作量:钻探2148.56m/2孔,样品172件。累计投入各项工作量详见表2-3。表2-3 完成实物工作量表工作手段技术条件计量单位工作量以往完成 本年度累计完成12567一、地形测绘二、地质测量1:1万中常km216.716.71:2千中常km22.562.56剖面测量m25002500三、物探1/万激电中梯km26.836.83激电测深点5656高磁测量km24.984.98四、化探km23.053.05五、槽探m316451645六、浅井(坑道)编录m894894七、坑道工程m3896.503896.50八、竖井m180.50180.50九、钻探m14395.332148.5616543.89十、岩矿测试件42841724456经费预算按照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山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鲁财建200977号执行,本年度勘查费用核算212.58万元,前期投入费用1228.60万元,本项目自探矿权设立以来累计投入费用总计1441.18万元。核算费用详见表2-4。表2-4 勘查投入费用核算表工作手段技术 条件本年度费用核算总费用核算工作量单价(元)本年度投入费用(万元)以往投入费用 (万元)累计投入费用 (万元)1234567一.地形测绘二.地质测量1:2.5万中常2.822.821:1万中常5.425.421:2千中常5.155.15三.物探1/1万激电中梯22.8022.801/1万测网布设1.291.291/1万高精度磁测1.391.39激电测深8.088.08四.化探2.992.99六.钻探774.2481563.101086.501298.69832.7580667.121018.2680581.97九.槽探土石方10.4910.49十.岩矿测试77500.3917.1117.50十一. 其他地质工作42.8742.87十二、工地建筑及其他21.6921.69合计212.581228.601441.18第3章 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3.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3.1.1 工作部署原则矿区位于胶东牧牛山成矿区北部,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区,位于已知辽上金矿床深部及外围,成矿条件优越。勘查工作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为指导思想,总体部署,分步实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矿体的成矿规律和赋存特点,指导深部找矿工作,以期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体。工程的布施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疏到密、由浅入深”的原则,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综合研究,及时调整优化施工方案。3.1.2勘探类型的确定本次详查主要对象-3号矿体,前期工作控制矿体长约210m,倾斜最大延深150m。品位1.102.8810-6,平均2.1810-6,品位变化系数96%,属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的矿体,平均厚度0.62m,厚度变化系数78%,属厚度稳定型矿体。矿体呈脉状、基本连续,产状较稳定,基本无脉岩穿插,因此矿体暂确定为第勘探类型,根据矿区已形成的勘探系统,为充分利用以往工程,本次基本工程间距确定为100m80m(走向倾斜)。3.2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3.2.1 钻探根据矿体倾斜特点,结合本区地形特点,钻孔倾角69-90不等,斜孔方位角307。开孔口径89mm,终孔口径75mm,施工使用XY-5型钻机,机械传动金刚石钻进,绳索取心工艺。根据钻探施工验收指标,钻探工程验收一类孔率为100%。现将钻探工程各项质量情况分述如下:A 岩、矿心采取率与整理:经计算,钻孔岩心采取率92%100%,矿心采取率为94%100%。对取出的岩矿心,按照从上到下的次序洗净装箱,并对大于10cm的岩心和大于5cm的矿心按回次进行编号,每回次填放岩心牌,对取样部位加放取样牌,并全部采用新岩心箱,在箱的一侧填写矿区名称、孔号、每箱对应起止孔深、岩心箱顺序号。岩(矿)心放在辽上金矿妥善保管,按顺序排放。B 钻孔弯曲度:钻进过程中使用XJL-42型小口径罗盘测斜仪,斜孔每钻进50m、直孔每钻进100m测量钻孔弯曲度一次,终孔时均测量钻孔弯曲度。测得钻孔弯曲度顶角之差最大为1,最小为0,达到斜孔每百米小于3、直孔每百米小于2的要求。C 孔深校正:斜孔每钻进50m、垂直孔每钻进100m及终孔时,用校正过的钢尺丈量钻具,孔深校正误差最大为0.03m,最小为0m,达到误差小于1/1000的要求。D 简易水文观测:钻进时采用清水为冲洗液,每班观测1次水位及冲洗液消耗量,及时做好记录,其数据准确,观测项目齐全,满足规范要求。E 原始班报表:机台每班指定专人填写原始班报表,记录真实、准确、整洁,交班时由班长签名,终孔后由机长、地质人员签字同意后将班报表装订成册。F 封孔:按封孔设计要求对矿层顶底板进行了封孔,封孔方法采用水泥灌注法,封孔材料为425水泥,孔口皆埋设石桩作标志。3.2.2 槽探工程质量评述探槽开口一般宽1.01.2m,槽底宽0.8 m,探槽深度一般揭露深至基岩大于0.3m,其长度能控制矿化带的宽度,底平壁直,施工质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素描时根据探槽方向选择北东壁或北西壁绘制其一壁一底,并在其底部采样,比例尺为1:100,完全符合工程编录要求。3.3 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3.3.1 作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 18341-2001),以下简称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41-2001),以下简称GPS规范。(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以下简称测图规程。(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以下简称数字化规范。(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6)本区的地质设计。3.3.2 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9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85年黄海高程系,3投影带,中央子午线为120。3.3.3 控制测量本区控制测量使用仪器为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生产的灵锐S80系列GPS系统,该仪器平面误差为2cm1ppm,高程误差为5cm1ppm,完全满足工作精度要求。该仪器已通过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测绘仪器检测中心本年度强制检定,可以投入野外生产。本区的平面控制利用控制点“牧牛山”和“L1”,在“L1”点上,用双频GPS接收机,按静态方式同时进行两个时段的数据采集,每个时段的数据采集时间为45分钟,依此求算出全区七参数坐标转换值。并在“L2”点上进行检核,其精度符合规范设计要求。为了便于测量工作的开展,在工区布设了7个GPS控制点,控制点的施测采用脚架固定天线,信号采集时间为15分钟,精度满足规范要求,点位标志为木桩,便于以后使用。3.3.4 工程测量A 地质基线本区采用理论基线,为了工作的可操作性,对原设计的勘探线位置进行了适当调整。基线方位为370000,基线点间距为100m,分别为G40、G32G39、G47,基线全长1200m,在图上量取G7点的平面坐标,然后推算处其它各基点的理论坐标。B 剖面测量首先将剖面线的端点及剖控点采用测距极坐标法布设于实地,打入木桩,然后进行定测,两相邻剖控点和两剖面端点间的实测方位与设计值之差不大于。计算公式如下:L两点间距离,以m计算 M地形地质图比例尺分母 206265在剖面控点或剖面端点上设站测定地形、地物点。地形、地物采用一个度盘位置观测。C 钻孔测量钻孔布设:首先推算出钻孔的理论坐标,利用灵锐S80系列GPS系统布于实地。钻孔实测:钻孔封孔埋石后,利用灵锐S80系列GPS系统进行测定。D 探槽及地质点测量探槽及1:2000地质点的测量均利用灵锐S80系列GPS系统进行测定。3.4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3.4.1 1:25000地质测量为深入研究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在1993年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提交的1:50000区域地质图的基础上进行了1:25000地质测量。填图方法以穿越路线为主。对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带进行了圈定。完成面积40km2。3.4.2 1:10000地质测量以山东省测绘局1988年出版的1:10000地形图为底图,填图方法以穿越为主,追索为辅。线距一般为200300m,点距一般为100200m,地质观察点采用经军控点校正的手持GPS测量,地质界线在野外实地连接。重点对矿化带及其相关的地质体进行圈定。完成填图面积16 km2,填图精度满足质量要求。3.4.3 1:2000地质测量填图方法以追索为主,穿越为辅,充分利用探矿工程。重点对蚀变矿化带、构造、脉岩等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质体采用追索法圈定,对大面积出露的地层、第四系以穿越法圈定,对矿化带用稀疏探槽工程系统揭露,重要地质点和所有工程均利用灵锐S80系列GPS系统进行实地测量。完成工作量2.87 km2,填图精度满足质量要求。3.5 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3.5.1 物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A 测地工作a 测网布置本区测地工作的任务是为1:10000大功率激电中梯、高精度磁测布设测网及研究剖面。工区平面直角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3分带。高程基准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执行标准: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DZ/T015395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测线方位角1265154,测网网度为100m20m,测网编号方法:测线测点均以10m为单位编号,测线编号100390,由西南向东北增大;测点编号100354,由西向东增大。b 控制测量使用仪器为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生产的灵锐S80系列GPS系统,该仪器平面误差为2cm1ppm,高程误差为5cm1ppm,完全满足工作精度要求。该仪器已通过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测绘仪器检测中心本年度强制检定,可以投入野外生产。施工前利用三院提供的辽上金矿采用的“梅花山”和“G11”控制点,在“梅花山”点上,用双频GPS接收机,按静态方式同时进行两个时段的数据采集,每个时段的数据采集时间为45分钟,依此求算出全区七参数坐标转换值。并在“L11”点上进行检核,其精度符合规范设计要求。为了便于测量工作的开展,在工区布设了5个GPS控制点,控制点的施测采用脚架固定天线,信号采集时间为15分钟,精度满足规范要求,点位标志为木桩,便于以后使用。控制点坐标见表2-2。c 测网敷设电法测线及测点均采用实时动态GPS测定,使用仪器同样为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生产的灵锐S80系列GPS系统,利用“梅花山”、“G11”、及“G支1G支5”控制点作固定点安置基准站,移动站按各测线设计坐标、方位角逐点放出并作出标记。移动站实测测线时与基准站的距离不超过2km。d 质量评述质量检查随测量工作进度同时进行,GPS检查用点位放样法,检查点126个,占全区总点数的4.6%,点位中误差m=0.413m,优于规范及设计精度。B 高精度磁测工作a 仪器设备及性能校验高精度磁测工作使用仪器是北京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生产的HC-95a(He4)型氦光泵磁力仪,其测量的参数是地磁总场“T”,本测区投入两台仪器进行生产。其编号为02#、03#,03#用于日变站观测,02#用于野外测点观测。根据往年本区工作经验和本区地质情况,本区沿用2m的探头高度。仪器噪声水平测定:在正式开工前进行了测定,测定时选在外界干扰小的日变站附近进行,将三台仪器(01#未投入本工区使用)间隔20m以上安置好,做同步日变观测,循环时间定为5秒,观测时间约30分钟,取磁场变化平稳段的200个观测值,计算每台仪器的噪声值。 仪器致性校验:在测区附近选择了一条穿过40nT的弱磁异常剖面,在剖面上布设等距离的50个观测点,用野外生产2#、3#仪器做往返观测,最后按下式计算两台仪器的一致性均方误差。Q=1/(mn)v式中:v1某点某次观测值与该点平均值之差n观测点数 m总观测次数仪器一致性校验结果是Q=0.82 nT,精度符合要求。b 工作方法基点、日变站的选择及场值的确定:总基点与日变站选在同一点位,位于辽上村东的小山坡上,周围无磁性干扰,经实地测量在半径2m高差为0.5m范围内,场值最大变化小于0.9nT。其坐标为:X=4107355.95m,Y=40606045.30m, H=162.3m,该基点(日变站)同时作为校正点使用。在日变站架设仪器,以10秒循环时间做同步日变观测,取日变变化平稳的时间段的场值平均值作为基点场值,为517000.00nT。日变及测点观测开工前作了一次长日变观测,基本了解了工区附近磁场变化特征,普通日变观测循环时间为10秒,每天日变工作时间早于野外测点观测开始,而晚于测点观测结束。野外观测:操作员都要去磁到位,探头扶正。每一测点一般测量一次,若遇到前后两点读数差别较大时,均进行了重复读数。资料整理高精度磁测的日常资料整理工作主要有如下几项:数据回放:每天野外工作结束后,利用光泵磁力仪专用程序(Groudmag)将数据转存于笔记本电脑中。日变改正:用光泵磁力仪专用程序对当天数据进行日变改正。将日变改正后数据进行某种格式化后,编辑计算T值。这些工作均在计算机上用相应的程序自动完成。数据的预处理:正常场改正:利用高斯球谱分析法,计算出本工区范围的经向改正系数TX=0.00 48nT/m,纬向改正系数T Y=0.0019nT/m,然后根据测点坐标通过微机完成每一测点的正常场改正工作。通过计算本区经向改正值为-0.0049nT/m, 纬向改正值为0.0021nT,正常场改正精度为0.42nT。高度改正:利用高斯球谱分析法,计算出工区范围的高度改正值为0.024nT/m, 高度改正精度为0.59nT。c质量检查及评述全区共做面积性系统质量检查3次,计120个点,为面积点2974的4.03%,经统计全区总观测实测均方误差: =1.05nT,精度符合规范要求。磁测总精度计算:磁测总精度包括仪器噪声、仪器一致性、测点观测、日变改正、正常场改正、高度改正精度。由表可见各项工作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磁测总精度为1.62nT,因此高精度磁测精度设计合理,方法技术正确,取得的资料合乎要求。C 激电中梯工作a 仪器设备本测区使用仪器为重庆奔腾地质仪器厂生产的WDJS-1型数字直流激电接收机和WDFZ-10大功率智能发射机及配套的WDZ-10整流电源,选用日本YAMAHA生产10千瓦发电机作供电电源。该仪器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开工前,对使用仪器进行了运行检查,仪器性能良好,能保证整个工作过程中仪器性能始终保持良好状态。b 工作方法技术极距选择与供电方式本区激电中梯装置采用AB=1200m,MN=点距=20m,旁测0m、100m、200m,观测段为各测线中间2/3 AB段。野外施工采用双极性短脉冲供电方式,供放电时间为4s4s,工作中延时及积分均采用100ms,观测3个周期。一致性标定为检测仪器稳定性及各台仪器一致性,野外开工前,于7月5日在工区附近进行了接收机一致性校对,测点数22个,两台接收机进行往返观测,均方相对误差分别为M01=0.96%,M01=1.13%;M02=1.19%,M02=1.20%。02#与03#仪器间的均方相对误差为M=1.02%,M=1.17%。表明两台接收机一致性良好,优于规范要求,可以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工作。野外施工结束后,分别对两台接收机用WDM-1电法模拟器进行校验,一致性符合要求。野外施工按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DZ/T0070-93)执行。施工前对所有导线进行了整理和漏电检查。施工中每日开、收工及更换装置时,均对供电、测量导线进行漏电检查。A、B绝缘电阻均大于4.0M/km,M、N绝缘电阻均在5M/km以上。每天出工前对不极化电极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极差在0.100.63mv之间,内阻在44310之间。工作时测量电极按规范要求挖坑埋设,使其与土壤接地良好,以减少测量电极接地电阻。A、B极供电电极保持接地紧密,供电良好,使供电时能获得足够大的电流,以保证接收机获得足够大的一次电位,工作中供电电流一般大于2.5A,最大为5.15A,最小为1.0A。一次电位差都在17.5mv以上,满足工作要求。野外观测时经常对接收机进行自检,电池电压均大于10V。观测中随时进行退检和重复观测,重点检查畸变点、干扰点。c 质量评述全区共进行系统质量检查3处,总检查点96个,占总工作量的3.58%, 视极化率均方误差为:Ma=2.92%;视电阻率均方相对误差Ma=3.87%,质量检查精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统计结果表明视极化率、视电阻率误差分布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并且诸受检点的值及值的分布:超过设计均方相对误差的测点数,分别占受检点总数的5.21%、3.13%;超过二倍及三倍设计均方相对误差的测点数均为零。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d 图件编绘 对野外数据进行100%复核后,及时利用MAPGIS软件编制了各参数的等值线平面图、及剖面平面图。实际材料图及各参数图中地理部分采用普查设计提供的1:5000地形地质图。D 激电测深工作本区激电测深采用对称四极MN=1/5 AB的等比装置形式, 4s4s双极性短脉冲供电方式。共完成6条激电测深剖面,计56点。AB/2极距为1.5600(m),AB/2大于500m均进行了重复观测。完成激电测深质量点2个,占总点数的3.57%, 单测深点视极化率均方相对误差分别为:2.45%、2.31%;单测深点视电阻率均方相对误差分别为:2.65%、2.77%;激电测深总均方相对误差Ma=2.38%、 Ma=2.71%。精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对观测数据进行100%复核后,及时利用MAPGIS软件编制了各剖面a、a等值线拟断面图。部分剖面的二维反演计算使用软件为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研发的多元地学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GeoExpl)中二维电阻率、极化率自动反演程序进行自动反演。3.5.2 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勘查区开展了1:10000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完成工作量3.05km2。工作质量分述如下。3.5.2.1 测网布设本次工作,采用规则测网,线距100m,点距20m。测线方位90,基线方位0。基点坐标采用理论坐标,在1:1万地形图上量取换算成经纬度,逐点输入手持GPS中。3.5.2.2 采样工作野外采样工作,用手持GPS定位导航定距,误差5m,并结合1:1万地形图予以校正,符合规范要求。首先寻找基点位置,自基点向两侧沿测线逐点采取,左右偏差5m。采样对象为地表基岩,采集风化弱、未被污染的岩石,未采取砾石、残留矿渣等样品。采样点1m范围内采集若干小块岩石合为一个样品,避免一点多样。样品重量150200g。样品及时装入样袋,及时编号,按线号+点号顺次编号,并及时记录样品名称、采样点周围地质概况,对有蚀变岩石裂隙在手图中标定。对第四系覆盖区未进行取样,并按距离空出点号。为检查取样质量,本次工作按不同测线不同测点进行重复取样,作检查分析,共取检查样品36件,占样品总数的3%。按照原地矿部DZ/T0145-94规范要求,对两次分析值按照RE=100进行计算,最大偏差20.7%(表25),采样质量符合规范要求。3.5.2.3 样品加工与测试样品加工与测试工作由本院实际室完成。样品加工流程:粗碎中碎缩分干燥细碎分析。细碎时用盘式粉碎机粉碎至150目,样品重量50g。样品加工避免受到污染。样品测试用WPS-3型2m光删摄谱仪,检测室温度26,相对湿度69%,检出限0.510-9。样品测试质量监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Z0130.3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分析项目:Au。3.5.2.4 异常下限的确定及异常下限由直方图上可以看出(图23),本区样品分析结果多集中于5.010-9之内, 20.010-9样品者占90%。由于该区岩性简单,仅分析指示元素Au,故采用算术平均法求其背景值。将10010-9等含量线圈定异常,并按自左而右,自下而上的原则顺次编号。对单点异常未进行编号。3.6 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A 采样工作a 基本分析样品:地质填图采样采用拣块法;探槽采样采用刻槽法,断面规格103cm;钻孔中取样采用劈开法,沿岩心轴劈取1/2送样分析。样长最短为0.10m,最长不超过1.50m。个别样品样长太短,拟在项目续作中进行纠正。b 矿石小体积质量(体重)及湿度样品本次普查在坑道和钻孔矿体中取小体积质量、湿度样品各8件。c 岩矿鉴定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