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_第1页
5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_第2页
5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_第3页
5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_第4页
5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6 1 引言6 2 抽样定理6 3 脉冲振幅调制(PAM)6 4 模拟信号的量化6 5 脉冲编码调制6 6 增量调制6 7 PCM与M的性能比较6 8 时分复用与多路电话系统 习题6 1 引言m(t)模拟信源 编码 数字传 输系统 译码 收终端 模拟信号m(t): 语音 0.3kHz 3.4kHz 图象 0 6MHz 编码 : 本章主要研究如何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即A/D PCM 对抽样进行8位编码 低通 抽样 量化 编码 M 对预测误差进行1位编码 ADPCM 对预测误差进行4位编码 译码 : D/A,低通6 2 抽样定理 一、基带信号(0 fH,或fL fH且fL fH) 抽样频率 fS 2fH 语音 fS = 8kHzT(t)=T(f)=mS(t)=MS(f)m(t)M(f) 理想抽样m(t)mS(t)0T2T3TtT(t)0T2T3TtfS M(f)T(f) -fSMS(f)-fH fH-fH fH-fS将MS(t)通过理想低通滤波器即可恢复出M(t) 二、频带信号 (fL fH fL 0 一般为已调信号) 对中频信号,频分多路信号进行数字处理时需将他们变成数字信号 B =fH fL,fH = NB +kB 0 k fL 即 n 1时 fS =2B 当 fS 2B(1+R/n) 时 可能出现频谱混叠现象(这一点是与低频现象不同的) 例:fH = 5MHz,fL = 4MHz,fS =2MHz, 3MHz 时,求MS(t)M(f)T(f)MS(f)MS(f)T(f)fS=2MHzf(MHz)fS=3MHz频谱混叠-5-4-3-2-10132456 3 脉冲振幅调制(PAM)用脉冲串作为载波对模拟信号进行振幅调制,理论上有两种PAM,即自然抽样PAM和平顶抽样PAMm(t) mS(t) S(t)一、自然抽样PAMS=2/T Ttt M(f) -fH fH fS(f) f-1/ fS 0 fS 1/MS(f) -fS 0 fS f mS(t) 仍为模拟信号 MS(f) 频谱不失真,通 过理想低通滤波器即可 恢复出模拟信号m(t) mS(t) 信号带宽(零点带 宽)为1/,PAM 系统 带宽为1/时收端PAM 无失真,时分复用传输时各路信号互不串扰以利于分路。(实际时分复用系统是不用PAM信号的) m (t) mS(t) S(t)抽样保持器mS(t) 0 1 2 t/ 二、平顶抽样PAMm(t) m(t) mS(t) T(t) H(t)h(t) 数学模型 设fS = 1/T = 2fH,=T/2, 可得mS(t) 频谱 MS(t) 0 2fH 4fH f H(f) f MS(f) -4fH 0 4fH f MS()= H()MS() = 频谱失真孔径失真 M() m (t) MS() mS (t) 孔径补偿 低通HL()HL()=Sa-1(/2) |H 0 其它mq(t)m (t) 三、研究PAM的实际意义PCM mq(t)信号 HL()D/A低通M(f) -fH 0 fH fMq(f) -2fH -fH 0 fH 2fH f忽略量化误差后,mq(t)为=T的平顶抽样PCM信号,即阶梯波信号 Sa 1(T/2),H HL() = 0 , 其它 孔径补偿低通滤波器有专门的芯片或与D/A做在一个芯片内,实际通信系统中已不再直接传输PAM信号。6 4 模拟信号的量化一、 基本概念yxQ() x = mS (t) 抽样信号 y = Q (x) = y i x i x V时过载,a=V时满载 过载量化噪声功率 Nq0= 量化噪声功率(常规量化噪声功率) 量化噪声比 S/Nq 均匀量化 vi=v =2V/L =2a/M (ML) 非均匀量化 vi常数 二、均匀量化 1、Nq一般满足L1,可以证明Nq最小(最佳量化器)的条件是 xi = (y i +y i-1) /2 i = 2,3,,L yi = (x i+x i+1) /2 i = 1,2,,L 设pi是x处于第i段内的概率,则第i段内p(x)pi/vi Nq= = = = 均匀量化 vi=v=2V/L=2a/M 均匀量化器量化噪声是一个常数,与信号大小无关,故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小,大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大。电子系统中对量化信噪比有一定要求。故均量化器(线性PCM)只适于动态范围小的的信号(如图象信号)。2、 几种典型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1)均匀分布 p(x) = S =, 令 D = a/V 得 S/Nq =D2L2 设编码位数为N,则L =2N S/Nq 20lgD 0 S/Nq=20lgD +6N (dB) 编码位数增加一位,S/Nq增大6 dB 满载时,S/Nq= 6N dB D1时过载 (2)语音信号 p(x)= x为均方根值 当D=x / V0.2时过载噪声可忽略不计 S=x2 Nq= S/Nq=4.77+20lgD + 6N (dB) D0.2 (20lgD-14dB) N2N1 S/Nq (dB) N1 -14 -7 0 20lgD长话要求: 话音信号功率在45 dB范围变化时S/Nq25 dB若用线性PCM,求编码位数N 允许信号最大值为20lgD= - 7dB,最小值为 52dB 由25=4.77- 52 +6N 求得 N= 12 即线性PCM编码位数应不小于 12才能满足长路质量要求 单路话音 Rb 812 = 96 kb/s 将V归一化, 目前国际标准 Rb =64 kb/s,所以N =8。 由 25 =20lgD +4.77 +48 求得 20lgD = - 28 dB。 即允许信号动态范围仅为 21dB 结论:均匀量化(线性PCM)不适用于长话通信。 三、非均匀量化 小信号,V小,S/Nq 提高 大信号,V大,S/Nq 减小,但仍可满足话音质量要求1、 原理及国际标准x y y x 压缩 均匀 量化 编码 信道 译码 扩张 y =f(x) ,压缩大信号,扩张小信号 x=f 1(y),扩张大信号,压缩小信号,扩张器对量化信噪比无影响 y1 1 x 对y进行均匀量化,相当于 对x进行非均匀量化,可提 高小信号x的量化信噪比 国际标准律对数压缩特性 y = = 255 (美,日用) 0x1/AA= (中、欧用) 1/Ax1A 律对数压缩特性2、 量化信噪比改善Q = =y 均匀量化 ,不便化x 非均匀量化,变化V=Nq =Q = (y/x)2 = (dy/dx)2 =20lg(dy/dx) (dB)代入律,A律 y =f(x) 表达式,得 35.7 -15 dBQ= 24 -15 dB 律 A律N =8时,将线性PCM动态范围由21 dB扩展为45 dB,56.7 dB65 脉冲编码调制(PCM)m (t) PAM PCM信号 信号 (线性或非线性) 抽样 量化 编码 本节讲非线性PCM原理 一、A律PCM原理1、A律13折线压缩特性实际电路中,抽样,量化,编码是一次完成的。以A律13折线压缩特性为例说明PCM原理正信号:8段,7个斜率负信号:8段,7个斜率 整个信号范围内共16段,13个斜率的折线 每一段再等分为16份 x最小量化间隔 =1/1281/16=1/211,等效于12位均匀量化x最大量化间隔 =1/25,等效于6位均匀量化 压缩特性表 段落 1 2 3 4 5 6 7 8量化间隔() 1 1 2 4 8 16 32 64起始电平() 0 16 32 64128 256 5121024 斜率 16 16 8 4 2 1 1/2 1/4 Q (dB) 24 24 18 12 6 0 -6 -122、 A律PCM编码 C1 C2 C3 C4 C5 C6 C7 C8极性码 段落码 段内码 1 正 0 0 0 0 0 0 0 0 负 0 0 1 0 0 0 1 0 1 0 0 0 1 0 1 1 1 1 1 1 1 8 4 2 1 权值 例:抽样值 xk =1270 (),求PCM码 x k 0 C1 = 1 x k 128 C2 = 1 手工编码时合为一步 x k 512 C3 = 1 x k 1024 x k 1024 C4 = 1 C2C3C4=111 x k 1024 + 864 = 1536 C5 = 0 x k 1024 + 264 =1152 C7 = 1 x k 1024 + 264 + 64 = 1216 C8 = 1 编码结果 11110011 eq =54= 32 x Q (x) = x i x i x x i+1 Q()量化误差大,不是最佳量化,但电路易于实现,此为逐次比较编码法PCM码为折叠码,相等的两个抽样值编码结果仅c1不同。 3、A律PCM译码模拟信号对数PCM码8/13 变换D/A 孔径补偿LPF8/13变换:收8位对数PCM变为13位线性PCM, 可将量化减少为最小值。 V k x i x i y i= y i + v i /2 y i y e qiv i / 2 编码 译码 例:xk =1270 () A律PCM 11110011 (yi)=1216 ()12位线性PCM 1 1 0 0 1 1 0 0 0 0 0 0 权值 1024 128 64 权值电流 1024 128 64 译码结果 1216() 量化误差 5413位线性PCM 1 1 0 0 1 1 1 0 0 0 0 0 0 权值 2048 256 128 64 权值电流 1024 128 64 32 译码结果 1248() 量化误差 22() A律PCM与线性PCM变换关系 线性PCMb12b11b10 b9 b8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A律对数PCMC1C2 C3C4C5 C6 C7 C80000000wxyz1000wxyz0000001wxyz1001wxyz000001wxyz1010wxyz00001wxyz1011wxyz0001wxyz1100wxyz001wxyz1101wxyz01wXyz1110wxyz1wyz1111wxyz 为任意值 二、PCM系统抗噪性能 mq(t) m0(t)m(t) pe eq(t) nq(t) Ne(t) ne(t)编码器编码信道 译码孔径补偿 LPF eq(t),nq(t)为量化噪声,Ne(t),ne(t)为误差噪声eq(t)mq(t) Ne(t)为矩形脉冲 mq(t)、Ne(t)的宽度都为TS(抽样间隔) 它的频率范围为0 fS(抽样频率) pi (f) 1 0 fS f pi (f) p0 (f) HL(f) 孔径补偿 LPF HL (f) 1 0 fH f 可认为: p0 (f) 1 0 fH f 即孔径补偿输出噪声功率等于输入 噪声功率 N0 =Ni =Nq+Ne 设m(t)为均匀分布,动态范围为(-a,a),N位线性PCM 则 S0 = = Nq= 求 Ne: 设pe较小,N位中只可能出现一位错误,某码组的错误概率为Npe。 一个PCM码组中第i位错误产生的错误电压为2i 1(V) 错一个码组时,产生的误码噪声平均功率为 = 最大信噪比(L=M) S0/N0= S0/Nq=6N dB S0/Ne= 实践表明,非线性PCM中,当peTS p(t) 1 1 1 1 1 0 1 称me(t)为预测信号,d(t)为预测误差。积分器是一个最简单的预测器,p(t)为“1”时,其输出增加一个量阶,p(t)为“0”时,其输出减少一个量阶。 二、量化噪声1、斜率过载量化噪声(过载噪声) 输入信号m(t)的斜率大于预测信号斜率导致过载噪声 设 m(t)=Acost,其最大斜率为A 不过载条件 A/TS=fS Amax=fS/ 或 max=fS/A 增大量阶和抽样频率fS,有利于减小过载噪声,但大,常规量化噪声大。 一般用提高fS来减小过载噪声 语音M中fS= 32kHz,故一路语音M信号Rb=32 kb/s2、 常规量化噪声(量化噪声) eq(t)peq(f)=0 其它fL Ne= = Ne= S0/N0= 量化信噪比 S0/Nq= 此为最大值 误码信噪比 S0/Ne=讨论: 令fS=32kHz,f=1kHz,fH=3.4kHz,设最大量化信噪比为SNRimax=26 dB不适用于 长话 fS2提高一倍,量化信噪比提高9 dB 信号频率提高一倍,量化信噪比、误码信噪比都减小6 dB 采用数字压扩自适应M改善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扩大信号的动态范围 采用增量总和调制(调制)改善高频信号信噪比6 7 PCM与M的性能比较 一、有效性 一路话RbM=32kb/s RbPCM=64kb/s M优于PCM 二可靠性1、S0/Nq 设两者有相同的信息速率PCMRb=2NfH M抽样频率fS=2NfH 设fk=1kHz,fH=3kHz,可得 (S0/Nq)M30lg1.42N (dB) M 最大量化信噪比 (S0/Nq)PCM6N (dB) 线性PCM最大量化信噪比当N时,线性PCM优于M 对数PCM在S0/Nq方面相当于N=612时的线性PCM,故对数PCM 的量化 信噪比优于M 2、误码信噪比(S0/Ne)PCM (S0/Ne)M 设fL=0.3kHz,fS=64kHz,可求得当fk (S0/Ne)PCM一般原则: 当信道噪声小时用PCM,如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等;当信道噪声大时用自适应M ,如某些军用通信。PCM允许pe10 6,M允许pe10 36 8 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一、 时分复用(TDM)基本概念 理论基础:抽样定理。结合PCM编译码实验来说明有关基本概念1、编码器VFxI 15FSx 12 Dx BCLKx 1011 PCMTP3057编码器 VFxI:音频信号 FSx:抽样信号 8kHz BCLKx:位时钟信号 64kHz 2048kHz 8 bit 数据 8 bit 数据FSxBCLKx Dx(注:在Dx端口需加一上拉电阻,倒相处理后得此Dx波形) FSx对输入信号抽样,在BLCKx 8个脉冲作用下对抽样值进行编码,得到8位PCM信号。BCLKx频率增大,每组8bit数据占有时间减少,两组数据之间空余时间增加。 DR 6FSR 5 3 VFROBCLKR 7TP3057译码器 2、 译码器 DR:译码器输入PCM信号 FSR:路同步信号 8 kHz BCLKR:收位同步信号64kHz 2048kHz VFRO:译码输出音频模拟信号DRFSRBCLKRD/A 输出阶梯波VFRD TP3507中还含有编码器和译码器 工程上,BCLKR和FSR都需从接收到的PCM码流中提取为了得到FSR信号,在发端必须将帧同步码与PCM数据复接在一起。 设帧同步码为8位,当BCLKR为128kHz时,传输一路数字话音的PCM信号帧结构为: 125 us 8 bit 帧码 8 bit 数据3、 PCM编译码实验方框图 mA(t) 15 11 PCMA mB(t) 3 6 12 5 10 7 PCM SLA SLB mB(t) 15 11 PCMB mA(t) 3 6 12 5 10 7 F SLB SLA CLK 帧码信源A信源BTP 3057ATP 3057B复接 CLK:2048 kHz 各编码器的时延完全相同,故PCMA、PCMB的速率完全相同;复接器输入端各信号速率完全相同。此种复接方式为同步复接。 SLA SLBPCMB FPCMA PCM 125 us 0 2 3 每帧32个时隙,第0个时隙内为帧同步码,每帧都相同,第2个隙为mA(t)的PCM信号,第三个时隙内为mB(t)的PCM信号。实验时可改变SLB的相位,使PCMB可位于第1,2,5,7时隙中的任何一个。 二、A律PCM 30/32 基群帧结构一帧中30个时隙为话路时隙(通30路话),另二个为帧同步时隙及信令时隙3.91us 备用 比特复帧同步信号CH16CH29信令时隙帧同步时隙a b c da b c dCH15 CH30CH2 CH17CH1 CH16保留给国内通信用CH3032路时隙 256bit 125usF0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F13F14F15TS0TS1TS2 TS3TS4TS5 TS6x001101100001A211abcdabcd11111A1x1abcdabcd 16帧 2.0 ms 复帧结构基本帧帧结构 偶帧TS0话 路时 隙话 路时 隙 奇帧TS0F1F2F15 A1:帧失步对告码 A2:复帧失步对告码 同步时为0,失步时为1, 收信号中得不到帧同步 信号、复帧同步信号时 向对方发告警信号CH0CH151 偶帧(F0,F2,,F14)的TS0用于传输帧同步码,码形为0011011。2 奇帧(F1,F3,,F15)的TS0用于传输失步对告码等。3 每一子帧的第一个比特用于CRC(循环冗余检验)。不用时固定发“1”码,也可留给国际通信用。4 TS1TS15及TS17TS31共30个时隙用于传输第1至第30路信息码。5 TS16用于传输复帧同步码、复帧失步码及各个话路的信令(挂机,摘机等),目前为随路信令。Rb= 8000(帧/秒)32(时隙/帧)8(比特/时隙)= 2.048Mb/s 三、PCM数字复接系列1、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