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球车将永留月球月球车将永留月球 总工程师称没人能上去窃密总工程师称没人能上去窃密 20132013 年年 1212 月月 0202 日日 06 3706 37 来源 来源 新快报新快报 嫦娥三号轨迹 CFP 供图 将完成中国航天迄今难度最大的任务 需要过七道坎 据新华社电今天 1 时 30 分 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点火发 射 顺利升空 截至记者发稿时 嫦娥三号已进入近地点高度 200 公里 远地点 高度约 38 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据了解 中国探月工程由月球探测卫星系统 运载火箭系统 发射场系统 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五大系统组成 用于发射嫦娥三号的是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 这枚火箭首次采取双 激光惯组加卫星导航修正复合制导方式 确保卫星精确入轨 据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介绍 嫦娥三号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 杂 难度最大的任务 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 技术跨度大 实施风险高 月 球探测是一项非常复杂并具有高风险的工程 据资料统计 截至目前 不包括 嫦娥三号 世界上共进行了 129 次月球探测活动 其中 美国 59 次 原苏联 64 次 日本和中国各 2 次 欧空局和印度各 1 次 成功或基本成功 66 次 失 败 63 次 成功率仅有 51 具体到嫦娥三号来说 面临着 7 大难点 需要迈过 7 道 坎 包括多窗 口窄宽度准时发射 月面软着陆 两器分离 月地间遥操作 月面生存 测控 通信 地面试验验证等 对于最为关键的 落月 这一环节来说 就面临三大难点 首先是平稳着 陆 其次是月球车适应月球表面地形 第三是月球车必须能够抵御温差高达 300 多摄氏度的严寒酷暑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探测器自带国旗登月将传回照片探测器自带国旗登月将传回照片 据新华社电昨天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 这次在月球车和着陆器上都有五星红旗 但不一定是插在月球上面了 吴伟仁说 探测器降落下去以后 月球车走下来 月球车和着陆器分别都 有相机 会互相拍 最后是希望能够把五星红旗 的照片 拍到后传回来 利用月球能源利用月球能源 短期内暂无法实现短期内暂无法实现 记者 嫦娥三号 在开发利用月球资源方面具体任务是什么 我们距离 利用月球丰富的资源还有多远 吴伟仁 我们要实现的一方面是工程目标 一方面是科学目标 我们配置 了多种科学载荷 第一配置月基光学望远镜 要在月球上看天体 我们在地球 上看天体 研究太阳系 研究宇宙或者某个星球 地球大气层对我们影响很大 月球因为没有大气 所以在它上面是 直通车 清晰度非常高 第二 月球 上 14 个白天 14 个黑夜 一个月球日相当于我们 28 个地球日 所以它在同一 个地点可以长时间观测某一个天体或天区 这对认识太阳系 认识天体很有科 学价值 还有就是测月雷达 可以探测月球上 30 米到 100 米左右的范围 我们 要观察月亮的组成 这些都是科学目标 至于说能源 根据美国人和我们 嫦娥一号 嫦娥二号 的科学探测 结果 确实认为月球上氦 3 比较丰富 当然还有很多金属和化学元素是地球上 没有的 但要实现氦 3 的探测 采集 运输 返回是一个很大的科学难题 不 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 着陆器月球车着陆器月球车 不回来不怕被窃密不回来不怕被窃密 记者 此次 嫦娥三号 任务完成后 月球车和着陆器会永远留在月球上 网友们很关心这两个 宝贝 的下落 还有上面一些属于我们国家的机密会不 会被窃取 吴伟仁 目前设计的目标是 着陆器在月球工作一年 月球车在月球工作 三个月 当然 我们希望它能够实现这个寿命 也希望超过这个寿命 就像 嫦娥二号 一样 嫦娥二号 设计的工作时间是半年 到现在已经三年多 了 而且飞到了 6200 万公里去了 如果不出意外 17 年之后还可以返回到地 球附近 因为它现在是绕着太阳运行的人造小行星 高技术 机密的东西留在月球上也没关系 也没人能够到上面去探测它或 者窃取它 我们没这种担心 也没这种必要 而且短期内这种情况也不会有 以后时间长了 说不定某个国家发射探测器上去了 那要在同样地点或者在附 近 远了肯定去不了 所以不必担心泄密的问题 栾恩杰 孙家栋 欧阳自远栾恩杰 孙家栋 欧阳自远 嫦娥嫦娥 铁三角铁三角 谈登月谈登月 若干年后月球通信将带来便捷若干年后月球通信将带来便捷 据新华社电今天 嫦娥姑娘 奔月 有三位老人不约而同来为她送行 他们是中国绕月探测工程 嫦娥一号 总指挥栾恩杰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 嫦 娥一号 总设计师孙家栋和中国绕月探测工程 嫦娥一号 应用科学首席科学 家欧阳自远 人称嫦娥 铁三角 让我们一起聆听三位探月精神的 守望者 的寄语 栾恩杰 栾恩杰 不能因别人走得很远我们就不走不能因别人走得很远我们就不走 记者 美国 1969 年就实现了载人登月 中国探月如何有所作为 栾恩杰 我们愿意国际合作 但高科技不会白给 只能立足自力更生 艰 苦奋斗 的确 美国早已把活人送上了月球 如果因为别人走得很远我们就不 走了 那我们的航天 深空事业只能瞅着别人干 中国人就没有作为 记者 航天 探月这样的尖端科技对民生有哪些好处 栾恩杰 科学进步与人民的生活一定相关 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比如我们 现在搞北斗导航工程 中国的 GPS 就是需求牵引技术进步 技术直接与民生 挂钩 可能过若干年 月球通信系统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 孙家栋 孙家栋 成功与否在能否成功与否在能否 落下去走起来落下去走起来 记者 2004 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项时您 75 岁了 在短短三年时间内 完成 中国第一次绕月探测 压力大不大 孙家栋 探月作为深空探测的第一步确实不易 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 原 苏联等少数国家涉足 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否 决权 一根导线 一个器件 一张图纸 不要说错误 多少有点儿不太合理都 会造成重大问题 虽然有压力 但也要充满信心 信心建设在哪里 信心就建 设在中国航天这支队伍上 经过几十年锻炼 成长 大家对航天事业精益求精 想尽一切办法都要把自己的产品搞好 记者 嫦娥三号 探测器新研技术超过 80 嫦娥三号 最大的技术 难点是什么 孙家栋 真正的难度是要准确落到地球以外的天体 月球没有空气 需要 用变推力发动机逐步减速 降落的过程中 探测器会在一定角度上悬停 观察 要落的月表 如果月表情况不好可以再修正 找个平整的地 这就是悬停避障 在悬停的过程中需要探测器看得清楚 判断得非常快 选择好地点后 再落下 去 嫦娥三号 成功没成功 就是看 嫦娥 能不能 落下去 玉兔 能不能在月面 走起来 进行巡视勘察 嫦娥三号 新研的东西比较多 自 然攻关困难 把新东西集中起来更困难 欧阳自远 欧阳自远 着陆虹湾因那里是月球研究的空白着陆虹湾因那里是月球研究的空白 记者 嫦娥三号 预选着陆区虹湾的科研价值是什么 欧阳自远 着陆区首先通信得好 第二阳光要好 第三可以研究的科学问 题多 第四相对比较平坦 第五其他国家还没有去勘察过 美国和苏联月球探 测到的较多的地方是月球赤道附近 高纬度地区不多 虹湾是月球研究的空白 我们希望了解那里的知识 比如 有什么石头 什么成分 怎么起因的 记者 为什么现在不少国家加快了探月的步伐 欧阳自远 首先月球有丰富的能源 比如太阳能和氦 3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