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寻找消失的杞人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新泰专辑第四集解说词 1987年初夏的一天,在山东省新泰市城北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偶然发现了一片葬有青铜、陶器的墓地,他们立即通知了当地的文物部门。接到报告后,新泰市博物馆的专家立即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在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制作精美、带有铭文的青铜戈,引起考古学家的极大兴趣。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这件青铜时代的兵器依然保持着金属的特质,戈脊上的两行金文清晰可见,它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王恩田先生,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从事先秦史、商周考古、古文字研究等工作,他辨认出金文刻写的是“淳于公之御戈”六个字。王恩田先生立刻联想到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新泰也曾出土过一件带有铭文的青铜戈,它上面刻的四个字是“淳于左造”。此时,王恩田先生非常兴奋,他意识到,新泰这两件青铜戈的发现,解决了一宗两千多年前的历史谜案。同期声:(王恩田考古学家) 这个戈俗称就是鸡鸣戈,就像鸡打鸣时的那个形状。这个戈的年代是战国中期的,就是说原来楚国灭掉了杞国,进入战国以后,临淄那个齐国又进入了新泰地区,他把原来杞国的国君封为淳于公,证明这个地方又叫淳于,原来是杞国的,杞人忧天的杞国。在中国历史上,有关杞国的文字记载非常少。对于杞人的了解,人们耳熟能详的记忆可能只有那句“杞人忧天”的成语。殊不知这个颠沛流离、一直遭受嘲讽的小国,竟真实地存在了一千多年,在新泰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新泰市历史悠久,圣贤辈出,春秋时期的“和圣”柳下惠,一代名相鲍叔牙都生于此地,这里也是杞国最后的都城。史记陈杞世家中,对杞国有如下记载: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史记中记载的周武王分封的杞国在哪里呢?王立群先生,山东新泰人,现任河南大学历史学教授,根据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学的发现,他对杞国的历史有如下的观点。同期声:(王立群河南大学教授) 一般人们认为杞国就是今天开封所属的杞县(雍丘)。但是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 在山东的新泰出现了大量的杞国的贵族墓,还有墓葬中间有大量的出土文物。 所以现在先秦史的史学界,就认定了杞国有一个搬迁的过程,它是由早期的杞县,大概是公元前772年,迁到了山东新泰一带。春秋时期,五霸争雄,战争不断,弱小的杞国经常受到周边大国的侵占,曾多次举国迁徙,从最初河南开封的雍丘、山东昌乐的缘陵,到最后的都城新泰,其间经受的流离苦难,无人可知。对此,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观点。考古学家王恩田认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个杞国,一个是殷代分封的杞国,它一直就在山东的新泰境内,战国时被楚国所灭。而另一个周武王分封的杞国,是从河南的杞县,迁徙到山东的缘陵,其后可能被齐国兼并。同期声:(王恩田考古学家) 清代晚期新泰出土了一大批杞国的铜器,就是杞人忧天的杞,一大批不是一件两件的,一大批而且规格比较高,现在看这个簋已经可以收集到8件了,九鼎八簋那应该是 天子诸侯之类的才可以有的,那么就是说规格很高,而且是成套出的, 和文献记载一对号呢,那就证明这个杞国应该就是在新泰了。这是清代末期出土于新泰境内的一批青铜器,其中刻有铭文的器皿有杞伯簋、壶、鼎。这批杞国国君使用的青铜器,与同在新泰出土的淳于戈,贯穿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而其它两个地方,无论是河南的杞县,还是山东的缘陵,都从未出土过与杞国有关的文物。同期声:(王恩田考古学家) 那么现在好了,在新泰,连续出土了淳于戈,而且在泰安城区一批墓葬里,也出土淳于戈。泰安和新泰连起来说,这一带就应该是杞国,又叫淳于的所在(地),这是考古发现的。汉书地理志中,关于杞国有如下记载:雍丘,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先春秋时徙鲁东北。新泰的地理位置刚好处在当时鲁国的东北部。历史上,杞国的疆域有多大呢?同期声:(马培林新泰市博物馆原馆长)从杞国的地理位置来看,它的南边是鲁国,西边是晋国,北边是齐国,这都是大国。东边是莒国,虽然国小,但是实力要比杞国强大。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在狭小的地面内,四面都是强国,在大国夹缝当中,生存空间十分小,生存困难就可想而知了。杞人忧天的故事,出自列子天瑞篇,说是杞国有人怕天塌地陷,整天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有个聪明人开导他说:天是积聚起来的气体,不伤人;地是成块的东西,你每天在地上活动,也不会陷落。于是,杞人消除了忧虑。杞人忧天通常被比喻为: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担忧。诗人李白曾经说:杞人无事忧天倾。在中国,这个故事已流传了两千多年,但从未有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杞人是否真的经历过天崩地裂呢?同期声:(马培林新泰市博物馆原馆长) 根据记载,在春秋时期的杞国境内,就是新泰现在这个范围之内,发生过几次大的天灾,就是陨石坠落,现在还有遗迹,在谷里这一带。再就是强烈的地震、山崩,梁父崩,就是梁父山崩,天崩地裂,天塌地陷。弱小的杞国人面对这种巨大的自然灾难,你说他不忧天,这就是杞人忧天自然的背景吧。原来杞人忧天并非一则单纯的寓言故事,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它是中国早期天文学领域最具科学精神的天问。在当地学者的引导下,我们走遍中国摄制组前去探寻令杞人忧天的陨石遗址。距新泰市区15公里的高西村,是当年杞国与鲁国的南部边界地带,村外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巨型水坑,当地没人知道它的来历,都觉得这个大坑很神秘,只听老人们说这个地方叫神灵湾。山东省泰山学院的万昌华教授,对这里考察了多次,他认为神灵湾是陨石造成的。同期声:(万昌华泰山学院教授) 你看它(水坑)有几个篮球场那么大,上下4050米深,据我们初步研究,它是春秋时期一次大的陨石降落形成了这样一个巨大的天坑。这个天坑和通古斯大爆炸形成的那个遗迹,我们认为不相上下,它是在杞(国),杞人忧天的那个杞。杞国的南部边界不到60华里,形成三次大的陨石降落,这是其中最东边的一个(陨石坑)。据左传记载:“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鲁庄公七年,是公元前的687年,文献中记载了那年四月的一天,杞国第一次遭受天外来客的打击。那天夜里,天空中不断有燃烧的流星划过杞国的南部地区。突然,一颗巨大的陨石坠下,顷刻间这一带的山谷化为灰烬,举国上下天崩地裂,劫后余生的杞人惊恐万状。同期声:(万昌华泰山学院教授) 它形成大爆炸之后,几里以外的土都烧红了,很可能形成大面积的地震、山火,附近人烟很可能都灭绝了,所以由此我们就想到了,唐列子天瑞篇当中所说的杞人忧天,大约就是在春秋时期,杞人确实是看到了,这么一个小的国家,方圆只有百里的国家,一次接一次,像这个大的巨型天坑这样的陨石(爆炸),他能不感到天要塌下来了吗?很多年前,在附近几公里的范围内,村民们经常可以在田间捡到很多带颜色、半透明的石头,据说就是那次陨石爆炸留下的碎片。同期声:(万昌华泰山学院教授) 这个是很独特,它是水晶陨石,这种陨石也是收藏爱好者最爱收藏的,它的价格比较高。大约方圆三四里都能捡到这样一种东西,它和宝石一样,实际上就是一种宝石,很宝贵。像北京、上海、天津、南京(人),我也碰到过到这个地方来寻宝、探宝。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期间,杞国在不到百里的范围内,发生过三次较大的陨石降落。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这种由陨石爆炸引起的灾害景象,在心理上给杞人造成了巨大伤害。同期声:(王立群河南大学教授) 陨石雨的降落,杞国人看成是天崩的一种先兆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古人这个时候,对天的认识是双重概念,一方面是一种自然天,另外一种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天,就认为天崩,即使到后代也把这个自然天象、自然灾害和人世联系起来。两千年前的古人,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他们对自然与生死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朦胧的盲目崇拜阶段。每一次的日蚀、月蚀、洪水泛滥、陨石地震等奇异的自然现象,都会引起他们对自身的反思。从国王到普通的百姓,都要祭三牲,以告慰天地。或许,这就是杞人产生忧患意识的自然原因。同期声:(王立群河南大学教授) 这个忧患意识呢,一方面来自天象,另一方面来自他自己的生存环境。作为一个小国,他周边大的国家,像最大的齐国,后来被楚国灭掉了,还有莒国,就是在山东莒县的国家,也被楚国给灭掉了。所以在这么一个复杂的政治局面和自然天象面前,杞人的担忧应该说不是空穴来风。在地缘上,弱小的杞国身处大国、强国之间,终日都在揪心大国的入侵,加重了杞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担忧。杞国这种集体的忧患意识,明显地体现在杞国公子鲍叔牙的身上。作为杞人的后裔,鲍氏家族在新泰已经生存了两千多年。同期声:(鲍济玺鲍氏研究协会会长) 这就是鲍庄,是齐国大夫鲍叔牙的故里。我们这个姓呢,是夏禹之后,杞公子敬叔的封邑而得名。春秋时候,鲍叔牙推荐管仲为相,扶持齐桓公称霸,鲍叔牙功不可没。鲍叔牙,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在问鼎中原的争霸中,他九合诸侯,一旷天下,为齐国的胜出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切都与他饱受磨难、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有关。同期声:(王立群河南大学教授) 鲍叔牙辅佐的是齐桓公,齐桓公曾经在莒国遭受过磨难,鲍叔牙辅佐他渡过了这一关。后来齐桓公回到齐国,因为齐桓公是面临几个公子争夺齐国国君君位的情况下,最终夺取了君位,做了齐国的国君,史称齐桓公。所以他做了齐国国君以后,就宴请群臣,很得意。当时,齐国的王公大臣都前来朝贺,取得霸主地位的齐桓公,很想听到臣子们的赞美之词,但鲍叔牙却举杯提醒齐桓公,别忘了曾经遭受过的苦难。同期声:(王立群河南大学教授) 在这个时候,鲍叔牙就提醒他,不要忘记当年在莒国受的那些苦,受的那些磨难。齐桓公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这个意思了。作为杞国公子,鲍叔牙的忧患意识始终贯穿于他辅佐齐桓公的一生。据乾隆年间的新泰县志记载,新泰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601年的春秋时代,当时新泰古城的名字叫平阳城。一百多年来,在新泰境内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皿中,从商朝的叔父鼎,到战国中期的鸡鸣戈,这与现有的文献记载,互为印证了新泰曾经是杞国最后的都城。在那个内忧外患、弱肉强食的动荡年代,弱小的杞国靠什么手段生存了一千多年呢?同期声:(马培林新泰市博物馆原馆长) 我觉得他采用的最好的法,最多的法,还是用通婚的方法,来和别的国联姻,和大国联姻,比方说就像现在说的跨国婚姻,来求自保,求得生存。这些新泰出土的杞国青铜器,就是为纪念杞国国王的婚礼而铸造的。这些铭文的大意是:杞国的君王每亡娶了邾国一个叫曹的公主,祝愿他们子子孙孙,万年享用。同期声:(王立群河南大学教授) 杞国人长得比较帅,这样联姻中比较有优势了,特别是他的男士帅,他就可以在大国中间,娶一些公主回来,当然公主长得漂亮不漂亮就无所谓了,他主要是能够保持一种政治上的联盟。这样的话,他就可以获得一些大国的支持,不至于把他一个小国灭掉。历史上,杞国曾经多次靠政治联姻,躲过灭国之灾。但作为杞国的国君,在得到政治利益的同时,他也要忍受这种婚姻带来的烦恼。同期声:(马培林新泰市博物馆原馆长) 据记载,杞成公娶的是鲁庄公的女儿,叫伯姬。他娶了这个妻子以后,确实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她在杞鲁两国之间不断地游走,化解矛盾,缓和紧张情况。并且这个伯姬呢,还给她的儿子向鲁国求婚,来继续增加这种婚姻关系。历史上,杞国一共娶过三位鲁国的公主。杞国的另一位国君杞桓公,先后娶了两位鲁国的公主,其中之一就是以风流著称的公主叔姬。同期声:(马培林新泰市博物馆原馆长) 这个叔姬呢,行为非常的不端,就是说作风不正。等杞桓公确实忍无可忍,就决定把她休掉,但是他想休也不行,要先让鲁国同意了才敢休,所以跑到鲁国以后,请示汇报我要休了她。鲁国同意以后,这才敢把叔姬休了送回鲁国。本以为摆脱了烦恼的杞恒公,正打算迎娶晋国的公主,但事实上,他与叔姬的纠缠远远还没有结束。三年后,叔姬在鲁国去世,鲁国就让杞恒公把叔姬的尸体迎请回杞国。同期声:(马培林新泰市博物馆原馆长) 意思就是说,你要把叔姬的死尸运到杞国去,以隆重的礼节来埋葬。这个时候杞桓公和叔姬已经毫无关系了,但是敢怒而不敢言,只好乖乖地照办,可以说是受尽了屈辱。为了国家的生存大计,杞恒公牺牲了个人的爱情,像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杞国不乏其例。杞国的公子鲍叔牙娶的也是齐国公主,杞国的贵族就更是如此,就连大名鼎鼎的孟姜女也做了杞国的媳妇。同期声:(周郢泰山学者) 孟姜女,我们知道这个名字,是后来才有的,最早她的名字是什么呢?是杞良妻,也就是杞良的妻子,她本人是没有名字的。这个杞良根据唐代元和姓篆,这本书的记载,就是杞国人,而且还是杞国的宫室(成员)。孟姜女的故事,原自左传中记载的一段真实历史,说的是公元前550年,齐庄公夜袭莒国的事情。故事的主人公叫杞良,是杞国的一个年轻贵族,他娶了齐国姜氏家族的大闺女,为齐国效力征战。同期声:(周郢泰山学者) 这个杞良在齐国担任一个将军,是当时一个很有名的伟丈夫,一个名将,在出征莒国的战争中,为国捐躯,壮烈而死,由此并演绎出后来杞良妻哭城,这一段非常凄美的爱情。公元前445年,战国七雄进入了残酷的兼并阶段,那一年是楚惠王44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3884:2025 EN Solid recovered fuels -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elements Al,Ca,Fe,K,Mg,Na,P,S,Si,Ti,As,Ba,Be,Cd,Co,Cr,Cu,Hg,Mo,M
- 校园消防知识培训心得
- 校园应急知识培训课件图片
- 心脏介入试题及答案
- 氧化工艺考试试题及答案
- 环境监理考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活动
- 宠物寄养面试题及答案
- 史前文明考试试题及答案
- 政务中心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丙肝病人护理查房
- 新建茶厂策划方案
- 项目总监职业生涯规划书
- GB/T 43278-2023医学实验室风险管理在医学实验室的应用
- 《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
- 【语文单元主题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整体教学以及教材解读》课件部编版创新
- 疑难病例讨论PPT模板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总包合同范本
- 银行关于不动产抵押物权证保管操作模版
- 大金压缩机使用说明(D型)
- 心肺复苏术(三人组)操作程序及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