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9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8分) 人们的生活实践要求彼此交际,相互交流经验、交流思想。在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 只能利用语言来交际。许多有经验( )有知识的人把他们的经验和知识,用简括凝、 便于记忆的语言固定下来,编成歌曲、口诀、故事等等,彼此相告,代代相传。这就所谓的是“传说”。 传说是靠口耳相传的。它的基础是人的记忆,但是人的记忆总是有限的。传说在被人 们相互传述的时候,往往会有所遗漏或添加。因此一个传说,经过若干人的口传以后,可能会变得离原样很远,内容的真实性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远古时代,传说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我们现在关于远古时代一鳞半爪的知识,也是靠着这种传说保留下来的。有些最古的著作,例如古希腊史诗伊里亚特和奥 德赛,当初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1.第段的“()”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破折号B.分号C.顿号D.逗号2.第段的“”处用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炼B.练C.拣D.冻3.“一鳞半爪”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LnzhoB.ln zhuC.lng zhoD. lng zhu4.结合文意,分析第段中的“往往”一词在表达上的作用。(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9分)诗生于大众,成于大众。大众的原始表达是诗性特征生发的前提。大众诗性表达的需 求,是诗歌存在的依据。从民歌到诗歌,诗在传诵中存活,在流动中成熟。群众的喜好、相传、加工,是诗歌在文体上独立并成为社会公有之物的必要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便没有诗歌。 就一个民族而言,对诗性的感知和确认,是集体的共识,不是单个人及少数人的自我命名。关于诗的最起码的范式、规则的理解也必然是各个民族基于共同的审美习惯和语言习惯,长 期积淀而成。诗是以语言为材料的艺术品。由语言结织而成的诗歌文本,渗透着大众的语言经验和 文化沉淀。诗歌语言的进步,以大众语言的发展为基础。大众生生不息、富有活力的语言活力,让诗歌的语言繁茂而。诗性的语言,不在于“生”而在于“熟”,与民众语言贴得越近越好。公认的是,诗 人运用现实的、活的语言,诗性效果远胜于旧的、“死”的语言,运用民族的、自然的语言,效果远胜于外来嫁接的和硬造的语言。诗性的语言,天生具有大众化的基因。必须说明,肯定大众对于诗歌、大众化对于诗歌发展的意义,并非否定一些有小众化 倾向的诗歌的作用。这些诗歌的意义在于,它们往往追求诗的探索性、先锋性、实验性,在诗歌的风格、形式、语言上另辟蹊径,在为诗歌成长开辟新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诗歌可以偏执于小众化、个人化立场。一味小众化、个人化,就会破坏诗性之根;一味小众化、个人化,就会斩断诗性之链;一味小众化、个人化,就会折损诗性之翼。大众对于诗歌有更高的美学期待,所以诗歌需要正视大众,也只有包容和亲近大众, 才能对诗歌内部秩序进行重建,激活它的生命力,构建新的诗学观念和美学模式。保持面向大众的姿态,才能使诗人离开自我立法的虚妄和自我评价的盲目,才能保有对表达形式的变 革意愿和敏感性。新诗百年,历经断裂与成长。一个或许不是问题的问题让一些诗人纠结:选择“诗” 还是选择大众?我们的回答是:选择有大众的诗。5.根据上下文,下列词语填入第段“”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简洁B.通俗C.新鲜D.含蓄6.指出第段画线句运用的某一种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7. 联系全文,概述“选择有大众的诗”的理由。(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3分)边城(节选)沈从文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 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 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 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必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 根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竹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竹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时,管理这渡 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本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但是,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管 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 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这弄渡船的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被上去,一面说,“大哥,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看样子不成材,巴掌大叶子,味道蛮好, 送人也很合式!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 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 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和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近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是一 只渡船和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8.文中的“边城”有虚实两层含义,它实指边远小城,虚指 。(2分)9.对第段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出人物活动的环境 B.描述由远及近,给人一种动态的画面感C.以质朴的语言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D.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突显出老人的性格10.对第段画线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是人物塑造中的细节描写B.通过侧面描写烘托老人形象C.是对渡溪的人的心理描写D.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11.上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老人“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请概括并加以分析。(5 分)(四)默写。(5分)12.(1),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2)千岩万转路不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周邦彦苏幕遮)(4)君子生非异也,。(荀子劝学)(5),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921题。(7分)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注簪樱:古代官吏的冠饰,代指显贵。扬州:地名,当时为南宋抗金前线。13.“相见欢”是这篇作品的。(1分)24.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清秋” 一词,点明登楼时节,渲染肃杀氛围。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一句,以乐景写哀情。C.“倩悲风” 一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D.“吹泪过扬州” 一语,富有动感,极具感染力。15. 画线句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4题。(10分)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 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2)臣等不肖(3 )不若也 (4)肉袒负荆17.对“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中而”的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表并列关系B.表转折关系 C.表承接关系D.表递进关系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七)阅读下文,完成第1921题。(8分)永州铁炉步志柳宗元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永州北郭有步,曰铁炉步。余乘舟来,居九年,往来求其所以为铁炉者无有。问之人,曰:“盖尝有锻者居,其人 去而炉毁者不知年矣,独有其号冒而存。”余曰:“嘻!世固有事去名存而冒焉若是耶?” 步之人曰:“子何独怪是!今世有负其姓而立于天下者,曰:吾门大,他不我敌也。 问其位与德,曰:久矣其先也。然而彼犹曰我大,世亦曰某氏大。其冒于号有以异于兹步者乎?大者桀冒禹,纣冒汤,幽、厉冒文、武,以傲天下。由不知推其本而姑大其故 号,以至于败,为世笑僇,斯可以甚惧。若求兹步之实,而不得蚤锜、钱馎、刀鈇者,则 去而之他,又何害乎?子之惊于是,末矣!”余嘉其言可采,书以为志。注步:船埠头。冒:假冒,冒充。僇:侮辱。釜锜、钱傅、刀鈇:金属器具。19.对“他不我敌也”的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判断句B.被动句 C.倒装句D.省略句20.下列表现手法中,本文没有运用的一种是()。(3分)A.托物言志B.借事寓理 C.类比手法D.对比手法21.请对本文的思想意义进行评价。(3分)二写作(60分)22.作文。请以“智慧阅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 )不少于700字;(2 )不要写成诗歌;(3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答案要点(-)(8 分)1、C2、B3、A4.答案示例:“往往”表示“遗漏或添加”的情况常常发生而又不是绝对会发生,用这个词使表达更准确、更严密。评分说明:“常常发生而又不是绝对会发生” 1分,“更准确、更严密” 1分。(9 分)5.C6.(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小众化、个人化”对诗性的存在基础、传承与发展的毁坏。(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阐释了“小众化、个人化”对诗性的保存和发展的危害,增强了语势。7.(1)大众的原始表达是诗性生发的前提,大众诗性表达的需求是诗歌存在的依据;(2)诗歌基本的范式、规则基于民族共同的审美习惯和语言习惯;(3)诗歌语言依赖大众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带有大众语言的基因;(4)大众的审美期待促进诗歌的创新与发展。(三)(13分)8.答案示例:作者向往的美好世界 9.D 10.D11.答案示例:作者从老人“忠实”于自己的职业和“忠实”于自己的本性这两个方面具体 描述了他“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文中写到老人“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 自己霍的跃上了岸”及“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 人”,这些是老人对待自己的职业尽心尽职和默默坚守的精神的具体体现。文中又写到 老人不要他人的钱、泡茶给路人解渴等,都是老人“忠实”于自己本性的具体表现。(四)(5分)( 1 )白云回望合(2 )迷花倚石忽已暝(3 ) 一一风荷举(4 )善假于物也(5 )遥怜小儿女(八)(7分)19.词牌20.B21.答案示例:“中原乱”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到期要不要签协议书
- 叉车租赁及维修合同范本
- 企业专利成果转让协议书
- 亚克力雕刻制作合同范本
- 公司跟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代销售海产品合同协议书
- 合作加盟卤味店合同范本
- 医院职工新冠肺炎协议书
- 公司加农户养猪合同协议
- 原合同条款失效补充协议
- 单位对个人教育教学情况定性综合分析
- 《2025年CSCO HR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指南》解读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含答案(共21天)
-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5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2025福建德化闽投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力服务收费标准
- 希沃录制知识胶囊操作指南
- 篮球特色课程说课模板
- 中西医治疗心血管病
- 厂区行驶车辆安全管理规定模版(2篇)
- 全国风压及雪压基本值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