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隐性话题作文写作的关键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崔国明 213200从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步入了话题作文的轨道。7年来,高考话题作文始终在变化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从2005年全国各地的15份高考试卷来看,话题作文真可谓是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同时,也涌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全新的作文样式,其中最为突出的要数湖北卷的“对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一则文字的感悟”和福建卷的“对两幅图的联想或感悟”以及上海卷的作文。由于这类作文只有提示材料和写作要求,而没有我们早已熟悉的那一句规定写作范围的关键的话“话题”,但究其实质又仍然属于话题作文,因为它仍然具有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因此,我们姑且称之为“无话题作文”或隐性话题作文。因为我们平时所训练的话题作文,有一个规定了写作范围的“话题”这一抓手,因而学生感到比较容易操作。而面对异军突起的“无话题作文”,不少考生感到不适应,甚至不习惯这种完全开放的作文题,感到作文题目过于宽泛,似乎找不着写作的方向。面对如此宽泛的作文题,圈定一个范围或切分出一块内容,就成了我们写作的第一要务。因此,隐性话题作文写作的关键其实就是确定话题。一、从提示材料中引申话题我们不妨先看看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所采用的作文题: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段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道作文题兼有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特点,是作文命题的突破和发展。与一般话题作文相比,本题的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我们确立话题的依据。正如提示语中所说,“这段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那么,这段文字中所包含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呢?这点不清楚,作文就无从下笔。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掌握材料所蕴涵的主旨;只有仔细阅读材料,充分理解材料的内涵,确定一个写作的话题,才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上述材料中,关键的句子是“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就等于告诉了我们:只有深入事物内部,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跳出事物本身,才能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事物,而不被事物的表面和局部迷惑。其实质说的是“内与外的辩正关系”,这其中的道理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一定类似的地方。从材料的内涵和性质来看,谈的是“内”与“外”两个方面的辩正关系,确定话题时应该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因此,该题的话题我们可以确定为“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二、从提示语中挖掘话题有的材料仅仅提供给我们一种表象的东西,就像是举例,而没有揭示出实质性内容,作文的实质往往隐含在提示语中。这时我们就不能只关注材料,更主要的是要关注提示语,并认真分析,明确话题。如2005年上海高考作文:例3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镜头三:时至今日,广告已成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品牌的广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这道作文题的材料是列举性的,仅仅列出了一些文化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而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如果完全依据材料,话题是很难确定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对提示语作一番审视。认真分析提示语我们可以发现,该提示语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承上列举现象,二是明确写作的方向。因此,提示语的关键信息就包含在“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这一句揭示写作方向的句子中。由此我们不难确立出这样一个话题:“当今的文化生活与我的成长”。这样,写作就有了依据和切入点了。三、材料和提示两结合产生话题有时仅根据材料或提示语提炼话题可能比较困难,有的甚至还可能比较片面,这时我们不妨将材料和提示语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如:例2有一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他有一个习惯,每次打鱼前都要立下一个誓言。有一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价格最高,于是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好好赚它一笔。但他捕到的都是螃蟹,只好空手而归。上岸后他才知道螃蟹比墨鱼价格还高。他后悔不已,发誓以后只捕捞螃蟹。第二次出海,捕到的却全是墨鱼,于是他又空手而归。这次墨鱼比螃蟹价格更高。他很懊悔,发誓今后要把螃蟹和墨鱼都捕回来。第三次出海,他见到的却都是马鲛鱼,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还没等渔夫第四次出海,他已经在饥寒交迫中死去。我们一直提倡要有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那么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再更改吗?这则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呢?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从材料来看,这则寓言故事既可以说明渔夫在饥寒交迫中死去是因为他的目标在不断地改变,因为他每一次出海定下的目标都不相同;也可以说明渔夫是在刻板地遵守着既定的目标,不知变通,因为他没有能够根据捕捞的现实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结果一无所获。但是,在上面题目中,命题者在交待完材料之后说:“我们一直提倡要有坚定不移的目标。那么,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更改吗?这则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这则寓言故事可能会引发你很多思考,但并不是每一种思考都对路。在前一句反问句中其实已包含有答案,那也就是命题者要求考生思考的方向:“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更改吗?”很显然,命题者以为,目标一旦定下有时是可以更改的,而更改的依据就是客观现实。联系所给的寓言故事,渔夫第一次出海定下的目标是墨鱼,后来的客观现实是捕到的全是螃蟹,他坚定地追求目标,没有随着现实的改变而改变,结果空手而归。第二次吸取第一次教训,定下目标是螃蟹,客观现实捕到的全是墨鱼,又空手而归。第三次又空手而归。最后渔夫只能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他的结局正是每次打鱼时目标没有随着客观现实的改变而改变造成的,这些都从反面印证了提示性的话。因此,话题可以确定为“既定目标与客观现实”,作文的内容应该是“既定目标应该随客观现实的改变而改变”。总之,隐性话题作文和普通话题作文相比,其开放性更强,给学生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更大,也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但同时,审题的难度也更大。因此,加强审题和写作训练,将会大有裨益。话题构思例谈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崔国明 【作文题】有一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他有一个习惯,每次打鱼前都要立下一个誓言。有一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价格最高,于是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好好赚它一笔。但他捕到的都是螃蟹,只好空手而归。上岸后他才知道螃蟹比墨鱼价格还高。他后悔不已,发誓以后只捕捞螃蟹。第二次出海,捕到的却全是墨鱼,于是他又空手而归。这次墨鱼比螃蟹价格更高。他很懊悔,发誓今后要把螃蟹和墨鱼都捕回来。第三次出海,他见到的却都是马鲛鱼,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还没等渔夫第四次出海,他已经在饥寒交迫中死去。我们一直提倡要有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那么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再更改吗?这则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既定目标与客观现实”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审题分析】话题作文的审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命题人所提供的导引性材料进行审视,二是对话题本身进行审视,三是对命题意图进行审视。其中,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1审提示材料:从表面上看,材料中的“渔夫”的目标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一会儿是“墨鱼”,一会儿又是“螃蟹”,其“在饥寒交迫中死去”的结果似乎也是“目标不能坚守”造成的。因此,可以立意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目标”。深入探究之后我们也可以发现,渔夫第一次出海定下的目标是墨鱼,后来的客观现实是捕到的却全是螃蟹,但他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没有随着“螃蟹”现实的改变而改变自己初定的“墨鱼”的目标,结果空手而归。第二次吸取第一次教训,定下目标是螃蟹,客观现实捕到的全是墨鱼,又空手而归。第三次又空手而归。最后渔夫只能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他的结局正是每次打鱼时目标没有随着客观现实的改变而改变造成的。因此,也可以立意为“目标要随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仅从提示性材料的角度来看,似乎写“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目标”和“目标要随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都属于是“立意准确”的。但这仅仅是我们所说的审题的一个层面,还远不是最终的立意,还要寻求提示材料与命题意图的交汇点。2审命题意图:命题意图是命题人暗示或希望你写什么内容。对于命题意图,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只能遵循,不能违背,而这又常常被人忽视。因此,要十分注意。在上面题目中,命题者在交待完材料之后说:“我们一直提倡要有坚定不移的目标。那么,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更改吗?这则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这则寓言故事可能会引发你很多思考,但并不是每一种思考都对路。在前一句反问句中其实已包含有答案,那也就是命题者要求考生思考的方向:“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更改吗?”很显然,命题者以为,目标一旦定下有时是可以更改的,而更改的依据就是客观现实。这就是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联系上面提示材料所蕴涵的观点,至此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目标要随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既符合提示材料的观点,也满足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是我们所写文章的最终立意。3审话题本身:本题是一个关系型话题,立意准确之后,还要能揭示出“目标”和“现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围绕这种关系行文。“目标要切合客观实际,客观实际有时也会左右既定的目标”,这就是该话题内部所包含的关系。至此,该话题作文审题也就顺利完成。【优秀例文】降低“飞行”的高度某考生在某一教堂的一座石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我年轻的时候,立志要改变世界,然而却发现难以实现;中年的时候,我又想去改变我的国家,却又发现实现不了;老年的时候,我只好想着去改变家庭,却已经无能为力了。现在回头想想,如果我当初只是先改变自己,去影响家庭,然后我也许就有可能靠我的家庭去改变国家,甚至去改变这个世界的确如此。如果他当初降低一点自己的目标,与当时的实际和自己的能力相符,或许他有也可能真的成为一位影响世界的伟人。然而,当他一开始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憧憬着要改变世界,他那“飞行”的高度也实在是太高远、太空泛了些。想想鲁迅不也是如此吗?从小立志要成为有名的医学者,然而面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他觉得疗救身体的伤痛不如唤醒麻木的心灵,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自己的笔来“疗救”国人麻木的心灵,不同样“救活”了一大批国民吗?而站在我们今天的立场来说,鲁迅先生实现的却又是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应该随现实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必要的时候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航向”,降低一点自己“飞行”的高度,使目标更好地吻合实际,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否则,一味地好高骛远,盲目地坚守那不切实际的高远目标,其结果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何功之有?降低“飞行”的高度,并不是拒绝蓝天,而是更好地与蓝天拥抱!不能浩瀚如一方大海,就做汇入大海的一条小溪,为大海注入新鲜的血液。不能挺拔如参天大树,就做一棵无名的小草,为春天增添些许春意。不能崔嵬如一座山峰,就做山峰上的一粒沙砾,为山峰堆砌少许的高度。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说,适当改变甚至降低人生的目标,改变甚至降低“飞行”的航向或高度,使之与实际更相吻合,并不是自甘堕落、自我放松,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不能没有目标,否则将行尸走肉;目标又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将刻板教条。鲁迅的“弃医从文”、孙中山的“弃医从政”或许能给我们一点有益的启示。欣赏沿途风景我们的生命是人生目标追求旅途上的一列火车,我们执著于目标,但实际上,沿途一直有着绚丽的风景,我们目标追求中的客观现实。 题记 人生是一艘航船,我们常常向往彼岸风光,殊不知起锚后才发现一路上惊涛骇浪,但在海中央的你难道选择返航?目标在前,我们有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脚步缓慢,一旦加快步伐,可能会为之焦躁、受伤,此时满腔热血的你难道选择裹足不前?我们在既定目标和客观现实之间作出决定,有所作为的人选择了坚持,同时不忘客观现实的存在,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对待,就像看沿途的风景。 有所作为的人大凡如此。贝多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并立志要成为出色的音乐家。然而有一天,他却发现自己成了聋子!这对于一个热爱音乐、渴望音乐的人而言,是多么残忍的现实!但他在经历命运多舛的心灵挣扎之后,在他对于追求的目标和现实的抗争之后,他有重新握起了谱写曲子的笔,谱写出经典乐章如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正如他在日记中写到:“当阳光射进窗户的那一刻,我是听到了阳光的声音!”就是贝多芬用阳光般的心境来对待残酷的现实生活,他不但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目标,同时以欣赏沿途风景的心态登上了音乐的最高殿堂。 贝多芬先前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旅途上会有这样黑暗和痛苦的一段日子,是对音乐的深切热爱,是对目标的执著促使他战胜苦难,扬起生命的风帆,破浪前进。即便海面是狂风暴雨,又或是阳光明媚。坚持既定目标,水波清宁都是他航途中美丽的风景。 我们每一个人的前进途中,只要你朝着太阳的方向走,就能把影子甩在身后:只要你擦干眼角的泪水,阳光就可以给予你缤纷的色彩。 我们面对客观现实不改变自己的既定目标,又要在前进的途中不忘审视我们周围的客观现实,以一种欣赏的姿态,你就会轻松向前。我们坚持目标不为现实而改变,又能欣赏途中的美丽风景,抚慰你前进途中受伤的心灵,慢慢地积累点点幸福。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会有富翁的感受,这才是完美的人生。正确认识关系型话题的关系一、要明确关系型作文话题及其命制特点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如:“失去与获得”、“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就拿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所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来说,其文题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典型的话题,行文中作者就很好兼顾了“我”与“地坛”这两个要素:一方面具体描述了“我”在地坛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思,另一方面又深刻地交代了“地坛”给我的人生感悟,使我完成了生命意义的思考,让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鼓足了生命的勇气,从而揭示了两个要素间的关系,即“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需提请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就可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理解:从正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助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挚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从反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乌及屋等。全面地看,感情有亲有疏,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能受情感亲疏而左右。就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命制而言,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直接亮出话题,如2001年北京摹拟考题,直接要求以“冷与热”为话题作文。由具体材料抽象出话题,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先是转述韩非子“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再提出两个问题,而后抽象出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二、要辨明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再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话题可理解为: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还可理解为: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而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对“向前看与向钱看”则要理解为“我们要一切向前看,决不能一切向钱看”。3.并非绝对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再如“名师与高徒”,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辨清关系至关重要。关系辨明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构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地加快了。当然,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上四种关系是常见的,但远不是关系的全部。审题时须根据具体题目作具体分析,从而做到既快捷,又准确。三、要从不同层面解读构成话题的诸个要素有些话题的构成要素,从何种层面解读较为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学历与能力;“名师与高徒”谈的是条件与结果;“痛苦与成功”谈的是过程和结果;“我与地坛”谈的是人与空间;“平凡与伟大”往往指具体的言行与抽象的精神品质。而有的话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话题,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变化。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待事的热情上看,其关系就成了“相容并存关系”;若从一般意义的天气温度或对人爱憎感情的角度理解,其关系则又成了“对立统一关系”。另外,针对这个话题要素的本义和比喻义,其关系又可衍生出肉体的冷(热)与心理的热(冷)、过程忍辱负重甘受清贫的冷与结果成就斐然声名鹊起的热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审慎解读。【把话题题目化小的小窍门】把话题看作一个数学公式,把你选择的生活层面、所选材料的角度看作一道数学题。你在某一道数学题中具体运用这个数学公式,即在你选取的材料中运用这个话题。如:“缺陷与圆满”这个话题。1、雕塑的角度:维纳斯雕像因有缺陷,却给人丰富的想象,无限的遐思,它给人的美感是圆满的。2、人生的角度:我们不能因为看到空中有乌云,便认为每一天都是阴雨天,人生的历程正是因为有太多的缺陷,方才显出生命的可贵与圆满。3、学习的角度:因为我知道自己在知识上有缺陷,所以才会在知识的险峰上奋力攀登,以求知识结构的圆满。【考场作文的几个问题】(1)作文拿不准怎么办?一是根据材料,展开多向思维,设想多种立意,划出发散思维扩展图,二是仔细鉴别,择取最佳立意。(2)作文缺材怎么办?首先全方位搜寻法,包括a.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含自己在周围环境中的所见所闻)b.学过的课本中的内容c.课外读物(书籍、报刊影视等)中留在记忆中的活跃着的材料。d辅助材料搜寻法:一为纵横法,纵的指以时间为线索,古往今来;横的指中国外国远近等其次是正反法,先想一想正面材料,再想一想有没有反面材料。最后是联想想象法(3)作文写了不少发现文不对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 幼儿园食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客房服务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园林绿化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互联网广告精准投放算法在智能零售行业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工程测量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医技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版年会场地出租合同
- 2024版房产抵押的借款合同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放射技术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
- 2025年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参考试指导题库500题(含答案)
- 福建地区 绿色食品琯溪蜜柚生产操作规程
- 人工智能智能客服系统
- 民办学校教职工学年度考核方案模版(3篇)
- 集团公司司库管理办法
- 住院患儿实施院内转运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课件
- 停工期间安全保障措施方案
- 供水管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2024-2025学年中职数学基础模块 下册高教版(2021·十四五)教学设计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