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经济政策美国将何去何从组长:李圣攀 101601047组员:张刘锋 101601054 贾鹏 101601046张倩 浅谈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经济政策美国将何去何从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经济全是呈现下滑趋势,一滑再滑。而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其经济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进度。随着美国推出的经济宽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状况,颓势略有缓解,但根本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美国将何去何从?当前美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具体表现为高失业率、低产能利用率以及物价的持续下滑。作为研究大萧条和日本通缩问题的专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最为忧虑的是担心美国陷入日本式的债务通缩循环。 一方面,当前美国经济结构性复苏,就业难以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就业吸纳能力下降。此外,与高失业率相对应,目前美国工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率远低于历史水平。截至2010年10月份,该指标仅回升至2001年经济衰退时的最低水平。产能闲置导致美国物价水平在低位徘徊,核心CPI在2008年9月份之后持续回落,反映了在产能过剩、货币增速下降的背景下,通缩已成为美国经济的最大威胁。 在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至0.25%以下之后,其名义利率再无下降空间。而为使货币政策更为“宽松”,量化宽松就应运而生。该政策的核心目的有两个:一是在短期利率无法下降时,尽可能地压低长期利率以刺激经济复苏;二是催生市场的通胀预期,避免经济陷入日本式的债务通缩循环。那么美国第二次的宽松政策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0年11月份再度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拟于半年内向市场投放6000亿美元购买国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特别是2010年12月份公布强劲经济数据后,2011年1月6日美国再次重申将继续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扭转美国经济严重失衡状况,防止经济复苏势头逆转,进一步向全球转嫁危机损失和各类债务。美国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供应国,连续大力度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将对全球特别是中国经济金融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出台背景与原因(一)美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复苏逆转隐忧犹存美国经济复苏较为强劲,核心指标绝对值和同比增速基本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环比增速有所下滑,给经济复苏带来一定隐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经济总量方面,2010年9月末美国2005年价格的GDP规模为13.26万亿美元,基本恢复到危机前2007年末13.36万亿美元的水平;2010年前3季度,实际GDP增速从2.4%持续走高到3%和3.1%,已达到比较正常的2%-3%的水平;但实际GDP环比增速从2009年末的5%持续降至2010年2季度的1.7%,3季度虽然提升到2.5%,但仍低于20022007年间危机爆发前平均2.73%的水平 。消费和投资方面,虽然实际投资增长很快,同比和环比从2010年1季度的10.51%和6.59%,快速提高至2010年3季度的23.43%和2.97%,较大幅度超过20022007年间2.93%和0.88%的平均水平,但由于其对GDP贡献仅为20%左右,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而对GDP贡献超过80%的个人实际消费尚未从根本上复苏,截至2010年3季度,个人实际消费同比和环比增速持续提高至1.95%和0.7%,但仍低于20022007年间2.93%和0.69%的平均水平。产能利用率方面,2010年11月末,全部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达75.21%,与危机前80%左右的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其中采掘业产能利用率为88.67%,基本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制造业和公共事业产能利用率仍存在一定差距。物价水平方面,自2009年4季度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以来,其物价水平也随之走高,2010年15月,CPI和PPI分别在2%以上和4%以上,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正常区间,但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PPI仍保持在较正常水平的情况下,CPI却快速走低到1%左右,特别是核心CPI更是持续降至2010年11月的0.8%,较2%3%的正常区间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恶化动能减弱,但尚未见底 虽然美国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回调的动能日渐弱化,但尚未见底,这主要是由以下四方面决定的:一是虽然房地产价格跌幅较大,2010年8月较2006年年中的历史高点下降了近30%,达到2003年的水平,同时,房价收入比也从危机前9.5的高点降至2010年9月末7.33的较正常水平,但由于2010年9月末房价收入比较6月末小幅提高了0.33个百分点,标志着房地产市场尚未完全触底 ;二是虽然住房抵押贷款利率运行至很低水平,30年期和15年期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分别达4.39%和3.67%,较2000年的高位下降了50%左右,创1970年以来最低,但其刺激居民购房需求的实际效果尚未显现 ;三是虽然危机爆发根源次贷的损失增加速度和幅度持续减小,次贷违约率和止赎率分别从2010年3月高点37.21%和2009年末高点15.58%,降至2010年9月末的26.23%和13.73%,次贷损失已于2008年9月2009年6月集中释放1万亿美元,2009年6月2010年9月只增加了3000亿美元,但损失仍在缓慢增加 ;四是虽然房屋供给下降,新建住房待售量已从2006年最高的55万套,持续降至2010年9月的20万套,创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低,但房屋供给仍大于房屋需求。美联储迄今推出了两轮总计2.3万亿美元量化宽松措施,但这些措施对美国经济的提振效果有限。在国内,消费者信心依然疲软,房地产市场仍处谷底未有起色,美国总统奥巴马十分看重的失业率依然维持在9%以上。在国际上,流动性泛滥推高大宗商品价格,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严重的通胀压力,各方对美联储滥发货币的指责声不断。而为了美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发展,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日前在美联储年度经济座谈会(全球央行行长会议)上强调了美国经济形势之疲弱和美联储采取行动之决心。市场普遍预计,美国货币当局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已呼之欲出。但是专家认为,美联储当前的政策操作空间不如金融危机之前,新的宽松政策提振实体经济的效果预计有限。在被认为是全球央行政策风向标的这次座谈会上,伯南克透露的主要信息是:非传统货币政策有效、量化宽松风险可控、当前经济形势糟糕、美联储愿有所作为。伯南克的讲话紧紧围绕美国会赋予美联储的两大职能致力维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展开论述。他讲话的基调放在美国经济复苏的“软肋”上,强调美国就业市场复苏缓慢成为“严重关切”,经济现状“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前美联储资深经济学家、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约瑟夫加尼翁判断,伯南克是“在暗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将要出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伯南克一直强调央行应“积极作为”。在降低利率这一传统货币政策已无空间的情况下,美联储把更多精力置于非传统货币政策上,几年来购入大量国债和房利美等机构证券,并对所持债券采取卖短买长的“扭转操作”等。经济学家认为,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对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显著影响。首先,量化宽松压低了国债收益率,降低了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其次,风险资产价格上行,财富效应支持了投资和消费。第三,汇率效应有助于出口。伯南克在最新讲话中称,美联储政策将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压低了80到120个基点,拉动美国经济增长近3%,帮助创造了约200万个就业岗位。而前美联储副主席艾伦布林德等专家认为,当前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收益率都已处于历史低位,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美联储的新宽松政策效果都将有限。作为全球首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的货币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放眼全球,执行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不仅只有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近年来也纷纷效法美联储,以量化宽松等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美国新一轮宽松带来的美元贬值效应对于奥巴马政府的“再制造业化”和五年内“出口倍增战略”会起到一定作用。此外,量化宽松政策在压低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同时,会变相缓解美国天量公共债务的未来还债压力。 那么美国的经济政策又会对中国经济又有何影响? 随着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的举行,QE3的悬念将揭晓。在各类短频数据走弱、欧洲央行启动OMT的背景下,市场人士普遍对QE3寄予了较高期望。在笔者看来,不管本次议息会议会作出怎样的最终决定,现在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应是QE3会对美国经济、欧债走势、世界经济乃至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近来坊间较为流行的言论是:QE3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所列原因大致可归为:有助于提振外需,有助于通过汇率变化刺激中国出口,有助于改变国际资本流出中国的窘境,有助于激励市场信心,可相对忽视由此带来的通胀压力,有助于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基调的全面确定等等。这些原因分析都有一定历史参考和事实依据,也符合大众和主流的审视逻辑,但值得强调的是,世异时移,QE3和之前量化宽松政策最大的区别正在于,前两轮QE的影响已沉淀,这实际上改变了第三轮QE产生作用的经济环境和物质基础。因此,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QE3对中国的影响未必利大于弊。其一,QE3未必能带来明显的外需提振。前两轮QE主要通过降低长期国债收益率、提升市场流动性、降低折现率、提振股市、刺激消费来产生扩张性影响。但目前美国经济的情况是,前两轮QE已然通过上述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前期作用的积累本身已让这些传导路径渐趋拥堵。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股指收复2007年末以来跌幅,居民消费倾向大幅提升的背景下,QE3能产生提振作用的空间较小。从某种意义上看,QE3更像是美国大选周期导致财政政策缺位状态下,货币政策被迫提前补位。国际投行经济学家对QE3刺激效果的预期中值仅为0.2个百分点,甚至不如IPHONE5可能带来的0.33个百分点的预期激励。其二,QE3对汇率的影响未必全然有利于中国出口反弹。随着近期QE3的不断升温,美元指数震荡下行,如果QE3正式出台,美元指数恐将进一步走弱。由此,QE3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偏向于升值方向,对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影响偏向于贬值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欧美经济复苏的状态和中国对美国、欧元区今年以来的出口情况看,具有出口提升潜力的美国,人民币汇率变化方向恰恰是不利的;对于当前出口汇率弹性较小且潜力不大的欧洲,人民币汇率变化方向可能是有利的。考虑到欧美季节性消费高峰即将到来,中国出口在未来数月可能会有一定提振,但这与QE3及其带来的汇率变化并无太大关联。其三,QE3中长期的市场挤兑效应不容忽视。全球市场对QE3的期待,很多市场人士认为QE3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伯南克成功的心理暗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前不久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会议上,伯南克在演讲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QE显著成效的满意。截至2012年,1.7万亿美元的QE1和6000亿美元的QE2就带来了3%的GDP提振和200万个就业机会。但随着短期刺激边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质量检测工程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项目管理人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猎头招聘顾问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国考消防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电源工程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图形设计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直播内容策划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研究与开发主管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创建老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智能熔断器(Pyro Fuse)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向研判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4
- 《关节镜小知识》课件
- 新能源行业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
- 蛇串疮的健康宣教
- 《股骨远端骨折》课件
- 药企地区经理胜任力
- 直线和圆的方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专题培训
- 《自然的色彩》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中止、恢复、终止施工安全监督申请书及告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