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防灾范文四.doc_第1页
减灾防灾范文四.doc_第2页
减灾防灾范文四.doc_第3页
减灾防灾范文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减灾防灾范文四 有效地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心,日本媒体从容应对地震和海啸灾难的表现,给我们的防灾减灾宣传以良多启示。 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强透明度,是做好防灾减灾宣传的基础时间即生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第一要素,是争取时间。积极有效地利用好第一报道时间,能尽最大努力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次日本地震发生的震级是惊人的9.0级,但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并不大,让我们来看看日本媒体是怎么做的。只要略有震感,日本人的自然反应便是打开电视机和收音机,通常30秒内,地震速报就可以告诉人们何处发生地震,随后大约2分钟内,更加详细的报告便会披露具体震源、震级、离地震距离和受灾地区破坏情况等。细节决定成败,有一个细节值得思考,日本人把电视机设计成了一个“可以报警”的装置,如果地震达到5级以上,电视机会自动打开并发出预报,播放应急措施。如果发生在夜里,还可以给在睡梦中的人们报警,从而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纵观我省的地震应急措施,由于防震减灾宣传的力度有待加强,群众的抗震减灾意识还比较淡薄,很少有人第一时间能坐在电视机旁,使用收音机者也大为减少,然而,恰恰是这个小小的收音机,地震来袭时,是与外界失去联系后是最便捷、最实用的应急工具。可见,让防灾减灾知识深入人心,掌握自救逃生的技巧,是何等重要。自2007年起,我省的防灾减灾宣传逐步加强,扎实推进,特别是在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由于省委、省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媒体对防灾减灾宣传表现出极大热情,形成了立体式、高密度的宣传态势,有效地推动了防灾减灾工作进社区、进课堂。同时,全省各地由政府主导,民政、地震、消防等部门组织,积极向中小学、社区、村委发放“防灾减灾日”宣传挂图,举行防灾减灾知识竞赛和防灾减灾演练,起到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的作用。下一步需要加强的是,在防灾减灾宣传中,省减灾委成员单位应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真正有效地调动起宣传积极性。并重点扩大网络的宣传覆盖面。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握度、把好关,是做好防灾减灾宣传的关键坚持正面宣传,以强大的主旋律宣传攻势占领主流媒体平台,发出权威的声音,是抵制负面报道,防止别有用心炒作新闻的关键所在。 这次日本地震之后又发生海啸,还遭受了核辐射危机,在如此重创之下,社会秩序仍保持稳定:如:日本市民上街避难主动让出主干路,教师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并关闭电源,公共电视台多种语言轮番播放灾情和自救方法;东京市区,虽然超市门口排起长长队伍,食品货架上时常空空如也,但并没有出现哄抢和哄抬物价的现象,所有排队购物的市民都很安静、有序。一些超市对购买水和食物进行限制,但并没有出现顾客争吵,而是安静购物,按规矩办事;车站人流密集,但并不混乱,人们自觉接受安排,没有抱怨,等等。这与我国各地普遍出现哄抢食盐甚至哄抬食盐价格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日本之所以能保持较好的社会秩序,真正原因是持之以恒的正面宣传教育的结果。日本人从幼儿园起,便接受灾害对策教育。日本小学生最到位的教育就是安全教育,他们把教育实践化而不是学科化,因此才能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沉着的良好心态和科学的自救素质,的确令人钦佩。当前,我省的防灾减灾工作正处在一个时代的新节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做好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值得我们很好地思考和探索。同时,对于敏感问题的把握和热点问题的慎处,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近期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如果能从源头上认真治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就会对伪劣食品产业链形成有效的震慑。我省是自然灾害特别是煤炭地质灾害多发省份,必须把防灾减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防灾减灾舆论引导新格局,是今后工作的重心日本媒体应对灾情的做法,不是单一的新闻媒体宣传作用,而市民的积极参与、成熟的社会志愿服务、企业的踊跃行动,特别是民间力量的异军突起,使日本社区和市民组织起到了担当凝聚社会基层内核,组织基层市民科学理性应对的作用,也使得政府能够在更宏观层面上配置调度资源,合理指挥救灾。日本的做法表明,大力培育社区和市民组织从事微观管理,是一种高效的社会管理办法,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借鉴。在今年的512防灾减灾日宣传中,我省将着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防灾减灾宣传大格局,让防灾减灾知识入社区、入乡村、入民心。具体活动方案为:一、开展全民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协调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让减灾科普知识丰富生动,喜闻乐见;二、组织各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防灾减灾避险逃生演练;三、组织省内各大媒体对防灾减灾工作的作用、功能、经验、任务进行集中报道,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四、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重点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