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控制系统仿真.doc_第1页
PID控制系统仿真.doc_第2页
PID控制系统仿真.doc_第3页
PID控制系统仿真.doc_第4页
PID控制系统仿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ID控制器设计基于MATLAB的PID 控制器设计1 被控对象分析机器人和视觉系统,移动机器人利用摄像系统来观测环境信息。已知机器人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被控对象为机械臂,其传递函数为:G0=1s+1(0.5s+1)为了使系统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为零,系统阶跃响应的超调量不大于20%,调节时间小于6s(=2%),采用PID控制器实现。2 控制方法选择PID控制器选择PID控制器PID控制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经典控制策略, 是用于过程控制最有效的策略之一。由于其原理简单、技术成熟,在实际应用中较易于整定, 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最大的优点是不需了解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只需在线根据系统误差及误差的变化率等简单参数, 经过经验进行调节器参数在线整定, 即可取得满意的结果, 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PID控制中的积分作用可以减少稳态误差, 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积分饱和, 使系统的超调量增大。微分作用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但其对高频干扰特别敏感, 甚至会导致系统失稳。所以, 正确计算控制器的参数, 有效合理地实现 PID控制器的设计,对于PID 控制器在过程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PID控制系统中, PID控制器分别对误差信号e(t)进行比例、积分与微分运算, 其结果的加权和构成系统的控制信号u(t),送给对象模型加以控制。PID控制器的数学描述为:ut=Kpet+1Ti0ted+Tdde(t)dt其传递函数可表示为: GPIDs=Kp(1+1Tis+Tds)从根本上讲, 设计PID控制器也就是确定其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Ti和微分系数Td, 这三个系数取值的不同, 决定了比例、积分和微分作用的强弱。控制系统的整定就是在控制系统的结构已经确定、控制仪表和控制对象等处在正常状态的情况下, 适当选择控制器的参数使控制仪表的特性和控制对象的特性相配合, 从而使控制系统的运行达到最佳状态, 取得最好的控制效果。3 PID设计3.1 设计方法根据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绘制的阶跃响应曲线,并用K=dcgain()求出K值以及从图中作出切线得出T与L的值。已知被控对象的K、L 和T 值后, 可以根据Ziegler Nichols整定公式编写一个MATLAB函数Ziegler_std()用以设计PID控制器。 num,den,Kp,Ti,Td=Ziegler_std (3,K,L,T)该函数程序如下:function num,den,Kp,Ti,Td,H=Ziegler_std (key,vars)Ti= ;Td= ;H= ;K=vars(1) ;L=vars(2) ;T=vars (3);a=K*L/T;if key=1 num=1/a; %判断设计P 控制器 elseif key=2 Kp=0.9/a;Ti=3.33*L; %判断设计PI 控制器 elseif key=3, Kp=1.2/a;Ti=2*L;Td=L/2; %判断设计PID控制器end switch key case 1num=Kp;den=1; % P控制器 case 2num=Kp*Ti,1;den=Ti,0; % PI控制器 case 3 % PID控制器p0=Ti*Td,0,0;p1=0,Ti,1;p2=0,0,1;p3=p0+p1+p2;p4=Kp*p3;num=p4/Ti;den=1,0;end3.2 设计过程在MATLAB中command window下输入下列语句可得原函数的阶跃响应曲线以及K的值如下: num=1;den=conv(1,1,0.5,1); step(num,den);K=dcgain(num,den)K =1图1 原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由此可得K=1,L=0.3179,T=2.289,从而=KLT=0.1389,可用MATLAB语言求出KP,Ti以及Td的值如下: K=1;L=0.3179;T=2.289;num,den,Kp,Ti,Td=Ziegler_std(3,K,L,T)num = 1.3734 8.6405 27.1798den = 1 0Kp = 8.6405Ti =0.6358Td =0.1590由此得出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从而可得PID控制器传递函数为:GPIDs=8.6405(1+10.6358s+0.1590s)分别作出加入PID控制器前后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2 未加入PID控制器时系统结构图图3 未接入PID 的闭环响应曲线图4 加入PID控制器后系统结构图图5 加入PID控制器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由以上加入PID控制器前后所得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比知,未加入PID控制器时系统调节时间ts=8.1s,加入PID控制器后系统存在较大稳态误差, 且超调量20,ts6s因此所得PID控制器不满足要求,通过不断改变PID控制各参数最终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如下:图6 改变PID控制器参数后系统结构图图7 改变PID控制器参数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由此知,当将各参数改为出KP=10,Ti=0.2以及Td=0.8时系统可获得较好的特性,此时控制器传递函数为:GPIDs=10(1+10.2s+0.8s)由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知,加入此PID控制器后系统调节时间ts=5.6s, 超调量18,且无稳态误差,而未加入PID控制器时系统调节时间ts=8.1s,由此知,加入此PID控制器后系统响应速度明显提高,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故此PID控制器满足系统要求。4 结论与体会从系统接入PID控制器前后的阶跃响应曲线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系统调节时间缩短,性能得到很大改善。通过这次实习,我深深认识到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控制器设计的可行性以及快捷性。一个理想控制器的设计很难一次性设计成功,需要一次次不断改变参数进行尝试,最终才可获得满意的结果。PID控制器原理简单、技术成熟,不需了解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只需在线根据系统误差及误差的变化率等简单参数, 经过经验进行调节器参数在线整定, 即可取得满意的结果, 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