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防洪分析及减灾对策方案_第1页
诸城市防洪分析及减灾对策方案_第2页
诸城市防洪分析及减灾对策方案_第3页
诸城市防洪分析及减灾对策方案_第4页
诸城市防洪分析及减灾对策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诸城市防洪分析及减灾对策方案诸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全市总面积,总人口万,其中城区面积,总人口万人。潍河纵贯全境,穿过诸城市城区中心并有支流扶淇河汇入,三里庄水库座落城区上游,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诸城市的城市防洪工作十分重要,任务艰巨。1基本情况诸城市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呈簸箕状。地面海拔在19679M。南部是绵延起伏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丘陵,间有若干谷状盆地,面积KM2,占总面积的。南部是绵延起伏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丘陵,间有若干谷状盆地,面积KM2,占总面积的。中部向北潍、渠河沿岸,多为波状河谷平原和少量洼地,中有残丘分布,面积KM2,占总面积的。其余为丘陵间平原地带,面积KM2,占总面积的。全市有较大河流21条,其中潍河最大,纵贯全市,自成一系,除东南、东北少数部分地区属吉利河、胶河流域外,其余地区均为潍河流域。现有6座大中型水库,110座小型水库,1411座塘坝,311座拦河闸。2洪涝灾害历史灾害1914年春无雨,到5月连续降雨四十多天。7月192/6日发大水,庄稼全部涝死,房屋倒塌,冲走许多东西,潍河两岸一片汪洋,两天才消下去。1938年7月上旬,涝灾。大部村庄萧条冷落,满目凄凉,群众离乡背井,逃荒要饭饿死者不计其数。1953年8月上旬,雨量之大,数年所未有,牛石山上的大石,被水冲走很多,河流决口,遍地积水。1964年7月中旬,暴雨,雨急量大,洪水暴发,低洼地区积水。其中,诸城市近现代历史上发生的最严重最典型的洪涝灾害有两次1974年8月13日,全县突降特大暴雨,平均降雨250MM,最大降雨498MM,全县水库全部溢洪,三里庄水库流量420M3/S,潍河最大流量5100M3/S。城区大部分被淹没,水灾发生后,中央、省、地及济南部队负责同志深入灾区慰问群众,人民解放军抽调人员及各类物资支援灾区,并从武汉、天津调橡皮船40只抢险救灾。1999年8月12日,全市突降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暴雨中心的三里水库点雨量高达MM,三里庄水库在10小时内拦截洪量2000万M3,由于水位急剧上升,三里庄水库5000M西副坝,有3000M出现大小不等的裂缝,有5处管涌,29处塌陷和滑坡。为保住大坝,使城区免受灭顶之灾,三里庄水库闸门全开,向扶淇河泄洪,与此同时,潍河洪峰到达城区,城内的积水无法排出,城区几乎全部受3/6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亿元。成因及防洪特点诸城市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是暴雨洪水。城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潍河由西至东穿过城区,扶淇河由南至北并在城区汇入潍河,坐落在于扶淇河上的三里庄水库距市中心仅,是一座典型的头顶水库。在雨季,潍河和扶淇河的洪峰往往同时到达城区,对城区造成极大的威胁。3防洪减灾精品工程经过多年的建设,以潍河、扶淇河、铁沟河为主的城区排水系统基本上形成网络,并发挥很好的作用。扶淇河综合治理工程于1993年底完成,治理河道5KM,与潍河国家水利风景区相呼应,成为城区一大景观。三里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1999底动工,现已完成,加固主坝1条,长410M,坝顶宽15M,坝顶高程,最大坝高。西副坝长5000M,坝顶宽14M,坝顶高程,最大坝高,建成坝顶防浪墙2830M,对原溢洪闸进行了维修改造,更换了超期服役的钢闸门,加固了交通桥。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于2001年底动工,治理河道20公里。潍河城区段大堤由原来的5M拓宽到10M,防洪标准由原来的二十年一遇提高到五十年一遇,洪峰流量3850M3/S,一般河宽350M400M,最宽处达1000M,最深4/6处达5M。扩大水域面积421亩,形成5600亩水域和2250亩绿地,蓄水总量达2000万方,相当于两座中型水库。风景区内观光平台、音乐广场、自然堆石、游艇帆船、休闲广场、儿童乐园等景观相映成趣,乔木、灌木、草坪合理搭配,春夏秋冬景色各异,与城区三里庄水库万亩水面、扶淇河5公里龙型河道、600亩水域、525亩绿地及龙塔、恐龙公园、恐龙博物馆、经济开发区、玉山公园、大舜苑等联体成为恢弘景观群,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目前,城区水域面积已发展到万亩,占城区总面积的,真正发挥出“城市之肾”作用,贯穿“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治水理念,XX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XX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下步主要是发挥水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在风景区横向、纵向延伸和增值土地开发上作文章。将潍河枳沟至古县拦河闸间的50公里河道纳入统一规划,建设“百里水上画廊”。主要内容是改建栗元、拙村、道明、古县4座拦河闸。硬化风景区两岸堤顶路。目前拙村拦河闸已完工投入运行,栗元、道明橡胶坝正在建设中,计划年内完工,风景区两岸堤顶路硬化完成。4城市防洪存在的问题排水系统设计建设无水文依据居民区、厂矿等在建设中未进行防洪水位核算,无各种频率下的暴雨设计洪水位、汇流过程和洪水总量,排5/6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缺乏依据。城市规划建设未考虑防洪排涝市内低洼地和水塘被开发利用,减少了滞涝水容量。墨水河被建筑物棚盖堵塞,洪水下泄困难,行洪能力大大降低。市内多条街道在硬化时未建设排水系统,造成马路行洪。5城市防洪减灾对策城市的防洪设施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不断提高防洪标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物质积累不断增多,同样强度的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对防洪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的防洪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以适当的幅度前进,以达到不断提高防灾标准的目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应有科学全面的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应该认真考虑城市的防洪与排水问题。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应高度重视预防洪涝灾害,应尽可能保留市区内的一些天然小湖泊、小水塘,不要将其填平造地,以免降低防洪排涝标准,扩大灾情。加强防洪预警及防御系统建设,完善防洪预案对未按防洪标准建设的防洪排水系统,或建设项目6/6未达到防洪标准的,应加强防洪预警及防御系统的建设,编制防御不同标准暴雨洪水的防洪预案。6结语在新时期,要按照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要求和中国城市化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好城区建设“三维分布”制高点“面、线、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