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闽西典型红壤区降雨侵蚀力变化特征研究高翠1.2,查轩1.2,黄少燕1.2(1.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摘要:闽西典型红壤区位于福建省西部,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尤其是长汀、宁化等县,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本文以闽西地区19802009年10个站点的降雨资料为基础,计算其降雨侵蚀力R值,研究了该区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闽西典型红壤区10个站年内降雨侵蚀力分布主要集中在38月,呈弱双峰式分布;R值在年际间变化较大,1983年最大达525.31MJmm/(hm2h),1991年最小为155.63,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38倍;年降雨侵蚀力在30年内未出现明显的突变现象;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趋势是北部由东向西递增,南部由东南、西南向中间递减。关键词:闽西地区,降雨侵蚀力,变异系数Cv 中图分类号:S157Studi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tics Rainfall erosivity Erosivity changes Changes of the Typical Red Soil Region in Western FujianGao Cui1.2, Zha Xuan1.2,Huang Shao-yan1.2(1.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7 China;2. College of Geography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Abstract:Typical red soil region of Western Fujian is located in the west of Fujian province,the soil erosion is serious. Especially Changting、Ninghua county,etc.It belongs to national key soil and water loss control region .To calculate the rainfall erosivity R and study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rainfall erosivity,this paper will take 10 sites of rainfall material from 1980 to 2009 in Western Fujian as the foundation. It turns out that years rainfall erosivitys distribution in 10 stations in typical red soil region of Western Fujian mainly concentrates in the 38 month.Its a weak bimodal type distribution. The R in the interannual change is large.The largest is 525.31 MJmm/(hm2h) in 1983 ,the smallest is 155.63 in 1991. The largest is 3.38 times of the smallest. Annual rainfall erosivity in 30 years does not appear obvious mutation phenomenon.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erosivity is uneven. The overall trend is increasing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 in the west part, and decreasing from the southest and southwest to the intermediate in the south part.Keyword: Western Fujian; Rainfall erosivity;Variable coefficientCv中图分类号:S157降雨侵蚀力是判断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决定土壤侵蚀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1。它也是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2和RUSLE3中一个最基本计算参数,用R值表示,为降雨动能总量与时段最大雨强的乘积:EIn或者是基于时段最大降雨动能与时段最大雨强的乘积EnIn的降雨侵蚀力算式组合。威斯奇迈尔(Wischmeier)等经过研究发现降雨动能E和最大30min雨强I30的乘积EI30与土壤流失量的相关性最好,确定了经验公式4:R=EI30。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动能等有关,因而造成侵蚀程度的差异。许建金、黄和炎5通过实验研究认为降雨量不同,土壤侵蚀量亦不同,两者呈现正相关请斟酌这句话!关系;耿晓东、郑粉莉等收稿日期:2012-11-2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07207);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项目(2010R1037-1)作者简介:高翠(1985),女,江苏邳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土保持和资源环境研究。E-mail:gaocui_200601006126.com通信作者:查轩(1962),男,陕西咸阳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生态方面的研究。E-mail:6通过研究得出产沙率的大小和变化与降雨强度密切相关;周佩芳等7提出雨滴溅蚀作用是引起片蚀的主要侵蚀力;章文波8认为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年际变化共同决定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均是对降雨侵蚀力的构成因素的探讨。基于此,很多学者对降雨侵蚀力进行了大量研究。王万忠9确定黄土高原的降雨侵蚀力指标是E60I10;刘文耀10确定云南昭通盆地的侵蚀力指标为EI15;周伏建11等研究出福建省降雨侵蚀力指标为R=EI60或R=PI60;黄炎和、朱鹤健等12推断出闽南地区的最佳降雨侵蚀力R指标为:R=EI60。在对不同区域降雨侵蚀力研究中,降雨侵蚀力计算公式总是离不开降雨动能E和降雨强度I的参与应用,虽然这些算法精确度较高,但数据很难获取,因此许多学者都在致力于寻找其他算法。降雨量资料比较容易获得,目前基于降雨量的R值算法较多。章文波、谢云等13-16利用降雨量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降雨侵蚀力进行探讨,效果明显,但对南方红壤区R值研究较少。闽西地区是福建省乃至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尤其是以长汀为首的县市,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修复与重建困难大、任务重,需要加强对该区降雨侵蚀力特征的研究。在引言部分要说明这些研究进展,并指出你为啥要进行本研究!你的研究与前人相比有何创新?因此,本文利用闽西地区各气象站较完整降雨量资料来计算降雨侵蚀力,探讨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旨为该区域水土流失预测预报及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1 自然地理概况 研究区位于福建省西部,地跨三明、龙岩两地级市,包括龙岩、漳平、永安、长汀、宁化、连城、上杭、永定、武平和清流10个县市,面积约23096.08 km2(图1)。该区位于武夷山东南,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主要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各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10002500mm之间。降水的季节分布:据各气象站的观测资料:34月为春雨季,平均降水120.9200.8mm;56月为梅雨季,平均降水221.42289.5mm,以上两个雨季的降水,占年总降水量的2735;79月为台风雷阵雨季,平均降水199.5245.4mm;10月次年2月为干季,5个月降水为129.7186.4mm,仅占年总降水量的1623。该地区花岗岩发育的土壤分布面积广,易发生水土流失。图1 研究区地理位置2 资料与方法2.1 资料研究区降雨资料来源于福建省闽西地区各县雨量代表站选取10个典型站点的1980-2009年30年逐日降雨序列,对其R值进行计算及分析。因清流站资料缺乏,部分值经反距离加权插值得到。各站点的基本情况如表1。表1 代表站点一个县只有一个雨量站,请斟酌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绘制等值线图的可信度如何?(经计算两相邻站点间距离在30km-90km之间,距离不远。资料有限,每个县就只有一个站点)基本情况编号县/市站名北纬东经海拔/m年平均降雨/mm1长汀观音桥2550116233961696.172宁化宁化2615116393361812.683永安永安2558117222081474.734连城杨家坊2521116373851657.745漳平漳平2517117252771520.666龙岩东兴2504117023341689.487武平中山2501116022601680.128上杭上杭2503116252801613.629永定永定2444116442381602.7310清流清流2610116493541739.492.2 模型与方法黄炎和、朱鹤健等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福建省东南部基于降雨量的降雨侵蚀力算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本文选用黄炎和等提出的月降雨侵蚀力R值简便算式17:这个算式的依据?你确定的?还是应用那位学者的? R月=0.0016Pi1.9288 (1)将年内各月降雨侵蚀力R值累加得年R值公式为: R年0.0016Pi1.9288 (2)各式中:R 降雨侵蚀力指标(英制单位) P 各月降雨总量(mm)利用上述(1)、(2)式对月、年降雨资料进行了分类统计,求出各个气象站月降雨侵蚀力和多年年平均降雨侵蚀力等数据。本文先通过计算闽西地区R值,然后采用统计分析、M-K突变分析和Arcgis空间模块差值等方法对闽西地区降雨侵蚀力突变、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3 结果与分析3.1 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 降雨侵蚀力R值与降雨量(P)密不可分。从图2可以看出,研究区19802009年月平均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均随月份的变化呈现弱双峰式分布。表现为1月份降雨侵蚀力较低,从2月份开始降雨侵蚀力逐步上升,6月份达到最高值,之后降雨侵蚀力开始逐步下降大约在7月下旬又上升,8月出现次高值后再次下降,至1012月份降雨侵蚀力又恢复低值。从月平均降雨分布来看,具有侵蚀性的降雨主要集中在38月份,月平均降雨量除7月份均在150mm以上,占年降雨的75.54%。6月份最大为254.99mm,占全年的15.53%;从月平均降雨侵蚀力R值来看,最大值也在6月份为82.43MJmm/(hm2h),占全年的20.57%,而在8月份再次出现次峰值。这些变化特征与研究区所处的地理位置降雨特征有关,地处我国东南临近海洋,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季。每年在春夏之交,进入梅雨季节降雨较多,8月受台风影响雨水多,其他月份降雨量小,而且雨强低,降雨侵蚀力较小。从季节变化来看,研究区降雨侵蚀力随季节降雨变化而出现类似波动。两者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秋冬较小。春秋夏?!季夏季38月连续6个月的降雨侵蚀力占全年高达86.33%,明显高于同期降雨量(75.54%)的百分比。据此可知,月平均降雨量越大月平均降雨侵蚀力也就越大。由于R值越大,土壤流失量也就越大18。所以研究区38月比其他月份更易发生土壤侵蚀,尤其6月份是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时期。图2 月平均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 3.2 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年降雨侵蚀力与年降雨量关系密切。通过计算各年平均降雨量占30年总降雨量比值和各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占30年总降雨侵蚀力比值绘制图3图中的百分是指?为啥用百分比?(通过计算,降雨侵蚀力R值与降雨量值相差太大,只有用百分比才可以在同一幅图中观察出他们的年际变化特征。),可以看出降雨量百分比与降雨侵蚀力百分比同步波动下降,由此可知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一致,都表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从波动幅度上看,降雨量百分比在2.3%4.4%之间,降雨侵蚀力百分比范围是1.7%5.8%。很明显,降雨侵蚀力百分比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1983年和2006年,降雨侵蚀力百分比分别为5.8%、5.6%大于同期降雨量百分比4.4%、3.6%,由此说明降雨侵蚀力年际波动幅度大于降雨侵蚀力,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不够稳定,导致土壤侵蚀存在易变性。图3 年均降雨及降雨侵蚀力百分比研究区30年年均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为155.62525.31MJmm/(hm2h),平均值为301.1 MJmm/(hm2h),其中1983年降雨侵蚀力最大,1991年最小,极值比为3.38。降雨侵蚀力5年滑动距平均呈现出极微弱下降趋势(图4),倾向率仅为-0.04MJmm/(hm2h)。总体波动表现为:1990年之前呈下降趋势,之后波动上升至1996年再次下降,在2001年出现极端低值,接着又逐渐上升。图4 30年降雨侵蚀力逐年变化变异系数Cv是用来反映特性参数的变异程度,而在年降雨侵蚀力R值中可以用来说明多年降雨侵蚀力R值之间的离散变化程度。一般认为,Cv1为高度变异性。经计算得出的研究区各站点多年年降雨侵蚀力变异系数Cv值,变化范围在0.20.6之间,属中等变异。从空间上看(图5),研究区存在东南部偏高,中部低的特点。西南部地区一般为0.30.6,中部地区为0.3左右,北部地区不超过0.4。10个站中Cv值最小的观音桥站,为0.27,最大的为永定站,值为0.53。说明该区域东南部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最大,中部地区变化较小。图5 年R变异系数Cv分布图3.3 年降雨侵蚀力突变分析运用Mann-Kendall法分析研究区19802009年年降雨侵蚀力突变特征。M-K曲线如图6所示,正向序列曲线(UF)表明1990年年代之前处于一个相对低值期,1982年、2004年后23年内出现短暂的上升期,1991年后78年内降雨侵蚀力有个较长的上升期。根据两条曲线在置信区间临界值1.96(=0.05)内交点的位置来判断突变情况,两条曲线在1981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2002年、2004年和2007年左右存在交点,9个交点中仅有3个点距均值较远,总体上各交点前后的均值差异不显著,所以判定闽西地区30年来年降雨侵蚀力不存在明显突变现象。图6 研究区降雨侵蚀力M-K曲线3.4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运用Arcmap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得到闽西地区多年年均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等值线图(图7)。由于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南部和北部山区的R的集中程度相对明显,而东北部则相对较弱。从降雨等值线图分析得出,闽西地区多年年均降雨侵蚀力总体趋势是由北部由东向西递增,南部由东南、西南向中间递减。降雨侵蚀力最高值出现在西北部,宁化R值最大为487.91MJmm/(hm2h);东北部最低,永安最小为313.22MJmm/(hm2h)单位!,相差达174.69 MJmm/(hm2h)单位。图7 年均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4 结语1)闽西地区年内降雨侵蚀力分布主要集中在38月份,月平均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均随月份的变化呈现弱双峰式分布。6月份最高值,8月份次高值。降雨侵蚀力随季节降雨变化而出现类似波动,春秋季夏季38月连续6个月的降雨侵蚀力占全年高达86.33%。2)闽西地区各站点降雨侵蚀力在19802009年间波动幅度较大。变化范围为155.62525.31MJmm/(hm2h),平均值为301.1 MJmm/(hm2h),极值比为3.38。降雨侵蚀力5年滑动距平均呈现出极微弱下降趋势,但30年来年降雨侵蚀力不存在明显突变现象。研究区多年年降雨侵蚀力变异系数Cv值,变化范围在0.20.6之间,属中等变异。3)闽西地区降雨侵蚀力(R值)在空间上大致呈由北部由东向西递增,南部由东南、西南向中间递减。西北部最高,宁化R值最大为487.91MJmm/(hm2h);东北部最低,永安最小为313.22 MJmm/(hm2h)。参考文献1 蔡丽君,王国栋.风矢量对坡面降雨动能分布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6):15-17.2 Wischmeier W H,Smith D.Rainfall energ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oil loss.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1958,39:285-291.3 Renard GR,Foster G R,Weesies G A,et al.RUSL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1991,46(1):30-33.4 Wischmeier W H,Smith D.Predicting Rainfall Erosion Losses:A Guide to Conservation PlanningM.Agriculture Handbank.US Depar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关系考试题及答案
- 电网岗位面试题及答案
- 春节商场活动总结
- 儿科招聘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汉中市部分学校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上党联盟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家电公司电子商务管理办法
- 慢性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 家电公司内部牵制管理规章
- 2021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模拟卷(含答案含解析)北师大版
- 2025当兵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官方兽医牧运通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退伍留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兵团辅警考试题库
- 主机厂车辆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湖南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乒乓裁判考试题及答案
- 房产无抵押情况说明及承诺书
- DB32-T 2860-2015散装液体化学品槽车装卸安全作业规范-(高清现行)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井控装备技术判废检验管理规定
- T∕CAQ 10108-2018 供应商审核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