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一 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1 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1.1 原则1.1.1优先采用现有数据库中的描述符和描述标准。1.1.2以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需求为主,兼顾生产与市场需要。1.1.3 立足中国现有基础,考虑将来发展,尽量与国际接轨。1.2 方法和要求1.2.1描述符类别分为6类。1 基本信息2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3 品质特性4 抗逆性5 抗病虫性6 其他特征特性1.2.2 描述符代号由描述符类别加两位顺序号组成,如“110”、“208”、“501”等。1.2.3 描述符性质分为3类。M 必选描述符(所有种质必须鉴定评价的描述符)O 可选描述符(可选择鉴定评价的描述符)C 条件描述符(只对特定种质进行鉴定评价的描述符)1.2.4 描述符的代码应是有序的,如数量性状从细到粗、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排列,颜色从浅到深,抗性从强到弱等。1.2.5 每个描述符应有一个基本的定义或说明,数量性状应标明单位,质量性状应有评价标准和等级划分。1.2.6 植物学形态描述符应附模式图。1.2.7 重要数量性状应以数值表示。2 黄瓜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2.1 原则2.1.1 数据标准中的描述符应与描述规范相一致。2.1.2 数据标准应优先考虑现有数据库中的数据标准。2.2方法和要求2.2.1 数据标准中的代号应与描述规范中的代号一致。2.2.2 字段名最长12位。2.2.3字段类型分字符型(C)、数值型(N)和日期型(D)。日期型的格式为YYYYMMDD。2.2.4 经度的类型为N,格式为DDDFF;纬度的类型为N,格式为DDFF,其中D为度,F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如“12136”,“3921”。3 黄瓜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3.1 采集的数据应具有系统性、可比性和可靠性。3.2 数据质量控制以过程控制为主,兼顾结果控制。3.3 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3.4 鉴定评价方法以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首选依据;如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则以国际标准或国内比较公认的先进方法为依据。3.5 每个描述符的质量控制应包括田间设计,样本数或群体大小,时间或时期,取样数和取样方法,计量单位、精度和允许误差,采用的鉴定评价规范和标准,采用的仪器设备,性状的观测和等级划分方法,数据校验和数据分析。二 黄瓜种质资源描述简表序号代号描述符描述符性质单位或代码1101全国统一编号M2102种质库编号M3103引种号C/国外种质4104采集号C/野生资源和地方品种5105种质名称M6106种质外文名M7107科名M8108属名M9109学名M10110原产国M11111原产省M12112原产地M13113海拔C/野生资源和地方品种m14114经度C/野生资源和地方品种15115纬度C/野生资源和地方品种16116来源地M17117保存单位M18118保存单位编号M19119系谱C/选育品种或品系20120选育单位C/选育品种或品系21121育成年份C/选育品种或品系22122选育方法C/选育品种或品系23123种质类型M1:野生资源 2:地方品种 3:选育品种 4:品系 5:遗传材料 6:其他序号代号描述符描述符性质单位或代码24124图像O25125观测地点M26201子叶形态O1:向上 2:平展27202子叶形状M1:卵圆形 2:椭圆形 3:长椭圆形28203子叶色M1:浅绿 2:黄绿 3:绿 4:深绿 29204子叶苦味M0:无 1:有 30205下胚轴长度Mcm31206生长习性M1:无限生长 2:有限生长 3:矮生32207分枝性M1:强 2:中 3:弱33208第一分枝节位M 34209分枝数M个35210分枝级数O级36211主蔓长Mm37212主蔓粗Mcm38213主蔓节数M节39214主蔓色M1:浅绿 2:黄绿 3:绿 40215主蔓刺毛密度O0:无 1:稀 2:中等 3:密41216主蔓刺毛硬度O1:软 2:中 3:硬42217卷须有无M0:无 1:有43218卷须形状O1:较直 2:轻度卷曲 3:重度卷曲44219叶色M1:浅绿 2:黄绿 3:绿 4:深绿 45220叶形M1:近圆形 2:近三角形 3:心脏形 4:心脏五角 5:掌状 6:掌状五角 46221叶缘M1:全缘 2:波状 3:浅锯齿 4:深锯齿47222叶片长Mcm48223叶片宽Mcm49224叶片尖端形状O1:锐尖 2:尖 3:钝尖50225叶姿M1:直立 2:平展 3:向下51226叶刺毛密度O0:无 1:稀 2:中 3:密52227叶柄长Mcm53228叶柄粗Mcm54229叶柄着生角度O1:直立 2:半直立 3:平展55230第一雌花节位M 序号代号描述符描述符性质单位或代码56231单节雄花数O朵/节57232雄花节率O58233单节雌花数M朵/节59234雌花节率M60235雌花节率稳定性O1:稳定 2:中等 3:不稳定61236雌花萼片形状O1:宽大 2:中 3:细窄62237雌花花瓣形状O1:宽圆 2:宽尖 3:窄尖63238雄花退化程度O1:退化 2:部分退化 3:较正常 4:正常64239坐果率O65240性型M1:纯雌株 2:强雌株 3:雌全株4:雌雄全株 5:雌雄株 6:完全株7:雄全株 8:纯雄株66241结瓜习性M1:主蔓 2:侧蔓 3:主/侧蔓67242瓜形M1:长棒 2:短棒 3:长弯棒 4:短弯棒 5:长圆筒 6:短圆筒 7:蜂腰形 8:纺锤形9:椭圆形 10:卵圆 11:倒卵 12:球形13:指形 68243瓜长Mcm69244瓜横径Mcm70245瓜把长Mcm71246瓜把形状M1:瓶颈形 2:溜肩形 3:钝圆形72247瓜皮色M1:乳白 2:黄白 3:白绿4:浅绿 5:绿 6:深绿 7:墨绿73248瓜肉色M1:白 2:黄绿 3:白绿 4:浅绿 5:橙色74249瓜肉厚Mcm75250瓜心室数M个76251瓜斑纹类型M0:无 1:点 2:条 3:块 4:网77252瓜斑纹分布M0:无 1:瓜顶部 2:少部分瓜面3:大部分瓜面78253瓜斑纹色M0:无 1:白 2:黄 3:绿79254瓜面光泽M1:灰暗 2:较光亮 3:光亮80255瓜棱M0:无棱 1:微棱 2:浅棱 3:深棱序号代号描述符描述符性质单位或代码81256瓜瘤大小M0:无 1:小 2:中 3:大 82257瓜刺瘤稀密M0:无 1:稀 2:中 3:密83258瓜刺色M0:无 1:白 2:黄 3:黄棕 4:褐 5:黑 84259瓜刺类型O1:尖角硬刺 2: 软毛刺 3:粒刺85260瓜面蜡粉O0:无 1:少 2:中 3:多86261单株瓜数M条/株87262单瓜重Mg88263早期产量Okg/hm289264单产Mkg/hm290265单性结实力C1:强 2:中 3:弱91266熟性M1:极早 2:早 3:中 4:晚 5:极晚92267种瓜长Mcm93268种瓜横径Mcm94269种瓜重量Mg95270种瓜皮色M1:乳白 2:乳黄 3:橙黄 4:棕5:黄褐 6:褐96271种瓜裂纹M0:无 1:长纵裂 2:短纵裂 3:细网 4:粗网 97272单瓜种子数M粒/瓜98273千粒重Mg99274种皮颜色M1:乳白 2:灰白 3:黄白 4:淡黄 5:黄100275种子形状M1:卵圆 2:披针 3:长披针101276瓜内种子发芽M1:易 2:中 3:不易102277形态一致性M1:一致 2:连续变异 3:非连续变异103278播种期M104279定植期M105280始花期M106281始收期M107282末收期M108283种瓜成熟期M109301瓜色均匀度M1:优 2:良 3:中 4:差110302畸形瓜率M%111303心腔大小M1:小 2:中 3:大112304肉质O1:硬 2:脆嫩 3:软绵序号代号描述符描述符性质单位或代码113305水分含量O114306风味O1:淡 2:中 3:浓115307苦味强度O0:无 1:微苦 2:苦116308苦味分布O1:整瓜 2:半条瓜 3:瓜把 4:瓜皮 5:胎座周围 117309涩味O0:不涩 1:微涩 2:涩118310维生素C含量O10-2mg/g11931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O120312耐贮藏性O3:强 5:中 7:弱 121401芽期耐冷性O3:强 5:中 7:弱 122402苗期耐冷性O3:强 5:中 7:弱 123403耐热性O3:强 5:中 7:弱 124404耐旱性O3:强 5:中 7:弱 125405耐涝性O3:强 5:中 7:弱 126501黄瓜花叶病毒病抗性O1:高抗 3:抗病 5:中抗 7:感病 9:高感127502细菌性角斑病抗性O1:高抗 3:抗病 5:中抗 7:感病 9:高感128503霜霉病抗性O1:高抗 3:抗病 5:中抗 7:感病 9:高感129504白粉病抗性O1:高抗 3:抗病 5:中抗 7:感病 9:高感130505灰霉病抗性O1:高抗 3:抗病 5:中抗 7:感病 9:高感131506炭疽病抗性O1:高抗 3:抗病 5:中抗 7:感病 9:高感132507黑星病抗性O1:高抗 3:抗病 5:中抗 7:感病 9:高感133508疫病抗性O1:高抗 3:抗病 5:中抗 7:感病 9:高感134509枯萎病抗性O1:高抗 3:抗病 5:中抗 7:感病 9:高感135510根结线虫抗性O0:免疫 1:高抗 3:抗病 5:中抗 7:感病9:高感136601食用器官类型O1:乳瓜 2:嫩瓜 3:老瓜 4:嫩瓜/老瓜137602食用类型O1:生食 2:熟食/生食 3:加工 138603核型O139604指纹图谱与分子标记O 140605备注O三 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黄瓜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及其分级标准。本规范适用于黄瓜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的制定,以及数据库和信息共享网络系统的建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ISO 3166 Code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mes of Countries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 2260 全国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表GB/T 12404 单位隶属关系代码GB/T 8854-1988 蔬菜名称(一)GB/T 10466-1989 蔬菜、水果形态学和结构学术语(一)GB/T 354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10220-1988 感官分析方法总论3 术语和定义3.1 黄瓜葫芦科(Cucurbitaceae)甜瓜属(cucumis)中的一个种(sativus),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学名Cucumis sativus L.,别名胡瓜,染色体数2n=2x=14。主要以幼嫩的果实供食用。3.2 黄瓜种质资源黄瓜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遗传材料等。3.3 基本信息黄瓜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描述信息,包括全国统一编号、种质名称、学名、原产地、种质类型等。3.4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黄瓜种质资源的物候期、植物学形态、产量性状等特征特性。3.5 品质性状黄瓜种质资源的商品品质、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性状。商品品质性状主要包括瓜色均匀度、畸形瓜率、心腔大小、耐贮藏性等;感官品质性状包括肉质和风味等;营养品质性状包括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3.6 抗逆性黄瓜种质资源对各种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或抵抗能力,包括耐冷性、耐热性、耐旱性、耐涝性等。3.7 抗病虫性黄瓜种质资源对各种生物胁迫的适应或抵抗能力,包括疫病、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蚜虫、红蜘蛛等。3.8 黄瓜的生育周期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抽蔓和开花结果期。从播种到子叶展平为发芽期。从子叶展平到出现卷须(即45片真叶)为幼苗期。植株45片真叶展开后,即进入抽蔓期,直到第一朵雌花开放。这时植株由直立状态变成匍匐状态。从第一朵雌花开放到植株拉秧为止为开花结果期。这期间蔓叶生长和开花结果连续进行。结果期分为结果初期、盛期和末期。结果初期即30的植株开始首次采收,结果盛期即植株进入果实采收的高峰期,结果末期即植株开始衰老、开花结果逐渐减少、直到拉秧。3.9 商品瓜达到商品成熟度的嫩瓜。对于大多数品种而言,商品成熟度是指子房膨大到一定程度、种子尚未膨大、果顶部的花瓣开始凋谢时的嫩瓜。3.10 性型分化黄瓜的花芽分化在初期具有两性的原始体,即具有雄蕊和雌蕊原基。在性型的分化过程中,雌蕊或雄蕊中一方继续发育,另一方受到抑制,便形成雌蕊退化的雄花,或雄蕊退化的雌花。如果没有这种分化,就形成雄蕊和雌蕊均有的完全花。黄瓜幼苗期结束时,植株基部和中部花芽的性型就已经确定,接着上部继续发生花芽和性型分化。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植株形成雄花、雌花或完全花的能力和表现形式不同。除了遗传因素决定植株的性型外,一般而言,夜间温度较高和日照较长会促进黄瓜的雄花分化;夜间温度较低和日照较短则促进花芽向雌性转变。在温度和日照两个条件中,日照只决定花芽的产生,而温度决定花芽性型分化的趋向。4 基本信息4.1 全国统一编号种质的惟一标识号,黄瓜种质资源的全国统一编号由“V05A”加4位顺序号组成。4.2 种质库编号黄瓜种质在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中的编号,由 “5A”加4位顺序号组成。4.3 引种号黄瓜种质从国外引入时赋予的编号。4.4 采集号黄瓜种质在野外采集时赋予的编号。4.5 种质名称黄瓜种质的中文名称。4.6 种质外文名国外引进种质的外文名或国内种质的汉语拼音名。4.7 科名葫芦科(Cucurbitaceae)。4.8 属名甜瓜属(Cucumis L.)。4.9 学名黄瓜学名为Cucumis sativus L.。4.10 原产国黄瓜种质原产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4.11 原产省国内黄瓜种质原产省份名称;国外引进种质原产国家一级行政区的名称。4.12 原产地国内黄瓜种质的原产县、乡、村名称。4.13 海拔黄瓜种质原产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m。4.14 经度黄瓜种质原产地的经度,单位为度和分。格式为DDDFF,其中DDD为度,FF为分。4.15 纬度黄瓜种质原产地的纬度,单位为度和分。格式为DDFF,其中DD为度,FF为分。4.16 来源地国外引进黄瓜种质的来源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国内种质的来源省、县名称。4.17 保存单位黄瓜种质提交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前的原保存单位名称。4.18 保存单位编号黄瓜种质原保存单位赋予的种质编号。4.19 系谱黄瓜选育品种(系)的亲缘关系。4.20 选育单位选育黄瓜品种(系)的单位名称或个人。4.21 育成年份黄瓜品种(系)培育成功的年份。4.22 选育方法黄瓜品种(系)的育种方法。4.23 种质类型黄瓜种质类型分为6类。1 野生资源 2 地方品种 3 选育品种 4 品系 5 遗传材料6 其他4.24 图像黄瓜种质的图像文件名。图像格式为.jpg。4.25 观测地点黄瓜种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观测地点的名称。5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5.1 子叶形态第一片真叶展开时,两片子叶的着生状态(见图1)。1 向上2 平展 12图1 子叶形态5.2 子叶形状第一片真叶展开时,黄瓜子叶的形状(见图2)。 1 卵圆形2 椭圆形3 长椭圆形12 3图2 子叶形状5.3 子叶色幼苗一叶一心时,子叶的颜色。1 浅绿2 黄绿3 绿4 深绿5.4 子叶苦味幼苗子叶苦味有无。0 无1 有5.5 下胚轴长度正常栽培条件下,黄瓜幼苗一叶一心时,两子叶联合处至土面的距离(见图3)。单位为cm。图3 下胚轴长度5.6 生长习性主蔓生长点无限生长或较早形成花芽而结束生长的习性。1 无限生长 2 有限生长3 矮生 5.7 分枝性黄瓜植株分生侧枝的能力。1 强2 中3 弱5.8 第一分枝节位第一个分枝在主蔓上的具体节位。 5.9 分枝数主蔓上一级分枝的总数。单位为个。5.10 分枝级数主蔓上产生分枝的最高级次。单位为级。5.11 主蔓长结果末期,主蔓第一真叶至主蔓先端的全长。单位为m。5.12 主蔓粗结果末期,主蔓中部节间最粗处的横径。单位为cm。5.13 主蔓节数结果末期,主蔓上着生真叶的节位数。单位为节。5.14 主蔓色结果盛期,主蔓表面的颜色。 1 浅绿2 黄绿3 绿5.15 主蔓刺毛密度结果盛期,主蔓表面刺毛的稀密。 0 无1 稀2 中等3 密5.16 主蔓刺毛硬度结果盛期,主蔓表面刺毛的软硬程度。1 软2 中3 硬5.17 卷须有无结果盛期,主蔓上是否着生有卷须。0 无1 有5.18 卷须形状结果盛期,主蔓上卷须卷曲的程度(见图4)。1 较直2 轻度卷曲3 重度卷曲123图4 卷须形状5.19 叶色结果盛期,植株中部叶片正面的颜色。1 浅绿2 黄绿3 绿4 深绿5.20 叶形结果盛期,主蔓中部叶片的形状(见图5)。1 近圆形 2 近三角形3 心脏形4 心脏五角5 掌状 6 掌状五角123456 图5 叶形5.21 叶缘结果盛期,主蔓中部叶片先端边缘波纹的种类(见图6)。1 全缘 2 波状 3 浅锯齿 4 深锯齿 12 34图6 叶缘5.22 叶片长结果盛期,主蔓中部最大叶片基部至叶先端的长度(见图7)。单位为cm。图7 叶片长宽和叶柄长宽5.23 叶片宽结果盛期,主蔓中部最大叶片最宽处之宽度(见图7)。单位为cm。5.24 叶片尖端形状结果盛期,完全展开叶片尖端的形状(见图8)。1 锐尖2 尖3 钝尖 123图8 叶片尖端形状5.25 叶姿正常状态下,结果盛期,完全展开叶片的着生状态(见图9)。1 直立2 平展3 下垂1 2 3图9 叶姿 5.26 叶刺毛密度结果盛期,完全展开叶片表面刺毛的稀密。0 无1 稀2 中3 密5.27 叶柄长结果盛期,最大叶叶柄的长度(见图7)。单位为cm。5.28 叶柄粗结果盛期,最大叶叶柄最粗处横切面的宽度(见图7)。单位为cm。5.29 叶柄着生角度结果盛期,最大叶叶柄与主蔓自然夹角的角度。 1 直立2 半直立3 平展5.30 第一雌花节位主蔓上第一雌花着生的节位。 5.31 单节雄花数结果盛期,主蔓中部仅着生雄花节位的单节雄花数。单位为朵/节。5.32 雄花节率结果盛期,主蔓上仅着生雄花的节位数占总节位数的百分率。以%表示。5.33 单节雌花数结果盛期,主蔓中部仅着生雌花节位的单节雌花数。单位为朵/节。5.34 雌花节率结果盛期,主蔓上着生雌花的节位数占总节位数的百分率。以%表示。5.35 雌花节率稳定性不同品种雌花节率因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难易程度。1 稳定2 中等3 不稳定5.36 雌花萼片形状黄瓜开放雌花的花萼萼片的形状和大小(见图10)。1 宽大2 中3 细窄1 2 3图10 雌花萼片形状5.37 雌花花瓣形状黄瓜雌花盛开时,花瓣的形状(见图11)。1 宽圆2 宽尖3 窄尖123图11 雌花花瓣形状5.38 雄花退化程度植株中下部雄花发育是否正常或能否正常开放散粉。1 退化2 部分退化3 较正常4 正常5.39 坐果率单株坐果数占总雌花数的百分率。以%表示。5.40 性型在一个品种或品系内,植株形成雄花、雌花或完全花的能力和表现形式。1 纯雌株2 强雌株3 雌全株4 雌雄全株5 雌雄株6 完全株7 雄全株8 纯雄株5.41 结瓜习性黄瓜植株结瓜的习性。1 主蔓 2 侧蔓 3 主/侧蔓5.42 瓜形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的形状(见图12)。1 长棒 2 短棒 3 长弯棒 4 短弯棒 5 长圆筒 6 短圆筒7 蜂腰形8 纺锤形9 椭圆10 卵圆11 倒卵12 球形13 指形 12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图12 瓜形5.43 瓜长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瓜蒂至瓜顶的长度(见图13)。单位为cm。图13 瓜长、瓜横径和瓜把长5.44 瓜横径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距瓜顶1/3处的横径(见图13)。单位为cm。5.45 瓜把长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种子腔底部至瓜把端部的距离(见图13和图15)。单位为cm。5.46 瓜把形状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的的瓜把外形(见图14)。1 瓶颈形2 溜肩形3 钝圆形 123 图14 瓜把形状5.47 瓜皮色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表皮的底色。1 乳白2 黄白3 白绿4 浅绿5 绿6 深绿7 墨绿5.48 瓜肉色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的肉色。1 白2 黄白3 白绿4 浅绿5 橙色5.49 瓜肉厚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距瓜顶1/3处横切面的果肉厚度(见图15)。单位为cm。图15 瓜肉厚和瓜把长5.50 瓜心室数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心腔的心室数。单位为个。5.51 瓜斑纹类型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表面的斑纹类型。0 无1 点 2 条3 块4 网5.52 瓜斑纹分布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表面斑纹的分布状况。0 无1 瓜顶部2 少部分瓜面3 大部分瓜面5.53 瓜斑纹色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表面斑纹的颜色。0 无1 白2 黄3 绿5.54 瓜面光泽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表面光泽的有无和亮度(见图16)。1 灰暗2 较光亮3 光亮1 2 3图16 瓜面光泽5.55 瓜棱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表面棱沟的有无和深浅(见图17)。0 无棱 1 微棱 2 浅棱3 深棱 0123图17 瓜棱5.56 瓜瘤大小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表面瘤的有无和大小(见图18)。0 无1 小 2 中3 大 0 12 3 图18 瓜瘤大小5.57 瓜刺瘤稀密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表面刺瘤的稀密程度(见图19)。0 无: 1 稀2 中3 密 01 23 图19 瓜刺瘤稀密5.58 瓜刺色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表面刺毛的颜色。0 无1 白2 黄3 棕4 褐5 黑5.59 瓜刺类型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表面刺毛的形状和软硬程度(见图20)。1 尖角硬刺2 软毛刺3 粒刺1 2 3图20 瓜刺类型5.60 瓜面蜡粉结果盛期,正常商品瓜表面腊粉的有无和多少。0 无1 少2 中3 多5.61 单株瓜数单株收获商品瓜的条数。单位为条。5.62 单瓜重结果盛期,单个正常商品瓜的质量。单位为g。5.63 早期产量开始采收后半个月内,单位面积收获商品瓜的质量。单位为kg/hm-2。5.64 单产全生育期,单位面积收获商品瓜的质量。单位为kg/ hm-2。5.65 单性结实力黄瓜没有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正常果实的能力。1 强2 中3 弱5.66 熟性商品瓜成熟的早晚。按播种期到商品瓜始收期的天数不同将黄瓜种质的熟性分为5级。1 极早 2 早 3 中 4 晚 5 极晚5.67 种瓜长达到生理成熟度时,正常种瓜瓜蒂至瓜顶的长度。单位为cm。5.68 种瓜横径达到生理成熟度时,正常种瓜距瓜顶1/3处的横径。单位为cm。5.69 种瓜重量达到生理成熟度时,单个种瓜的质量。单位为g。5.70 种瓜皮色达到生理成熟度时,种瓜表皮的颜色。1 乳白 2 乳黄 3 黄 4 橙 5 棕 6 褐 5.71 种瓜裂纹达到生理成熟度时,种瓜表皮的开裂情况。0 无 1 长纵裂2 短纵裂3 细网4 粗网5.72 单瓜种子数达到生理成熟度时,单个种瓜内成熟的种子粒数。单位为粒/瓜。5.73 千粒重含水量8左右的1000粒成熟种子的质量。单位为g。5.74 种皮颜色成熟种子的表皮颜色。1 乳白2 灰白3 黄白4 淡黄5 黄 5.75 种子形状按种子宽度占长度的百分比,将种子形状分为3种(见图21)。1 卵圆 2 披针 3 长披针 图21 种子形状5.76 瓜内种子发芽达到生理成熟度时,种瓜内种子发芽的难易程度。1 易2 中3 不易5.77 形态一致性种质群体内,单株间的形态一致性。1 一致2 连续变异3 不连续变异5.78 播种期进行黄瓜种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鉴定时的种子播种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5.79 定植期育苗移栽时,定植幼苗的日期。直播时,在备注栏内记载“直播”。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5.80 始花期30%的植株开第一朵雌花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5.81 始收期30%的植株第一次采收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5.82 末收期最后一次收获产品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5.83 种瓜成熟期种瓜达到生理成熟度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6 品质特性6.1 瓜色均匀度商品瓜表面颜色的均匀程度。按照瓜面斑纹的分布状况和斑纹长度与瓜长的比值,将瓜色均匀度分为4级。1 优2 良3 中4 差6.2 畸形瓜率植株上畸形瓜数占总瓜数的百分数。以%表示。6.3 心腔大小商品瓜中心着生瓜瓤及髓腔部分的大小。按照心腔横径占瓜横径的比例将其分3级。1 小2 中3 大6.4 肉质用牙咬切和咀嚼商品瓜瓜肉时的感觉。1 硬2 脆嫩3 软绵6.5 水分含量达到商品成熟度时,正常商品瓜瓜肉的水分含量。以%表示。6.6 风味商品瓜的甜味和芳香味强弱。1 淡2 中3 浓6.7 苦味强度商品瓜的苦味强弱。0 无1 微苦2 苦6.8 苦味分布商品瓜的苦味分布部位。1 整瓜2 半条瓜3 瓜把4 瓜皮5 胎座周围6.9 涩味商品瓜瓜肉的涩味强度。0 不涩1 微涩2 涩6.10 维生素C含量单位新鲜商品瓜瓜肉所含Vc的毫克数。单位为10-2mg/g 。6.1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位新鲜商品瓜瓜肉(克)所含可溶性固形物的克数。以%表示。6.12 耐贮藏性商品瓜在一定贮藏条件下和一定的期限内保持新鲜状态及原有品质不发生明显劣变的特性。3 强5 中7 弱7 抗逆性7.1 芽期耐冷性黄瓜种子在低温下的发芽能力。3 强5 中7 弱7.2 苗期耐冷性黄瓜幼苗忍耐或抵抗低温的能力。3 强5 中7 弱7.3 耐热性黄瓜植株忍耐或抵抗高温的能力。3 强5 中7 弱7.4 耐旱性黄瓜植株忍耐或抵抗干旱的能力。3 强 5 中7 弱 7.5 耐涝性黄瓜植株忍耐或抵抗多湿水涝的能力。3 强5 中7 弱8 抗病虫性8.1 黄瓜花叶病毒病抗性黄瓜植株对黄瓜花叶病毒病(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的抗性强弱。1 高抗(HR)3 抗病(R)5 中抗(MR)7 感病(S)9 高感(HS)8.2 细菌性角斑病抗性黄瓜植株对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的抗性强弱。1 高抗(HR)3 抗病(R)5 中抗(MR)7 感病(S)9 高感(HS)8.3 霜霉病抗性黄瓜植株对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的抗性强弱。1 高抗(HR)3 抗病(R)5 中抗(MR)7 感病(S)9 高感(HS)8.4 白粉病抗性黄瓜植株对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 Erysiphe cichoracearum)的抗性强弱。1 高抗(HR)3 抗病(R)5 中抗(MR)7 感病(S)9 高感(HS)8.5 灰霉病抗性黄瓜植株对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抗性强弱。1 高抗(HR)3 抗病(R)5 中抗(MR)7 感病(S)9 高感(HS)8.6 炭疽病抗性黄瓜植株对炭疽病(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的抗性强弱。1 高抗(HR)3 抗病(R)5 中抗(MR)7 感病(S)9 高感(HS)8.7 黑星病抗性黄瓜植株对黑星病(Cladosporium cucumerinum)的抗性强弱。1 高抗(HR)3 抗病(R)5 中抗(MR)7 感病(S)9 高感(HS)8.8 疫病抗性黄瓜植株对疫病(Phytophthora melonis )的抗性强弱。1 高抗(HR)3 抗病(R)5 中抗(MR)7 感病(S)9 高感(HS)8.9 枯萎病抗性黄瓜植株对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的抗性强弱。1 高抗(HR)3 抗病(R)5 中抗(MR)7 感病(S)9 高感(HS)8.10 根结线虫抗性黄瓜植株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艺术伦理分析-洞察及研究
- 生物3D打印技术-洞察及研究
- 传播路径预测-洞察及研究
- IBM某集团人力资源共享中心业务职能分析与组织结构设计
- 招标工作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K2教育阶段2025年AI个性化学习系统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报告
- 街道党工委书记在便民服务中心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小区农业生产与经济合同管理条例
- 绿卡移民面试题目及答案
- 再生纤维原料供应分析报告
- 双方签定协议书
- 大疆:2025大疆机场3操作指导书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培优卷(北师大版)含答案
- 2025福建福州市鼓楼区国有资产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12345热线考试题库
- 多余物控制管理办法
- 2025年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试题
-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内容清晰)
- “县管校聘”教师岗位竞聘量化考评表
- 第十九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 网吧员工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