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doc_第1页
三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doc_第2页
三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doc_第3页
三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lD(重要特征应为本质特征) 2B(最高的智慧应为很高的智慧)3C(关于适用的表述太绝对)4C 【解析】审:谨慎、小心。5A6B 【解析】不是“让西夏与契丹之间明争暗斗”,而是让西夏与 契丹消除嫌怨,这样才能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宁。7(1) 赵元昊将要反叛,写来文辞轻慢的书信,意图让朝廷谴责他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关键词“慢”“谴”“绝”每译对一个得1分,全句意思通顺得2分)(2)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做事先的防备了。(关键词“罪”“边臣”“先事之备”每译对一处得1分。全句意思通顺得2分)【参考译文】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从小聪明过人。被举荐为优异等次的茂材,任昆山知县。赵元昊将要反叛,写来文辞轻慢的书信,意图让朝廷谴责他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方平向朝廷请求说:“(应)顺从他的意思,让他没有发动反叛的借口,(以此)赢得短暂的时间,在这期间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整器械,(这是)必胜的方法。”当时国力强盛,其他人都认为他的意见是姑息纵容,(最终还是)决定用兵。方平奏上平戎十策,认为: “入侵的敌寇其后方巢穴防守一定空虚,应该挥兵直扑那里。”宰相吕夷简赏识他的计策但最终没有实行。夏人入侵边境,四路人马因向上回复失去了时机,刘平等军队覆没,各路主帅都获罪受责。元昊臣服后,与契丹有嫌隙,来朝请求断绝与契丹的使者往来。方平说:“(如果这样做,这是)得到了新近依附的西夏,却失去了长久和好的强大对手,不是合适的办法。应该赐诏给元昊,让他谨慎处理,只要嫌隙早晨消除,那么封册就在傍晚下达。这样,对于西、北就能都得到。”当时朝廷肯定了他的计谋。任益州知州。还没到任,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在南诏,将要入侵,代理守丞急忙调兵修筑城墙,日夜不得休息,百姓很受惊扰。朝廷听说后,调发陕西军队器械,不断前往守蜀。又下诏催促方平出发,答应他能斟酌事宜自行处事,方平说:“这一定是谣传。”路上遇见戍守兵卒,都让他们回去,其他劳役都停止。(此时)正值上元节张灯,(方平让)城门三天不关,蜀地百姓才安定下来。 正值西部边境用兵,两蜀多有征调,方平替他们上奏免赊额外赋税四十万。又建议:“国家在陈留建都,不像雍、洛那样有山川可以凭恃,只是依靠重兵来立国而已。军队依靠粮食,粮食依靠水道运输,水运以汴水为主,其便利可以直通南海。天圣年间以前,每年征调百娃疏浚汴水。其后,浅薄虚妄的人争着把裁减劳役费用作为功劳,汴水日渐堵塞,这是以尺寸的小利为利益却失去了丘山那样大的好处。”于是上奏了十四条计策,皇上称好,都按照他的意见实行了。不久,张方平以工部尚书的身份做秦州统帅。侦察人员报告夏人将逼近边境,方平清理检查兵士战马,扬言(发兵)出塞。后来敌寇没有能够来,言事者弹劾他轻举妄动,曾公亮说:“军队没有出塞,怎么叫轻举妄动?敌寇没有能够来,(是)有防备的缘故。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做事先的防备了。”王安石放松铜禁,奸民每天销毁铜钱作为器用,铜钱一天天亏缺。方平极力论述其害,请求责问王安石:“把几朝的法令典制一下子全部废除,是什么用意?”皇帝采用了他的意见。元祜六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8 (1)“送君不觉有离伤”原因(3分,写两点即得满分)两地流水相通,形同比邻;自己和朋友风雨与共,明月共睹;虽处异地,情感相通。 (2)感情色彩: 王诗豁达乐观,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1分) 严诗凄凉哀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1分)9王诗后两句是作者借助想象和反问的手法.(3分) 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 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用丰富的想象, 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严诗后两句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语言精练传神。.(3分)点点寒鸦飞尽,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景物中寄寓诗人心中的孤寂哀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含蓄动人; 一个“尽”字,写出诗人长久独立江边,连点点寒鸦都飞尽了还不忍离去,看出可以对友人情意的深长。“悠悠”,写思念之情像悠悠江水一样绵长,言有尽而意无穷。10.(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1.(1)A E(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B项,老教授决定以30万元成交,是因为他认出这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C项,顾林父亲不要瓷瓶是因为“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D项,“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分析有误。)(2他还在为是否卖掉瓷瓶而犹豫不决。一方面,瓷瓶记录着父亲的荣誉,他不愿意卖。另一方面,父亲住进医院急需用钱,他不得不卖。他对瓷瓶的价值心存疑虑。他不知道瓷瓶的真伪,弄不清它的真正价值,担心卖了低价。(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3)知恩图报。王教授在被救后,为寻找恩人而到江北开设分店,用30万元买下认为是赝品的瓷瓶。诚信待人。王教授一直因送给“赝品”瓷瓶而愧疚,知道瓷瓶的真正价值后毅然把瓷瓶送回。(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4)要点:从情节上看,结尾与前面关于瓷瓶真伪的悬念紧密照应,使故事情节再起波澜,又耐人寻味。从人物塑造上看,丰富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饱满。从思想内容上看,赞美了被救者的感恩情怀,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丰富了作品的主题。从艺术效果上看,以“最少400万”结尾,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2.(1)B C(B.将钱玄同和刘半农扮演的角色说反了。C.“学术上不严谨”理解不当;这些都是表现他的“恃才傲物”。)(2)成功劝说周树人为新青年撰稿,使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在语言、标点符号、数字、纪年、书写方式等方面提出新见解,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与刘半农上演的双簧戏引起各界关注,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3)意志刚猛。在鲁迅等思想先驱者都对现实失望时,钱玄同意志坚定,相信文化思想变革会拯救国家。性格刚猛。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对人严苛,对己更甚。行为刚猛。作为编辑,他演“双簧”;作为教授,他从不批卷,哪怕被扣发薪金,也不能从命。(4)钱玄同先生成为“真的猛士”有如下原因爱国思想,民族责任感。他留日归来,认为新的思想文化才是拯救民族的根本,从而担任新青年编辑,找周树人等人约稿,并站在新文化运动前列,积极推进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看淡生死。钱玄同体弱多病,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40岁时就做好离世的准备,因此他有足够的勇气与顽固派作斗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喜好读书,严谨治学。钱玄同先生最大的爱好便是逛旧书肆,每次去逛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他对自己所写的讲义反复修改仍不满意。他的这种读书治学的态度使他成为时代的先驱。13. C 解析“休戚与共”指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侧重主观上的认识和态度;“休戚相关”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侧重客观存在的关系。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东山再起:指失势以后重新恢复地位。“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相看”是指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14. A 解析B“突然猝死”,成分赘余;C.“措施”和“提高”搭配不当;D.“即使”和“但”关联词不搭配。15C 16. 我们并不习惯给予给予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你可以用各种方式给予(意思相近,符合语境即可。答对一处2分,两处4分,三处5分。)17(1)除大部分吸烟者不支持酒店禁烟外,居民普遍支持公共场所禁烟。(2)学校:儿童易模仿,请您勿吸烟!医院:您的指尖夹着他人的生命,请勿吸烟!酒店茶楼:提神不妨清茶,消愁莫若朋友,何必吸烟!(内容2分,形式1分)解析 “学校”“医院”“酒店茶楼”“公交工具”“办公场所”等地均属公共场所,统计表中显示,除了酒店这一场所有争议外,无论是吸烟者还是不吸烟者都支持其他公共场所应禁烟。写禁烟提示语,重在观点明确,有警示提醒的作用,同时应分别根据场所的不同,选择恰当的切入角度和表达用意角度。18、作文立意角度:浅层次:在没学会必要的生存能力时,就盲目地追求高远;更不要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