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几习题集解答第一章习题练习1(面积法)1 已知:点E、F分别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DC和BC上,且AE=AF,DGAF,BHAE,G、H是垂足。求证:DG=BH。证明:连DF、BE,那么所以 。但AF=AE,于是BH=DG。2. 设AD为ABC的中线,F为AD的中点,连结BF并延长交AC于E。求证:EC=2AE。证明:因为BD=DC,AF=FD,故。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在CD、AD上,AE和CF相交于G,且AE=CF。求证:GB平分AGC。证明:连BE、BF,则。另一方面,所以 sinBGC=sinAGB,即BGC=AGB。所以BG平分AGC。4P是ABC中A的平分线上任意一点。过C引CE/PB,交AB的延长线于E,过B引BF/PC,交AC的延长线于F。求证:BE=CF。 证明:如图,故 所以BE=CF。5E、F是任意四边形ABCD的对边AD、BC的中点,M为对角线BD延长线上任一点。若直线ME、MF分别与AB、CD相交于P、Q两点。求证:EF平分PQ。证明:由P、E、M共线,得,故。由F、Q、M共线,得,故。所以 。因为AE=ED,BF=FC,所以PN=NQ。6AD是ABC的中线,过B点的直线交AD于E,交AC于F。求证:。证明:因为CD=DB,所以。7P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BD上任一点,PEAB于E,PFBC于F。求证:PE :PF = BC :AB。证明:因为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另一方面,由PEAB,PFBC,知,所以 。8ABC中,ACB=900,AC=BC,D为BC中点。作CEAD,分别交AB、AD于E、F。求证:AE=2BE。证明:因 为CD=BD,故。另一方面,ACCD,CFAD,故AFCCFD。所以。故AE=2EB。9已知:在ABC中,AB=AC,P为BC上任意一点,PDAB于D,PEAC于E,BF是AC边上的高。求证:PD+PE=BF。证明:连AP,那么由,得 ACBF=ABPD+ACPE。又因为AB=AC,所以PD+PE=BF。10设O是ABC内任一点,AO、BO、CO的延长线分别交对边于D、E、F。求证:。 证明:如图,11设线段OA的中点为M,过A的任意直线与过O的任意(位于OA的两侧)的两直线分别相交于P、Q,Q在线段AP上,PM与OQ交于R,QM与OP交于S。求证:。证明:因为M是OA的中点,故根据平行四边形PNRQ的调和性知NQ/OA。同理,PT/OA。于是所以 。 12在ABC的边AB、AC上分别取点D、E,使DE/BC,在AB上取点F,使。求证:AD2=ABBF。 证明:因为 SADE=SBFC,2SADE=ADDEsinADE,2SBFC=BFBCsinB,所以 ADDEsinADE=BFBCsinB。由因为 DE/BC,所以ADE=B,所以,即 AD2=ABBF。13AD是RtABC的斜边BC上的高,E是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EAB=BAD。求证:。证明:ABAC,AB平分DAE,所以 。另一方面,AEBCEA。所以。所以 。14过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引直线交BD于P,交DC于Q,交BC的延长线于R。求证:。证明:因为AD/BC, AB/CD,所以PQDPAB。从而。15已知:AT与ABC的外接圆相切于A,与CB的延长线交于T。求证:。 证明:因为TA是切线,所以TABTCA,所以。练习2(代数法)1. 在锐角ABC中,AD、CE是两条高,交点为H,且AD=BC,M是BC边的中点。求证:MH+DH是BC的一半。证明:设AD=BC=2x,MD=y。易知CDHADB,从而有 ,即有 (1) 。又由勾股定理得 ,即 (2)。(1)+(2)得 。所以 。2. 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在BC、AC、AB上。求证:DEF的周长ABC的周长之半。证明:如图,设ABC的边长为a,AF=x,,BD=y,,CE=z,EF在BC边上的投影为MN,那么同理,。所以 。所以DEF的周长ABC的周长之半。3. 已知a、b、c和a, b, c分别为ABC和ABC的三边,且对于任意实数x都为定值。求证:ABCABC。证明:设定值为m(0),那么,即 。因为此式对任意实数都成立,所以。所以 ,从而 ABCABC。4AB是O的直径,过A、B引圆的切线AD、BC,又过弧AB上任一点E的切线与AD、BC相交于D、C。求证:2OECD。证明:过O作OM/BC交CD于M,则M是CD的中点。因为OECD,所以OEOM。由梯形的性质得,所以 2OECD。5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对角线ACBD。求证:2SABCD = BCAD+ADBC。证明:根据托勒密定理知ADBC+ABDC=ACBD。因为 ACBD,所以 2SABCD= ACBD。所以 ADBC+ABDC=2SABCD。6一个给定的凸五边形ABCDE有下列性质:ABC、BCD、CDE、DEA、EAB的面积都等于1。证明:每一个具有上述性质的不全同的五边形都有相等的面积。证明:因为SABE = SADE,所以BD/AE,从而SABF = SDEF。同理,AC/DE,AD/BC。设AD与BE交于点F,则四边形BCDF是平行四边形,故SBDF =1。设SABF = x,那么由知 。由此解得 。所以 。7已知:PA、PB分别切O于A、B两点,E、F分别为PA、PB的中点,连结EF交PO于Q点,QH切O于H点。求证:PQ=QH。证明:因为E、F分别为PA、PB的中点,故 2PQ=PR。所以 QH2=OQ2 r2=OQ2 OROP =(QR+OR)2 OROP=QR2+2QR OR+OR2 OROP = QR2+OR(2QR+OR OP)=QR2所以 QH=QR=PQ。8AB是O的直径,P是O上任意一点,且PCAB于C。以P为圆心,PC为半径的圆与O相交于D、E,DE与PC交于M。求证:M是PC的中点。证明:因为 DMME=DM(2PC PM)=CM(2PC CM),所以 2PCPM PM2=2PCCM CM2,即2PC(PM CM)=( PM CM)(PM+CM)。 因为 PM+CM=PC,所以PM CM=0,即 PM=CM,故M为PC的中点。9设ABC的内切圆与边AC相切于F,且ABBC=2CFFA。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证明:因为ABBC=2CFFA,所以。于是有 rp=(p-c)(p-a)sinB,rp2=p(p b )(p a )(p c )sinB=r2p2sinB,故 p b = rsinB。因为 ,所以 ,解得B=900。故ABC是直角三角形。10ABC中,A=900,以BC为一边向外作正方形BCDE,连结AD、AE与BC交于F、G。求证:BF2+CG2+FG2=BC2。证明:因为A=900,四边形BCDE是正方形,故即 。 ,即 。 , 即 。 由、解得从而因为 ,所以 BF2+CG2+FG2=BC2。11圆中三弦两两相交于P、Q、R。若PA=QE=RD,PC=QB=RF。求证:PQR为等边三角形。证明:由PQ+AP+QB=PR+PC+RD=QR+QE+RF, PA=QE=RD,PC=QB=RF,解得 PQ=RP=QR。所以PQR为等边三角形。12在ABC中,D、E分别是BC、AB上的点,连结DE,且B=CAD=ADE。ABC、EBD、ADC的周长依次为m、m1、m2。求:的范围。证明:因为B=CAD=ADE,所以DE/AC。设BD=BC,则m1=m。由ACDBCA,知,故。所以 。13 P 为O外一点,PN是O的切线,切点为N,M为PN的中点。过P、M作O1,与O相交于A、B两点,BA的延长线交PN于Q。求证:MQ:QN:PM:PQ=1:2:3:4。 证明:如图,QMQP=QAQB=QN2,所以。由此得 ,即 ,QP=2QN。于是 。设PN=6t, 则 QM=t, QN=2t, PM=3t, PQ=4t,所以MQ:QN:PM:PQ=1:2:3:4。14两等圆O、O 相交于P、Q两点,并且一圆经过另一圆的圆心,PQ交OO于A点,O与O内切,与O外切,并在OO的P点的一侧与OO相切于C点,BC是O的直径。求证:BCAP是正方形。证明:如图,设等圆的半径为r,另一圆的半径为r,CO=x,那么(r + r )2 = r 2 + (x + r)2,(r r )2 = r 2 + x2,即 2rr = x2 +2xr,r2 2rr = x2。解得 。所以 于是由APAC,BCAC知四边形ACBP是正方形。 练习3(三角函数法)1 在ABC中,AB=AC,P为BC上任一点,PDAB,垂足为D,PEAC,垂足为E,CGAB,垂足为G。求证:PD+PE=CG。证明:因为AB=AC,故B=C,由知PD+PE=sinB(BP+PC)=BCsinB=CG。2 在ABC中,ACB=900,CDAB于D。求证:。证明:因为ACB=900,CDAB,所以 。所以 。 3. 在ABC中,ACB=900,P为BC中点,PDAB,垂足为D。求证:AD2 BD2 = AC2。证明:因为ACB=900,P为BC中点,PDAB,所以所以 4已知在ABC中,AB=AC,A=900,D在AB上,E在AC上,。求证:ADE=EBC。证明:如图,故 。由此解得 。所以ADE=EBC。5ABC的两条高AD、BE相交于H,延长AD交外接圆于K。求证:HD=DK。证明:如图,所以 HD=DK。6以O上一点为圆心作O,记O与O的一个交点为A,O的直径AB交O于C。求证:ABAC=2OC2。证明:如图,作OD垂直AC于D,则由OA=OC可知AD=DC。于是由射影定理得,即 ABAC=2OA2=2OC2。 另证:由知 ABAC=2OA2=2OC2。7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任作一直线交BC于E,交DC的延长线于F。求证:。 证明:如图,AEcosBAE=AB, AFsinBAE=AD=AB,所以 ,即 。8在RtABC中,A=900,ADBC,垂足为D,BC上有一点E,且BE=CD,过A、D、E三点作圆,并过B作圆的切线,切点为F。求证:。证明:如图,因为A=900,ADBC,故BDCD=AD2,DAB=C。那么 所以 。9在矩形ABCD中,过A作对角线BD的垂线AP,垂足为P,过作BC、CD的垂线PE、PF与BC、CD分别交于E、F。求证:AP3=BDPEPF。证明:如图,记ADB=,那么BAP=PBE=DPF,故所以 AP3=BDPEPF。10设ABCD是已知O的内接矩形,过A作该圆的切线,与CD、CB的延长线交于E、F。求证:。证明:如图,记ADB=,那么FAB=AED,故。所以 。11已知:半圆的直径AB,半圆外的直线l与BA的延长线垂直,垂足为T(ATBC,B=450,O和I分别是三角形ABC的外心和内心,且,求sinA 。 (198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证明:如图,设O、I分别为ABC的外心和内心,D、E分别为O、I在BC上的投影,那么。(1)当OIAB时,由I在AB的中垂线上可知ABI是等腰三角形,于是 ABI=BAI。所以A=2BAI=2BAI=B=450,即。(2)当OI/AB时,有 所以 。化简,得 因为B=450,故A+C=1350。所以。所以 。于是 。综上所述,或 。14. 如图,在ABC中,ACB450,D为AC上一点且ADB600,AB切BCD的外接圆于B,求证:AD :DC2 :1。 证明:因为ACB450,ADB600,AB切BCD的外接圆于B,所以CBD150,ABD450,A750。 根据正弦定理知。于是有 。所以AD :DC2 :1。第二章 证题术练习1(线段相等)1. 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腰上的中线也相等。证明:如图,设AB=AC,BE、CF分别是ABC与ACB的平分线,那么由ABC=ACB,EBC=FCB,BC=BC知BCECBF,所以BE=CF,即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再设BE、CF分别是AC、AB边上的中线,那么由ABC=ACB,BF=CE,BC=BC知BCECBF。所以BE=CF,即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2. 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CD、DA的中点。连BE与CF交于点P,求证:APAB。证明:因为E、F分别是边CD、DA的中点,故BCECDF,从而BECF。过A作BE的垂线分别交BE、BC于H、G,那么ABGBCE,故BG=CG。根据GH/CP知BH=HP。所以ABP是等腰三角形,且AP=AB。3. 正方形A1B1C1D1在正方形ABCD内,又A2B2C2D2分别是AA1、BB1、CC1、DD1的中点,求证:A2B2C2D2也是正方形。证明:设O是正方形A1B1C1D1和正方形ABCD的相似中心,那么OA1AOB1B,故。因为A2、B2分别是AA1与BB1的中点,从而,所以 OA1A2OB1B2。于是由OA1与OB1垂直且相等知OA2与OB2垂直且相等。 同理,OC2与OB2垂直且相等,OC2与OD2垂直且相等。所以A2B2C2D2是正方形。4. 在等边ABC中,延长BC至D,延长BA至E,且使AEBD,求证:CEDE。证明:过E作EFBD于F,那么由知CF=FD,即F是CD的中点。所以CDE是等腰三角形,且CE=DE。5. 锐角ABC的高交于点O,在线段OB和OC上各取点B1和C1,使得AB1C=AC1B=900。求证:AB1=AC1。证明:因为BEAC,CFAB,所以B、C、E、F共圆,故AEAC=AFAB。又因为AB1CB1,AC1BC1,所以,故AB1=AC1。6. 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比为1:2:4,求证:角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证明:如图,设AD、BE、CF分别是A、B、C的平分线,则。 (1)因为DAC=DCA,FCB=FBC,AFI=FAI,AIE=AEI,所以 AD=DC,BF=CF,FI=AI=AE。 (2)由ADBCAB知 ,故 。 (3)由(1)、(3)可得 (4)由AICCAB知 ,故 ,即 ab+bc=ac。 (5)由AFCACB知 ,故 ,即 b(a+b)=c2。 (6)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 (7)(8)由(7)和(8),即得 DE=DF,即DEF是等腰三角形。7. 已知等腰ABC底边上的高为AH,从一条边上的点P向另两条边作垂线PD、PE,若AHPD+PE,求证:ABC为正三角形。证明:如图,因为AB=AC,故PD+PE=BF=AH,所以 AC=BC,从而AB=BC=CA,即ABC为正三角形。8. 以任意三角形的边为底向形外作底角为300的等腰三角形ABC、BCA、CAB。求证:ABC是正三角形。证明:设AB=x, CA= y, BC=z,因为ABC、BCA、CAB都是底角为300的等腰三角形,所以。同理,所以AB= BC= AC,即ABC是正三角形。9. 已知ABC的高AD、BE交于H,ABC、ABH的外接圆分别为O和O1,求证:O和O1的半径相等。证明:因为AD、BE分别是ABC的高,故BHC+A=1800。所以O和O1的半径分别为。所以O和O1的半径相等。10. 若一个圆外切四边形有一对对边相等,求证:圆心到另一对对边中点的距离相等。 证明:如图,设AB=CD,H、F分别为AD与BC的中点,E、G为切点,那么。因为ABCD是O的外切四边形,故AD+BC=AB+CD=2AB,AE+DG=AD,BE+CG=BC,所以所以OH=OF,即圆心到另一对对边中点的距离相等。练习2(角相等)1. 在ABC中,ACBC,ACB900, D是AC上一点,且AE垂直BD的延长线于E,又2AEBD,求证:BD是ABC的平分线。证明:因为ACBC,ACB900,2AEBD,所以。于是 。由积化和差公式可得。所以sin(ABD ABD)=0,即ABD =ABD。所以BD是ABC的平分线。2. 从ABC的顶点B、C分别作A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D、E,直线BE与CD相交于P。求证:AP平分A的外角。证明:如图,连AP,因为AD是A的平分线,CEAD,BDAD,所以CE/BD,且AECADB。于是。所以AP/CE,故APAD。所以AP平分A的外角。3. 在ABC中,C900, D是AB上一点,作DEBC于E,使BEAC,且2BD1,又DE + BC1,求证:ABC300。证明:因为DE/AC,故BDEBAC。所以。因为BE=AC,故 。由 DE+BC=1知,由此即得 AC2+BC2=BC。 (1)又由 BD2 = BE2 + DE2 = AC2 + (1 BC)2 = AC2 +BC2 +1 2BC = AB2 +1 2BC得。 (2)由(1)、(2)解得 。所以 ,故B=300 。4. 在凸四边形ABCD的边BC上取两点E、F(E比F离B较近),若BAECDF,且EAFFDE,求证:FACEDB。证明:因为 A(BF, CE)=(BF, CE)=D(BF, CE),故。因为BAECDF,EAFFDE,所以,即。解得 FACEDB。5. 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平分BDA,在CD上任取一点E,连BE交AC与F,延长DF交BC与G。求证:GACEAC。证明1 如图,过A作AC的垂线AH,连BD分别交AC、AH于I、H。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知(BD,IH)=1。连GE交AH于H,交AC于J。根据完全四角形CEFG的调和性知(BD,IH)=1,由 (BD,IH)=(BD,IH)知H与H 重合。由AC与AH垂直,且(GE,JH)=(BD,IH)=1知AC与AH是GAE的内外平分线。所以 GAC=EAC。6.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AD上一点,F为AB上一点,且BEDF,BE与DF交于G,求证:BGCDGC。证明:如图,连CE、CF,作CLDF于L,CMBE于M,作FJCD于J,EKBC于K,那么SBEC=SABCD/2= SDFC。因为2 SBEC=BECM,2 SDFC=DFCL,BE=DF,故CL=CM。从而RtCLGRtCMG。所以BGCDGC。7. 设O是平行四边形ABCD内一点,且AOB+COD1800。求证:OBCODC。证明:过C作CO/BO,过D作DO/AO,两线交于O,那么ABODCO。故AOBDOC,且AOOD、BOOC都是平行四边形。因为AOB+COD1800,所以DOC +COD1800,所以O、C、O、D共圆。所以ODCOOC=OBC。8. 梯形ABCD中,AB/CD,ABCD,K、M分别是腰AD、BC上的点,若DAMCBK,求证:DMACKB。证明:因为DAMCBK,所以、M共圆。故DKMCBA,AKBAMB。因为AB/CD,所以DCM+CBA1800,于是DCM+DKM1800,从而D、C、M、K共圆。所以DKCDMC。于是CKB=1800 AKB DKB=1800 AMB DMC=DMA。9. 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分别为AB、CD的中点,延长AD、BC分别交EF的延长线于H、G,求证:AHEBGE。证明:如图,连BD,取BD的中点M,连EM、FM。因为E、F分别为AB、CD的中点,故EM/AD, FM/BC,且2EM=AD,2FM=BC。因为AD=BC,所以EM=FM。于是MEFMFE。所以 AHEMEFMFE=BGE。10. 正方形ABCD中,E为AD中点,F为ED中点。求证:FBC2ABE。证明:不妨设AB=4,那么AE=2,EF=FD=1。所以。由 ,即得FBC2ABE。练习3(平行于垂直)1. 在ABC中,BAC900, ABAC,M为AC中点,N在BC上,且BN2NC。求证:ANBM。证明:过N作ND/AB交AC于D,则CD=DN。又2CN=BN,故2CD=AD。由ABAC,ADDN,知BAMADN,所以ANBM。2. 已知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都在AEC内部,M是EC的中点。求证:BMDM。证明:过C作CFBD于F,过E作EGBD于G,过A作ANBD于N,则ANBBFC,ANDDGE。于是M到BD的距离就是梯形CFGE的中位线,它等于CF与EG的半和即BD的一般,所以BM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MDM。3. 设D是等腰直角ABC底边BC的中点,P是直线BC上的任意一点。引PEAB于E,PFAC于F。求证:DE与DF垂直且相等。证明:因为CF=FP=AE,AD=DC,DAE=1350=DCF所以ADECDF。那么有ADDC,即知DEDF。所以DE与DF垂直且相等。4. 设O与O外切于P,一条外公切线分别切O与O于M、N。过P任作直线分别交O与O于A、B。求证:AMBN。证明:如图,延长MO交O于C,连OA、AC、OC、ON、NB、OB,易知ON/OC,OB/OA,故BON=AOC。所以 AOCBON。所以AC/BN,所以ACAM。5. 作圆内接四边形对边所在的直线所成之角的平分线,求证:所得四线交成一个矩形。证明:如图,易知PRPS,QRQS。又所以四边形PSQR是矩形。6. 已知BD、CE分别为ABC的B、C的外角平分线,且ADBD于D,AECD于E,求证:DE/BC。证明:如图,延长EC、DB交于Ia,过Ia作IaFBC于F,那么。故 。同理,。所以 。所以DE/BC。7. 在ABC的中线AD上任取一点P,直线CP和AB交于E点,直线BP和AC交于F点。求证:EF/BC。证明:如图,因为AD,BE、CF共点,且BD=DC,所以根据塞瓦定理得 ,即 。所以EF/BC。8. 在ABC中,设BC的中垂线交直线AB于D,自A、C作ABC的外接圆的切线交于E。求证:DE/BC。证明:如图,连CD,则DAE =ACB =BCD ACD =BACD =ACEACD=DCE所以 A、C、E、D共圆。所以CDE =CAE =DBC=DCB,故DE/BC。9. 在ABC中,A角的平分线交BC于D。过A作一圆切BC于D而交AB、AC于E、F。求证:EF/BC。证明:连DE,则CDA=DEA故B +BAD=AEF+FED=AEF+DAC。因为DA平分BAC,所以BAD=DAC。于是B=AEF。所以EF/BC。10. 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一边在其两侧各作一个正三角形ACP和ACQ。求证:BPDQ为平行四边形。证明:如图,因为AB与CD平行且相等,AP与CQ平行且相等,所以BAPDCQ,故BP=DQ。又因为AB与CD平行且相等,CP与AQ平行且相等,所以CDPABQ,故BQ=DP。所以四边形BPDQ为平行四边形。练习4(和差倍分、线段之积)1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满足AP=1,BP=2,CP=3,求正方形ABCD的面积。解:由 解出a2即可。2已知:以AF为直径的O与以OA为直径的O1内切于A,ADF内接于O,DBFA于B交O1于C,连结AC并延长交O于E。求证:(1)AC=CE;(2)AC2=DB2 BC2 。证明:(1)两圆内切于A,故A是两圆的外位似中心,所以AC与AE之比为两圆的半径之比,即1:2,故AC=CE。(2)因为ADF、ACO都是直角三角形,且BDAF,那么根据射影定理可得 AC2=ABAO,BC2=ABBO。所以 AC2+ BC2=ABAO+ABBO=AB(AO+BO)=AB(BO+OF)= ABBF=BD2。即AC2 = BD2 BC2。3已知:O1与O2内切于点P,O2的弦AB切O1于点C,连结PA、PB,其延长线交O1于点D、E。求证:PC2 = PAPB ACBC 。证明:因为O1与O2内切于点P,故P是两圆的外位似中心,故,所以DE/AB。 连DE,则DPC=DEC=ECB=CPE,即PC平分APB,那么根据第4题的结论可得 PC2 = PAPB ACBC 。 4在ABC中,ABAC,A的平分线AD交BC于D。求证:AD2=ABAC BDCD 。 证明:因为A的平分线AD交BC于D,根据斯特槐公式得5已知ABC中,C=900。求证:BC2+AC2=AB2。证明:如图,作CN/BE交DE于N,交AB于M,连CD、BK,那么SADNM=2SADC,SACHK=2SABK,ADCABK,所以 SADNM = SACHK。同理 SMNEB = SCBFG。所以 SADNM + SMNEB = SACHK + SCBFG,即 a2 + b2 = c2。(此证法称为毕达哥拉斯证法,记载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6ABC内接于O,AB的延长线与过点C的切线CD相交于点D,E是O上的点,满足CB=CE ,BE与AC相交于点F。求证:(1)BE/CD; (2)CF2 BC2 = BFFE 。证明:(1)因为CB=CE,CD是切线,所以 ECD=EBC=BEC,故BE/CD。(2)由(1)知 。在BCF中应用余弦定理,得所以CF2 BC2 = BFFE 。7已知:O1与O2外切于点P,过O2上一点B作O2的切线,交O1于点C、D,直线PB交O1于点A。求证:AD2+BCBD=AB2 。证明:因为DB是O2的切线,O1与O2外切于点P,所以ABD=ADP,所以ADPABD,故AD2=APAB。又BCBD=BPAB=AB(AB AP)=AB2 ABAP,所以AD2+BCBD=AB2 。8已知P为等腰ABC的底边BC的延长线上的点。求证:AP2 = AB2 + BPPC。证明:如图,因为ABC是等腰三角形,故2ABcosB=BC。在ABP中应用余弦定理,得AP2 =AB2 +BP2 2ABBPcosB= AB2 +BP(BP 2ABcosB)= AB2 +BP(BP BC)= AB2 + BPPC。9已知:ABC中,ACB=2ABC。求证:AB2=AC2+ BCAC。证明:在BC上取一点D,使AD=AC,那么2ABC=ACB=ADC=ABC+DAB,故ABC=BAD,从而BD=AD。在ABC中应用余弦定理,得AB2 = AC2 + BC2 2ACBCcosC= AC2 + BC(BC 2ACcosC)= AC2 + BCBD= AC2 + BCAC。10在四边形ABCD中,ABC=DCB,DA、CB的延长线相交于P。求证:PAPD=PBPC+ABCD。证明:作ABD的外接圆交BC于E,那么由ABP=DCE,PAB=DEC,知ABPECD。所以 ,即 CEBP = ABCD。另一方面,PAPD = PEPB = PBPC + PEPB PBPC= PBPC + PB(PE PC)= PBPC + PBEC,所以PAPD = PBPC+ABCD。11过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顶点A的圆交AB、AD、AC于F、H、G。求证:ABAF + ADAH = ACAG 。证明:如图,连FG、FH、HG,那么由托勒密定理知HGAF + FGAH = FHAG。 (i)另一方面,由 HFG =HAG =ACB,FHG =CAB,知FHGCAB。所以 (ii)由(i)、(ii),即得 ABAF + BCAH = ACAG。由平行四边形知BC=AD,所以 ABAF + ADAH = ACAG 。 12已知PAB、PCD是O的割线,PQ与O相切于Q,且CAP=DAB。求证:PQ2 = PA2 + ACAD。证明:如图,连BD,那么由 PAC =DAB,PCA =ABD,知PACDAB。所以, 即 PAAB = ACAD。 另一方面,PQ是切线,故 PQ2=PAPB=PA(PA+AB)=PA2+PAAB。所以 PQ2 = PA2 + ACAD。13 已知:在ABC中,AB=AC,从底边BC的延长经线上取一点P。求证:AP2 AB2= PBPC。证明:应用余弦定理得AP2=AB2+BP2-2ABBPcosABP = AB2+BP2-BCBP = AB2+BPCP即AP2 AB2= PBPC。14已知:在梯形ABCD中,AB/CD,AD=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护安全培训做法与意义课件
- 商铺门面租赁合同解除协议书9篇
- 到山下去看树课件
- 化工企业机电安全培训课件
- 初级起重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兴县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课件
- 国产无人机营销方案(3篇)
- 媒体营销项目营销方案(3篇)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重点校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
- 内蒙古银质针课件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临床前药效学与安全性研究技术指南
-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培训
- 质量源于设计课件
- 2023年快递员职业技能理论考试题库(600题)
- 郭天祥51单片机教程
- GB 31644-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完美版)Review of Unit 5
- 掌骨骨折查房课件
- 大学食堂装饰装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