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质量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化耕种管收等20个作业项目的质量指标、判定依据及相应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化耕种管收等作业质量的检查,并作为仲裁作业质量纠纷的依据。2作业质量要求2.1翻地作业2.1.1适用于玉米、水稻、小麦、高粱、谷子、杂粮及经济作物等田地的翻地作业。翻地应根据地势、土质和土壤的适耕性等条件适时进行。一般土壤含水量应为18%23%,以不起干坷垃和明条为宜。春翻作业应在解冻层达到耕深要求时进行;秋翻作业在地表冻结56cm深时应停止。2.1.2 耕深及一致性。旱田:耕深为1822cm。水田:耕深为1520cm,耕深误差为2cm。耕深不一致率5%。2.1.3耕作直线度及耕幅一致性。耕堑直,百米直线度30cm;耕幅一致,实际幅宽与设计幅宽误差为4 cm。2.1.4翻垡与覆盖率。立垡与回垡率5;残株杂草覆盖率90。2.1.5地面平整度。垂直耕作方向lOm长度范围内地表平整度5cm。 2.1.6不漏耕,不重耕,地头横耕整齐。2.1.7开闭垄要求。开闭垄距离40m,开垄宽度30cm,深度15cm。闭垄高度lOcm。2.2深松作业 2.2.1 适用于土壤全面深松、垄间深松、起垄深松、中耕深松等土壤深松作业。2.2.2耕深及一致性。中耕深松一般耕深为2025cm。以破碎犁底层为目的,一般耕深为2530cm;全面深松耕深30cm,各行深度误差为2 cm。2.2.3深松沟凿形铲宽为4 cm6cm,双翼铲宽为8cm12cm。2.3耙茬作业2.3.1耙深应达到14cm16cm,误差为1cm。2.3.2地表平整,耙后垄沟垄台无明显差别,沿播种垂直方向在4 m宽的地面上,高低差3 cm。2.3.3不漏耙,不拖堆。相邻作业幅重耙量15cm。2.4旋耕灭茬作业2.4.1耕深。旱田:14cm18cm。水田:12cm15cm。2.4.2土壤细碎,地面平整。每平方米耕层内土块外形最大尺寸6cm的不得超过5个。2.4.3根茬破碎。破碎长度应5cm,其合格率应90。2.4.4无漏耕,不拖堆。2.5起垄作业2.5.1 适用于各种起垄作业及深松起垄。2.5.2垄向直线度。垄形直,50m垄长直线度误差10cm。2.5.3垄距相等。垄体宽度按农艺要求形成标准垄形。垄距误差为2cm,往复结合垄距误差为3cm。起垄工作幅误差为5cm。2.5.4垄体一致,深度均匀。各铧入土深度误差为2 cm;垄高一致,垄体压实后,垄高应16cm,各垄高度误差为2cm。2.5.5垄形整齐,不起垡块,应包严残茬和肥料。2.5.6地头整齐,垄到地边。2.6耙地作业2.6.1 适用于翻地后地表浅层的整地作业。2.6.2耙深。达到要求耙深,一般轻耙为8cmlOcm,重耙为14cm16cm。耙深误差为1 cm。2.6.3土壤细碎,地面平整。每平方米耕层内土块外形最大尺寸lOcm的不得超过5个;沿拟播种垂直方向,在4m宽地面上,高低差3 cm。2.6.4不漏耙,不拖堆。相邻作业幅重耙量15cm。2.6.5 耙地作业必须实行对角耙。2.7镇压作业2.7.1 适用于播前、播后的平地镇压和垄上镇压。耙地、起垄后应及时镇压。2.7.2土壤紧实。镇压后lOcm深的土层,土壤容重为0.9 g/cm31.1g/cm3。2.7.3不漏压,不拖堆。相邻工作幅重压宽度30cm。2.8联合作业2.8.1 适用于旋耕灭茬、深松、起垄、镇压、播种、打药及深松、施肥、起垄、镇压、播种、打药等联合作业项目。2.8.2 各项作业分别参照有关质量标准执行。a)旋耕灭茬:按本标准2.4执行。b)深松:按本标准2.2执行。C)起垄:按本标准2.5执行。d)镇压:按本标准2.7执行。e)播种:按本标准2.10执行。f)打药:按本标准2.16执行。2.9深施肥作业适用于各种旱田作物播前深施肥作业,播种施肥联合作业及水稻施肥作业,见表1。表1:深施肥作业质量作业项目质量标准施 肥 深 度施 肥 量行 距肥带宽度隔 离 层覆盖 镇压播前深施肥 作 业达到812cm,深度均匀一致。播量准确,实际施肥量与计划施肥量误差为3%。各行施肥量误差为4%,无漏施和断条(漏施30cm的为断条)。行距一致,各行宽度误差1.5cm,肥带宽度3cm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时,种肥之间应形成一定厚度的土壤隔离层,其隔层3cm。旱田作物深施化肥土壤覆盖率达到100%。施肥播种联合作业小麦:与播种深度相同。大豆:侧深施肥距种子5cm,深3cm。玉米:种子下深施5 cm8cm,侧深施距种子4 cm6cm,深度5 cm8cm。水稻深施肥 作 业结合耕整地施肥,施入泥面下6cm10cm,插秧同时深施肥,施肥深4cm5cm,侧5cm6cm。2.10播种作业适用于大豆、玉米、谷子、小麦、高粱等作物的机械精密播种、穴播种及条播种,见表2。表2:播种作业质量作业项目质量标准播量准确性播深及一致 性播行直行线度行距相等覆土镇压精密播种作 业大豆单粒等距点播:每点一粒,距离相等,单粒率95%,粒距误差2cm。玉米垄上精量点播:可进行全株距或半株距单粒等距点播,单粒合格率90%,粒距误差3cm。漏播率2%。正常情况下播深:大豆3cm5cm,玉米3 cm5cm,谷子3cm,高粱3cm4cm,播深误差为1cm,均以播后镇压的土层厚度计算。50cm长直线度误差为5cm,垄上播种就对准垄顶中心,偏差为3cm。行距误差1cm,台间误差2cm,机组往复行距误差5cm。覆土均匀、严密不准露种,播种后及时镇压。谷子播后应重压, 6cm土层内土壤容量达到1.2 g/cm31.3g/cm3。穴 播(簇播)作业玉米:种子间距单株距的0.81.2。每穴播23粒种子,双粒率70%。条播作业小麦:实际播量与计划播量误差为2%,各行播量误差为2%。大豆、谷子、高粱:实际播量与计划播量误差为3%,对机械除草或间苗地增量10%15%,行间播种量误差3%,播种均匀不断条(超过计划株距20cm为断条)每50cm间不超过一处。2.11栽植作业适用于烟草营养钵育苗和甜菜纸筒苗的田间机械栽植作业,见表3。表3:栽植作业质量作业项目质量标准株距一致覆土种苗直立培土灌水烟草栽植(灌 水)作 业株距均匀,实栽株距和理论株距误差为3%,各相邻株距误差为2%。覆土严密,厚度一致。栽植后烟苗直立,无倒伏,苗株与地面重直位置倾角45。培土器在烟苗两侧筑成开口小垄,垄形高度以不压苗蕊为宜。每穴给水适量甜菜栽植作 业株距相等,株距误差为2%。重栽率10%,漏栽率5%。倒伏率,伤苗率均为5%。2.12水稻插秧作业2.12.1 适用于水稻工厂化育苗的机械插秧作业。2.12.2衔接行距误差为3cm。 2.12.3漏插穴数5%,伤秧和勾秧株数5%,漂秧株数5%,反倒率3%。2.12.4 插秧深度3cm,相对均匀度合格率85%。2.13 水稻乳苗抛栽作业 适用于进行水稻乳苗机械抛栽作业。每平方米有苗130株150株,伤苗率5%,抛栽均匀度合格率80%。2.14地膜覆盖作业2.14.1 适用于玉米、甜菜、烤烟、蔬菜、花生等作物地膜覆盖作业及含有地膜覆盖作业项目的联合作业。2.14.2保证整地质量,地表平坦无作物残茬。2.14.3膜面贴紧压实,无漏覆、无皱折、无断裂、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5cm/m2,采光面宽度98%。2.14.4保证膜边覆土的宽度和厚度,压膜覆土宽度10cm、厚度5cm,合格率95%,漏覆土面积2%。2.14.5对垄台位置准确,偏差4cm,一般垄光照宽度30cm,玉米大垄双覆膜光照宽度45cm,宽度合格率80%。2.15中耕培土作业适用于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中耕作物的中耕除草、培土的机械作业,见表4。表4:中耕培土作业质量作业项目质量标准大 豆玉米谷子作业时期第一次中耕在第一片复叶展开前,第二次中耕在分枝期前,第三次在初花期完成第一次中耕在3叶期进行,第二次在定苗后进行,第三次在拔节前进行。第一次晚于5叶期,第二次不晚于8叶期,第三次在1112叶期耕深与培土高度第一次耕深15cm,培土不超过子叶痕,第二次耕深10cm12cm,培土不超过第一复叶节。各铧耕深误差2cm第一次耕深10cm12cm,有坐犁土,垄帮有少量培土。第二次耕深12cm16cm,有碰头土。第三次耕深14cm16cm,有犁土,培土至玉米根茎部8cm10cm。深度一致,其误差2cm第一次耕深12cm15cm,垄沟有坐犁土。第二次深度12cm16cm,垄沟帮有浮土,垄沟有过犁土。第三次培土高度至各谷子茎基7cm9cm。各铧耕深误差2cm灭草率与伤苗率灭草率:第一次70%,第二次85%,第三次95%。不埋苗、不压苗、各次中耕伤苗均1%各次中耕(结合苗间除草)灭草率80%,作业不偏墒、不压苗、不埋苗,各次中耕伤苗率1%按大豆同项目标准执行行距一致各垄行距一致,不偏墒不漏耕,行距误差1cm.地头整齐按大豆同项目标准执行按大豆同项目标准执行2.16喷雾作业2.16.1 适用于作物的化学除草、病虫防治及叶面喷洒微肥、生长调节剂等的田间机械喷雾作业。2.16.2按农艺要求的药剂品种正确计算用药量和喷液量,适时喷洒。2.16.3喷药量和喷液量准确。实际喷液量和计划喷液量误差5,各喷头喷液量误差3。2.16.4喷洒均匀,雾化良好,不漏喷,相邻喷头重复宽度为515cm,且宽度一致,往复喷洒重复宽度30cm。2.16.5化学除草喷雾作业,根据药剂和灭草对象,其杀草率不小于85,机械作业伤苗率1。2.16.6化学除草播前土壤处理,喷药混土联合作业或喷药后随即耙地混土,易挥发光解的农药耙混深度lOcm,一般农药浅耙混土深度2cm3cm。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混土深度浅于播种深度,不伤苗。2.16.7不得将药液喷到敏感的作物上。调整或修理喷洒机械应在地块外进行。2.17喷灌作业2.17.1 适用于使用喷灌机进行的喷灌作业。2.17.2 喷灌强度应小于土壤入渗速度,以地表不产生径流、不破坏土壤结构、地表不板结为原则。2.17.3 雾化良好水滴直径为1mm3.5mm。2.17.4 喷洒均匀度85%。2.17.5 无漏喷,喷洒重复度100cm200cm2.18分段收获作业适用于小麦、水稻、大豆等作物进行分段收获的收割作业及玉米果穗摘收作业。见表5。表5:分段收获作业质量作业项目质量标准小 麦 收 割水 稻 收 割大 豆 收 割玉米果穗收获时 期蜡熟中期至末期。在完熟期收获。豆荚及豆粒开始归圆,落叶70%,秋雨大、土壤过湿不宜进行。玉米籽粒含水量降到25%30%。割 茬一般情况下,割茬高度15cm18cm。如收割后单独进行秸秆切碎还田,割茬高度为20cm25cm。割茬高度8cm12cm (还田),正常应为3cm5cm割茬高度以不漏底荚为准。割茬高度15cm。 放 铺放铺规整,均匀成鱼鳞状。放铺角度为4575,不塌铺,不掉沟。与前进方向成9020。条铺摆放与作业方向成30,且连续均匀。损失率收割损失率1%,拾禾损失率2%。收割损失率1%。拾禾收割损失率1%。拾禾脱谷损失率2%,泥花豆率3%,破损率1%。植株倒伏率5%,果穗落地率3%,落粒损失率2%,籽粒破碎损失率1.5%,苞叶剥净率93%。2.19联合收获作业适用于小麦、水稻、大豆和玉米联合收获作业,见表6。表6:联合收获作业质量作业项目质量标准小 麦水 稻大 豆 玉 米收获时期蜡熟末期至完熟中期。完熟期收获。在黄熟期进行。90%以上植株的果穗子粒硬化。割茬高度10cm15cm8cm12cm割茬以不留底荚为准。割茬高15cm损失率收割、脱谷和清选综合损失率3%,籽粒破碎率1%,清洁率95%收割、脱谷和清选综合损失率3%,籽粒破碎率2%,清洁率95%综合损失率3%,破碎率5%,泥花豆率5%,清洁率95%综合损失率3%,破碎率3%,清洁率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流的危害课件
- 《棉花姑娘》教学课件
- 佳音英语教学课件
- 一故事一音标教学课件
- 用水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电路分析模拟试卷 基础知识专项训练
- Ⅳ期压疮足跟部护理查房记录
- 2025至2030药房管理系统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甘蔗收获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及计量办法
- 肾脏疾病常见症状和诊疗
- 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题库及答案
- 数据中心负荷计算方法
- 金X绅士无双攻略
-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复习) 高一数学 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 YY/T 1851-2022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纯钽粉末
- GB/T 27518-2011西尼罗病毒病检测方法
- GB/T 26255-2022燃气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的钢塑转换管件
- GB/T 14202-1993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容积密度测定方法
-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