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答案%20.doc_第1页
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答案%20.doc_第2页
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答案%20.doc_第3页
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答案%20.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计算分析题(30分)1、已知某地区2000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单位:亿元):(1)总产出8673亿元;(2)中间消耗4124亿元;(3)最终消费3658亿元;(4)资本形成总额898亿元;(5)固定资本消耗259亿元;(6)货物和服务进口(含自外地购入)86亿元。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服务出口(含向外地输出)。解答:按生产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6734124=4549(亿元)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4549259=4290(亿元)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所以:货物和服务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进口=45493658898+86=79(亿元)2、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参考期末复习指导47页第3题。(1)当期增加值为2800亿元,其中劳动报酬1300亿元,生产税净额3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2)当期利息收入10亿元,利息支出35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800亿元,来自其它单位的投资收益20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5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8亿元,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15亿元。要求: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解:(1)该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 =当期利息收入-当期利息支出+ 投资收益-地租净支出-红利支出-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外商企业收益留存 =1035+2005800815=653(亿元) (2)该企业部门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编制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已知资料,计算该部门总营业盈余和净营业盈余。 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28001300300 =1200(亿元) 净营业盈余=总营业盈余固定资本消耗=1200-200=1000(亿元) 第二步:将已知和计算的有关资料编入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形成帐户 单位:亿元使 用 来 源劳动报酬 1300生产税净额 300总营业盈余 1200净营业盈余 1000总增加值 2800固定资本消耗(一) 200净增加值 2600 合 计 2800合 计 2800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单位:亿元 使 用 来 源 财产收入 863 原始总收入 547 固定资本消耗(一) 200 原始净收入 347总营业盈余 1200固定资本消耗(一) 200净营业盈余 1000财产收入 210合 计 1410合 计 14103、已知某地区如下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单位:亿元)参考期末复习指导31页第2题。(1)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元。(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6)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亿元。(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16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解:用生产法计算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加值)=(各部门总产出 该部门中间投入)=(280-62)+(960-340)+(326-83)+(188-35)+(237-68)+(452-85)+(530+53010%-76)=2277(亿元)用支出法计算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 =1686+548+(75-32)=2277(亿元)4、参考期末复习指导47页第4题。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16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800亿元,上缴生产税150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50亿元,支付无形资产使用费等财产收入1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138亿元,支付职工社会保险金17亿元,为灾区及希望工程捐款8亿元,上缴现期所得税450亿元。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并编制有关的收入分配帐户。解: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1680-800-(150-50)=780(亿元) 原始收入总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780+(138-142)=776(亿元) 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收入总额+经常转移收入净额=776+(0-17-8-450)=301(亿元) 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分配帐户如下(单位:亿元):收入形成帐户 单位:亿元使 用 来 源 劳动报酬 800 生产税净额 100 总营业盈余 780总增加值 1680 合 计 1680合 计 1680原始收入分配帐户 单位:亿元使 用来 源财产收入 142总营业盈余 780原始收入总额 776财产收入 138合 计 918合 计 918 收入再分配帐户 单位:亿元使 用 来 源经常转移支出 475 所得税 450 社会福利 17 捐 款 8 可支配总收入 301原始收入总额 776 合 计 776合 计 7765、某企业1999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参考期末复习指导56页第1题。(1)可支配总收入801万元;(2)固定资本消耗530.1万元;(3)缴纳资本税44.6万元;(4)接受捐赠81.9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40万元;(6)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资金814.5万元;(7)年初库存32万元;(8)年末库存17.6万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并编制资本账户。解:(1) 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贵重物品净获得 =814. 5 + (17.6-32)+0 =800.1(万元)(2)资本账户 资 本 账 户 单位:万元 资 产 变 化负 债 变 化资本形成总额 800.1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814.5 库存变化 14.4 贵重物品净获得 0固定资本消耗() 530.1土地及其他非生产资产净购买 0 净贷出(+) 净借入() .8总储蓄 801固定资本消耗() 530.1净储蓄 270.9应收资本转移 81.9应付资本转移 84.6合 计 798.3合 计 798.3 说明:由于企业没有最终消费,可支配收入全部形成储蓄。6、已知某地区以下资料:企业增加值1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60亿元,支付生产税10亿元,政府生产补贴0.2亿元,上缴政府所得税30亿元,支付财产收入(包括分红、利息等)20亿元,支付医疗、食堂、学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5亿元,支援灾区捐款0.1亿元,利息收入1.3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10亿元,资本形成总额70.4。要求:(1)计算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2)计算企业可分配总收入;(3)计算企业总储蓄;(4)计算企业净金融投资;(5)根据已知数据和计算的全部数据,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帐户。(1)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原始收入)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财产支出180(609.8)1.32091.5初次分配帐户 使 用 来 源劳动者报酬支出 60 生产税净额 9.8 财产支出 20原始总收入 91.5 增加值 180财产收入 1.3合计 181.3合 计 181.3 (2)可支配收入=原始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91.5+0+35.1 =56.4 收入再分配帐户 使 用 来 源经常转移支出 35.1 所得税 30 社会福利 5捐 款 0.1可支配收入 56.4原始收入 91.5经常转移收入 0合 计 91.5 合 计 91.5 (3)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总储蓄,本部门没有消费,故部门总储蓄就等于可支配收入56.4 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 使 用 来 源总储蓄 56.4 可支配收入 56.4 合 计 56.4合 计 56.4 (4)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56.4+10-70.4 =-4 资本形成帐户 使 用 来 源资本形成总额 70.4 资金余缺 - 4 总储蓄 56.4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10合 计 66.4合 计 66.4 7、三次产业投入产出关系如下表(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9504068120 第二产业1950231402100 第三产业4413480931 总 产 值9085422629853要求:(1)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2)第二产业消耗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3)计算a32,分别解释a32的经济含义。 8已知某地区2006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6000亿元;(2)最终消费8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6800亿元,公共消费120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300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亿元,库存增加145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55亿元;(4)出口1400亿元; (5)进口1000亿元;(6)固定资本折旧1800亿元; (7)劳动者报酬5000亿元; (8)生产税500亿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