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XXXXXX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职业安全健康安全评价职业安全健康安全评价 项 目 名称 职业安全健康安全评价 项 目 地址 xxx 委 托 单位 XXX 有限公司 评价机构名 称 xxx 日期 二 四 年 七 月 2 委 托 单位 XXX 有限公司 评 价 单位 项 目 负 责人 评 价 组长 评 价 组 成员 报 告 编 制人 报 告 审 核人 资格证书号 APR 3 目 录 前言 3 1 评价依据和标准 4 1 1 评价依据 4 1 2 评价标准 5 2 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6 2 1 公司简介 6 2 2 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表 8 2 3 平面布置图 10 2 4 主要设备 21 3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介绍 25 3 1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 25 3 2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要求 26 3 3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格式 27 3 4 划分作业活动 28 3 4 1 作业活动划分的要求 28 3 4 2 作业活动信息要求 28 3 5 危害辨识 30 3 5 1 危害分类 30 3 5 2 危害提示 34 3 6 确定风险 36 3 7 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及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39 3 7 1 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 39 3 7 2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39 4 3 7 3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41 3 7 4 改变条件和修订 41 3 8 安全评价方法 42 3 8 1 安全评价简介 42 3 8 2 评价方法介绍 46 4 安全评价 53 4 1 安全检查表 53 4 1 1 企业选址 53 4 1 2 企业总体布局 54 4 1 3 工作场所 57 4 1 4 辅助用室 62 4 1 5 应急救援 63 4 1 6 检查结论 63 4 2 工作危害分析 64 4 3 预先危险分析 73 5 建议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79 5 1 总体要求 79 5 2 管理方面 制度 组织 人员 的对策措施 81 5 3 有毒有害物质危害的防护措施 82 6 评价结论 83 6 1 主要危险 有害因素分析结论 83 6 2 安全对策措施结论 83 6 3 安全评价总结论 83 5 前言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建立和有效运行职业安全健 康管理体系的基础 其目的是为用人单位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 系提供各项决策的基础 并为持续改进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绩效提供衡量基础 XXX 有限公司为了企业更加有效地发展 积极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 理体系 并委托国家 xxx 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中心进行企业的职业安 全健康方面的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6 1 评价依据和标准 1 1 评价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8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9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10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11 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12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 13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试行 14 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 15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16 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17 其他法律 法规 7 1 2 评价标准 1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 GB T 15236 1994 2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12801 1991 3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GB 3869 1997 4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 1992 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5603 1995 6 高温作业分级 GB T 4200 1997 7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 5083 1999 8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 5044 1985 9 有毒作业分级 GB T 12331 1990 10 生产过程危害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T 13861 1992 11 个人防护用品术语 GB T 12903 1991 12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T 11651 1989 13 一般防护服 GB T 13661 1992 14 防酸工作服 GB 12012 1989 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 87 2001 年版 1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 94 17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公安部第 6 号令 1990 18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7914 1999 19 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7915 1999 20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7916 1999 21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58 92 22 其他规范 标准 8 2 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2 1 公司简介 XXX 有限公司是生产线路板的企业 位于 XXX 属于外商独资企业 港资 注册资本 7987 万元 公司为了长远的发展 保持强烈的社会关注力和责任感 优秀的环境 保护业绩和保证职工安全与健康的良好记录 充分地体现一个现代化企业 的品质 正积极地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SHMS 公司在危险化学品的取证过程中 整理了各种资料档案 证件 建立 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 并且相应地配备 了各种消防器材 事故应急器材 伤害应急器材和劳动保护用品等 公司的建筑群采用集中布置方式 东南角是公司入口 两个门岗 南 边一个是宿舍区入口门岗 北边一个是生产区入口门岗 南边和西边是员 工宿舍区和生活设施 东边是生产区 B 厂 B 厂西侧是单层厂房 北边依 次是生产区 A 厂和 C 厂 A 厂南侧是二层厂房 生产区与宿舍区之间有围 墙隔离 并且中间有一个面积宽大的草坪 A 厂每一层搂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上下楼梯 东侧楼梯旁边还有一个 电梯 A 厂一搂分别布置着空压机房 东侧楼梯旁 啤房 铜锡线 二条 镍金线 蚀刻工序 化验室 QA 办公室 IPQC 办公室等 二搂布置着 检板房 显影房 曝光房 磨板房 丝印房 干绿油房 焗板房 油墨房 调油房 IPQC 办公室 2 个更衣室 办公室等 三搂布置着全板电镀线 二条 PTH 线 磨板机 D F 贴膜房 D F 曝光房 D F 显影房 生产 ME 办公室 IPQC 办公室 四搂布置着物控部 包装部 成品仓 冷仓 消耗品仓 化学品仓 西侧 2 个 仓库办公室 AOI 房 TQM 房 MRB 房 检板台 测试机 FQC 工作台 QA 办公室及 AB 厂的天桥通道 9 A 厂南侧厂房的一楼布置着化学品仓 板料仓 收货部 维修部及换 鞋间 二楼布置着返洗房 拉网台 晒网房 中央空调机 菲林存放房等 B 厂每一层搂的南北两侧各有一个上下楼梯 北侧楼梯旁边还有一个 电梯 B 厂一楼布置着啤房 啤模存放区域 钻房 V cut 房 编程机 锣房 配电室 办公室等 二楼布置着沉镍金 沉镍金放板区域 开料工 序 喷锡工序 喷检房 防氧化线 干燥机 空压机等 三楼东侧布置着 办公室 培训室 会议室等 西侧布置着 PIE 菲林柜 编程室 PE 部 物理实验室 制模室等 B 厂西侧布置着燃料油罐 发电机 变压器房 配电房等 C 厂每一层搂的南北两侧各有一个上下楼梯 南侧楼梯旁边还有一个 电梯 一楼布置着冷仓 黑化线 切 PP 房 切铜皮房 预组合室 大压 机房 小压机房 修边房 X Ray 机 曝光房 菲林存放房 涂布机 贴 膜机 显影机 蚀刻机 退膜机 前处理机 酸碱性药水区 发电机及油 罐 保安室等 二楼西侧布置着资料存放室 铜板仓 东侧布置着铝基板 存放区 铝板加工区域 成品仓 铜箔存放区 P 片存放区 冷仓 化学 药品仓等 10 2 2 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表 企业名称 XXX 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XXX 成立时间 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 企业网址 电子信箱 企业类型外商独资企业 港资 经济性质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私有制 登记机关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注册资本固定资产上年销售额 地 址XXX 经营场所 产 权 自有 租赁 承包 主要消防安全设施工 器 具配备情况 名称型号 规格数量状况备注 消防栓 65mm24 套良好 推车式 CO2灭火器 24kg1 台良好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24kg1 台良好 手提式 CO2灭火器 2kg125 只良好 自动温控 CO2灭火器3kg4 只良好 11 主要生产物料情况 名称储存数量年使用数量用途 敷铜板5 万平方尺144 万平方尺线路板基板 干膜3000 平方米12 万平方米图形转移 绿油 1500kg 2 4 万 kg阻焊 氰化金钾 1kg36kg 表面处理 镀金 刻蚀液5000 升12 万升腐蚀线路以外的铜 硝酸 1000kg 4 2 万 kg处理电镀残铜 硫酸 1200kg 4 8 万 kg电镀及铜表面清洁 劳动保护用品情况 名称说明 防护鞋电工绝缘鞋 防化学鞋 防护服防化学药水 防辐射作用 防尘服 护目镜防止金属 钢砂飞溅伤眼 面罩防止电焊时强光辐射和紫外线伤眼 口罩用于粉尘作业 防护手套用于机修工 配电工 化学药水操作 耳塞用于啤房 应急设施情况 名称说明 消防设备预防火灾 医药急救箱用于轻伤及其它伤害的初期处理 12 2 3 平面布置图 1 厂址位置图 13 2 厂区平面布置图 14 3 A 栋一楼设备布置图 15 4 A 栋二楼设备布置图 16 5 A 栋三楼设备布置图 17 6 A 栋四楼设备布置图 18 7 B 栋一楼设备布置图 19 8 B 栋二楼设备布置图 20 9 B 栋三楼平面布置图 21 10 C 栋一楼设备布置图 22 11 C 栋二楼设备布置图 23 2 4 主要设备 序 号 工序设备名称 设备 编号 数 量 每日工 作时间 设备使用情况 1 开料机 KL01319 5h 速度 12 刀 min 每 pnl 板开 2 刀 2 打字唛机 KL02119h 速度 12pnl min 3 磨边机 KL03120 5h 速度 14pnl min 4 倒角机 KL04121h 磨一叠板 15min 5 1 焗炉 KL05121h 6 开料 2 焗炉 KL06121h 焗板时间 6h 炉 温度 150 7 铣靶机 LC01121 5h 速度 3pnl min 8 黑化线 LC02119 5h 每 10min 出一缸板 9 1 焗炉 LC03121h 10 2 焗炉 LC04121h 焗板时间 45min 炉 温度 105 11 切 P 片机 LC05121h 速度 5 刀 min 每 pnl 板开 3 刀 12 切铜片机 LC06121h 速度 5 刀 min 每 pnl 板开 1 刀 13 排板组合线 LC07121 5h 速度 4pnl min 14 大压板机 LC08121h 平均 3h 炉 15 小压板机 LC09121h 平均 4h 炉 16 X Ray 机 LC010121 5h 速度 2 5pnl min 每块打孔 3 个 17 前处理 18 涂感光油 19 内层 曝光机 119 5h 每次 2pnl 24 20 DES 线 序 号 工序设备名称 设备 编号 数 量 每日工 作时间 设备使用情况 21 销钉机 ZK01221 5h 50 秒 1 叠 22 8 头钻机 ZK02421 5h 钻孔速度 140 个 min 每个钻头 23 6 头钻机 ZK03121 5h 钻孔速度 90 个 min 每个钻头 24 6 头钻机 ZK04221 5h 钻孔速度 170 个 min 每个钻头 25 钻房 4 头钻机 ZK05121 5h 钻孔速度 65 个 min 每个钻头 26 磨板机 CT01120 5h 磨板速度 3 2m min 27PTHCT02121h 用于镀铜 以 10 8min 出一缸板 28 1 板电拉 CT031 29 PTH 2 板电拉 CT041 20h 用于镀铜挂板 分别以 3 6 25min 出一缸板 30 磨板机 DF01220h 磨板速度 6 2pnl min 31 火山灰磨板机 DF02119 5h 磨板速度 3pnl min 32 干膜烤炉 DF03121h 操作温度 80 33 贴膜机 DF04519h 辘板速度 3pnl min 34 曝光机 DF05519h 曝光 3pnl min 35 1 显影机 DF081 36 D F 2 显影机 DF081 16 5h 磨板速度 6 4pnl min 37 自动镍金线 TD01120h 38 1 自动铜锡线 TD02120h 39 2 自动铜锡线 TD03120h 用于镀铜挂板 分别以 5 51min 出 一缸板 40 铜板刻蚀线 TD04117h 走板速度 5pnl min 41 图电 蚀刻 金板刻蚀机 TD05117h 走板速度 5 5pnl min 25 42 退锡机 TD06119h 走板速度 7pnl min 序 号 工序设备名称 设备 编号 数 量 每日工 作时间 设备使用情况 43 AOI 机AOI 机 CS02220h 速度 53 块 60min 44 IS 磨板机 WF01120h 磨板速度 4 5pnl min 45 铜锡板磨板机 WF02118h 磨板速度 6pnl min 46 丝印机 WF03318 5h 110 面 60min 47 隧道预烘机 WF04121 5h 4min 走 1 仓 48 八仓隧道炉 1 49 1 曝光机 WF05119 5h 50 2 曝光机 WF06119 5h 每次 2 pnl 51 新增曝光机 3 52 显影机 WF07118 5h 磨板速度 8 4pnl min 53 新增显影机 1 54 1 隧道后固化炉 WF08121 5h 55 W F 2 隧道后固化炉 WF09121 5h 8min 走 1 仓 56 洗板机 SY01118 5h 板速度 5 5pnl min 57 手印台 SY02819 5h 58 丝印机 SY03319 5h 110 面 60min 59 UV 机 SY05121 5h 输送速度 1 0m min 4pnl min 60 1 焗炉 SY06421 5h 61 干绿 油 2 焗炉 SY07121 5h 焗板时间 60min 62 喷锡前处理机 PX01119 5h 磨板速度 8 4pnl min 63 喷锡 喷锡机 PX02119 5h 5pnl min 26 64 喷锡后处理机 PX03119 5h 磨板速度 8 4pnl min 序 号 工序设备名称 设备 编号 数 量 每日工 作时间 设备使用情况 65 沉镍金拉 CN01118h 用于镀镍挂板 10 12min 出一缸板 66 洗板机 CN02119 5h 洗板速度 7pnl min 67 沉镍 金 焗炉 CN03121h 焗板时间 30min 68 6 头锣机 LB01221h 69 锣房 4 头锣机 LB02219 5h 锣刀行程 0 7m min 70 普通啤机 PF0114 20h 油压啤机 PF012 20h 啤板速度 平均 340 次 60min 磨斜边机 PF022 21 5h 0 5pnl min 打靶机 PF041 20h 0 5pnl min 1500 次 60min V Cut 506 PF052 19 5h V Cut 速度 1 3pnl min V Cut SPV70 PF061 19 5h V Cut 速度 0 5pnl min V Cut SL13 9 PF072 19 5h V Cut 速度 1pnl min 洗板机 PF081 20h 洗板速度 5 6pnl min 啤房 DI 水洗板机 1 19 5h 洗板速度 5pnl min 测试测试机 22 19h 250 次 60min 防氧 化 防氧化线 1 19 5h 板速度 2pnl min 27 3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介绍 3 1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1 划分作业活动 业务活动 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 其内容包括厂房 设备 人员和程序 并收集有关信息 2 辨识危害 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 3 确定风险 在假定计划的或现有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 对与各项危 害有关的风险做出主观评价 4 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 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职业安全健康预防措施是 否足以把危害控制住并符合法律的要求 5 制订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 需要重视的 任何问题 组织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 划分作业活动 辨识危害 确定风险 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 制订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28 6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 重新评价风险是否 可承受 3 2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要求 为保证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满足实际需要 用人单位应该 1 指定单位内的一名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促进和管理评价活动 2 征询相关人员的意见 讨论应计划做什么并得到其建议和承诺 3 确定评价人员 小组对于风险评价培训的需求 并实施适当的培训计划 4 评审评价的充分性 确定评价是否合适和是否充分 即是说 足够详 尽而严密 5 将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评价的重要发现形成文件 进行与接触有毒物质和有害能量相关的健康风险评价时 可能需要进 行有关测量 29 3 3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格式 记录评价发现的格式 内容一般包括 1 作业活动 2 危害 3 事故类别及后果 4 现有控制措施 5 发生的可能性 6 后果严重程度 7 风险水平 8 根据评价结果所采取的措施 9 有关管理的详细资料 如评价人员的姓名 日期等 建立了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程序 需要进行验证和不断 评审 30 3 4 划分作业活动 3 4 1 作业活动划分的要求 作业活动划分的要求是 不能太复杂 也不能太简单 其中包括日常 的生产活动和不常见的检维修任务 作业活动可以按照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 1 用人单位厂房内 外的地理位置 2 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 3 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 4 确定的任务 3 4 2 作业活动信息要求 各项作业活动所需信息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 正在执行的任务 其期限和频次 2 作业场所 3 通常 偶然 执行此任务的人员 4 受到此项工作影响的其他人员 包括访问者 承包方人员 公众 5 已接受此任务的人员的培训 6 为此任务准备好的书面工作制度和 或 持证上岗程序 7 可能使用的装置和机械 31 8 可能使用的电动 手动工具 9 制造商或供应商关于装置 机械和电动 手动工具的操作和保养 说明 10 可能要搬运的原材料的尺寸 形状 表面特征和重量 11 原材料须用手移动的距离和高度 12 所用的服务 如空气压缩机 13 工作期间所用到或所遇到的物质 14 所用到或所遇到的物质的物理形态 15 与所用到或所遇到的物质有关的危害数据表的内容和建议 16 与所进行的工作 所使用的装置和机械 所用到的或所遇到的物 质有关的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17 被认为适当的控制措施 18 被动检测资料 用人单位从内部和外部获得的与所进行的工作 所用设备和物质有关的事件 事故和疾病的经历的信息 19 与此作业活动有关的任何现有评价的发现 32 3 5 危害辨识 3 5 1 危害分类 危害也可称为危险因素或危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伤亡 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 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 对物造成慢性损坏 的因素 通常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 分为危险因素 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和危害因素 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 用 有时对两者不加区分 统称危险因素 对危险 危害因素进行分类 是为了便于进行危险 危害因素辨识和 分析 危险 危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 包括按导致事故 危害的直 接原因进行分类的方法和参照事故类别 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的方法 一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 GB T13816 92 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的规定 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 危害因素分为 6 类 此种分类方法所列危险 危害 因素具体 详细 科学合理 适用于各企业在规划 设计和组织生产时 对危险 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 1 物理性危险 危害因素 1 设备 设施缺陷 强度不够 刚度不够 稳定性差 密封不良 应 力集中 外形缺陷 外露运动件 制动器缺陷 控制器缺陷 设备设施其 他缺陷 33 2 防护缺陷 无防护 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 防护不当 支撑不当 防护距离不够 其他防护缺陷 3 电危害 带电部位裸露 漏电 雷电 静电 电火花 其他电危害 4 噪声危害 机械性噪声 电磁性噪声 流体动力性噪声 其他噪声 5 振动危害 机械性振动 电磁性振动 流体动力性振动 其他振动 6 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 X 射线 射线 粒子 粒子 质子 中子 高能电子束等 非电离辐射 紫外线 激光 射频辐射 超高压电 场 7 运动物危害 固体抛射物 液体飞溅物 反弹物 岩土滑动 堆料 垛滑动 气流卷动 冲击地压 其他运动物危害 8 明火 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高温气体 高温固体 高温液体 其他高 温物质 10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低温气体 低温固体 低温液体 其他 低温物质 11 粉尘与气溶胶 不包括爆炸性 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 作业环境不良 作业环境不良 基础下沉 安全过道缺陷 采光 照明不良 有害光照 通风不良 缺氧 空气质量不良 给排水不良 涌 水 强迫体位 气温过高 气温过低 气压过高 气压过低 高温高湿 自然灾害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3 信号缺陷 无信号设施 信号选用不当 信号位置不当 信号不 清 信号显示不准 其他信号缺陷 14 标志缺陷 无标志 标志不清楚 标志不规范 标志选用不当 34 标志位置缺陷 其他标志缺陷 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 化学性危险 危害因素 1 易燃易爆性物质 易燃易爆性气体 易燃易爆性液体 易燃易爆性 固体 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 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2 自燃性物质 3 有毒物质 有毒气体 有毒液体 有毒固体 有毒粉尘与气溶胶 其他有毒物质 4 腐蚀性物质 腐蚀性气体 腐蚀性液体 腐蚀性固体 其他腐蚀性 物质 5 其他化学性危险 危害因素 3 生物性危险 危害因素 1 致病微生物 细菌 病毒 其他致病微生物 2 传染病媒介物 3 致害动物 4 致害植物 5 其他生物性危险 危害因素 4 心理 生理性危险 危害因素 1 负荷超限 体力负荷超限 听力负荷超限 视力负荷超限 其他负 荷超限 2 健康状况异常 3 从事禁忌作业 4 心理异常 情绪异常 冒险心理 过度紧张 其他心理异常 5 辨识功能缺陷 感知延迟 辨识错误 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 其他心理 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5 行为性危险 危害因素 35 1 指挥错误 指挥失误 违章指挥 其他指挥错误 2 操作失误 误操作 违章作业 其他操作失误 3 监护失误 4 其他错误 5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6 其他危险 危害因素 二 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 1 参照 GB6441 86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综合考虑起因物 引起事故 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 致害物 伤害方式等 将危险 危害因素分为 16 类 1 物体打击 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 打击 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不包括因机械设备 车辆 起重机械 坍塌等引 发的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 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 塌 飞落 挤压伤亡事故 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 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 发生的事故 3 机械伤害 是指机械设备运动 静止 部件 工具 加工件直接与 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 碰撞 剪切 卷入 绞 碾 割 刺等伤害 不包 括车辆 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是指各种起重作业 包括起重机安装 检修 试验 中 发生的挤压 坠落 吊具 吊重 物体打击和触电 5 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 淹溺 包括高处坠落淹溺 不包括矿山 井下透水淹溺 7 灼烫 是指火焰烧伤 高温物体烫伤 化学灼伤 酸 碱 盐 有 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 物理灼伤 光 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 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36 8 火灾 9 高处坠落 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不包括 触电坠落事故 10 坍塌 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 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 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 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 脚手架坍塌 堆置 物倒塌等 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 起重机械 爆破引起的坍塌 11 放炮 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2 火药爆炸 是指火药 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 加工 运输 贮存 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3 化学性爆炸 是指可燃性气体 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 接触引爆能源时 发生的爆炸事故 包括气体分解 喷雾爆炸 14 物理性爆炸 包括锅炉爆炸 容器超压爆炸 轮胎爆炸等 15 中毒和窒息 包括中毒 缺氧窒息 中毒性窒息 16 其他伤害 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 如摔 扭 挫 擦 刺 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 轧伤等 矿山 井下 坑道作业还有冒顶片帮 透 水 瓦斯爆炸等危险因素 2 参照卫生部 原劳动部 总工会等颁发的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 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 毒物 噪声与振动 高温 低温 辐射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其他危害因素 7 类 3 5 2 危害提示 1 识别危害的三个问题 a 存在什么危害 伤害源 b 谁 什么 会受到伤害 c 伤害怎样发生 也可以反过来询问 37 a 谁 什么 会受到伤害 b 伤害怎样发生 c 存在什么危害 伤害源 2 问题提示表 作业活动期间存在以下危害吗 a 在平地上滑倒 跌倒 b 人员从高处坠落 c 工具 原材料等从高处坠落 d 头上空间不足 e 与工具 原材料等的手提 搬运 有关的危害 f 与装配 试车 操作 维护 改型 修理和拆卸有关的装置 机械 的危害 g 车辆危害 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 h 火灾和爆炸 i 对员工的暴力行为 j 可吸入的物质 k 可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 l 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 m 可通过摄入 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 造成伤害的物质 n 有害能量 如电 辐射 噪声 振动 o 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 p 不适当的热环境 如 过热 q 照明水平 r 易滑 不平坦的场地 地面 s 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 t 承包方人员的活动 38 上面所列并不全面 用人单位应考虑其工作活动和作业场所的特点编 制自己的危害提示表 3 6 确定风险 1 总则 常用危害性事件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来表示风险大小 按评价结 果类型可将风险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二种 定性评价是根据经验对生产中的设备 设施或系统等从工艺 设备本 身 环境 人员配置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判断 评价结果由危 险集合给出 可以为 是 非 合格 不合格 等形式 安全检查表是一 种常用的定性的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 直观 容易掌握 并且可以清楚地 表达出设备 设施或系统的当前状态 其缺点是评价结果不能量化 评价 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人员的经验 对同一评价对象 不同的评价人 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 该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需要确定大量的评价 依据 因为必须根据已经设定的评价依据 评价人员才能对设备 设施或 系统的当前状态给出定性评价结果 在进行定性风险评价时 常用严重度等级表示危害性事件的后果严重 程度 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定性地分为若干级 称为危害性事件的严重 39 度等级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根据危害性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 相对地分 为若干级 称为危害性事件的可能性等级 例如 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将严重性等级分为四级 将危害性事件的 可能性等级分为五级 以危害性事件的严重性等级作为表的列项目 以危 害性事件的可能性等级作为表的行项目 制成二维表格 在行列的交点上 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 所有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 这个矩阵称为风险评 价指数矩阵 2 危害性事件的严重度等级 严重度 等级 等级说明事故后果说明 灾难的人员死亡或系统报废 严重的人员严重受伤 严重职业病或系统严重损坏 轻度的人员轻度受伤 轻度职业病或系统轻度损坏 轻微的人员伤害程度和系统损坏程度都轻于 级 3 危害性事件的可能性等级 可能性 等级 说明单个项目具体发生情况总体发生情况 A 频繁频繁发生连续发生 B 很可能 在寿命期内会出现若干次频繁发生 C 有时在寿命期内有时可能发生发生若干次 D 极少 在寿命期内不易发生 但有可能 发生 不易发生 但有理由可预期发生 E 不可能 极不易发生 以至于可以认为不 会发生 不易发生 但有可能发生 40 当寻求确定危害性事件的可能性时 需考虑己实施和已符合要求的控 制措施的充分性 此时 法规要求和操作规程是适用于特定危害控制的最 好的参考依据 除给定的作业活动信息外 通常还应考虑下列问题 a 暴露人数 b 暴露在危害中的频次和持续时间 c 服务 如电 水 中断 d 装置 机械部件和安全装置的失灵 e 暴露于恶劣气候 f 个体防护设备所提供的保护和个体防护设备的使用率 g 人的不安全行为 无意的错误或故意违反程序 如 1 可能不知道危害是什么 2 可能不具备执行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 体能或技能 3 低估了所暴露的风险 4 低估了安全工作方法的实用性和效用 h 考虑意外事件发生的后果是非常重要的 4 风险评价指数矩阵 风险评价指数矩阵实例 严重性等级 可能性等级 灾难的 严重的 轻度的 轻微的 A 频繁 12713 B 很可能 25916 C 有时 461118 D 极少 8101419 E 不可能 12151720 上表对应的风险评价指数矩阵为 20171512 19 18 14 11 10 6 8 4 16952 13721 41 矩阵中元素即为加权指数 也称为风险评价指数 风险评价指数是综 合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确定的 通常将最高风险指数定为 1 相对 应的危害性事件是频繁发生的并有灾难性的后果的事件 最低风险指数定 为 20 对应于危害性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并且后果是轻微的事件 数字等 级的划分虽然有随意性 但要便于区别各种风险的档次 划分的过细或过 粗都不便于风险评价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对象划定 3 7 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及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3 7 1 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 风险评价指数矩阵中指数的大小按可以接受的程度划分为类别 也可 称为风险接受准则 在风险评价指数矩阵实例中给出四种类别 其中 指 数为 1 5 的为不可接受的风险 是用人单位不能承受的 6 9 的为不希 望有的风险 需由用人单位决策是否可以承受 10 17 的是有条件接受的 风险 需经用户评审后方可接受 18 20 的是不需评审即可接受的 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是一种评价风险水平和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的简 单方法 根据所评估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 可以将风险 进行分级 3 7 2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风险评价指数矩阵及其分级构成了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和实施 时间表的依据 下表给出的方法建议可作为一个起点对待 它表明控制的 投入和紧迫性应与风险相匹配 42 风险水平风险控制措施及时间期限 不需评审即可接受的风险毋须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有条件接受的风险 通过评审决定是否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 如需要 应考 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 施 同时 需要通过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不希望有的风险 应努力降低风险 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 并应 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实施风险减少措施 在该风险与严重 事故后果相关的场合 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更准确 地确定该事故后果发生的可能性 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 的控制措施 不可接受的风险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 给大量资源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 就应采 取应急措施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应按优先顺序进行排列 根据 风险的大小决定哪些需要继续维持 哪些需要采取改善控制措施 并列出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清单 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a 如果可能 则完全消除危害或消灭风险来源 如用安全物质取代 危险物质 b 如果不可能消除 则努力降低风险 如使用低压电器 c 可能的情况下 使工作适合于人 如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接受能 力 d 利用技术进步改进控制 e 措施用于保护每一个人 f 将技术控制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往往是必要的 g 引入计划的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需求 h 对于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 只有在所有其它可选择的控制措施均 被考虑之后才可作为最终手段予以考虑 i 应急安排的需求 43 j 主动测量参数对于监测是否符合控制来说是必要的 还应考虑建立应急和疏散计划 提供与用人单位的危害有关的应急设 备 3 7 3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措施计划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 评审应考虑下列因素 a 修订的控制措施是否会导致达到可承受的风险水平 b 是否产生新的危害 c 是否选择了成本效益最佳方案 d 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修订后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e 修订后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用于实际工作中 在面对诸如完成工 作的压力等情况下将不被忽视 3 7 4 改变条件和修订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应被视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因此 如 果必要 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必须得到持续评审和修订 同样 如果条件变 到使危害和风险受到显著影响时 则应对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过程进行评审 44 3 8 安全评价方法 3 8 1 安全评价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当时美国专门研究国防战略的兰德公司分 析了德国 V 2 飞弹以后 向政府提出一份研究人造卫星的初步设计报告 但是由于美国当时对军事技术上的盲目乐观而未被采用 1957 年 苏联向 全世界宣布制成了洲际导弹 并把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 这一消息使美 国政府大为震惊 面对苏联的空间优势 匆忙地进行导弹技术开发 实行 所谓研究 设计 施工齐头并进的方法 集中了大批人力 物力 抢时间 哄而上 由于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不足 采取了不科学的组织 形式 在一年半时间内连续发生了四次毁灭性重大事故 给地下武器库和 发射基地造成了巨大损失 致使这项研究中断 从血的教训中 深刻地认 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将系统工程原理 方法 步骤引 用到安全工作中 美国空军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导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 性 于 1962 年第一次提出了 弹道火箭安全系统工程学 说明书 继而 45 制定了 武器系统安全标准 对后来发展多弹头火箭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1966 年美国国防部采用了空军的安全标准 制订了安全标准 MIL S 3813 1969 年 7 月发表了安全系统工程程序标准 MIL STD882 在这 项标准中 首次奠定了系统安全工程的概念 以及设计 分析 综合等基 本原则 以后 随着对系统安全认识的不断深化 该标准于 1969 年和 1977 年进行了两次修订 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 1965 年 美国波音公司和华盛顿大学在西雅图召开了安全系统工程 的专门学术讨论会议 以波音公司为中心对航空工业开展了安全性 可靠 性的分析和研究设计 用在导弹和超音速飞机的安全性评价方面 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 1964 年 美国 道 化学公司开发了安全评价技术 对化工工业过 程和生产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的评价方法及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了详细 描述 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随后又修改了 5 次 使评价方法和标准不断 改进和完善 1972 年 美国组织了以麻省理工学院拉斯姆教授为首的十几名专家 用了两年多时间对原子能电站的危险性进行研究和评价 于 1974 年美国 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原子能电站风险评价报告 叫作 拉氏报告 在 报告中收集了原子能电站各个部位历年发生的事故及其概率 采用了事故 树和事件树的分析方法 作出了原子能电站的安全性评价 引起了世界各 国的关注和重视 从 1974 年起 这项技术在国际上进入全速发展阶段 1979 年引进我国 1982 年我国首次组织了由研究单位 大专院校和有关 重要企业等方面的同志参加的安全系统工程讨论会 1984 年起劳动人事部 开始研究 并分桥了我国实行这项技术的可能性 可行性 当年国家科委 将这一学科列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1984 年 6 月机械工业部在昆明举办首 届培训班 1985 年 5 月在南宁举办师资培训班 1985 年 10 月在上海举办 由日本安全工学协会副会长井上威恭教授主讲的学习班 1986 年 原机械 46 工业部开始酝酿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工作 并决定起草 机械工厂安全性 评价标准 经过起草 修改 试评 审定等阶段 于 1987 年 10 月正式 颁发执行 1989 年 8 月 结合电子工业情况 又颁发了 电子工厂安全性 评价补充标准 多年以来 安全性评价工作巳在我国机电行业普遍开展 并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 1988 年在试点过程中 就有 12 家企业达到 安全级 机械电 子工业部制定颁发了 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 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项工作 受到企业广大干部 职工的欢迎 受到了 有关部门的重视 国家计委要求全国各工业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劳 动部也要求各行业学习和推广 并委托机电部起草 危险程度分级国家标 准 全国各产业部门如石油 化工 冶金 煤炭 林业 轻工 医药等 部门的机械工厂巳在应用机电部制定的标准开展工作 并参照这个标准制 定本行业的评价标准 安全性评价确实是我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 是安全管理工作发 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安全性评价的广泛 深入的开展 必将给我国安技工 作带来较大的改善和飞跃 安全评价在欧美各国被称为 风险评估 或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在日本 为了顺应人们的心理 改称为 安全评价 或许 是受日本的影响 在我国多称之为 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是以保障安全 为目的 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或工业生 产中潜在危险进行预先的识别 分析和评价 为制定基本防灾措施和管理 决策提供依据 1 安全评价的内容 本世纪 60 年代初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美国 美国空军倡导系统安 全工程评价方法 而美国道化学公司则首创了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迄今为 止已逐渐形成了并行不悖的两大流派 47 不论哪一种评价方法 其主要内容不外乎以下 4 个方面 1 危险的识别 危险的识别是分析所研究对象存在的各种危险 2 危险的定量 危险的定量则是研究确定这些危险发生的频率及可能 造成的后果 一般将定量化的危险称之为风险 3 定量化的危险与基准值比较 与基准值比较是将这些风险与预定的 风险值相比较 判断是否可以接受 4 提出控制危险的措施 根据风险能否接受而提出的降低 排除 转 移风险的对策 2 安全评价的特点 安全评价的系统 预测和定量的特点从一开始就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它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对传统安全管理体制的冲击 促进了现代安全管理 体制的建立 它对现有安全技术的成效作出评判并提示新的安全对策 促 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 与传统的安全分析和安全管理相比 安全评价的主要特点是 1 确立了系统安全的观点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生产技术的日趋复 杂和连续化生产的实现 系统往往由许多子系统构成 为了保证系 统的安全 就必须研究每一个子系统 另外 各个子系统之间的 接点 往往会被忽略而引发事故 因而 接点 的危险性不容忽 视 安全评价是以整个系统安全为目标的 因此不能孤立地对子系 统进行研究和分析 而要从全局的观点出发 才能寻求到最佳的 有效的防灾途径 2 开发了事故预测技术 传统的安全管理颇有些 亡羊补牢 的意味 即从已经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 这当然是必要的 但是有些事故 的代价太大 必须预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预 先发现 识别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便于在事故发生之 前采取措施消除 控制这些因素 防止事故的发生 48 3 对安全作定量描述 安全评价对安全作定量化分析 把安全从抽象 的概念转化为数量指标 从而为安全管理 事故预测和选择最优化 方案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虽然在某种意认上说 安全评价是一种创新 但它毕竟是从传统的安 全分析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 传统安全管理的宝贵经验 和从过去事故中汲取的教训对于安全评价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3 8 2 评价方法介绍 现在 提出的安全评价方法不下几十种 各种方法都各具特点并适于 特定的场合 有关标准及资料推荐的评价方法主要有 如果 怎么样 检查表 如果 怎么样 检查表 预先危险分析 危险及可操作性研究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故障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 美国道化学公司及英国 蒙德分部的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原因 后果分析 人员失误分析 荷兰的 单元或工厂设备分类快速排序法 苏黎世安全评价方法 日本劳动省六阶 段安全评价方法以及我国国家标准 光气生产三阶段评价方法等 一 预先危险分析 PHA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预先危险分析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工作 是 在方案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完成的 可以帮助选择技术路线 它 在工程项目预评价中有较多的应用 应用于现有工艺过程及装置 也会收 到很好的效果 49 1 特点 预先危险分析是一种定性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它的主要优点是 1 最初产品设计或系统开发时 可以利用危险分析的结果 提出应遵 循的注意事项和规程 2 由于在最初构思产品设计时 即可指出存在的主要危险 从一开始 便可采用措施排除 降低和控制它们 3 可用来制定设计管理方法和制定技术责任 并可编制成安全检查表 以保证实施 通过预先危险分析 力求达到四项基本目标 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一切主要危害 在初始识别中暂不考虑事故 发生的概率 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 假设危害确实出现 估计和鉴别对系统的影响 将已经识别的危害分级 分级标准如下 级 可忽略的 不至于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害 级 临界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的损坏 并且可能排 除和控制 级 危险的 致命的 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的损坏 为了 人员和系统安全 需立即采取措施 级 破坏性的 灾难性 会造成人员死亡或众多伤残 重伤及系 统报废 2 分析步骤 参照过去同类及相关产品或系统发生事故的经验教训 查明所开 发的系统 工艺 设备 是否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了解所开发系统的任务 目的 基本活动的要求 包括对环境的 了解 50 确定能够造成受伤 损失 功能失效或物质损失的初始危险 确定初始危险的起因事件 找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可能方法 在危险不能控制的情况下 分析最好的预防损失方法 如隔离 个体防护 救护等 提出采取并完成纠正措施的责任者 分析结果通常采用不同型式的表格 如下表 危害 意外事件阶段起因影响分类对策 事故名称 危害发生的阶 段 如生产 试验 运输 维修 运行 产生危害原 因 对人员及设 备的影响 消除 减少或 控制危害的措 施 3 基本危害的确定 基本危害的确定是首要的一环 要尽可能周密 详尽 不发生遗漏 否则分析会发生失误 各种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6 Rain or Shine SectionaA Pronunciation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课题3 物质的转化与应用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仁爱科普版2024九年级下册-仁爱科普版2024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锐角三角函数(10大考点62题) (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坐标图像题(第2期)解析版
- A A hard choice (Viewing and listening)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七年级下册-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
- 第六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2025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2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5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第2框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说课稿 新人教版
- 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全国高压电工作业人员操作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教师消防培训课件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早期生产遏制-GP-12-加严控制-Reinforce-Control
- 什么是医院感染
- 2025年轴流式消防排烟风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涡街流量计交流会》课件
- QC/T 1206.1-2024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 国企内部控制审计服务方案
- 宁德时代笔试题库
- 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