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看资料以前,先来个结论。如果看了结论不太相信,再去看专业术语资料,看了结论就明白了的,就别浪费时间往下看 / N8 V; N: ( S, |6 K# _% n% c% y- _$ x4 B3 t( C结 论- r# b0 T, W, f V0 J& b1 |论负载力,也就是谁的力气最大龙虎排行榜如下G: m6 M$ ek$ i4 & 最强!-镍镉充-只要齿轮箱结构跟上,拖动150左右的簧没问题。/ E0 L5 bQ+ H- 4 z其次!-镍氢充-看来拖120左右就差不多鸟5 y6 ! V% I) # _再次!(小JJ)-锂离子充-还是老老实实用原装簧好。2 t0 F8 Z+ R% 2 J& d) e* 0 2 k9 e, 0 M论电池保养,也就是比谁最不娇气之金玲排行榜如下$ b! f5 R; e7 _; O* R% C3 D命贱最好养活!-锂离子充1 Y1 ?: F4 Y& m4 L, 命还尚可!-镍氢充-续航时间差不多 刚好冲出第一岛链- N, M( Q/ Es u娇柔,需要经常呵护!-(小JJ)镍镉充 (大家闺秀)& K: K. Y9 b* Q! D, J, S0 V. N- TZ2 p# b! d+ z: q; b论电池续航力,比谁跑得远。. d! y5 i7 r& A! b8 E6 P续航时间久 远洋海军-锂离子充4 g8 S% W1 B% J( ( v1 P& J续航时间差不多 刚好冲出第一岛链-镍氢充! t, & _ L - c% l2 O黄水海军 近海防御-镍镉充7 u4 ?- j# e c/ K- E2 I7 z7 e; w; h# g3 R6 g8 Z4 E, k8 l |+ u$ vo锂离子电池与Cd-Ni和MH-Ni比较特性列表: o3 O4 J- ; b8 e项目 Cd-Ni MH-Ni Li-iON * s$ u y8 P g8 d: _7 ) _单节工作电压(V) 1.2 1.2 3.6 ) e+ |* 7 r5 R- a7 f4 - n质量比能量(wh/kg) 50 65 100160 ( 7 w; g7 K9 Z体积比能量(wh/l) 150 200 250300 - d OTT% V, u* |w循环寿命 500 500 1000 , c ?4 s* P/ f) w; J4 u8 H-20容量与25容量比较 60% 60% 90% & m3 k, ?$ U- X& v, b自放电(%月) 2530 3035 10% + ?1 F5 c7 L/ X0 M% Z4 V# u! p记忆效应 有 有 无 ) K 9 Q! V0 c0 X+ z) o& |; _9 IC( . ! y/ G! H1 W$ c: F/ 6 o3 C% ! y6 W; h3 U第一篇 大力将军镍镉 横刀立马于此! S5 6 z5 5 * |6 P镍镉电池工作原理0 h& Z1 n/ B! W3 B5 y N, D: w; K) D4 E8 , O5 F$ L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为氢氧化镍,负极活性物质为氧化镉粉,电解液为氢氧化钾的水溶液。4 E) u5 r$ y6 |6 u* c! s: n正极反应(阴极) 负极反应(阳极) 5 2 g9 f% y6 K: U. G# v2 u6 n充电 Ni(OH)2 +OH- NiOOH+H2O+e Cd(OH)2+2eCd+2OH-4 m+ T; h9 M+ W) : w; q4 ! J3 x过充电 4OH- -2H2O + O2 + 4e 2Cd+O2+2H2O+4e2Cd(OH)2 * J) X; l2 v, X F放电 NiOOH+H2O +eNi(OH)2+OH- Cd+2OH- Cd(OH)2+2e 5 o6 s3 k5 W _0 m% e& o过放电 Cd(OH)2+2eCd+2OH- H2+2OH- 2H2O +2e6 F2 f J( i y2 V, s8 F. I P% j2H2O+2eH2+2OH4 v2 f! j3 E; K I. jt$ e( _. T0 MJ- l- A o) X1 P( f总反应式:5 p8 e0 P% S/ W0 H( W6 P& J2Ni ( OH )2 + Cd ( OH )2 2 NiOOH + Cd + 2H2O Q I5 F/ p- w; / ! R$ C% l( B$ x# t8 m u8 x7 1 t) O镍镉/镍氢电池的发展 - z, b2 ?) F# o% O2 ?! P; F7 V; o5 R6 M1899年,Waldmar Jungner在开口型镍镉电池中,首先使用了镍极板,几乎与此同时,Thomas Edison 发明了用于电动车的镍铁电池。遗憾的是,由于当时这些碱性蓄电池的极板材料比其它蓄电池的村料贵得多,因此实际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 |9 k8 1 o1 7 |8 k3 I( u, m6 j0 H1 l P后来,Jungner的镍镉电池经过几次重要改进,性能明显改善。其中最重要的改进是在1932年,科学家在镍电池中开始使用了活性物质。他们将活性物质放入多孔的镍极板中,然后再将镍极板装入金属壳内。镍镉电池发展史上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1947年密封型镍镉电池研制成功。在这种电池中,化学反应产生的各种气体不用排出,可以在电池内部化合。密封镍镉电池的研制成功,使镍镉电池的应用范围大大增加。 L) i) D9 c- k Q密封镍镉电池效率高、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大、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并且不需要维护,因此在工业和消费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c$ w6 / j. S1 r/ K% s: S d0 Y) u5 g& j1 / U蓄电池参数 : z2 G! C5 i+ t9 Ue, n7 F( a: y. XF. D% M4 y% 3 a蓄电池的五个主要参数为:电池的容量、标称电压、内阻、放电终止电压和充电终止电压。电池的容量通常用Ah(安时)表示,1Ah就是能在1A的电流下放电1小时。单元电池内活性物质的数量决定单元电池含有的电荷量,而活性物质的含量则由电池使用的材料和体积决定,因此,通常电池体积越大,容量越高。与电池容量相关的一个参数是蓄电池的充电电流。蓄电池的充电电流通常用充电速率C表示,C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例如,用2A电流对1Ah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2C;同样地,用2A电流对500mAh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4C。 1 w2 p b9 d: B1 Z( S电池刚出厂时,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称为电池的标称电压。标称电压由极板材料的电极电位和内部电解液的浓度决定。当环境温度、使用时间和工作状态变化时,单元电池的输出电压略有变化,此外,电池的输出电压与电池的剩余电量也有一定关系。单元镍镉电池的标称电压约为1.3V(但一般认为是1.25V),单元镍氢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25V。 ) J1 k2 i4 1 H2 u1 M电池的内阻决定于极板的电阻和离子流的阻抗。在充放电过程中,极板的电阻是不变的,但是,离子流的阻抗将随电解液浓度的变化和带电离子的增减而变化。 , + a ?4 h* i蓄电池充足电时,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已达到饱和状态,再继续充电,蓄电池的电压也不会上升,此时的电压称为充电终止电压。镍镉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为1.751.8V,镍氢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为1.5V。 3 a3 x* l# Z3 D5 t8 e( i# E6 V2 ) k& n$ V1 u表1-1 镍镉电池不同放电率时的放电终止电压) f7 B. g* r1 V: R放电率 放电终止电压8 0 X! T: p& M s- Q5 8小时率 1.10V H! I* $ V$ p. n5小时率 1.00V, X- o p! t& ?* Q7 Q) P3小时率 0.8V3 F/ j+ N* b8 N1小时率 0.5V! C7 q7 R3 K2 x& Yj) * B) |) 放电终止电压是指蓄电池放电时允许的最低电压。如果电压低于放电终止电压后蓄电池继续放电,电池两端电压会迅速下降,形成深度放电,这样,极板上形成的生成物在正常充电时就不易再恢复,从而影响电池的寿命。放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率有关。镍镉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和放电速率的关系如表1-1所列,镍氢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一般规定为1V。& _3 b( d9 QV7 2 be3 W4 c1 ) k, H5 y) d) - U5 - B4 r: Y 镍镉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 l) 7 4 k) M$ |& y: * H/ E5 q) l& 5 A; U8 |2 N% ) & y 镍镉蓄电池的正极材料为氢氧化亚镍和石墨粉的混合物,负极材料为海绵状镉粉和氧化镉粉,电解液通常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使用密度为1.171.19(15时)的氢氧化钠溶液。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使用密度为1.191.21(15时)的氢氧化钾溶液。在-15以下时,使用密度为1.251.27(15时)的氢氧化钾溶液。为兼顾低温性能和荷电保持能力,密封镍镉蓄电池采用密度为1.40(15时)的氢氧化钾溶液。为了增加蓄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通常在电解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锂(大约每升电解液加1520g)。 ; X& p4 l* om0 ?) m镍镉蓄电池充电后,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镍NiOOH,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金属镉;镍镉电! x/ N& H6 l2 6 L; Y0 r池放电后,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亚镍,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镉。 + t8 ( Bd4 g& q/ W j2 f5 C9 J+ w; R8 X1.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2 i$ . N* i+ O# a8 v4 N1 W& u4 (1)负极反应 ( H) m8 p) y2 k2 P! v0 G Y负极上的镉失去两个电子后变成二价镉离子Cd2+,然后立即与溶液中的两个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氢氧化镉Cd(OH)2,沉积到负极板上。+ f ?9 Z4 f3 0 R+ q ; w! e; F: Q: B: t/ X! u1 _2 e(2)正极反应 ( O% O2 F& l ! |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氢氧化镍(NiOOH)晶体。镍为正三价离子(Ni3+),晶格中每两个镍离子可从外电路获得负极转移出的两个电子,生成两个二价离子2Ni2+。与此同时,溶液中每两个水分子电离出的两个氢离子进入正极板,与晶格上的两个氧负离子结合,生成两个氢氧根离子,然后与晶格上原有的两个氢氧根离子一起,与两个二价镍离子生成两个氢氧化亚镍晶体。 , k) Q4 e* o; y5 S, f! X z# L4 w2.充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0 C: N! m+ y2 Z充电时,将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充电机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电池内部发生与放电时完全相反的电化学反应,即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Ta8 e% A/ s3 _6 v! _- s, X. ?+ P% A0 d; K* |1 s(1)负极反应 $ |+ C. y; i* A; k6 g1 O3 mv3 xl+ w* U: G2 N充电时负极板上的氢氧化镉,先电离成镉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然后镉离子从外电路获得电子,生成镉原子附着在极板上,而氢氧根离子进入溶液参与正极反应。: A9 s- D! E7 V. t( h1 s* W o- b7 f6 |(2) 正极反应 ; d& z# N/ b3 A7 b L, g# N! b. W# J: : O在外电源的作用下,正极板上的氢氧化亚镍晶格中,两个二价镍离子各失去一个电子生成三价镍离子,同时,晶格中两个氢氧根离子各释放出一个氢离子,将氧负离子留在晶格上,释出的氢离子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然后,两个三价镍离子与两个氧负离子和剩下的二个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两个氢氧化镍晶体。3 I6 I V2 M6 R4 Q蓄电池充电终了时,充电电流将使电池内发生分解水的反应,在正、负极板上将分别有大量氧气和氢气析出。从上述电极反应可以看出,氢摒化钠或氢氧化钾并不直接参与反应,只起导电作用。从电池反应来看,充电过程中生成水分子,放电过程中消耗水分子,因此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浓度变化很小,不能用密度计检测充放电程度。2 n; w0 0 Q& P6 W% j U3 G3 g# n6 H* Y7 q# f2 K* a3. 端电压 1 B3 R S1 r4 b2 ?% I( |0 f; S1 j# t# K6 q, E充足电后,立即断开充电电路,镍镉蓄电池的电动势可达1.5V左右,但很快就下降到1.31-1.36V。 镍镉蓄电池的端电压随充放电过程而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5 C% f3 Q7 j6 c3 c/ c- i4 w8 W5 d: rx) U充=E充+I充R内4 tf( s8 O3 t* % T; F0 u* c. |4 o9 A* z4 J7 U放=E放-I放R内 / Cb P; y( ?) p# nF: K6 j$ M9 , q2 R& W& f( 从上式可以看出,充电时,电池的端电压比放电时高,而且充电电流越大,端电压越高;放电电流越大,端电压越低。 & l2 B5 x, D+ M- T9 Z1 O当镍镉蓄电池以标准放电电流放电时,平均工作电压为1.2V。采用8h率放电时,蓄电池的端电压下降到1.1V后,电池即放完电。 + V; O, r+ j% 5 P: 2 w$ & z( G, x j& , c4. 容量和影响容量的主要因素 - b( d3 |# : b. d蓄电池充足电后,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放至规定的终止电压时,电池放出的总容量称为电池的额定容量,容量Q用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来表示,表示式如下: 0 M. p1 N. V8 h! E) ; u6 NQ=It(Ah) 5 |: G7 U$ X( X! l) 7 S/ y# p2 tW7 6 N: : e/ v镍镉蓄电池容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 Y/ F. i; n; P* h: ! p! T. z 活性物质的数量; 3 / Y( s8 e3 h. A% 0 z$ ?: f p* K7 V, R0 U 放电率; 8 C; * 3 Q0 H5 C4 c1 * ?( Z2 G2 Z; j8 j/ x % c 电解液。 6 g$ Q1 O9 h8 w+ b/ m7 h! 1 n0 yH# k 放电电流直接影响放电终止电压。在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下,放电电流越大,蓄电池的容量越小。 . i- m6 g; a4 H7 R使用不同成分的电解液,对蓄电池的容量和寿命有一定的影响。通常,在高温环境下,为了提高电池容量,常在电解液中添加少量氢氧化锂,组成混合溶液。实验证明:每升电解液中加入1520g含水氢氧化锂,在常温下,容量可提高4%5%,在40时,容量可提高20%。然而,电解液中锂离子的含量过多,不仅使电解液的电阻增大,还会使残留在正极板上的锂离子(Li+)慢慢渗入晶格内部,对正极的化学变化产生有害影响。 , Y3 k/ - K# D! S1 L8 P电解液的温度对蓄电池的容量影响较大。这是因为随着电解液温度升高,极板活性物质的化学反应也逐步改善。 电解液中的有害杂质越多,蓄电池的容量越小。主要的有害杂质是碳酸盐和硫酸盐。它们能使电解液的电阻增大,并且低温时容易结晶,堵塞极板微孔,使蓄电池容量显著下降。此外,碳酸根离子还能与负极板作用,生成碳酸镉附着在负极板表面上,从而引起导电不良,使蓄电池内阻增大,容量下降。 ( u, f, z7 4 u# xoB- d& cE% A- U$ : Bk6 N/ p4 8 d5. 内阻( m% l- x6 y O( C镍镉蓄电池的内阻与电解液的导电率、极板结构及其面积有关,而电解液的导电率又与密度和温度有关。电池的内阻主要由电解液的电阻决定。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阻系数随密度而变。18时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阻系数最小。5 I. r( a% - b$ 9 E/ l& 0 d! e o4 Y# _* z* T6. 效率与寿命 + P, w# 0 ro8 P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镍镉电池的容量效率Ah为67%-75%,电能效率Wh为55%65%,循环寿命约为2000次。Y. O2 f: P& j0 v8 m( S1 L容量效率Ah和电能效率Wh计算公式如下:# M2 ?7 U: e; J% CG, J9 K5 P3 o, # Y7 U! O8 PI放t放9 q$ D( X6 B! GAh= - X 1000 |- w0 W& q k J% XI充t充 a4 l* P4 l9 m, M) : _7 r: y5 U$ _0 k9 , w9 4 s$ GU放I放t放- I9 U+ D p/ v7 + w: qAh= - X 100%$ 7 N. R* A/ E7 7 OU充I充t0 Y3 F1 k3 M y8 + H! c8 ?8 G4 t0 A: k7 Q(U充和U放应取平均电压)9 C% x* B: C+ z+ H9 K( G# l8 P! * ! P6 e s; D& V7. 记忆效应 Y& 6 ?# E Q; R E, / G0 4 n+ e8 d4 Z; D5 q镍镉电池使用过程中,如果电量没有全部放完就开始充电,下次再放电时,就不能放出全部电量。比如,镍镉电池只放出80%的电量后就开始充电,充足电后,该电池也只能放出80%的电量,这种现象称为记忆效应。 6 k- v O L9 N8 L电池全部放完电后,极板上的结晶体很小。电池部分放电后,氢氧化亚镍没有完全变为氢氧化镍,剩余的氢氧化亚镍将结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结晶体。结晶体变大是镍镉电池产生记忆效应的主要原因。 7 s, |$ x: t. _5 8 |+ x( 5 t& c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 5 L _8 h# B6 u镍氢电池和同体积的镍镉电池相比,容量增加一倍,充放电循环寿命也较长,并且无记忆效应。镍氢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为NiOOH(放电时)和Ni(OH)2(充电时),负极板的活性物质为H2(放电时)和H2O(充电时),电解液采用30%的氢氧化钾溶液,充电时,负极析出氢气,贮存在容器中,正极由氢氧化亚镍变成氢氧化镍(NiOOH)和H2O;放电时氢气在负极上被消耗掉,正极由氢氧化镍变成氢氧化亚镍。蓄电池过量充电时,正极板析出氧气,负极板析出氢气。由于有催化剂的氢电极面积大,而且氢气能够随时扩散到氢电极表面,因此,氢气和氧气能够很容易在蓄电池内部再化合生成水,使容器内的气体压力保持不变,这种再化合的速率很快,可以使蓄电池内部氧气的浓度,不超过千分之几。 % d7 p5 A6 p$ Z3 H3 v+ 从以上各反应式可以看出,镍氢电池的反应与镍镉电池相似,只是负极充放电过程中生成物不同,从后两个反应式可以看出,镍氢电池也可以做成密封型结构。镍氢电池的电解液多采用KOH水溶液,并加入少量的LiOH。隔膜采用多孔维尼纶无纺布或尼龙无纺布等。为了防止充电过程后期电池内压过高,电池中装有防爆装置。7 W3 M5 p4 A9 Q6 B / K; F7 E5 ls5 y( t% e电池充电特性, x3 V% l. u+ H6 当恒定电流刚充入放完电的电池时,由于电池内阻产生压降,所以电池电压很快上升(A点)。此后,电池开始接受电荷,电池电压以较低的速率持续上升。在这个范围内(AB之间),电化学反应以一定的速率产生氧气,同时氧气也以同样的速率与氢气化合,因此,电池内部的温度和气体压力都很低。电池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氧气高于复合的氧气时,电池内压力升高。电池内的正常压力*大约为1磅力/英寸2。9 D, i* C( J$ z8 O6 S0 N过充电时,根据充电速率,电池内部压力将很快上升到100磅力/英寸2或者更高。研究蓄电池的各种充电方法时,镍镉电池内产生的气体是一个重要问题。气泡聚集在极板表面,将减小极板表面参与化学反应的面积并且增加电池的内阻。过充电时,电池内产生的大量气体,如果不能很快复合,电池内部的压力就会显著增加,这样将损伤电池。此外,压力过大时,密封电池将打开放气孔,从而使电解液逸散。若电解液反复通过放气孔逸散,电解液的粘稠性增大,极板间离子的传输变得困难,因此电池的内阻增加,容量下降。 9 s& H! . 1 a1 j3 q经过一定时间后(C点),电解液中开始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聚集在极板表面,使极板的有效面积减小,所以电池的内阻抗增加,电池电压开始较快上升。这是接近充足电的信号。 % L; N* D/ a d/ G* i充足电后,充入电池的电流不是转换为电池的贮能,而是在正极板上产生氧气超电位。氧气是由于电解液电解而产生的,不是由于氢氧化镉还原为镉而产生的。在氢氧化钾和水组成的电解液中,氢氧离子变成氧、水和自由电子,反应式为 . y1 o/ e/ f # f7 a6 m- , i; h4 Z% T4OHO2+2H2O+4e0 y+ q9 c9 p$ . c0 A) _% 3 S% L虽然电解液产生的氧气能很快在负极板表面的电解液中复合,但是电池的温度仍显著升高。此外由于充电电流用来产生氧气,所以电池内的压力也升高。 $ m2 r) A I) o/ z% j# x( F7 R由于从大量的氢氧离子中比从很少的氢氧化镉中更容易分解出氧气,所以电池内的温度急剧上升,这样就使电池电压下降。因此电池电压曲线出现峰值(D点)。 3 O# B! o6 X x$ a4 L, V- o电解液中,氧气的产生和复合是放热反应,电池过充电时(E点),不停地产生氧气,从而使电池内的温度和压力升高。如果强制排出气体,将引起电解液减少、电池容量下降并损伤电池。若气体不能很快排出,电池将会爆炸。 ! B) R1 # a& I4 K3 r, x( J采用低速率恒流涓流充电时,电池内将产生枝晶。这些枝晶能够通过隔板在极板之间扩散。在扩散较严重的情况下,这些枝晶会造成电池部分或全部短路。, h$ x& A E1 I4 M5 H) L5 1 m3 G7 A1 V. x充电过程与充电方法 7 z1 Z5 j( a# & P5 P3 X+ z1 h9 ?3 l* * V电池的充电过程通常可分为预充电、快速充电、补足充电、涓流充电四个阶段。 # g2 3 Q$ 4 D6 j8 V对长期不用的或新电池充电时,一开始就采用快速充电,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因此,这种电池应先用小电流充电,使其满足一定的充电条件,这个阶段称为预充电。 % e5 R* O! G& ?8 O快速充电就是用大电流充电,迅速恢复电池电能。快速充电速率一般在1C以上,快速充时间由电池容量和充电速率决定。 $ H v. o/ c- K, y: M : N为了避免过充电,一些充电器采用小电流充电。镍镉电池正常充电时,可以接受C/10或更低的充电速率,这样充电时间要10h以上。采用小电流充电,电池内不会产生过多的气体,电池温度也不会过高。只要电池接到充电器上,低速率恒流充电器就能对电池提供很小的涓流充电电流。电池采用小电流充电时,电池内产生的热量可以自然散去。 & h- K; P* Q: F* v9 Y9 h1 w! w# 涓流充电器的主要问题是充电速度太慢,例如,容量为1Ah的电池,采用C/10充电速率时,充电时间要10h以上。此外,电池采用低充电速率反复充电时,还会产生枝晶。大部分涓流充电器中,都没有任何电压或温度反馈控制,因而不能保证电池充足电后,立即关断充电器。 ! Z. a/ : L V/ j1 s2 f/ J r, 3 P# P% g9 r+ C快速充电分恒流充电和脉冲充电两种,恒流充电就是以恒定电流对电流充电,脉冲充电则是首先用脉冲电流对电池充电。然后让电池放电,如此循环。电池脉冲的幅值很大、宽度很窄。通常放电脉冲的幅值为充电脉冲的3倍左右。虽然放电脉冲的幅值与电池容量有关,但是,与充电电流幅值的比值保持不变,充电过程中,镍镉电池中的氢氧化镍还原为氢氧化亚镍,氢氧化镉还原为镉。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聚集在极板两边,这样就会减小极板的有效面积,使极板的内阻增大。由于极板的有效面积变小,充入全部电量所需的时间增加。 2 M( Z* s0 d7 a; / q$ N3 h; D, n加入放电脉冲后,气泡离开极板并与负极板上的氧复合。这个去极化过程减小了电池的内部压力、温度和内阻。同时,充入电池的大部分电荷都转换为化学能,而不会转变为气体和热量。 # s f I- o% W5 R8 k充放电脉冲宽度的选择应能保证极板恢复原来的晶体结构,从而消除记忆效应。采用放电去极化措施后,可以提高充电效率并且允许大电流快速充电。 & 0 _) I& 6 c- N采用某些快速充电止法时,快速充电终止后,电池并未充足电。为了保证充入100%的电量,还应加入补足充电过程。补足充电速率一般不超过0.3C。在补足充电过程中,温度会继续上升,当温度超过规定的极限时,充电器转入涓流充电状态。 + 8 g9 x0 R f0 _存放时,镍镉电池的电量将按C/30到C/50的放电速率减小,为了补偿电池因自放电而损失的电量,补足充电结束后,充电器应自动转入涓流电过程。涓流充电也称为维护充电。根据电池的自放电特性,涓流充电速率一般都很低。只要电池接在充电器上并且充电器接通电源,在维护充电状态下,充电器将以某一充电速率给电池补充电荷,这样可使电池总处于充足电状态。 0 q- VD- 3 p0 w- ! U7 k# ?4 q: r& X|9 C2 Y7 H& |快速充电终止控制方法 - C$ A N9 i; B采用快速充电法时,充电电流为常规充电电流的几十倍。充足电后,如果不及时停止快速充电,电池的温度和内部压力将迅速上升。内部压力过大时,密封电池将打开放气孔,从而使电解液逸散,造成电解液的粘稠性增大,电池的内阻增大,容量下降。 ; b, L# O9 m0 d* P9 c, 8 d从镍镉电池快速充电特性可以看出,充足电后,电池电压开始下降,电池的温度和内部压力迅速上升,为了保证电池充足电又不过充电,可以采用定时控制、电压控制和温度控制待多种方法。 / b% u+ H1 : i- a& a2 B- J) p* q& k$ S7 I; (1)定时控制 ! 3 l9 a$ H) X a( 8 W) a8 n8 O( O& Q/ 1 B, X采用1.25C充电速率时,电池1h可充足;采用2.5C充电速率时,30min可充足。因此,根据电池的容量和充电电流,很容易确定所需的充电时间。这种控制方法最简单,但是由于电池的起始充电状态不完全相同,有的电池充不足,有的电池过充电,因此,只有充电速率小于0.3C时,才允许采用这种方法。 / o5 W! h1 e, d5 G: L( A, 3 y. O; Y! o9 7 I! 6 : % E, R+ a- & K(2)电压控制 : l3 p! 7 I& R% o3 v+ s D. n! N, X, q6 S! k w. 在电压控制法中,最容易检测的是电池的最高电压。常用的电压控制法有: 6 p. e& w7 O2 b4 Q; C$ f0 $ d最高电压(Vmax) 从充电特性曲线可以看出,电池电压达到最大值时,电池即充足电。充电过程中,当电池电压达到规定值后,应立即停止快速充电。这种控制方法的缺点是:电池充足电的最高电压随环境温度、充电速率而变,而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最高充电压也有差别,因此采用这种方法不可能非常准确地判断电池已足充电。 9 f& t1 J! K x电压负增量(V) 由于电池电压的负增量与电池组的绝对电压无关,而且不受环境温度和充电速率等因素影响,因此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电池已充足电。这种控制方法的缺点是:电池电压出现负增量后,电池已经过充电,因此电池的温度较高。此外镍氢电池充足电后,电池电压要经过较长时间,才出现负增量,过充电较严重。因此,这种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镍镉电池。 - p& V+ YD- d1 s, . J电压零增量(0V) 镍氢电池充电器中,为了避免等待出现电压负增量的时间过久而损坏电池,通常采用0V控制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充足电以前,电池电压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变化很小,从而造成过早地停止快速充电。为此,目前大多数镍氢电池快速充电器都采用高灵敏0V检测,当电池电压略有降低时,立即停止快速充电。 8 G/ E) p1 P: B( g6 j2 4 R) h+ d( A- X(3)温度控制 8 s5 D2 d0 T4 V; G为了避免损坏电池,电池温度过低时不能开始快速充电,电池温度上升到规定数值后,必须立即停止快速充电。常用的温度控制方法有: # % f6 W1 Y1 H! C1 B2 E+ M* Z: C1 z3 F2 z5 最高温度(Tmax) 充电过程中,通常当电池温度达到45时,应立即停止快速充电。电池的温度可通过与电池装在一起的热敏电阻来检测。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热敏电阻的响应时间较长,温度检测有一定滞后,同时,电池的最高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关。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充足电后,电池的温度也达不到45。 5 n* X7 j E3 Q# D温升(T) 为了消除环境影响,可采用温升控制法。当电池的温升达到规定值后,立即停止快速充电。为了实现温升控制,必须用两只热敏电阻,分别检测电池温度和环境温度。 3 c * X. o$ 2 q温度变化率(T/t) 镍氢和镍镉电池充足电后,电池温度迅速上升,而且上升速率T/t基本相同,当电池温度每分钟上升1时,应当立即终止快速充电,这种充电控制方法,近年来被普遍采用。应当说明,由于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关系是非线性的,因此,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应设法减小热敏电阻非线性的影响。 # q6 _& W8 b* s/ ( y( 1 z* 4 N最低温度(Tmin) 当电池温度低于10时,采用大电流快速充电,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在这种情况下,充电器应自动转入涓流充电,待电池的温度上升到10后,再转入快速充电。 0 y, C4 - v* Q6 M, 9 % g% K4 n4 g- i* M* V, w3 x(4)综合控制 i, Tg& : M bI9 f1 q- s- ! L上述各种控制方法各有优缺点。为了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准确可靠地控制电池的充电状态,目前快速充电器中通常采用包括定时控制、电压控制和温度控制的综合控制法。5 w( I6 W j# ) s; Q p, S B; a$ r% n 6 P5 P镍镉充电电池应用% y5 X I- L( k, v( d2 r3 l c9 v3 f, T i/ w6 N- V. d4 b4 E基本电学公式 & e9 x. h2 F3 0 / m# N) - c# z6 n F5 A3 ) l首先来介绍几个很简单的基本电学公式,希望让没有电子方面背景的读者们能对几个物理现象有点概念. 9 A. F: B! B: r P! M电压(V) = 电流(I) x 电阻(R) b) t1 X7 X. T: S7 Y! x: y电荷量(Q) = 电流(I) x 时间(T) * U$ K& Q+ W$ I/ y功率(P) = V x I = ! P& u4 V, h4 A- 能量(W) = P x T = Q x V 6 j4 u1 $ J( z3 t! l: x* O. L8 O$ W I任何物体都有阻抗,在阻抗两端加上一电位差则会产生电荷流过该阻抗,阻抗越大则单位时间内(一秒)流过的电荷量越小,阻抗越小则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电荷量越多.若将电位差增大则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电荷量越多,将电位差减小则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电荷量越少.此电位差称之为电压(V),单位为伏特(V),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电荷量多寡称之为电流(I),单位为安培(A),阻抗称为电阻(R),单位为欧姆().电流(I)强度越大表示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电荷数目越多,那麼在在T秒内流过电阻的电荷数目总共有I x T,用以描述此电荷量多寡的名词为电荷量(Q),俗称称电量,单位为库仑(Q).电阻消耗的功率(P)为I x V,单位为瓦特(W),消耗功率越大代表越耗电.,消耗的能量, i- |0 t. w# 2 L7 H1 M1 d( I j) f, P* : + E0 r9 Y(W)为 P x T,单位为焦耳(J),时间越久消耗能量越大,同样时间消耗功率越大的消耗能量也越大. ! Nuv: j an8 H+ P: q$ H9 ?6 w) 9 Ey3 Y/ w例如: 一颗1.5V的乾电池接上0.5的灯泡时,消耗电流为3A,消耗功率为4.5W,10秒钟内共流过了30库仑的电荷,消耗了45焦耳的能量. ; J7 t: D$ y7 W) 4 镍镉电池 的材料电池的分类有很多种,在化学电池中不可充电用完就扔掉的电池称为一次电池,可以多次充电再使用的电池称为二次电池,而镍镉电池是属於二次电池中碱性蓄电池的一种.镍镉电池在材料方面阳极是使用过氧氢氧化镍,阴极使用镉化合物之活性物质,电解液则是使用氢氧化钾等碱性水溶液.当对 镍镉电池 充电时,会在阳极上面产生氢氧化镍,在阴极上面产生金属镉,因而在两极间形成了电位差.将 镍镉电池 的阳极和阴极两端外接负载放电时,阴极端产生带负电的电子经由外接负载流向阳极,因此提供能量供外部负载消耗. 1 ( X0 6 F6 ? E) J! t0 u/ B# A8 a 1 P过度充电 8 K6 d- u2 C/ L. O& 5 h4 M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电压会随著储存电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当电池储存的电量达到饱和电极材料无法继续充电时,若继续充电则电解液会起电解,并且在阳极产生氧气,在阴极产生氢气,如此会在密封的电池内部造成内部压力上升,会对电池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像这种现象称之为过度充电. % . t7 k$ f3 s, Z5 l为了避免过度充电电池遭毁损,通常将阴极之容量制作得比阳极容量大,如此当过度充电时阳极会先达到饱和并产生氧气,而阴极却未饱和而不会产生氢气,阳极产生的氧气扩散到阴极之后会与充电产生的金属镉起化学反应吸收掉氧气,且此反应的速度与金属镉产生的速度平衡,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电池的压力上升.但是若充电电流过大(使用快充时)就会失去平衡,电池的内压过大会将电池的安全阀推开,氢气和氧气会泄漏到电池外部,直到压力降低安全阀关闭电池才又再密封起来.但是气体的泄漏已使得内部化学材料减少,造成电池寿命的缩短. 3 P8 z: m. D$ h5 L z2 n7 z0 x0 M+ G3 E充电电压的变化 - d6 y/ P/ c4 , i! v0 D- H2 e* o电池过度充电时,因为阳极产生的氧气与阴极起化学反应会产生热,使得电池温度会上升外壳发烫.由於温度越高电池的充电电压会变得比较低,因此充电时电池电压会持续上升直到过度充电时,电池温度会突然地快速上升,电压不再上升转而由峰值开始下降. ! p6 R$ n+ p( r8 Y+ L+ O I/ O; b6 % _! M* I3 L标称电压 ( a4 x, J) d$ k$ c$ C6 l7 M镍镉电池在标准放电条件下放电时,电压会缓缓地下降直到当电量几乎释放完时,电压会大幅度地下降,此电压值称之为标称电压.一般 镍镉电池 的标称电压为1.2V,与一般乾电池标注的1.5V是相同意思,都是标注於电池外壳上面. 镍镉电池只要有电量电压值一定至少在标称电压1.2V以上,储存的电量越多电压也越高. : / 0 E( S/ G?0 Y( A) ( G tK, p: q7 i1 l8 d放电终止电压 5 X5 c p2 D2 n$ N( r/ ?电池在放电时其电压会随著电池电量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当电压降到所要求的准位时就不再让它继续放电,称为放电终止,而此电压准位称之为放电终止电压.通常厂商建议的放电终止电压约在0.9V 1.1V左右,电压放电到此准位时电量几乎已经放光了,此状况称为完全放电.镍镉电池已经完全放电了还不移掉负载而让它继续放电下去,那麼就成了过度放电,电压会急速下降直到0V为止.若电压尚未降到0V左右就终止放电,则电池电压会自动快速回升到标称电压1.2V左右. 0 P q+ x2 k2 w% $ b! E8 w% ?# A过度放电 + I- y# d! i6 N9 H* E) 镍镉电池的一大致命伤就是被过度放电,将放电终止电压设定在此状况下,不但没有电力可以推动负载,对电池寿命也会造成损害.而且一旦不慎让电压继续下降到几乎等於0V时,就算想终止放电把负载移走恐怕也来不及了,电池的电压无法再自动回升,一般的充电器也无法再把电充进去,它的电压会一直固定住停留在0V不动.此刻的它就像是中风似的瘫痪在那边,就别说折寿了,更是往往一命呜呼哀哉不能再使用了. # m- S, S2 q/ A4 b8 L( J2 K* z4 Mb/ c) C/ B ?) I电池容量的定义 , bj5 x. H2 i! Y- i/ g电池的容量系指对电池放电,直到电压降到终止电压为止,在这期间所能取得的放电电荷量.若是在规定的电流和温度等标准放电条件下,对充饱电的电池进行放电直到放电终止,所得到的容量称之为额定容量(或标称容量).容量的大小与其所消耗的电极材料之活性物质的量有关,而标准放电条件则是依照电池种类的不同有所规定.容量是根据电池的放电反应来定义,而非充电反应来定义,因此我们常说的电池容量有多大,是指放电时可得到的累积放电电荷量有多少,而非充电时流进去的电荷量有多少.2 s& N% H: x6 B6 c8 J. m5 z7 u6 n/ M) y5 F- g6 ( 9 . V% x% m! E+ w电池容量的表示法 6 C8 , H- W; C* F# L t6 W电池的容量的大小,可以用(放电电流)x(电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所经之放电时间),计算后所得到的值来表示.之前所介绍的基本电学公式中,电量为电流x时间,单位是库仑(Q),电池若以多少库仑来表示电池容量的话,可能是比较不好理解,因此电池的容量都是把电流x时间的值,直接以C=IT(单位以mAh或Ah)来表示,其中C是容量(与库仑是同意义),I是电流,A是安培,mA表示电流大小为豪安(千分之一安培,A),h代表小时(hour),也就是说以千分之一安培的电流放电一小时所累积的放电量为1mAh.因此C=I x T = 多少mAh, mAh就是库仑的等效表示方式.8 J& b) k9 % v8 P+ P# M. C6 N1 W$ J7 b通常电池的外壳包装上面都会标明电池的额定容量,用来表示该电池的最大容量.新的镍镉电池在第一次充放电时容量都可以达额定容量,但容量会随著充放电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 E; G# I. p! X/ C( r: X例子: 以1安培电流放电需要二小时才能将电池电量放光,那麼电池容量约为2000 mAh.若将电池容量以库仑来表示的话,那麼C = I x T=1A x 7200 sec =7200 库伦.您是不是也发现用2000 mah来表示比用7200库伦来表示比较不空洞而明了多了呢 0 f& X3 H# R8 k8 ; y. c+ M- t o. x$ V. BC表示式 % f( ( O5 N& i- x9 F电池除了以安培(或毫安)做单位来表示电池的充放电流大小之外,也使用英文字母C(capacity)来当作额定容量(电流x时间)之电流部分,以它做为电流大小衡量的单位.比如说额定容量600mAh的电池,C就是600mA的意思,所以电流1C就是600mA,电流2C就是1.2mA,电流0.1C就是60mA.以后购买电池时若在规格上找不到充放电流的安培数时,请先别著急,别忘了找找看有没有写著多少C喔. 9 x% D+ y3 K, ?& D+ T9 m& g4 f3 C4 e2 U1 Q4 zQ R U2 z充放电率 - ?4 j% rd: $ W$ B0 _ s& R. r( N8 所谓充(放)电率是将全部容量的电荷放(充)完所需要的时间,做为充(放)电时的标准速度.一般用来说明放(充)电的速度是多少,比如说二小时率的放电,是指用0.5C的电流,在二个小时的时间将电池全部容量放完.20分钟率表示用3C的电流在20分钟内将电池额定电量全部放完.在厂商的电池规格书上面,也常使用小时率来表示标准放电时间,只要根据额定容量来换算就知道标准放电电流是多少了.通常厂商提供的规格上额定容量是以温度20,而放电是以5小时率0.2C的条件来量测. 2 D$ e8 k& s( 7 e* f2 x- # s Y- , S. C充电效率 * ) N. CJ+ o- b# q6 O! e电池不可能充多少电量进去就能储存有多少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体工商退股合同范本
- 厂家酒水合同范本
- 绿化带合同范本
- 加工户欠款合同范本
- 退休心理辅助顾问合同
- 广告营销推广合同范本
- 在线采购家具合同范本
- 标准施工合同范本2009
- 入股建酒店合同范本
- 线上兼职推广合同范本
- 执勤警示教育
- 供热企业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 CJ/T 341-2010混空轻烃燃气
- MSC:破解能源转型密码: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实践指南
- 存款代为保管协议书
- JTS-T 245-2023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 2024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套
- 保险公司考核工作方案
- 2024年高考山东物理试题分析及2025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