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导学案(1).doc_第1页
语文导学案(1).doc_第2页
语文导学案(1).doc_第3页
语文导学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第十册再见了,亲人导、学案设计 通钢三小 王莹莹第14课再见了,亲人学案设计王莹莹 通化兴华教育中心通钢三小 一、学习目标(2分钟)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注意“暂时(zn sh)友谊(y)”的读音和“大嫂、噩耗”的写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3、感受中朝两国人民之间伟大的友谊。学习前三个自然段的表达方法。课前检测:(3分钟)xio yn fng su zhn y xu zhng sng tn( ) ( ) ( ) ( )二、预习导学(25分钟)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人是你的亲人,你与亲人之间有怎样的情感? 2、边读边想:有感情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写了哪些“亲人”?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3、品读课文: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A、什么是 “雪中送炭”,文中指什么?你体会到什么?B、大娘身上有哪些令你感动的地方?大娘失去唯一的亲人小孙孙,心里会怎样?(请你读出志愿军战士内心的感动之情。)4、合作探究:尝试运用以下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并归纳出本组的学习成果。方法指导:设身处地,有感情朗读。读重点句子,抓重点词,展开想象,体会真情。5、突破难点:仔细阅读课文前三自然段,从以下方面想想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和组内同学说说。每段开头都是以 语句开头。每段结尾都是以 语句结尾。每段都是以 形式进行叙述。前三个自然段都是用 和 相结合的写法。6、读中感悟: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读一读、记一记,并说出自己的体会。7、再读课文,把握全文。本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在车站同朝鲜的 、 、 以及许许多多的 告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人民的 。选做题: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抗美援朝的人和事?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三、达标检测:(10分钟)1、看拼音填汉字。 fng su zn sh qng y ln zi ( ) ( ) ( ) ( )g yo ho xu zhng sng tn( ) ( ) ( )2、根据句子的意思写词语。(1)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帮助别人非常及时。( )(2)形容一起走向死亡,共同毁灭。 ( )(3)深厚的感情与友谊。 (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gng gng)应困难。我们空(kng kng)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1)第一句话是( ),最后一句话是( ) A感叹句 B祈使句 C反问句 D设问句(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音组词。( )(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4)大娘为志愿军战士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你能体会两国人民怎样的情感? 再见了,亲人导学案王莹莹 通化兴华教育中心通钢三小 课 题第14课 再见了,亲人导学目标1、教学中紧紧抓住“再见了,亲人”这一抒发情感的主线进行情境的创设,再现两国人民话别的场景、离别的场面,升华学生的情感。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2、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本文前三个自然段的写作特点。课文语言真挚感人,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学习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课 型新 授 课课 时2 课 时主 备 人王莹莹审 核 人薛玉红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预 见 性 问 题 及 解 决 对 策以及教师点拨追问课前导入字词检测(5分钟)让学生由对“亲人”这个词的理解开始对本篇课文的学习,抓住亲人在生活中的两层含义,来激起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兴趣。导入问题:生活中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被我们称为亲人?1、学生作答。2、注意学生语言的规范性和条理性。3、完成课前字词检测,学生互批,交换记忆方法。1、如果学生只说出有血缘关系的人是我们的亲人 ,那么教师就质疑课文中的两种人称不上是亲人,可是课题为什么叫再见了,亲人呢?(提出质疑,引入课文)2、如果学生说出相互给予帮助和关爱的人也是亲人,那么就联系抗美援朝战争让学生了解中朝人民的相互关爱,直接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感受这些“亲人”分别的场面,从情感入手进入对课文的学习。预习讨论(30分钟)准备展示内容(5分钟)明确学习目标下发学案学法指导1、学习中学生会忽略学案中读的要求,教师要及时纠正其学习上的疏忽。2、运用学习方法的时候要先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交给小组长,小组长组织全组同学讨论交流并解决问题。3、学生在准备展示时,教师要参与到每一个小组之中进行倾听、指导规范其语言,渗透展示的方法。知识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和前三个自然段的表达方法。易错点:友谊(y) 供应(gng)的读音。积累点:文中表达情感的重点语句例如: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训练点:重点语句以及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朗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注意“暂时(zn sh)友谊(y)”的读音和“大嫂、噩耗”的写法。2、运用学案中学习第1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2、3自然段。3、联系重点语句感受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1、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个别指导。2、找出本课重点展示的题目。3、分配展示任务。4、小组讨论准备展示的内容。1、在文中划出目标一中,需要注意的字词,读准后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目标1)2、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按照学案的提示,进行学习。设身处地,有感情地朗读。读重点句子,抓重点词,展开想象,体会真情。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其方法在小组中学习课文2、3自然段。(完成目标2)3、用“”画出文中描写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所做出的牺牲;用“”画出文中表达两国人民情谊很深的句子,联系你所画出的语句体会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完成目标3)第二课时展示(30分钟)主要展示文章前三个自然段:1、大娘、小金花、大嫂分别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事?2、总结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着怎样的特点?3、重点句的有感情朗读以及把握全文。4、课外拓展,情感升华。1、指导学生进行展示的准备。2、运用自然的过渡语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预习成果的展示。3、对学生的展示进行及时的评价、点拨以及指导。1、按顺序展示其预习的成果。2、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及时发现问题并补充。1、教师及时追问:大娘、小金花以及大嫂为志愿军战士做出的最大的牺牲是什么?联系大娘失去唯一的小孙孙的悲伤,小金花失去最爱她的妈妈的痛和大嫂失去双腿后今后生活的艰难来理解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所作出的牺牲。帮助学生理解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2、展示中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关注其他学生的倾听情况。3、注重朗读的指导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