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级跟随器实验.doc_第1页
射级跟随器实验.doc_第2页
射级跟随器实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三 射极跟随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射极跟随器的特性及测量方法。2.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各项参数测量方法。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数字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参照教材有关章节内容,熟悉射极跟随器原理及特点。2.根据图1元器件参数,估算静态工作点,画出直流负载线。图1 射极跟随器电路图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按图1电路接线。2. 直流工作点的调整。将电源+12V接上,在B点加f=1KHz正弦波信号,输出端用示波器监视,反复调整Rp及信号源输出幅度,使输出幅度在示波器屏幕上得到一个最大不失真波形,然后断开输入信号,用万用测量晶体管各级对地的电位,即为该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将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1。表1Ve(V)Vb(V)Vc(V)Ie= Ve /Re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Av接入负载RL=1 K,在B点f=1KHZ信号,调输入信号幅度(此时偏置电位器RP不能再旋动),用示波器观察,在输出最大不失真情况下测Vi,VL值,将所测数据填入表2中。表2Vi(V)VL(V)AV= VL/ Vi4.测量输出电阻R0在B点加f=1KHZ正弦信号,Vi=100mV左右,接上负载RL=2 K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测空载输出电压V0(RL=),有负载输出电压VL(RL=2K)值。则 R0=()RL将所测数据填入表3中。表3V0(mV)VL(mV)R0= 5.测量放大器输入电阻Ri(采用换算法)在输入端串入5.1K电阻,A点加入f=1KHZ,Vi=100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用毫伏表分别测量A,B点对地电位Vs,Vi。则 Ri=将测量数据填入表4。表4Vs(mV)Vi(mV)Ri= 6.测射极跟随器的跟随特性并测量输出电压峰峰值VOPP。接入负载RL=2 K,在B点加入f=1KHZ的正弦信号,逐点增大输入信号幅度Vi,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端,在波形不失真时,测所对应的VL值,计算出AV,并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的峰峰值VOPP,与电压表读测的对应输出电压有效值比较。将所测数据填入表5。表51234Vi0.3V0.5V1V1.5VVLVOPPAV五、实验报告1.绘出实验原理电路图,标明实验的元件参数值。 2.整理实验数据及说明实验中出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