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地区低碳节能社会调研.doc_第1页
淮海地区低碳节能社会调研.doc_第2页
淮海地区低碳节能社会调研.doc_第3页
淮海地区低碳节能社会调研.doc_第4页
淮海地区低碳节能社会调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中国矿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大学生创新项目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关于淮海地区低碳节能的调研报告 学 院: 管理学院 申报者姓名 李丹、张垚、袁佳、衡翠、李迎迎、冯展 手 机类别:理工类科技创新项目(含学术论文)社会调研类学术研究项目普及性的科技创新项目共青团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制二一年九月 填写说明1、 凡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必须填写本申报书。2、 向学校报送本申报书时,一式3份,并报送申报书电子文档。3、 本书应该填写完整、内容详实、表达准确,数字一律填写阿拉伯数字。4、 项目申报者最多申报2个项目。5、 打印格式与装订(1)纸张为A4大小,双面打印;(2)文中小标题为四号、仿宋、加黑;(3)栏内正文为小四号、仿宋;(4)左侧距边界1厘米钉2处。项目名称关于淮海地区低碳节能的调研报告申请经费 27300元起止时间2011年7月至2012 年 9月项目类别社会调研类学术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基本信息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所在学院李丹09094341会计09-3班管理学院性别手机E-mail身份证号i_dandyx163.co目组成员基本信息序号姓名性别学院专业/年级手机签名1李丹女管理学院会计09-3班 156513586952张垚男管理学院经济09-3班150621038683袁佳男管理学院工商09-11班136452101854衡翠女管理学院会计09-5班150943552085李迎迎女管理学院会计09-5班156513576716冯展男力建学院土木09-4导教师情况姓名所在学院研究方向职称/职务董靖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副教授性别/年龄联系电话E-mail签名男/4313952298568一、项目简介(研究内容、目的及国内外研究水平概述)研究内容和目的研究内容低碳节能是指以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并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生产出与原来同样数量、同样质量的产品;或者是以原来同样数量的能源消耗量,生产出比原来数量更多或数量相等质量更好的产品。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产业结构不稳定,在整个能源利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有了更多的物质能源需求。这些发展一方面消耗着大量的资源、能源,许多资源满足不了人们需要,另一方面,许多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因此,各地区也比较重视低碳节能,并制订了低碳产出指数,低碳环保指数,低碳消费指数来衡量低碳经济.这一问题在正在快速发展中的淮海地区(淮海地区东濒大海、西接中原、北扼齐鲁、南抵江淮,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区域,在低碳经济日益发展情况下淮海经济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的良好运行态势。2003年至2007年,连续五年GDP增速达到或超过15%,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与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相比,也不逊色。2008年以来,全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GDP增长大幅度回落,淮海经济区仍然保持13.2%的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长三角、环渤海的增长速度)尤其显著.淮海低碳节能发展现状2009年,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有关专家来徐州、枣庄,就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进行前期调研。这次调研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迈出了重要步伐。至此,包括徐州在内的淮海经济区迎来了“低谷隆起”的新机遇。在低碳经济日益发展情况下淮海经济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的良好运行态势。2003年至2007年,连续五年GDP增速达到或超过15%,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与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相比,也不逊色。2008年,全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GDP增长大幅度回落,淮海经济区仍然保持13.2%的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长三角、环渤海的增长速度。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推进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方面入手,着力发展新型产业、高新技术、新型能源等优势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技术创新,助推低碳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园区中大型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开展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低碳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盐城矿产资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目前,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起步。石油化工,有可能成为盐城地方工业的一个重要行业,因此,对低碳节能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久春说,生态和绿色是宿迁的“金字招牌”,宿迁已成为黄淮海地区的“最大氧吧”。在城市建设时,坚持低碳化城市管理,城市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城市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并积极推广分类收集、机械化分拣、焚烧发电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实施城市绿色照明工程,大力推广LED、无极灯等新型节能光源;日照市为推动节能减排和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日照市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先后完成了库区水平防渗、调节池改造、渗滤液处理等技术和设施的改造升级,完善了填埋气体收集利用、垃圾收集站、环境监测等相关配套,将无害化处理等级由II级提高到I级。近几年,日照市为推节能减排,在固废处理中心投资700万元,建设了沼气收集发电和中水回用两项工程,对在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和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年发电150万度用于场内污水处理。而通过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后的中水完全达到相关排放标准,一部分用于场内绿化、车辆冲洗、降尘等,其余部分用于补充营子河人工湖景观用水,实现了节能减排和城区环境改善的双重社会效益。枣庄作为被国务院批准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转型试点城市,标志着枣庄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枣庄的转型工作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政策资金支持。东西两城留有巨大发展空间,是其它城市所不具备的,在城市转型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的枣庄,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但是,枣庄市质监局多次深入重点耗能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调研,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深入探讨,发现企业在原产品技术标准基础上对节能降耗性能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改进。商丘市代表们在发言中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对于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环境容量非常有限的商丘意义重大,商丘市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以能源、原材料加工为主的工业占主导地位,煤、电、铝等传统高耗能产业占该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近50%。在煤及煤化工、铝及铝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中,煤炭开采与洗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2.5%,能源消费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92.8%。淮北市现已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淮北市实现城市转型的战略目标任重而道远。200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城市转型”的口号,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确立了奋力推进“六大转型”的奋斗目标和路径选择。虽然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作为一座长期以煤电等高耗能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淮北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508吨标准煤/万元的标准和安徽省平均值比较,还高出0.433吨标准煤/万元,调结构促转型、节能减碳促发展任重而道远。蚌埠现阶段工业化水平明显滞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市场主体发育不足,产业整体规模仍然偏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发展的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制造业多处在分工链条的中低端,产业发展既迫切需要上规模,更亟待优化结构,难度和压力会更大。化工产业比重偏高,社会“低碳”意识淡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经济社会发展正越来越多地面临绿色增长的压力。本部分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对于低碳节能特别是低碳经济项目研究水平,以及淮海地区低碳节能特别是低碳经济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找到本文的研究空间,即在当前全球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淮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有关低碳节能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政策导向是: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具体内容是: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十二五规划”中关于低碳节能的指导思想及目标,我们发现淮海地区一些城市对低碳节能政策实施力度不够,尚存在许多问题须进一步解决。因此,本研究小组选择淮海地区八个典型城市:徐州、盐城、宿迁、日照、枣庄、商丘、淮北和蚌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目的随着全球经济向高效、环保方向发展,那么低碳经济在不久的未来或将成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规则。从目前全球低碳产业发展及一些学者专家的研究来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可能成为第三个规制全球发展的总则。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在节能减排技术上拥有绝对领先优势,在根据全球气候谈判确定的世界新体中必将进一步强化其主导地位,而中国想要在这方面缩小差距,只能是从现在关注低碳、关注环保经济。淮海地区涉及我国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个省,它包括20个地市。其中,有江苏的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安徽的蚌埠、淮北、宿州、阜阳、毫州,山东的枣庄、济宁、泰安、莱芜、日照、临沂、菏泽和河南的开封、商丘及周口。它包括徐州、蚌埠等铁路枢纽和连云港、日照等海港。我们选择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徐州、盐城、宿迁、淮北、蚌埠、枣庄、日照和商丘。徐州、淮北和商丘都是矿产、重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盐城是沿海地区,正在新起,日照是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其他欠发达的地区,也正在寻找办法,大力开发,想使自身更加发展壮大。但是低碳战略的提出,使得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能源低耗和污染排放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面前实现经济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这些地区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能源需求加速增长,如何改变以煤为主的不合理能源结构?如何使产业结构合理,使节能减排和其他发展目标实现统筹、协调发展?如何使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手段与经济性措施更完善,建立效的激励机制?这些都是我们想要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意义:中国的发展取得的成就,世界共同目睹,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果,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据中科院调查显示,我国是全世界自然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59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排名第56位。另据统计,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加快中国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研究意义 1.有助于推进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实现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2.有利于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改善能源产业结构。 3.有利于政府以新的思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4.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生产低碳化。 5.有利于实现建设生态节能的社会环境。当前国内外同类项目研究水平概述低碳节能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低碳节能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低碳节能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低碳经济在低碳节能中占有重大比重,“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从定义可知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是21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低碳经济”的概念是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但早在20世纪90年代,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注碳排放就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碳排放交易机制、碳减排机制与方法的研究、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及策略等问题展开。“碳锁定”、“碳足迹”、“碳中和”、“碳源”、“碳汇”、“碳交易”、“碳税”等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一系列新概念、新术语也相伴而生,这些概念与术语从不同的层面揭示了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国内低碳节能研究水平国内普遍采用的低碳经济概念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新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演变”。国内对低碳经济研究较早的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是指靠政府政策措施和技术创新来实施的一场能源变革,建立起一种排放较少温室气体,从而缓解气候变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开发新型清洁能源。袁男优认为,从本质上看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更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中国学者潘家华指出,低碳经济,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阎吴垠(2009)指出低碳经济条件下的新兴产业革命本身即意味着对现有产业制度进行创新,其核心在于改善现有高碳经济条件下产业制度的两个维度:即“高碳产业链条”与“高碳产业结构”。 玛之浚认为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引下,加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力度,2008 年国家安排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148 亿元、中央财政资金270 亿元( 含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 用于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流域工业废水治理,以及节能环保能力建设。但是,现今我国低碳节能在时间与地域上存在很大差异。从时间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除贵州与海南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海南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指数的变小,源于其今年发展速度与规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贵州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减小,主要是由于提大规模资源开发及其之上的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影响的结果。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较大,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步递减,最后回归北部地区的特征。这种空间分布特征与我国经济发展特征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低碳节能还涉及其他方面-低碳生活、低碳交通与绿色建筑等。“低碳生活”是通过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和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的前提下,致力于在生产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领域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的社会。陈晓春等认为,政府和社会不断引导适应低碳经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如:2008 年6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限塑令”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尽管交通运输业本身的能耗在全社会能耗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其能耗状况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节能效果。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能耗具体表现为以石油消耗为主,这一特点近年来又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石油消耗在交通运输总能耗中的比重已由2000 年的80.7上升到2008年的84.17,调整和优化整个行业的能耗结构势在必行。低碳交通也成为低碳节能的另一个研究方面。“绿色建筑”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建筑体系,关注从建筑材料、设备到施工建造再到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采用生态建筑、节能技术、生态材料等,通过合理的开发强度,降低物耗,提高能效,实现建筑低碳化。政府在这一方面采取了一些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11号公告批准了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JC1066-2008)行业标准,标准对水性建筑防水涂料,反应型建筑防水涂料和溶剂的型建筑防水涂料的有害物质进行了限量规定。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第7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长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要求,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鼓励发展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与材料;节能门窗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技术。强调要求实施建筑节能产品认证制度。这对建材企业既是一个机遇,同时又是一个挑战。总之,国内低碳节能研究涉及面虽广但是不够深入。国外低碳节能研究水平国外低碳节能起步很早,各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都结合本国的特点,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对建筑节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制。例如:加拿大早在1972 年就颁布了新建筑物节能法; 西德于1976 年颁布了建筑物节能法;美国在1978 年颁布的“能源政策法”中,详尽规定了建筑节能的经济支持问题;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低碳经济就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国外低碳节能不仅是政府在做,相关学者对此也进行大量研究,一些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丁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核心是低温室气体排放(hwGreenhouse Gas Emission Economy),或低化石能源的经济,认为低碳经济是能够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美国学者Willey等人从发达国家角度出发对低碳经济进行了深层次探讨,研究主要集中在碳交易制度层面以及碳汇技术方面。Foxon等人从能源政策方面入手,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还涉及到制度和管理方面的改革与调整,因此,他指出要想发展并实现低碳经济必须从经济、制度以及管理层面进行协同创新,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正逐步走向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共识,以英国为首的欧盟各国长期以来大力提高能效,发展替代能源与相关低碳技术,拟引领全球步入低碳的后工业革命时代,英国先后引进了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多项经济政策,最后又通过了“气候变化法案”,丹麦,芬兰,挪威,意大利和瑞典等国,对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又开征国家碳税,德国,日本和奥地利等国也相继引入了能源税与碳税制度,德国2008年的风能投资占世界第一,法国核能已占全国能源的78%,日本倡导建立低碳社会.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上台后明确提出要进行新能源改革,还发布实施了,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法律保障。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关注低碳经济发展问题,但由于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局限,具体实施中面临诸多困难。淮海地区低碳节能研究综述淮海地区低碳节能的发展既有成果也存在问题。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有关专家来徐州、枣庄,就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进行前期调研。这次调研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迈出了重要步伐。至此,包括徐州在内的淮海经济区迎来了“低谷隆起”的新机遇。低碳经济日益发展情况下淮海经济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的良好运行态势。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对低碳节能也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久春说,生态和绿色是宿迁的“金字招牌”,宿迁已成为黄淮海地区的“最大氧吧”。在城市建设时,坚持低碳化城市管理,城市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城市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并积极推广分类收集、机械化分拣、焚烧发电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徐州实施城市绿色照明工程,大力推广LED、无极灯等新型节能光源;且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推进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方面入手,着力发展新型产业、高新技术、新型能源等优势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技术创新,助推低碳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园区中大型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开展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低碳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总之,淮海地区低碳节能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仍需深入研究与发展。总结本部分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对于低碳节能特别是低碳经济项目研究水平,以及淮海地区低碳节能特别是低碳经济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与发展中的不足,找到本文的研究空间,即在当前全球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淮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参考文献1绿色建材绿色建筑防水材料及其发展 邵高峰 高延 继周庆2Gerilla GP,Teknomo K,Hokao K.A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of wood an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housing construction.Build Environ 2007,42:277884.3 A.S.Dagoumas, T.S.Barker.Pathways to a low-carbon economy for the UK with the macro-econometric E3MG modelJ.EnergyPolicy , 2010, 38(6): 3067-3077.4 Nick Hughes, Neil Strachan. Methodological review of UK and international low carbon scenariosJ. Energy policy,2010, 38(10): 6056-6065.5 The UK Low Carbon Transition Plan National strategy for climateand energy-Presented to Parliament pursuant to Sections 12 and14 of the Climate Change Act 2008EB/OL. .uk/central-content/campaigns/act-on-copenhagen/resources/en/pdf/DECC-Low-Carbon-Transition-Plan,2009-07-15/2011-01-15.6 Neil Strachan, Tim Foxon, Junichi Fujino. Modelling Long-TermScenarios for Low Carbon Societies(Climate Policy)M. 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2008.7 “2050 Japan Low-Carbon Society”project team.Japan Scenariosand Actions towards Low-Carbon Societies(LCS)EB/OL. http:/2050.nies.go.jp/report/file/lcs_japan/2050_LCS_Scenarios_Actions_English_080715.pdf, 2008-06/2011-01-15.8庄贵阳.低碳经济: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9 付加峰.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衡量指标体系EB/OL /c/cn/news/2009-09/07/news_1496.html,2009-09-07/2011-01-15.10 王仕军. 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 开放导报, 2009,146(5): 44-47.11 The Climate Institute and E3G, G20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EB/OL./images/uploads/G20_Low_Carbon_Competitiveness_Report.pdf, 2009-09-14/2011-01-15.12 Knudstrup MA, Hansen HTR, Brunsgaard C. Approaches to the design of sustainable housing with low CO2 emission in Denmark. Renew Energy 2009, 34:200715.13 俞昌斌:身边的细节也能低碳节能HYPERLINK /新浪地产2010-2-20 10:03:49(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第32 卷 第22 期 2010 年11 月: 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14 Nassen J, Holmberg J, Wadeskog A, Nyman M. Direct and indirect energy use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production phase of buildings: an input output analysis. Energy 2007, 32:1593602.15 Gerilla GP, Teknomo K, Hokao K. A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wood an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housing construction.Build Environ 2007, 42:277884.16 Knudstrup MA, Hansen HTR, Brunsgaard C. Approaches to the design of sustainable housing with low CO2 emission in Denmark. Renew Energy 2009,34:200715.17耿勤,佘湘耘等. 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的初步分析与探讨J. 中国能源,2009(10) :28 34.18中国中心城市交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中心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年度报告(2007) 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331 334.19中国中心城市交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中心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2008) 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8. 20周伟,Joseph S. Szyliowicz. 中国交通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0 80.二、研究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结论与建议淮海地区低碳节能调研情况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基础国内外文献综述 理论基础淮海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淮海地区发展驱动国际及中国其他地区发展经验淮海地区发展准备低碳节能的一般性分析淮海地区低碳节能可行性分析具体实施方法定量模拟分析实地调研与分析运用SPSS R 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整理结论与建议具体实施方法我们研究的课题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理论方面:现有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点和矛盾点。实践方面: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实际问题。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课题,就要对这个课题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让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以下问题: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运用以上思路并结合淮海地区节能减排的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一下几种调研方法:(1)文献法: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设计实验方案前,有必要对相关研究的背景及进展情况进行文献调研,充分了解目前节能减排的发展和使用状况,以保证所设计的调研计划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以充分的发挥参与成员创造性能力。本项目小组充分利用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读秀知识库、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上发表的有关项目研究的文章并运用Excel整理所搜集的资料,从而发现问题,以确定实地调研内容和方法。(2)观察法:1、以徐州地区为基点做大略的调查和试探性观察;2、确定调研观察的目的和中心,以及本次调研的观察对象;3、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策划和准备相应的观察手段 ;4、小组内协商并规定统一的实行标准;5、对观察法进行具体实施,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制定出最终的观察策划;6、对局部(徐州地区)的观察法延伸至淮海地区具有典型的地区,得出数据并归纳统计汇总,获得相应的结论。(3)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淮海地区节能减排现状的描述,将其与文献调研所搜集道德资料中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加以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从而结合淮海地区的具体情况,尝试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适合淮海地区节能减排的实施方法及其实施途径。(4)调查法 :1、调查问卷的设计:我们小组计划设计两份调查问卷,第一份是运用Alain Fayolle 等人以计划行为理论( TPB,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为理论框架,形成了系统化指标以这一理论框架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节能减排中绿色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及其相关性;第二份是小组成员就前期文献调研发现的问题及假设设计关于节能减排的调查问卷。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对初步调查问卷进行审核分析,吸取宝贵经验,并改进调查问卷;发放部分调查问卷进行模拟调查,及时发现问卷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修订、完善,最终定稿。2、实地调查:在淮海地区的全部城市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访谈式调研,将回收的调查问卷运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同时梳理访谈结果。3、数据分析汇总:运用SPSS软件和R软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将结果综合整理成文字材料。可行性分析: (1)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及优势: 本创新团队成员分别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会计专业、力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均是成绩优异、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本科生。小组成员经过23年的学习,均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运用SPSS和R数据分析软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均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具备较强的调研和人际交往能力。(2)已有的实践创新成果: 2010年 袁佳:饮料瓶盖改进专利 2010年 李丹:青蓝创新实践调研报告二等奖(3)项目的可行性: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本项目小组通过研究淮海地区城市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节能减排实施的重要意义,从多个角度探讨节能减排的方法和途径,摸索出一条适合淮海地区的节能减排之路。中国政府于2009年提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行动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推广低碳技术和低碳发展理念,加强节能和提高能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努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十二五”规划还提出:淮海区域是指我国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的接壤地区,它包括20个地市,它东濒大海、西接中原、北扼齐鲁、南抵江淮,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区域,它的在节能减排作出的成果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国家“十二五”能否按顺利完成。另外,指导老师丁志华科研项目经验丰富,曾主持五项国家级项目并发表论文,能够很好的把握小组调研方向指导小组成员,还有学校对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与扶持,更加有利于项目的推进。三、研究计划和进度(可就文献查询、社会调查、方案设计、实验研究、数据处理、研制开发、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结题和答辩、成果推广、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工作逐项进行安排)1.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能力,帮助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2)使学生够获得真实项目环境下的“参与感”,在锻炼动手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把项目的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 使项目研究的课题跟学校所开专业课程相辅相成,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创新, 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3)通过团队工作,提高成员的团结合作精神、与人沟通、协调、配合等方面的能力。 (4)通过该项目,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从而使之自主地达到拓宽知识面的目的。 (5)了解淮海地区对于低碳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做法。2.前期准备 (1)查阅有关城市低碳节能减排政策和情况,了解现在城市各个方面低碳减排的情况。 (2)确定被调查对象:淮海地区20个城市中选择典型的十个城市进行调查。 (3)根据低碳减排涉及方面,我们设计4种调查问卷。 (4)查阅有关低碳减排的政策、情况。 (5)列采访纲要。 (6)准备好采访相关政府人士和环保协会人士等。3.组织实施和实践环节 (1)2011年7月,进行文献资料查阅了解,设计调查问卷,列采访纲要,制作调研手册。 (2)2011年7月2012年7月,进行实地调查。 (3)2012年6月,举办低碳减排研讨会。 (4)2012年8月,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建议。根据我们的调查报告和结论分析,形成我们的项目论文。4.过程管理和教师指导根据调研提纲和调研计划,分步实施。由李丹和衡翠向导师定期报告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及时请指导老师给予指导。 (1)项目准备阶段:指导老师向学生介绍该项目的基本操作方法,基本思路。 (2)项目实施阶段:指导老师向学生介绍相关调研结果分析及处理方法,启发相关实践中如何节约成本。 (3)项目结项阶段:指导老师向学校介绍项目结项的基本流程,及介绍论文的基本形式及流程。5.职责分工 (1)董靖老师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专业问题。 (2)李丹统筹联系工作,安排整个项目的进度,确定每个阶段任务,做好明确分工,确保整个项目有计划有秩序进行。 (3)张垚负责文献综述。 (4)衡翠负责问卷的设计和数据处理。 (5)袁佳负责问卷的发放调查,研讨会的顺利展开准备。 (6)李迎迎和冯展负责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