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 学年 第一 学期教学改进计划学校学科科学年级四班级四一四二教师教学质量目标平均分:90及格率:100%优秀率:50%教学改进思路和措施上学期在单元备课中,重新安排了教学时间,每一单元都留出了复习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及时的复习,在学期末考试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以前有了进步。这学期我想仍要把单元备课安排好,课时要安排紧凑,每一单元要留出复习时间来,每一课时也要精讲多练,留出巩固练习的时间。在备课时精心出好测试题,进行查漏补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关注,进行个别辅导,同时发挥小组长的力量,对本组组员给予学习上的帮助和监督。如何做到精讲呢?我想首先要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了解多少,对学生已经知道的就少占用时间,对学生不了解的或困惑的就重点讲。那么如何才能得到良好的访谈效果呢?这就需要老师熟悉教材,设计好访谈问题,虽然进行学生访谈要占用一些时间,但做好访谈对学习来说是事半功倍的事,所以值得去做。在分析分析学生的试卷中,发现学生对一些相近的知识很容易混淆,所以在这学期的学习中,对相近的知识要进行比较练习,通过不同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有效利用期末复习时间,出好复习卷。如何命制出好的试卷来呢?在校教研组内与同组的老师们一起讨论命制试卷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在这个学期我打算和本组老师商量联合出试卷,并要早点编制出来,以便于复习。总之,在这个学期我有信心将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台阶。教学进度计划第一周 第一课1、固体与液体的形状、固体与液体的体积2、物质状态的变化 第二周 第一课3、形成认识4、扩展认识(一)第三周 第一课5、形成认识(二)6、单元复习第四周 第一课7、复习 第二课1、让我们来配制溶液第五周 十一放假第六周 第二课 2、溶液里有什么3、形成认识、扩展认识(一)第七周 第二课 4、扩展认识(二)溶液酸碱性5、扩展认识(三)研究雨水第八周 第二课6、单元复习7、单元复习第九周 第三课1、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向上托的力、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2、学生实验“哪些物体能够在水中浮起来第十周 第三课3、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4、形成认识第十一周 第三课5、扩展认识6、单元复习第十二周 第四课1、我们对物质并不陌生2、物质有纯与不纯之分第十三周 第四课3、如果把物质不断地分割4、一些固体颗粒有固定的形状第十四周 第四课5、形成认识、扩展认识6、单元复习第十五周 第五课1、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2、根据材料的性质处理材料第十六周 第五课3、金属、其他材料4、形成认识、扩展认识第十七周 复习第十八周 复习第十九周 复习考试期末学校考核评 语 第一单元固体与液体章节(或单元)教学设计学校学科科学年级四班级四一四二任课教师总课时5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大多数物质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固定的形状,液体只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2、 知道固体不容易流动。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的体积用量筒、量杯等进行测量。3、 知道在条件变化时,物质的状态可以相互转化。改变温度,可以是固体变成液体,也可以使液体变成固体。4、 知道物体具有质量,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可以用天平、磅秤、电子称等测量物体的质量。5、 知道胶水、果汁、自来水等不同液体的粘稠程度不同。6、 知道不同固体的硬度、人性有所不同。7、 知道当根据实验要求,在实验前设计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当包含实验目的、实验用品、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数据等。技能目标1、会自己制作简单的量筒,能够用量筒或量杯比较液体体积的大小。2、学习根据实验的过程、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设计简单的实验表格。3、能够根据实验要求,与其他同学配合做好简单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具有固体、液体、气体等多种形态。2、不同物质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研究物质的性质时,需要认真分析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 研究问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在实验前需要根试验的具体情况设计表格,实验时实事求是地测量和记录数据,实验后进行细致的分析。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都知道:物质具有固态、液态、气态等多种状态,知道空气在常温下是气体、水在常温下是液体;知道在温度低于0时凝结成为固态的冰;在100时,水沸腾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木块、石头等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水、酒精等液体,有确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空气等气体既没有确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何种。教师应当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启发他们考虑固体与液体的差异,进一步认识它们在体积和形状上的差异。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地球上的水,对水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在温度低于0时,水为固态的冰;在温度高于100时,水为气态的水蒸气,教师应当对过去所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认识在其他条件变化时物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教材分析本课研究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它们的区别。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物质”。教学重点难点固体与液体的体积、物质状态的变化、实验报告章节教学目标监测试题一、 填空1、测量液体的体积经常使用的工具有( )和( ),上面标有刻度,单位一般是( ),用符号( )表示。2、大多数物质有( )、( )和( )三种状态。在条件改变时,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 )。3、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质量的单位是(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 )、( )等工具称量物体。 ( ) ( )4、冰( ) 水( ) 水蒸气( ) ( ) ( )二、写出下面物体的名称。 ( ) ( ) ( )三、填表固体与液体的性质比较固体液体形状体积流动性四、判断1、物体体积的大小是用物体所占据的空间的大小来量度的。( )2、金、银、铜、铝等一些金属,在一定温度下也会由固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为固体。 ( )3、固体都是不透明的,而液体都是透明的。 ( )五、简答1、根据实验:比较液体的粘稠程度写出实验报告。2、固体和液体有哪些可以测量的性质?课时教学设计学校:年(班)级:四一、四二人数:日期:学科:科学课题:1、固体与液体的形状、固体与液体的体积课型:新授教师: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使学生发现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知道固体有一定的体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使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形状,知道可以用表格记录观察的结果。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固体和液体体积的方法,能用量筒和量杯比较液体体积。通过比较固体体积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比较是常用的学习方法。通过比较液体的体积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要借助一些工具。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使学生发现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环节四导入新课认识固体与液体的形状认识固体与液体的体积自制量筒课堂练习课堂总结2分钟31分钟5分钟2分钟复习:1、我们身边的物体绝大多数以哪几种状态存在?2、空气和水在自然界是以怎样的状态存在的?3、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固体与液体更多有趣的知识。1、观察我们身边的固体与液体有固定的形状吗?观察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2、根据讨论的结果,各小组设计实验,证明本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总结得出结论。3、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1、讲解:物体何种的大小是用物体所占据的空间的大小来量度的。演示:蓝色盒子的体积比棕色盒子的体积大。2、估计物体何种的大小:1)你能说出教室中体积最大的和体积最小的物体吗?2)你能把自己的学习用品按照体积的大小排序吗?3、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怎样才能知道它的体积呢?讲解:度量液体的体积经常使用的工具有量筒和量杯。量筒和量杯的壁上标有刻度,单位一般是毫升,用符号ml表示。有些烧杯也带有刻度,如果带刻度的烧杯上方的刻度线标出的是500ml,这就表示当液面到达此刻度线时,体积是500ml。4、出示三个有液体的容器问:这三个容器中哪个容器中的液体体积大呢?用量筒来量一量吧。1、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量筒呢?那就打开书8页按照说明做一个吧。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空气在常温下是气体。水在常温下是液体。水在0时结冰,在100时沸腾。学生观察后进行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1、学生设计实验。2、学生做实验。3、学生总结结论。4、学生汇报实验后的结论。学生认识物体的体积的含义。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用品按体积大小排序。学生认识试题液体体积的工具、单位。学生用量筒比较三个容器中液体体积的大小。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学生分组制作量筒。学生演示自制的量筒。学生做练习。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板书设计1、固体与液体的形状、体积固体液体形状一定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一定一定液体体积:工具:量杯、量筒、烧杯 单位:毫升 ml作业训练(自己组编)一、填空1、测量液体的体积经常使用的工具有( )和( ),上面标有刻度,单位一般是( ),用符号( )表示。2、大多数物质有( )、( )和( )三种状态。3、空气在常温下是( ),水在常温下是( )。4、水在0时( ),在100时( )。二、填表固体液体形状体积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学校:年(班)级:四一、四二人数:日期:学科:科学课题:2、物质状态的变化课型:新授教师: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通过对水的变化的认识,使学生初步感知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条件的。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在条件改变时,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通过读课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愿意与别人交流。通过对现象的思考和分析渗透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点。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水的变化的认识,使学生初步感知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条件的。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在条件改变时,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环节四导入新课认识物质状态的变化课堂练习课堂总结2分钟31分钟5分钟2分钟1、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和液体的一些性质。你们还记得吗?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了什么?2、在三年级我们学习过水的三种状态变化,还记得吗?当改变温度时,其他物质也能像水那样变成气体或固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问题。1、出示炼铁的图片讲解:炼铁时,炽热的铁水从炼铁炉中流到模子里,在空气中逐渐冷却,形成铁锭。在炼铁的过程中,铁的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讲解:改变温度时,铁可以从固体变成液体也可以从液体变成固体。金、银、铜、铝等一些金属,在一定温度下也会由固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为固体。3、通过以上的学习,大多数物质在几种状态?在条件改变时,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相互转化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回忆并回答指名说一说水的三态变化。指名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大多数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在条件改变时,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相互转化。学生做练习。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板书设计2、物质状态的变化大多数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在条件改变时,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相互转化。作业训练(自己组编)一、填空 ( ) ( )冰( ) 水( ) 水蒸气( ) ( ) ( )二、判断1、金、银、铜、铝等一些金属,在一定温度下也会由固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为固体。 ( )2、大多数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 ( )3、在条件改变时,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相互转化。 ( )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学校:年(班)级:四一、四二人数:日期:学科:科学课题:3、形成认识课型:新授教师: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通过对固体与液体性质的讨论和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固体与液体性质的。通过讨论使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固体和液体的性质。通过整理资料使学生学会用表格比较整理固体与液体的性质。通过讨论使学生意识到研究物质的性质时,需要认真分析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固体与液体性质的讨论和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固体与液体性质的不同和相同。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环节四导入新课比较固体与液体的性质课堂练习课堂总结2分钟31分钟5分钟2分钟复习:1、大多数物质有哪三种状态?2、在条件改变时,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相互转化吗?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固体与液体的性质。1、固体都是坚硬的吗?固体的开关能改变吗?请举例说明。2、固体不都是坚硬的,出示图片;固体的开关是可以改变的。出示图片。3、固体都是不透明的,而液体都是透明的,对吗?举例说明。4、固体也有透明的,液体也有不透明的,出示图片。5、你能举出例子说明在条件改变时,固体可以变为液体,液体也可以变为固体吗?6、固体与液体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呢?同学们打开书12页把你的想法填在书中的表格中。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图片扩展认识。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图片扩展认识。学生举例说明。学生填表。进行订正。固体与液体的性质比较固体液体形状体积流动性学生做练习。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板书设计3、固体与液体的性质的比较固体液体形状体积流动性作业训练(自己组编)一、填表固体与液体的性质的比较固体液体形状体积流动性二、判断1、固体都是坚硬的。 ( )2、固体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 ( )3、固体都是不透明的。 ( )4、液体都是透明的。 ( )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学校:年(班)级:四一、四二人数:日期:学科:科学课题:4、扩展认识(一)课型:新授教师: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通过实验知道物体都是有质量的,质量的测量工具、单位。知道不同固体的韧性不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验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知道物体都是有质量的,质量的测量工具、单位。知道不同固体的韧性不同。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环节四导入新课比较物体的质量比较物体的软硬比较固体的韧性课堂练习课堂总结2分钟31分钟5分钟2分钟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固体的体积有大有小,液体的体积也可以进行测量比较。那么固体和液体还有哪些性质可以进行比较和测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1、出示体积相同的铁块与木块的质量哪个大?2、讲解:物体都是有质量的。质量可以测量,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天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3、出示天平,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什么工具称量物体呢?1、在上学期我们学习比较岩石软硬程度的实验,岩石的软硬是怎样来区分的呢?2、利用已经学习过的方法找出教室里比较硬的物体和比较软的物体。3、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利用物体软硬不同这一性质的。1、出示树枝、橡皮筋、挂面、头发、草秆问:如果执照韧性的大小给这几种物质排序,应该怎样排序呢?2、同学们排序是否正确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比较固体的韧性。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这节课我们比较和测量了物体的哪些性质?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发言:磅称、电子称。学生回忆岩石软硬程度区分的三种方法。学生发言。学生发言。学生发言。学生做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做练习。学生总结。板书设计固体与液体一些可以测量的性质比较物体的质量 比较物体的软硬 比较固体的韧性作业训练(自己组编)一、填空1、质量是可以测量的,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2、质量的单位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疫预案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运动会课件科学序数
- 2025年影视剧组招聘演员面试模拟题目
- 《机械员》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历真题】
- 2025年粮食购销企业招聘财务人员的笔试技巧与策略
- 2025年老年人健康管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种心理咨询师实操技能考核模拟题集解析
- 2025年村级红白理事会司仪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解析
- 2025年轨道交通信号工中级考试备考攻略模拟题及解析
- 2026届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秋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10~20的认识第1课时 10的再认识
- 电梯维修改造施工方案大修
-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T-CIRA 46-2023 核电厂液态流出物中锶89和锶90分析 液体闪烁法
- 急性肠胃炎中医讲解
- 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
- 中药塌渍治疗的护理
- GB/T 33629-2024风能发电系统雷电防护
- 第七章-生物医学工程的伦理问题
- 白酒促销送旅游方案
- 河南02YG301 钢筋混凝土过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