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及答题思路(学生用)一个思路:语言-意象-意境-主旨(情感)一个方法:从原作中找根据。一个口诀: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 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 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 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依法解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第一步:读懂内容。 1、看题目作者。看题目,过香积寺,提出写作缘由。看作者,王维,想到其“身陷叛军,皈依佛门”的人生经历,想到其“求佛求禅”的诗歌内容,想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歌风格。 2、看意象炼字。看意象,诗中写了“云海”、“古木”、“钟”、“泉声”、“危石”、“日色”、“青松”、“薄暮”、“潭”等意象,结合起来看,都是山中之物,而不是世俗之物。理解到这里就够了。看炼字,一、二两联中无,三联中“咽”是人的动作,却用于泉声,可算一个;“冷”本是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改变了词性,可算一个;四联中,“空”形容词作动词,改变了词性,可算一个。(注:以上思维过程,只是在考试时,边读边想的过程,并不细究。如果后面考到了某个问题,可回过头来,再加细究) 3、看语句表达。阅读全诗,无难解之句4、看诗后注解。注解解释的是全诗的最后一句,而最后一句很显然是全诗的主旨,了解了什么是“安禅”,什么是“毒龙”,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首诗是一首“悟道悟禅”的诗。 第二步:划定类型。 给全诗划定类型,应从心里大体知道,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写幽静的环境,表达了对于“佛道”的追求。 第三步:审题干,答题目 1、审题干:命题者先讲了什么是“诗眼”,并提示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然后又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很显然是从炼字的角度设问。 2、答题目:根据前面阅读时的感悟与分析,我们再回过头来去看第三联,仔细体味,最后仍然确定“咽”(用了修辞格的特殊词)“冷”(改变了词性的特殊词)为句中“炼字”。好在哪里呢? 3、写答案:将上面的分析组织成简炼的语句,为: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森幽暗,似乎显得阴冷。(描绘)“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意境或情感)。 基本知识点一、解题要点及鉴赏术语:了解格律知识:对仗、押韵、平仄、词牌、曲牌、句式。诗歌体裁: 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词、曲、现代诗歌。依题材分类:咏史、咏物、送别、爱情、讽喻、边塞、山水田园、思乡怀远、哲理。 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经历、风格流派。诗歌内容:何人、何事、何景、何情。诗歌语言风格:平淡自然、清新淡雅、明快浅显、工丽(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雄浑悲壮、雄奇、奔放、豪放、婉约、诙谐、讽刺、口语化。把握感情基调和感情变化(常见意境):清新明快(自然)、幽静萧瑟、恬静淡雅(恬淡闲适)、凄楚哀婉、生机勃勃、高昂、低沉。 表达技巧:分析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比兴、用典、联想、想象、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借事抒情、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修辞(比喻、拟人、对比、夸 张、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反复、排比、顶真)。 解析:高考中不仅直接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而且还问表达效果怎样,以及具体分析是怎样表达的对比即是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景物,不同的思想感情比较,使其区别得更鲜明。比兴就是具体的事物表达那些不常见的事物,从而使读者易于理解,能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使其形象鲜明;还能避免叙事或说理的质直,使之委婉含蓄。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手法在2008年高考中5套题中有所涉及,解答模式可参照后面的“高考常用模式”中的第二方面。对偶(对仗)的艺术效果:显示了语言的对仗美,达到了意境美与韵律美的完美结合。顶真的艺术效果: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某种千结百转的情感。比喻的艺术效果:使被描绘的景象更形象生动。把握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描写:实景、虚景、远景、近景、正面、侧面、 动景、静景、乐景、哀景、工笔、白描 、细节描写、视觉与听觉的描写。 注意细节描写的用法,所谓细节就是有包孕的片刻,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想象的片刻,可能是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颦一笑。如2004年全国题秋思诗中写了生活中那个寻常的细节。如长干曲“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诗人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人公的音容笑貌写的活灵活现。关于虚和实,虚指抽象的主观的,过去的或未来的;而实指具体的,客观的,现实的或眼前的。虚实结合、虚实相济实诗词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写景诗还要特别注意动和静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 行文构思:一句一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意象相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欲扬先抑 指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后透露出自己真实的意图。9、诗歌常见的意象及其相关的主题送别诗 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 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离情别恨 深情厚谊 激励劝勉 爱情诗 例:雨霖铃 寒蝉凄切(柳永)鹊桥仙 纤云弄巧(秦观一剪梅 红藕香残(李清照)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表现要点:绵绵思念 款款深情 离情别恨哲理诗 例:题西林壁(苏轼)观书有感(朱熹)等特征:宋诗议理较多。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 边塞诗 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等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田园山水诗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行旅诗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表现要点:旅途艰辛 漂泊无依 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 孤独彷徨 思乡思亲 咏史诗(怀古诗)特征:古迹、古人 表现要点:借古讽(谕、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等咏物诗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专题一 艺术形象(形象类)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高考考查鉴赏这三种形象的试题都出现过。题型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包括两类:(1)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包括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2)诗人自我形象。一般抒情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且往往与写景结合在一起。 在叙事诗中,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观念;在抒情诗中,则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1、题目类型: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人、物有什么特点?2、解题格式:人物形象:身份+性格3、答题步骤:(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效果作用)4、常见人物形象的类型: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8)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形象。如杜甫的兵车行、曹操的蒿里行等作品通过战争给人发带来的不幸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批判。9)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10)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如王昌龄的闺怨。11)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苏轼的定风波。12)爱民惜才的形象。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实例解析】(一)作品中描写的人物。【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观猎 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首诗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答案: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表现了奋勇杀敌、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二)诗人自我形象。【例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陆地,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这首词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拓展练习】1、【2012年安徽】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 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2、【201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注】天经,姓叶,名 ;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请概括并分析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题型二 鉴赏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指那些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这些形象有的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有的通过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曲折地表现诗人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答题步骤: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志。【实例解析】(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 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思路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物象与人物之间的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扣住形象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步骤一、二)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步骤一、二)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步骤三)【拓展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 怆悢(ling):悲伤。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2、【2011山东卷】 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 山 泉 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题型三 鉴赏景物形象(意境类)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主要有季节、时令、地域等景物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场面描写,以及色彩描写等。【答题步骤】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分析意境类。1考查意象类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第二步,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意象;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2考查意境类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实例解析】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拓展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8分)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本诗是诗人流放广西途径大庾岭时所作。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分界线。 阳月:农历十月。请说说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2012年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专题二 思想情感类【设问方式】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表现了怎样的情趣;诗歌的主旨是什么4、关于一诗表达的内容(或情感),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是,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说理由。古代诗歌的内容情感(1)忧国伤时(卫国戍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忧愤,国破家亡的“黍离之悲”,收复失地的渴求与喜悦等)(2)民间疾苦(百姓被盘剥之苦、战争徭役之苦、税赋劳作之苦等)(3)思乡怀人(思念亲人、思念故乡、征战不归、身不由己、天涯羁旅之愁、)(4)怀古咏史(缅怀前贤、评判历史、借古鉴今昔盛今衰的感慨、抨击统治者不念国家安危和昏聩残暴(5)山水田园(常借助对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或流露隐逸避世之情,或展示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或寄托人生的理想等)(6)边塞军旅(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或状写边塞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或表现连年征战的残酷、或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或抒发对将军贪功启衅的冤情,或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独特的民风民俗等)(7)赠友送别(依依惜别的留恋,或情深意长的劝勉,或坦诚自己的心志,表达潇洒豁达的人生态度等)(8)咏物言志(常运用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表达悠然闲适、不慕富贵、坚贞不屈、不媚世俗、乐观豁达、高洁脱俗、豪放粗狂等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9)爱情婚姻(或表达对恋人的挚爱,或抒写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或倾泻对负心人的怨恨,或抒发两地相思之苦,或揭露控诉扼杀自由爱情婚姻的罪恶等)(10)宫怨类(主要抒发宫女们宫廷生活的哀怨:或抒写孤独寂寞、君恩失宠、流落异域的哀怨,或慨叹深宫花落、韶光易逝、美人迟暮,或描写长夜难眠、漏尽灯残、愁重如山的悲凉处境,或悲叹见花落而自伤、看子结而自哀的薄命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解题格式】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分析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表达的主旨或情感。答题句式一般为:这首诗描写了,抒发了的情感。【解题技巧】把握诗歌鉴赏六把金钥匙:题目 注释 意象 技巧 关键词 关键句【一】看题目 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传达诗人的情感;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一个“思”字,表达游子思乡之情【二】、看注释 注释中提供了介绍或背景的诗人,不能忽视。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例】欧阳修梦中作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分)借助注释知其仕途失意又无奈的心情,借助思家,渴望归乡的心情【参考答案】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三】、抓意象 诗人把感情汇聚在某一或某些物象上,物象因包含了诗人的感情而形成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例】辛弃疾鹧鸪天 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那种表现手法?赏析:这是一首送人离别之作,但其中颇有世路艰难之感,反映了作者当时已历经仕途挫折,心中深有感慨。词开篇即述离情,词人把送别场面凝缩成“唱彻”而“泪未干”,展示出形象的凄苦情状。“功名”句:功名是身外多余的事,还是多吃饭吧。“浮天”二句,以景映情,烘托点染。先写江中之水: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参考答案:这两句蕴含了作者离别时的凄凉伤感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作者借景抒情,先写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了一半,而情感蕴含其中,真是含蓄不露,富有余韵。【四】、看技巧 【例】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简析颈联用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赏析:化用庄子齐人有一妻一妾中的典故和介子推甘愿烧死也不愿为官的典故,在对两种不同人的人生追求的对比中,表现出作者虽遭遇挫折而志节不改的高尚人格。诗中表达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结尾虽然说无论贤愚,最终还是化为荒冢一丘,归于虚无,但我们细加推敲,就不难发现,作者在诗中并非是倾吐不平,而是在表明自己不愿卑躬屈膝,奴颜媚骨地换取相应地位与富贵的高洁情怀。【五】、抓关键词 【例】道中喜雨曾 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夲诗的诗眼是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喜”字是全诗的中心,发觉凉冷是一喜,看到溪流涨水是二喜,设想稻花秀色、桐叶佳音是三喜,百姓收成有了保证是四喜,这一“喜”字贯穿了始终。最难得的还有作者全诗都化用了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意,表现出了关心国计民生,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的可贵精神。【特别关注】:1、动词、形容词(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正是客心孤回处”)2、修饰语(如“枯藤老树昏鸦)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如颜色词暖色调“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调“冷漠低沉、孤寂凄凉”【六】、抓关键句 【例】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抓住“行人临发又开封”,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张籍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命题动向】我们可以将高考情感类诗歌考查要点归纳为三类:(一)对单一情感思路、细节的分析(二)对变化情感的分析(三)对复杂情感的分析1、对单一情感思路、细节分析:【例】归自南阳(李昌祺)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 江山非故土,人物是他乡。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 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问: 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请概括。(4分)明确答案【答案】:四层。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颔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颈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 2、对变化情感的分析:【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明确答案【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级奢侈误国的痛心,转而到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最后在想象“提锐旅”“ 清河洛”之后表现出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3、对复杂情感的分析:【例】春 日(南宋吴锡畴)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注】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问:“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明确答案【答案】:“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2分)二是忧国之情。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痛郁结心头。(2分)【拓展练习】1、宿云梦馆 欧阳修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注释】欧阳修曾因“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5分)2、幽居初夏 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注】。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4、(2012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注玉花:喻雪花。(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专题三 艺术手法(表达技巧)类【知识点】(一)手法1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2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3表现手法 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心理刻画、动静结合、联想和想象、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见大、开门见山、意象叠加、一句一景等等。 l 有的专家认为:艺术手法常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以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六种表现手法: 衬托。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衬静,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声衬静,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又如:“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杜审言渡湘江)”。 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静写动,也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以突出中心。 色彩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悦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 观察角度的变化。视觉角度: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空间角度: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等。五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情感角度的变化,常见于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也叫对写法。如高适的除夜、杜甫的月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对偶等。注重写景1、侧面烘托诗人在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物的描写来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即是侧面烘托。如:【例】 夜雪 白居易已讶衾边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析:第一句 触觉,第二句 视觉 第四句 听觉,诗人没有直接描写雪景,而是通过感官上的主观感受,侧面烘托雪之大,天之冷。2、以景衬情(景)诗人在描摹细微婉曲、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密意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衬托,如:【例】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析: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一想便知: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3、侧重写动、静景或动静景结合或动静景相互映衬在一些山水诗中,往往有静景,如山、月等;动景,如水流、风摇等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有时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动静景兼写,有时为写静景而以写动景来衬托,有时为写动景而以写静景来衬托。如王维的鹿柴以“人语响”衬“空山”之静;其山居秋暝以“竹喧”“莲动”来衬“空山”之静,抒发一种闲情逸致。戴叔伦的兰溪棹歌采用了动景(前两句)静景(后两句)结合的方法,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4、塑造意境,渲染氛围,抒发情感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如:【例】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恢廓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喜景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如:【例】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5、虚实结合:诗歌艺术中的虚与实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如:【例】塞上听吹笛 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析: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二)结构1.先景后情 以景结情 例: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2.重章叠句 铺垫 照应 过渡3.开篇点题 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对比。 例1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 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诗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诗人的感慨: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2. 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解题步骤】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此手法(即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个诗句如何具体的体现)。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注意用具体的词语表达出来,如依依惜别、惆怅伤怀、慷慨激昂、孤寂冷寂等)【实例解析】 1、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近,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第二题: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作简要的分析。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注明:此处不能答对偶,因为对偶是律诗固有的手法, 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 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骤三)2、阅读下列一面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舟中晓望孟浩然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注:这首舟中晓望,记录了诗人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舳舻,一种方长船。“利涉”,出自易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赤诚”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标,山顶。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首联开篇就点出“望”字,紧扣诗题,且表现了诗人急于到达目的地的急切心情,是全篇的精神之所在,因此说是开门见山;而尾联又写诗人坐在船上看见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璨美丽,于是想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坐看”照应“望”字,“霞色晓”与诗题中的“晓”和次句中的“遥”相呼应,表明是同一个早晨,而所表达的都是诗人急切的心情。因此说,全诗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结构圆合。【拓展练习】1、醉落魄 咏鹰 清陈维松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古今。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 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请简要分析。 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梦中作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3、诗歌鉴赏暮春归故上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西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极具特色,请你选两点作简要的赏析。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金陵怀古 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2)全诗表现凄凉之情.请简析颈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4分)5、【浙江卷】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6、(广东卷)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注 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专题四 解题思路(炼字、角度切入、诗评、语言、探究)一、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或换作其他词好不好? 一定先回答好或不好在 按照三个步骤答答题步骤: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者词类活用,或修辞格 描摹,展开联想把字放在原句中描绘景象, 作用或好处,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实例分析】 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近,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第一题:诗歌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愁心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中的“引”运用了拟人手法(步骤一) 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步骤三) 这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愁心”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照应题目)【拓展练习】1、 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2、(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送邹明府游灵武唐 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局遴选面试题及答案
- 土工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 小品暗号测试题及答案
- 高一政治试题及答案
- 消化道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试吃员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宁夏中学面试题及答案
- 选修4测试题及答案
- 消防监控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会计面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污泥处理市场销售模式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抖音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经纪合作协议书下载
- 水库蓝线管理办法
- 审计整改培训课件
- JC/T2647-2024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废水回收利用规范
- 复杂子宫全切术后护理查房
- 2024职业病防治宣传手册
- 2025至2030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报告
- JJF(辽) 566-2025 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 石油化工行业
- 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及措施篇五
- 药液外渗护理不良事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