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地理说课比赛稿.doc_第1页
【精品】地理说课比赛稿.doc_第2页
【精品】地理说课比赛稿.doc_第3页
【精品】地理说课比赛稿.doc_第4页
【精品】地理说课比赛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地理说课比赛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调兵山市第五中学任利锋流程第二章说建议八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情感态度价值观教材内容结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建议过程与方法 一、说课标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标准尝试运用已学过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说教材 (1)教材编写体例及编写意图单元导读我国的自然环境。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 课例课外园地编写体例点明专题提出问题精读活动阅读材料略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从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 (2)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河流和湖泊内容结构主要地形区教学建议中国的地势地势和地形中国的地形教给学生多练习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另外使学生认识到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中国的地势丰富的水能资源地势特点教学要求掌握我国地势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主要地形区,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会分析地势特点对气候、经济、河流的影响,多以综合题形式考查。 地势意义地势和地形沟通东西交通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形成降水主要地形区主要山脉十七条山脉名称和特点名称和特点名称和特点三大平原地势和地形四大高原四大盆地教学要求记住我国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和分布,四大高原、盆地及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多以综合析图形式考查。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一望无际冰川广布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千沟万壑四大高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面积最大纬度最高四川盆地海拔最低海拔最高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水乡”之称,面积最大地势低平三大平原华北平原中国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地形的特点教学要求记住我国地形的特点及如何合理开发广大的山区。 地形多样的影响地势和地形山区面积广大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势及对河流的影响河流流向呈放射状,自中间向四周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中国地势亚洲地势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流联系与对比与七年级下册亚洲自然环境的地势对比气温降水气象灾害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温度带的划分区、行政区相对应。 学习降水时,读取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气候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对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的阅读。 气候特征干湿地区划分降水的多少决定干湿情况温度高低决定温度带气温和降水是组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建议学习温度带时,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夏季分布规律冬季分布规律秦岭淮河为界全国普遍高温,20以上,除青藏高原气温的分布规律中国的气温以北,气温在0以下以南,气温在0以上寒温带熟悉我国夏、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学会阅读并分析等温线图、温度带图。 暖温带热带中国的温度带中温带教学要求亚热带秦岭淮河一线降水的空间分布季风、非季风区分界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夏秋季降水多中国的降水降水的时间分布湿润地区教学要求熟悉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会阅读年降水量图分配柱状图、干湿地区图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400mm等降水量线800mm等降水量线200mm等降水量线中国的干湿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1月0等温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半湿润和湿润地区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南方和北方秦岭淮河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水田、旱田的分界线气候特征记住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明确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各种气候灾害。 气候灾害台风、寒潮、洪涝、干旱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特征及气候灾害中国的气候教学要求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共9种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共5种中国气候亚洲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联系与对比与七年级下册亚洲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对比中国的河流黄河、长江的概况。 结合活动题,使学生了解黄河和长江的忧患及治理以处理好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主要河流湖泊从正面入手,引导学生阅读黄河、长江流域水系图及景观图片,了解教学要求熟记内、外流河的分布并会分析其水文特征。 黄河河流分布中国的湖泊湖泊分类京杭运河内、外流河水文特征河流和湖泊长江教学建议水患流经区域水能集中分布在上游治理及成效长江概况水能宝库原因主要支流及湖泊上、中、下游分界点发源地,注入海洋航运黄金水道江的巨大作用及开发利用现状,防洪等问题。 教学要求能在长江水系空白图上填注长江各地理事物名称,会分析长水能流经区域水患原因集中在上游黄河概况治理及成效开发主要支流及湖泊上、中、下游分界点发源地,注入海洋教学要求能在黄河流域水系空白图上填注黄河源流概况,要抓住水能、泥沙和地上河及其治理问题。 中间高,四周低主要河流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等西高东低中国主要河流亚洲主要河流太平洋长江、黄河、黑龙江、海河、珠江等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等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等北冰洋额尔齐斯河等联系与对比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与七年级下册亚洲自然环境中的河流对比 三、说建议思维导图法用的地理”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案例分析法课外调查归纳推理数据比较先学后教学法的理念,从而增强学生的爱教学建议AB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思维导图以图释文图文合一例如学习了本章后让学生课外调查本地地形气候河流特征,调查的问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学以致用,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评价建议书面测验档案评价观察法课前测评课外调查资料单元检测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进行观察、记录。 记录学生每次情况形成档案评定量化表格法学生自评和互评对活动中表现和结果进行的评价学习态度、行为和学习成果立足校内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走进大自然重视乡土资源搜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网络课件板报、手抄报调查活动总结报告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势河流和湖泊河流分布湖泊分布分布规律主要地形区及分布台风、寒潮、洪涝、干旱等分布规律温度带气温主要河流中国的自然环境长江黄河气象灾害降水干湿地区水文特征长江滚滚入东海,涓涓青藏源;全长六千三,流域百八万;亚洲第一河,世界位居三。 上中下游分,宜昌湖口断。 上游落差大,四川二滩站;瞿塘西陵巫,三峡站最大;葛洲坝枢纽,长江水横栏。 中游江面宽,九曲回肠弯;下游阔又深,江口在上海;自古航运重,黄金水道称。 黄河源于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湾;流经青蜀陇和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第二长河五千五,河口孟津三段分;上游一二阶梯过,龙羊青铜峡水电;中游河水多泥沙,支流汾渭三门峡;下游悬河遇洪险,引黄淤灌措施佳。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课标解读举例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重点在地形、地势特征,避免记忆大量地形名称及分布。 可适当介绍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对我国地形(势)作简单评价。 说明一,大致了解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有利于判断某地区属哪一阶梯;说明二,了解各阶梯主要地形类型,可了解主要地形区分布)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资料包括气温降水分布图、气候统计资料、直方图、示意图(如季风)等 (2)对气候主要特征,还要求分析其影响因素。 (3)气候特征包括复杂多样(分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4个干湿地区、5种气候类型);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亚热、温带三种类型) (4)影响气候因素可结合上述特征学习;气候特征评价可与同纬度地区比较。 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A、主要河流可从地图上找出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及内流河。 B、长江、黄河概况包括源流概况,人地关系中的突出问题长江水能、航运、洪水等;黄河水能、泥沙及地上河等。 ) 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地势特征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分界线、地形类型影响P22图2.1P22图2.2及P23活动1P22图2.2P23活动 2、 3、4五类地形及分布各类地形内部差异地形复杂多样影响P24图2.4P25图2. 5、P26活动P25文字及P26阅读五类地形比例优势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开发问题P28图2.8及P29活动1P30活动2P30活动 2、3及P29图2.10气温分布规律影响温度带气候复杂多样影响干湿区降水分布规律影响P31图2. 13、P32图2.14及阅读P33图2. 15、P32图2.14及阅读P34活动2P35图2. 16、P35阅读P36图2.17P37活动P42图2.26P43活动及阅读纬度位置影响特点季风季风气候海陆位置P38图2. 19、20P40活动1P40活动 2、3源流概况危害泥沙含量大治理地上河断流、水污染等治理P50活动黄河P48图2.32P49图2.33P51图2.35P49图2. 34、P50阅读P50阅读、P50活动1 (2)P50图2.35及P52表源流概况航运P54图2.38开发问题及治理P55活动1水能洪水危害成因长江治理P53图2.36P53图2. 36、P54图2.37P58资料P56活动P55阅读气候多样部分A、分析P31图2.13及P32图2.14,总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并分析影响因素。 B、读P33图2.15,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不同温度带人们生产、生活的差异。 C、读P35图2.16分析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完成P37活动1,认识降水差异对人类的影响。 D、读P36图2.17,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完成P37活动2,认识干湿地区对人类的影响。 2、教学建议举例E、由上述部分直接归纳出我国气候特征之一气候复杂多样。 F、读P图2.26,了解我国主要气候分布并总结各类气候的特点。 G、通过P43阅读材料及活动,认识气候多样对人类的影响。 华山中心中学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具体目标居民与聚落 1、通过阅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变化规律,并通过表象知识,思考探究人口变化规律背后所隐含的原因,以训练由现象到规律,由规律探成因的地理思考方式,是达到课标要求的关键。 通过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在得出世界四大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知识后,思考气候、地形、农业及历史等要素的影响,探究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在地图上,能说出三大人种分布地区。 1、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此目标主要考查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