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管理.docx_第1页
公共行政管理.docx_第2页
公共行政管理.docx_第3页
公共行政管理.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形象的重塑 2012210331 政行 钟泽平摘要:为进一步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树立文明、高效、廉洁的城管执法队伍形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提高城管执法队伍自身素质,树立新的执法理念;要改善城管行政执法方式,推行柔性执法;要加强机制建设,强化责任监督,强化问责制度;要改善舆论导向,做好自身宣传,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通过形象建设,努力构建城管队伍的公平、公正形象,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诚实、守信的形象,廉洁、自律的形象,文明的形象。关键词: 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塑造一、 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形象的现状近年来,关于城市管理执法引发的暴力冲突屡屡见诸报章媒体,一桩桩暴力抗法事件,无不让城管部门感到城管执法的艰难。各种责难遍布网上和新闻媒体, 给党和政府形象和城管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改善城管的形象、改进城管工作,我认为要从社会法制环境和城管执法方式两方面做起,达到“科学、严格、精细、长”的城市管理总目标,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城市管理成为行政管理重要的执法内容和实务运作,各地都组建了城管执法队伍。城管执法的目的是强化城市管理、维护城市秩序、提升城市文明,但不少城市的城管执法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不但未能通过依法管理消除城市乱象、促进城市和谐,反而事与愿违平添矛盾冲突、损害城市形象,程度不同地存在城市管理难题和队伍形象问题。城管执法队伍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城管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综合认识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是城管执法队伍的静态实体和执法人员的动态言行等因素综合作用于城管执法内外的公众主观意识的产物【1】王春业,论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形象的重塑,西部法学评论,2012年第2期1】。首先,队伍构成的先天缺陷,城管队伍是根据管理内容组建的,决定了它的构成是多个部门的综合或联合执法体,具体到执法人员个体,他们有天然的原部门、单位的依赖心理和派驻行为。其次,“以人为本”的认识错位,城郊村、城中村的农民和外地民工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管理带来许多难题。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城管执法人员在“以人为本”这方面存在认识错位。不少被城管死盯的“游击商贩”,其中的不少人是为了生计才不服从管理。本来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扩大就业、建设设施、辟地开市等方面为他们多动脑筋,从根本上逐步解决城管“老大难”。而“软法”治理的权威也不足,老百姓认为,对我执法先要认定我犯法,一些城管执法人员认为,我代表国家管理城市就要执法必严,把纠错也做成执法。城管实践中,与强制性的“硬法”相比,实际上,描述法律事实或者具有宣示性、号召性、指导性、奖惩性、协商性、鼓励性的条款,其逻辑结构不够完整,无法依赖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软法”则占了更多。形象仅仅是一个事物的外在表现“而在某个形象的背后”必然有其深层次原因。因此要解决形象问题,首先必须找出造成城管执法形象不佳的真正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形象不佳问题”。二、 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形象不佳的原因分析首先,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低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不像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工作,它没有行业主管部门,队伍建设主要依赖于自身的认识和举措,这使各地城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城管部门又以“人手不够,力量不足”为由大肆招收编外的“协管人员”,导致目前城管执法队伍中存在着一些素质较低的人。从而在整体上影响城管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特别是在出勤中的行为表现,人员沟通交流问题,执法过程不顺畅,从而造成的伤害性事件屡现不鲜,这大大影响了城管人员的执法形象和素质表现。其次,城管执法目标考核制度不合理城管部门把罚款作为硬性指标,导致乱处滥罚,违法执法等问题日益严重,被市民戏称为“只罚局”、“执罚局”。当前,很多城管队伍虽然是事业性质,但工资福利、业务经费都没有保障,这就必然导致一些部门和执法人员不能摆正位置,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引入行政管理之中,把本部门的生存放在首位,利用法律赋予的职权进行违规操作,增设收费项目,提高罚款标准,甚至“放水养鱼”,纵容违规行为的发生。再者,对城管执法权的监督约束不力。城市管理执法职责不清,权责统一原则难以落实。城管执法中伤害民权等暴力举动,是执法者滥用权力的违法行政,而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却往往“违法不究”。失去责任的约束,权力便不受控制,势必导致权力的异化。法律的作用之一就在于对权力的制约,在有法律统治的地方,权力的行使便受到规则的约束,迫使掌权者按照法律行事,所以说城管执法无法可依必然导致执法责任的缺失【2】 王楠,城管的暴力执法与防治的多元策略,城管天地,第68页2】。人员困境,城市规模有大小,层级有区别,区域有差异,经济水平有落差,管理任务有轻重,一个城市到底有多少城管执法人员才算科学合理,至今没有一个定论。目前一些部门凡有核定编制的,一般都按照人口多少,地域范围大小,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来确定;经费困境,由于城管行政执法明确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因此其行政支出必须由财政全额拨付,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领导重视程度的差别,一些地方城管行政执法的经费往往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日常工作的开展,有些城管执法部门为了生存,为了维持正常运作,不惜以费代罚、创收补费、罚没提成等“乱收费、乱罚款”来弥补经费缺口,既影响了城管队伍的形象,拉大了城管执法队伍与群众的距离,使日常执法难以得到群众的支持,更严重的是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执法理念困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今后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题,就城管执法方面而言,当前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执法人员行为粗暴、态度蛮横、形象欠佳;执法方式简单、缺少人文关怀;执法程序、适用法律随意性大;滥用职权或行政不作为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执法人员自身摆位不正,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执法部门或执法人员首先把自己定位在管理者的位置,自觉不自觉的将行政相对人作为了对立面,致使执法工作容易诱发矛盾甚至是冲突。三、 加强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城管形象体现了城管执法部门的精神风貌,是城管人的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包括仪表形象、纪律形象、业务形象、服务形象等。城管执法形象不仅直接地反映出执法队员的素质,而且成为衡量一个团队整体形象、素质、管理的重要参照物,也成为人民群众了解城管执法工作,衡量执法绩效的一条重要途径,关系到我们的前途命运,关系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努力加强城管执法队伍整体形象建设,全面推进城管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意义深远而重大。加强城管执法形象建设是新时期城管执法系统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需要。维护城市环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城管执法系统在新时期肩负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没有良好的城管形象,城管工作就不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不可能完成任务。只有加强城管形象建设,才能造就出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合格人才,才能从容应对并正确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更好地完成城管的光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城管应有的贡献。加强城管形象建设是依法行政的需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执法队员的言行不当也越来越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误解或纠纷。因此,只有良好的城管形象,才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加强城管形象建设是树立新形势下城管公共关系理念的需要。城管干部不但是城市文明的守护者而且是城市文明的示范者和践行者,城管执法干部代表政府行使职责,面对的是困难和特殊群体,直接暴露在矛盾凸现点,其形象的好坏,成为人民群众了解整个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衡量人民政府人民公仆宗旨的“窗口”。加强城管形象建设,有利于不断促进城管与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沟通,实现城管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在与群众密切接触中树立和改善城管形象,在经常沟通与交流中达到对城管工作的理解,从而树立城管公共关系新理念,使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在新形势下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良好的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3】 周兴福,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城管前沿,2006年第6期3】。 四、如何加强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形象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提倡适度容忍。缓和城管执法矛盾,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城市管理与百姓生计的关系,满足小商小贩合理的设摊交易需求。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说过,城管要对小贩宽容一些,无非是卫生问题和堵塞交通问题。商贩多属弱势群众,当他们的生存权与城市秩序发生矛盾时,理应先保“饭碗”再顾“脸面”,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城市街头流动摊位的存在客观上是摊贩的谋生需要与市民的生活需要相互促成的,承认这种合理性就应在适度容忍的基础上合理规范、有序引导。摊贩的收入很大程度上由设摊地点市口好坏决定,一味以管理本位硬性规定交易区域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这也是摊贩与城管没完没了“打游击”的根本原因。注重因地制宜,规范设摊行为。城市管理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用“一刀切”的办法进行管理不但执法力量跟不上,还难以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要通过科学管理提高管理实效,形成规范管理的鲜明导向,逐步改变“可管可不管”、“可罚可不罚”的随意执法方式,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过渡。要本着疏堵结合的原则,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明确规定禁止设摊区、规范设摊区和自由设摊区,在满足商贩需求的同时为城管有序执法创造条件。对繁华地段、交通干线等不宜设摊的地点要明确规定为禁止设摊区,通过“数字城管”落实有效监控,实行有违必究、严格管理,并建立执法档案对屡教不改的违规者依法从重处罚。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执法素质。城管队伍要改变以管理者自居的思维定式,牢固确立民本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坚持寓管理于服务,尽可能以疏导式管理代替驱赶式执法,通过管理活动创造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从而达到接济民生、服务民众的目的。要不断加强城管队伍的正规化建设,严格执法资格,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不断提升一线人员的执法素质,做到公平公正、依法管理,坚决杜绝随意执法、野蛮执法现象。城管人员直接接触底层群众,更应体恤民情、施惠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