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一题物理学史总结.doc_第1页
高考物理第一题物理学史总结.doc_第2页
高考物理第一题物理学史总结.doc_第3页
高考物理第一题物理学史总结.doc_第4页
高考物理第一题物理学史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物理第一题物理学史总结篇一:物理学史总结经典高考题 物理学史总结 1.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发现摆的等时性 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 2.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创立了微积分、发明了二项式定理;研究光的本性并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其最有影响的著作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经典题目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 4.卡文迪许 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典型题目 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 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 5.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观点:重的物体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 6.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开普勒三定律 经典题目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 7.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 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 8.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 观点:日心说 9.第谷(丹麦天文学家) 贡献:测量天体的运动 10.泰勒斯(古希腊) 贡献: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 11欧姆 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 12.库仑(法国物理学家)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借助卡文迪许扭秤装置并类比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贡献: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 典型题目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13麦克斯韦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从理论上得出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4.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 贡献:对当时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15.密立根 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 (3-5p33 利用遏制电压和入射光频率的图像测出普朗克常量,与理论值相吻合。) 16.昂纳斯(荷兰物理学家)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7.欧姆: 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 18.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19.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周围能够产生磁场) 经典题目 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 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20.法拉第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贡献: 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t) 经典题目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 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 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对) 21.安培(法国物理学家) 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经典题目 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对)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错) 22.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预言磁单极必定存在(至今都没有发现) 23.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1895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洛伦兹力) 24.阿斯顿 发现了质谱仪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25.劳伦斯(美国) 发现了回旋加速器 26.楞次 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热学中的物理学史(选修3-3部分) 1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21661年英国物理学家玻意耳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它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即为玻意耳定律。 31787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为查理定律。 41802年法国物理学家盖99吕萨克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它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为盖99吕萨克定律。 5. 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6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篇二:2015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归纳整理版) 2015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 1、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 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3、牛顿 (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5、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8、奥斯特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高考物理第一题物理学史总结 9、安培: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 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 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5、赫兹: (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16、普朗克 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 17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18、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19、汤姆生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 20、卢瑟福高考物理第一题物理学史总结 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 21、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22、查德威克:在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第二份 1.胡克:发现胡克定律(F弹=kx) 2.伽利略:给出匀变速的定义,S正比于t的平方;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快慢是相同;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不受外力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后由牛顿归纳为惯性定律;他开创了科学推论的方法。 3.牛顿:动力学奠基人,提出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一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开普勒三大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扭秤装置测出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布朗运动”(花粉粒子在水中无规则运动) 7.焦耳:测定热功当量;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发热) 8.开尔文:把-273摄氏度作为绝对零度。 9.库仑: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作用,发现库仑定律。 10.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得基本电荷。 11.欧姆:把电流与水流作对比,引入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并确立它们关系。 12.奥斯特: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 14.汤姆生:研究阴极射线(不是他发现这种射线),发现电子,并测出比荷;提出枣糕模型(也叫葡萄干布丁模型) 15.劳伦斯:回旋加速器 16.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制成第一台发电机;提出电磁场、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7.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8.麦克斯韦:提出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19.赫兹:证实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的速度为光速,证实光是一种电磁波 20.惠更斯:提出光的波动学;发明摆钟 21.托马斯?杨: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 22.伦琴:X射线 23.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24.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论和光电效应方程;相对论;质能方程 25.德布罗意:提出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质波概念 26.卢瑟福: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发现原子;首先进行人工核反应 27.玻尔:提出原子的玻尔理论 28.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29.威尔逊:发明威尔逊云室 30.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天然放射现象 31.老居里夫妇:镭的发现者 32.小居里夫妇:用人工核转变获得放射性同位素 第三份 1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2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3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三种射线(、),其中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的快慢(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41919年,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在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5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1942年 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6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7现代粒子物理: 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第四份 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 2、伽利略:意大利的闻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