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docx_第1页
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docx_第2页
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docx_第3页
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浙江省平湖师范附属小学 顾雅芳 寓言故事由于它短小、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因而成为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文学体裁。笔者在进行寓言教学时曾一度陷入“生吞活剥、讲故事、背寓意”的不良模式,同时也在思考着:其他语文教师是否和我一样,对寓言教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呢?以下是笔者调查的一些现状及相应的对策思考:一、 忽视寓言的工具性一些老师认为寓言的价值在于它的寓意,在教学的时候就不怎么重视引导学生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寓言的语文工具性这一特点。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第一次我们是这样教学的:师:“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生:坐在井里看天。师:“观”就是看的意思。“坐井观天”除了告诉我们青蛙坐在井里看天以外,还在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生:批评见识少还自以为是的人。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生: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要多学一点知识,见识要广一点。师: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对策思考:传统的寓言教学中偏重于道德教育,局限于理解单纯的寓意,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寓言的寓意包含在它的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里的,只有当学生具体而完整地感受了形象,才能真正领会它的寓意。所以寓言的教学,应当以文本为依托,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悟,利用寓言人物鲜明、适合朗读的特点让学生尽情地读、演,运用各种方法加深学生对形象的感受,给学生安上一对想象的翅膀,从故事走向生活;从动物、植物走向人类,启迪孩子们的智慧,放飞他们的思维,使他们飞翔在文学的天空,遨游在无限的空间以下是我们 第二次教学坐井观天的片断:师:谁能解释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生:坐在井里看天。师:“观”就是看的意思。“坐井观天”告诉我们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天,所以它认为自己不会弄错,那它到底错了没有?生:青蛙错了。师:我们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生:青蛙只有从井底跳出井外才能认识到自己错了。师:瞧!青蛙从井里跳出来了,它会说些什么呢?(运用多媒体)生:我太自以为是了,错怪小鸟了。师: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想到了什么?生:我懂得了要多学一点知识,见识要广一点。师: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看多思考,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千万别像青蛙那样(点课题)坐井观天呀! 在课文接近尾声时,抛出的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很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同时还培养了思维的开阔性和创新精神。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仅靠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读、思、想、说是不够的,所以,课外我们还可让学生向家长复述寓言故事,或表演寓言情节。同时,我们还应当注重开设第二课堂,满足孩子好动,追求愉悦的心理需要,从而使寓言教学变为吸引学生的磁石,如举行“寓言故事表演赛”“朗读比赛”“问答擂台赛”“小小寓言家选拔赛”等,使之成为学生发展兴趣和特长的乐园。二、 忽视寓言的完整性一些教师习惯将“分析一层,归纳一次”的句段式教学方法迁移到寓言教学中,这也是不科学的。以下是一位老师在试教守株待兔时的实录片断:师: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有个种田人在田里干活时忽然看见一只野兔撞死在一个树桩上。师:谁来读一读第一段?(生朗读课文)师:“忽然”这个词你读得很好,让我们感觉到这件事是很意外的。让我们也像这位同学一样,读读第一段。师: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他乐滋滋的,非常高兴,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师:谁能把他高兴的心情读出来?(生朗读课文)师:种田人后来有没有再捡到野兔呢?好好读读第三自然段。谁来读一读。(生朗读课文)师:最后种田人的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生复述故事)师:好,我们来看看课后“泡泡”里的问题:“我想对种田的人说”现在你想对种田人说点什么呢?像这样分层分段的教学显然破坏了寓言故事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对策思考:寓言故事简短,情节间联系很紧,互为照应。教学时,我们建议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单纯的故事情节,在学生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紧抓重点,牵动小点,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说说故事寓意,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扩展。为了克服传统寓言教学中的繁琐分析和空洞说教,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课堂教学中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教师在第二次试教守株待兔时,根据课文设计了表格,逐步引导学生归纳寓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自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引导学生围绕着上表研读课文,共同讨论。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如: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乐滋滋地走过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最后,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3.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4.拓展。(1)讨论: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2)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