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聋校2013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doc_第1页
唐山聋校2013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doc_第2页
唐山聋校2013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doc_第3页
唐山聋校2013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聋校2013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 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穴(xu)位 悭(qin)吝 发酵(jio) 破绽(zhn)B、旋(xun)风 炫(xun)目 落(lo)价 内讧(hng)C、窈(yo)窕 赏赉(li) 歃(sh)血 间(jin)隔D、刈(y)除 校(jio)对 嫉(j)妒 偎(wi)依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翔实词不达意冷寞一筹莫展 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励精图治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 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持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疾病。 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_了。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蔡襄、黄庭坚、米市并称宋代四大家。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颍, ,值得一看。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 之处。A、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独树一帜B、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C、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D、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姓名: 得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B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6、在横线处填入短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 、 、 、 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A、B、C、D、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11题。(每题3分,共12分)有人以为,只要拿起毛笔沾了墨汁在宣纸上一挥,写上几个汉字就是书法了,甚至自称是书法艺术。其实,称得上“艺术”需要有“艺术性”,更需要有个性的创造力。若以现代的艺术概念来衡量,是应该对实用性的书写和艺术性的书写做点区别的。书法艺术是对书法的高要求,书法是对写字的规范化要求。书法艺术应体现书写者的人格的文化的双重魅力。而一般的书写者只是在写“字”这是文字的功能。书法是以“法度”来规约书写者,而书艺则比法度的要求更高。显然,书写者(写字)不必具有书法和书艺的丰富因素,而书艺则必须包含书写和书法的因素。字外无字,写字匠所为;字外有人文,书法家所为。自古及今大量的书法作品严格说来只是“书法”和“写字”。好的书法艺术作品一定会集中透露书写者的生命感动与文化趣味以及书写习惯。中国书法艺术在漫长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的母体是汉文字,故人们往往将书写的内容当作书法艺术的内容,这是一个误会。书法艺术的内容在于书写的意与法的艺术性,要落实到“法”的美,而不是落实到“字”的是与非上。中国书法是形式上极为简约的艺术,它利用汉字,寄生于汉字,但它有相对独立的生命。文字内容(文学性)可以引导和升华书写艺术,使意与法得到更完善的发挥,但从本质上而言,“字”的内容不是“书”的内容。“字”义决定实用功能,“书”法(写意)决定欣赏功能。虽然历史上的书法存活常常两位一体,但是,在今天从学术立场不妨进行区别认定,不要混淆。如半坡彩陶刻符我们可以认定它富于艺术性,但不能认为它是今日概念中的“艺术”。又如古代的刑徒砖上的刻划,它可以用作艺术研究的佐证和实物,但不能无限夸大它的艺术性。从本质上说,艺术的精神含量决定了艺术品性。 “字”“写”得好不好,标准可以不同,但“字”的“写”是书法之成为艺术的关键。因而,从传统的立场言,理解书法的关键在于理解书写性,理解对象何以“书写”和为何如此“书写”以及“书写”得如何。欣赏书法艺术,是一次生命节奏和文化秩序的摸索、体验:而创造书法艺术是一次不可重复的视觉心理运动。通过书法,我们可以感觉体验到不同的生命和文化力量,其中有无尽的活泼力量让人感动。书法与其它视觉造型艺术有个显著不同:它受制于一个母体一一汉字。但是,对于艺术的书写而言,是不同的文化生命个体对汉字标准形态的不断“试对”和“试错”的过程。书意就在书写之中,而书写本身就是一个对自我意思的“试对”和对他人规范的“试错”过程。其实,理解书法比理解绘画难多了。中国书法的美妙不是人人都能轻易体认的。(摘自光明日报,2001913)7第二段中“半坡彩陶刻符”、“古代的刑徒砖上的刻划”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A人们往往将书写的内容当作书法艺术的内容。B中国书法是形式上极为简约的艺术,它利用汉字,寄生于汉字,但它有相对独立的生命。C书法艺术的内容在于书写的意与法的艺术性,要落实到“法”的美,而不是落实到“字”的是与非上。D历史上的书法存活常常两位一体。8不能支持“中国书法的美妙不是人人都能轻易体认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书法艺术体现着书写者的人格魅力和文化魅力,即“字外有人文”。B欣赏书法艺术,是一次生命节奏和文化秩序的摸索、体验;而创造书法艺术是一次不可重复的视觉心理运动。C中国书法受制于一个母体汉字,这一点与其它视觉造型艺术有显著不同。D艺术的书写是不同的文化生命个体对汉字标准形态的不断“试对”和“试错”的过程。9下列观点不属于作者着重表述的一项是A书法艺术应体现书写者的人格的文化的双重魅力。B人们往往将书写的内容当作书法艺术的内容,这是一个误会。C书法与其它视觉造型艺术有显著不同。D中国书法的美妙不是人人都能轻易体认的。10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在我国古代,对实用性书法和艺术性书法并没有明确的区分。B为体现书写者的文化魅力和人格魅力,书写者可以不考虑书写的内容。C用今人的眼光来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古代的书法作品并不能称得上是艺术。D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的场合可以创作出具有同样人格魅力和文化魅力的书法艺术作品。三、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 李若水字清卿,沼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日:“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日: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日:“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日:“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日:“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日:“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噗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注】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躐跻:越级升宫。扈从:随从护驾。 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 噗血:含血喷出。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D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12. 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得全首领以没 扈从以行 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A和相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 C和不同,和相同 D和不同,和不同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14.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 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 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注意:本卷子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四、默写填空:(共计20分)15、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 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译: (2)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译: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6分)暮 江 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1)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答: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答: 1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1) 青青子衿,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2) ,此时无声胜有声。(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4)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共计19分)乡土情结 柯灵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清王朝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18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答: 19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