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治面瘫.doc_第1页
中药熏蒸治面瘫.doc_第2页
中药熏蒸治面瘫.doc_第3页
中药熏蒸治面瘫.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何一种疾患都不可能仅仅通过一种治疗手段就能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就面瘫疾患而言如果其治疗配合适宜时间段内的针灸推拿疗法、外部膏药贴敷、中医中药对证治疗以及西医神经营养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往往能够起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今日为大家推荐几类面瘫熏蒸方法,作为外部疗法的一种类型,配合机体内部调养等治疗手段以期能为患者朋友带来快速经济的疗效。中药熏蒸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汽浴治疗疗法、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摩之浴之”之说,理渝骄文曾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实践证明,中药熏蒸治疗疗法作用直接,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面积很大,毛孔很多,除具有防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具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中药熏蒸治疗疗法就是利用皮肤的这一生理特性,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理效应。“中药熏蒸疗法”是指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肌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方法。由于蒸汽对身体的蒸腾作用,可使全身经络涌动,推血运行帝蒸堂,药力经皮肤直达各脏腑,无处不至,可起到滋养津液、滋润肌肤、健脾和胃、壮肾利水的作用。熏蒸法可用来治疗风寒湿三邪所致病症,以及气虚下陷、气血瘀滞、湿阻脉络等病症,并可用于养生保健,其集中了中医药疗、热疗、汽疗、中药离子渗透治疗疗法等多种功能,融热度、湿度、药物浓度于一体,因病施治,药物对症,可有效治疗多种皮肤疾病。通过由源源不断的热药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扩张局部和全身的血管,促进体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吸收作用,促进汗腺的大量分泌,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同时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为分子或离子)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治痛等作用,或经透皮吸收人体通过激发组织细胞受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发挥药疗作用,进而起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养血荣筋的效果。下面具体介绍一下:首先来介绍下熏蒸用的底液,您可以选用普通的自来水(2000ml左右)、配合薰衣草精油5-10滴、玫瑰精油10-15滴混合。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直接采用薰衣草纯露与玫瑰纯露混合进行浸泡接下来介绍的药物。对于感受风寒湿导致的面瘫疾患(面部拘挛明显,恶风寒):选用秦艽20g、羌活20g、防风15g细辛20g 、川芎15g、白芷15g、桂枝10g 、鸡血藤15g、路路通15g由先前介绍的底液浸泡后加热熏蒸面部。对于感受风寒日久,面瘫不愈的患者:可采用细辛25g、川乌25g、川芎20g、鸡血藤20g、桂枝10、地龙3条、乳香10g、没药10g由底液浸泡加热后进行面部熏蒸。对于风痰阻络的患者(患者平素湿气较重,舌苔厚腻,多伴有口臭,无任何征兆猝然口眼斜):可选用僵蚕20g、禹白附20g 全蝎20g石菖蒲15g、苏合香10g 桂枝10g由底液浸泡加热后进行面部熏蒸。对于肝气郁滞,郁而化热,耗伤阴液,导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患者(患者发病前有过较长时间的精神抑郁,失眠,烦躁症状):可以采用木香15g、香附15g、佛手15g、香橼10g、天麻10g、牛黄10g、珍珠粉6g牡蛎粉g(以上两种粉末药物熏蒸时可直接涂于面部)进行面部熏蒸。在以上类型面瘫疾患的面部熏蒸治疗的同时,患者可以每天适当饮用乌梢蛇酒,因其内走脏腑,熄肝风而止痉,外达肌表而祛外风同时还可通经络祛风湿而止痹症尤擅治疗病深日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