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 ZX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 Q Q ZX 12 203 6 2001 2001 06 18 发布 2001 07 01 实施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 布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镀覆零件检验 I Q ZX 12 203 6 2001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镀覆检验 3 3 1表面处理生产条件的控制 3 3 1 1环境 3 3 1 2设备和仪器仪表 3 3 1 3材料 3 3 1 4水质 镀液 3 3 1 5鉴定状态的保持 3 3 2镀覆前的质量要求 3 3 2 1清除油渍 3 3 2 2清除杂质 4 3 2 3清理焊缝 4 3 2 4热处理后表面清理 4 3 2 5消除应力 4 3 2 6忌除油方法的零件 4 3 2 7镀覆前零件表面性能处理后的时间要求 4 3 2 8除油质量要求 4 3 3镀覆后涂覆前的质量要求 4 3 3 1除氢要求 4 3 3 2除氢零件时间的要求 5 3 3 3不良镀覆件返工后的除氢要求 5 3 4各种镀层表面质量和性能的要求 5 3 4 1表面质量 目检 5 3 4 2性能要求 5 3 4 3目检方法 5 3 5抗腐蚀性的要求 非紧固件要求 5 3 5 1传统盐雾腐蚀试验要求 5 3 5 2试验后试样基本要求 6 3 5 3循环腐蚀试验要求 8 3 6结合力质量要求和测试 8 3 6 1质量要求 8 3 6 2测试方法 9 3 7镀层厚度要求和测试方法 9 3 7 1镀层厚度要求 9 3 7 2测试方法 9 3 8孔隙率检验 9 3 8 1测试方法 9 3 8 2质量要求 10 3 9镀层的硬度检测 10 3 9 1检测工具 10 3 9 2硬度的确定 11 3 9 3压痕深度与对角线之间的近似关系 12 II 3 10镀层的耐磨试验 12 3 11镀层的氢脆检验 12 3 11 1验收规则 12 3 11 2验收方法 12 3 12镀锌件的质量要求 13 3 12 1防护性分级 13 3 12 2镀层 13 3 12 3不允许缺陷 13 3 12 4允许缺陷 13 3 12 5局部镀锌零件允许缺陷 13 3 13镀铜镀镍件的质量要求 14 3 13 1颜色 14 3 13 2镀层 14 3 13 3允许的缺陷 14 3 13 4不允许缺陷 14 3 14镀黑镍的质量要求 14 3 14 1颜色 14 3 14 2厚度 14 3 14 3镀层 14 3 14 4允许缺陷 14 3 14 5不允许缺陷 15 3 15镀硬铬件的质量要求 15 3 15 1颜色 15 3 15 2镀层 15 3 15 3不允许缺陷 15 3 15 4允许缺陷 15 3 16装饰铬镀层质量要求 15 3 16 1外观 15 3 16 2厚度 16 3 16 3孔隙率 16 3 16 4耐腐蚀性 16 3 17镀覆件的验收 16 3 17 1镀覆零件性能检验项目 16 3 17 2表面质量验收 16 3 17 3防护性能验收 16 3 17 4试样件要求 16 3 17 5采用固定样本检验方法 17 III 前前 言言 为了提高金属结构件生产制造质量 加强对金属制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监督检验 和质量控制 保证结构件设计要求的完全贯彻和实施 特编写本系列标准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为系列标准 Q ZX 12 203 1 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板金冷冲压加工及检验 Q ZX 12 203 2 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机械切削加工检验 Q ZX 12 203 3 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铸造加工及检验 Q ZX 12 203 4 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铝及铝型材加工及检验 Q ZX 12 203 5 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焊接加工及检验 Q ZX 12 203 6 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镀覆零件检验 Q ZX 12 203 7 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化学处理层的质量检验 Q ZX 12 203 8 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涂覆加工检验 Q ZX 12 203 9 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丝印加工检验 Q ZX 12 203 10 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紧固件加工检验 Q ZX 12 203 11 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机柜装配检验 Q ZX 12 203 12 2001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汇流排检验 本标准是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第 6 部分 本标准由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质企中心工艺部提出 技术中心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 质企中心工艺部 本标准起草人 万东霞 本标准于 2001 年 6 月首次发布 Q ZX 12 203 6 2001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001 06 16 批准 2001 07 01 实施 1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镀覆零件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对金属零件表面镀覆加工过程的监督内容 及成品检验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外协加工表面镀覆零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发布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下面所引用的企业标准 以网上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GB 2423 18 200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 试验 试验 Kb 盐雾 交 变 氯化钠溶液 GB T 4589 1 1989 半导体器件 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总规范 GB T 4955 1997 金属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阳极溶解库仑法 GB T 6462 19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 6463 1986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GB T 9790 1988 金属覆盖层及其他有关覆盖层 维氏和努氏显微硬度试验 GB 9799 1997 金属覆盖层 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GB T 10125 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GB T 12335 1990 金属覆盖层 对底材呈阳极性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试样评级 GB 12609 1990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计数抽样检查程序 GB T 12611 1990 金属零 部 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GB T 13312 1991 钢铁件涂装前除油程度检验方法 GB T 13911 19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HB 5067 1985 氢脆试验方法 GJB 480 1988 金属镀覆和化学镀覆工艺质量控制规范 QB T 3820 1999 轻工产品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磨试验方法 QB T 3823 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IEC 68 2 52 1996 试验 Kb 交变盐雾试验方法 Q ZX 12 203 6 2001 Q ZX 12 203 6 2001 3 Q ZX 04 101 4 结构设计规范 镀涂表示方法 3镀覆检验 3 10 表面处理生产条件的控制 对影响金属镀覆层质量的环境 设备和仪器仪表 材料 镀液 工艺规范和技术文件 人员等因素都要求实行控制 并定期进行检查 详见 GJB 480 1988 3 1 1环境 车间温度不应低于 12 零件库应与生产车间隔离以防零件腐蚀 车间应配置有效的进风 排风系统 车间要有良好地自然采光或照明 车间生产现场应保持清洁整齐 溶液槽不工作时应加盖 防止污染 零件在周转过程中 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以防划伤 碰伤 污染和锈蚀 3 1 2设备和仪器仪表 电镀和电化学氧化生产中所用的电流和电压表的精度 要求不低于 1 5 级 制作工作槽的材料要适宜于相应的化学环境和工作温度 通电的工作槽应有良好的绝缘 槽体不允许带电 需要加温和冷却的工作槽温度均应符合工艺规程的要求 温度控制用自动控制仪来实 现 不准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槽温 要有除氢炉 箱 除氢箱内有效工作区最大温差不大于 10 指示仪器要符合工艺文件规定类型与等级 3 1 3材料 所用化学用品和其他材料的品种 规格 要求均应符合工艺说明书规定 变质材料不 得使用 按材料的批号使用期限 控制有效的使用 3 1 4水质 镀液 各种镀液用水及清洗用水的水质要求符合相关工艺规程 说明书 规定 3 1 5鉴定状态的保持 经确认的工艺规程 在未经我方康讯技术部同意时 生产方不得任意改动其参数 指 标 否则应重新确认 3 20 镀覆前的质量要求 应符合 GB T 12611 1990 金属零 部 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3 2 1清除油渍 镀覆前的零 部件应清除油封 清除油封后 零 部件表面应无油污 油漆 金属屑 及机械加工划线的涂色等多余物 Q ZX 12 203 6 2001 4 3 2 2清除杂质 待镀的零部件应无机械损伤 无影响镀覆层质量和产品使用性能的氧化皮 斑点 凹 坑 凸瘤 毛刺 划伤等缺陷 3 2 3清理焊缝 焊接件应无多余的焊料和熔渣 焊缝应经喷砂或其他方法清理 焊缝应无气孔和未焊 牢等缺陷 3 2 4热处理后表面清理 经热处理后的工件应进行表面清理 不允许有未除尽的氧化皮和残留物 如盐 碱 型 砂及因热处理前工件表面未除尽的油垢所导致的烧结物等 允许带有轻微的氧化色 但不 允许有锈蚀现象 3 2 5消除应力 对于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 1050Mpa 的钢制零件及技术文件规定消除应力的其它零件 镀覆前必须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 处理的时间和温度 应遵照有关工艺规程执行 3 2 6忌除油方法的零件 对于抗拉强度在 1300Mpa 以上的高强度钢零件和弹性零件 冷作硬化状态下的薄壁零 件 壁厚 1mm 严禁酸洗和阴极除油 3 2 7镀覆前零件表面性能处理后的时间要求 对于喷砂处理后需镀覆的零件 从喷砂处理到镀覆的时间控制需按具体工艺规程进行 对于抗拉强度在 1300Mpa 以上的高强度钢 间隔时间不得超过 1h 允许活化处理的 不 得超过 2h 3 2 8除油质量要求 严格按金属件除油工艺规程操作 采用工件上水膜持续时间长且不断裂为合格 或待 零件表面干后 用油试纸检验零件表面有无油迹 该方法详见 GB T 13312 1991 附录 B 可根据产品的作业指导书要求按等级检验 见表 1 表 1 除油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 除油质量要求 表面水膜破裂的时间油试纸表面油迹 1 60S无 2 30S不明显 3 30 镀覆后涂覆前的质量要求 3 3 1除氢要求 为了减少零件镀覆后的氢脆敏感性 凡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 1050Mpa 的钢制零件及 技术文件规定除氢的其它零件 镀覆后都应进行除氢处理 除氢后再电镀锌 5 6min 以 保证镀锌层质量 确切除氢温度和时间应根据具体的材料强度级别和特殊要求 在工艺规 Q ZX 12 203 6 2001 5 程中作出规定 3 3 2除氢零件时间的要求 凡要求镀覆后除氢的零件 镀覆后应尽快地进行除氢处理 镀覆至除氢处理之间的间 隔时间 对抗拉强度大于 1300Mpa 以上的钢制零件不得超过 4h 等于或小于 1300Mpa 的 钢制零件不得超过 10h 3 3 3不良镀覆件返工后的除氢要求 凡要求镀覆后除氢的零件 因镀覆缺陷需退出膜层并重新镀覆时 退镀前应经除氢处 理 若退除过程中出现渗氢现象 退除后仍需增加除氢处理 重新镀覆的零件 镀覆后必 须除氢 3 40 各种镀层表面质量和性能的要求 3 4 1表面质量 目检 光泽度 覆盖程度 不允许出现应该镀覆的地方没有镀覆到 针孔 气泡 脱皮 毛 刺 麻点 烧焦 树枝状或海棉状疏松层等 颜色要符合图纸要求的镀覆方法应有的颜色 3 4 2性能要求 镀层厚度 结合强度 耐腐蚀性 孔隙率 镀层硬度等 性能检测时要注意镀层刚刚 形成时较易划伤 随着逐渐脱水而老化变硬 所以成膜 24 小时后搬运较好 24 小时内搬 运时必须小心 且任何性能试验均应在 24 小时后进行 3 4 3目检方法 目检是以肉眼在 300 600 lx 的近似自然光 如 40W 日光灯 相距 750mm 照明下观 察 应避免反射光的影响 也可用 4 倍放大镜参考检验 注意与生产零件同槽处理的试样 件比较 3 50 抗腐蚀性的要求 非紧固件要求 3 5 1传统盐雾腐蚀试验要求 3 5 1 1 试验箱 a 试验箱的容积不小于 0 4m2 b 它是由喷雾气源 喷雾系统 盐水槽及两个盐雾收集器组成 c 箱子的形状和尺寸应可能使箱内溶液收集速度符合本章 3 5 1 3 中 a 具体要求详见 GB T 10125 1997 等效于 ISO 9227 3 5 1 2 试样件尺寸 用四块冷扎钢板 试样件尺寸见 3 17 4 中的图 3 试样表面粗糙度 Ra 1 3 m 0 4 m 表面镀覆状况同镀覆零件是一个时间一槽镀液出来的 3 5 1 3 试验条件 a 盐雾沉降的速度 经 24h 喷雾后 每 80cm2面积上为 1 2ml h b 用过的喷雾溶液不得再用 Q ZX 12 203 6 2001 6 c 气源压力应控制在 70KPa 170Kpa 范围内 d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 盐雾箱内的温度波动应尽可能小 温度测量距内壁不小于 100mm 并从箱外读数 e 在规定的试验周期内喷雾不得中断 短暂的观察试验需打开盐雾箱的 请参照具体的 材质镀覆工艺规程中的规定 f 检查试件过程中不能破坏被试表面 开箱检查的时间与次数应尽可能少 g 试验温度 PH 值 盐溶液浓度 喷雾方式 样品放置方式 适用范围 见表 2 表 2 人造气氛腐蚀盐雾试验条件 标准名称试验温度盐溶液浓度与 PH 值喷雾方式 样品放置方式适用范围 中性盐雾试验 50g L 5g L NaCl 溶液 PH 6 5 7 2 金属有机覆盖层 阳极氧化膜和转化膜 35 2 乙酸盐雾试验 50g L 5g L NaCl HOA溶液 PH 3 1 3 3 GB T 10125 1997 等效于 ISO9227 50 2 铜加速盐雾试验 50g L 5g L NaCl 溶液 含 HOAc 及浓度为0 26 0 02g L 的 CuCl2 2H2O PH 3 1 3 3 连续 与垂直面呈 15 30 尽可能呈20 铜 镍 铬 或镍 铬 3 5 1 4 盐雾装置的运行检验 3 5 1 5 中性盐雾试验的运行条件 每块参比试验的质量损失在 140 g m2 40 g m2 范围内说明设备运行正常 参见 GB 10125 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铜加速乙酸盐雾装置的运行检验 每块参比试验的质量损失在 7 5 g m2 2 5 g m2 范围内说明设备运行正常 3 5 1 6 试验周期 试验周期有 14 档 2h 4h 6h 8h 24h 48h 72h 96h 144h 168h 240h 480h 720h 1000h 3 5 2试验后试样基本要求 3 5 2 1 检验方法 a 在自然光下检查 并更换不同角度检查 确保缺陷的显现 试样评定的缺陷 指肉 眼可见的缺陷 包括矫正视力 b 距试样件边缘 6mm 以内时出现缺陷应注明 评级时一般不预以计算 还有与框架 接触处和固定孔处的缺陷也不予以考虑 c 试样件表面取出后 如果表面较为干净 可不经清洗进行检查 当试样上有尘土 盐类而影响检查时 清洗前先放在室内自然干燥 0 5 1h 然后用温度不高于 40 的清洁 Q ZX 12 203 6 2001 7 流动水轻轻清洗以除去试样表面残留的盐雾溶液 但在清洗过程中不可用力过猛 试样应 在干燥后进行检查 3 5 2 2 试样结果评价 3 5 2 2 1 开始出现腐蚀的时间见表 3 表 3 抗腐蚀性的要求 镀层符号 出现白色腐蚀产 物的最短时间 出现红色铁 锈的时间 首次出现腐蚀产 物的最短时间 电镀锌件铬酸盐转化膜彩虹色72H 以上96H 以上 注 首次出现腐蚀产物的最短时间需具体作试验后得到 3 5 2 2 2 腐蚀缺陷与保护等级 据缺陷所覆盖的面积得出保护等级见公式和表 4 R 3 2 log10A R 保护等级 修正为整数 A 缺陷总面积 不允许出现点蚀 裂纹 气泡等 表 4 腐蚀缺陷面积与保护等级的关系 GB 12335 1990 缺陷面积 腐蚀评级评价状况 无缺陷10 0 19 合格 0 1 0 258 0 25 0 57 0 5 1 06 1 0 2 55 2 5 54 5 103 10 252 25 501 500 不合格 3 5 2 2 3 重量变化 用测定质量损失的方法来评价腐蚀状况 a 中性盐雾试验 NSS 试验 试验 96h 后 除掉试样背面的保护膜 用 1 1 体积比 的盐酸溶液 20 1 18g Ml 其中加入 3 5g L 的六次甲基四胺缓蚀剂 浸泡试样除去腐蚀 产物 然后再室温下用水清洗试样 再用丙酮清洗 干燥厚称重 试验前后做比较 试样称重精确到 1mg 计算质量损失 g m2 Q ZX 12 203 6 2001 8 b 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 CASS 试验 经 24 小时后 用冷水冲洗镍板表面沉积盐 然后在 25 2 的 1 4 体积比 盐酸溶液中浸泡 2min 以除去腐蚀产物 在放入温度 为 40 5 的流动水中漂洗 在温度为 105 的烘箱中干燥 然后 冷却至室温称重 试 验前后做比较 称重精确到 1mg 3 5 3循环腐蚀试验要求 循环盐雾试验是干湿交替的包括盐雾在内的循环试验 能较好的模拟现实环境见表 5 表 5 IEC68 2 52 1996 规定的盐雾试验条件 标准名称 严酷 等级 喷雾阶段 SST 温度 时间 潮湿环境贮存阶 段 WET 标准环境贮存阶段 STORAGE 相对湿度 RH 适用场合 15 35 2h 40 2 93 2 3 7d 从 SST WET 共四个循环 计 28 天 1 适于海洋气候使用的产品 2 露天环境下使用的产品 15 35 2h 40 2 93 2 3 20 22h 从 SST WET 共三个循环 计 3 天 1 适于海洋气候的产品 2 保存在室内而又经常在海洋 性气候下使用的产品 15 35 2h 40 2 93 2 3 20 22h 23 2 RH45 55 3d 从 SST WET 共四个循环共计 7 天 严酷等级 3 的两个循环 计 14 天 严酷等级 3 的四个循环 计 28 天 IEC68 2 52 1996 严酷等级 3 的八个循环 计 56 天 适用于在盐雾与干燥气候 下频繁交替使用的产品 注 GB 2423 18 1985 等效于 IEC68 2 52 1984 IEC68 2 52 1996 比 84 年版本的多了四级严酷等级 共为六级 前两级与 84 年版本的一样 3 5 3 1 试验箱 这种试验箱与传统试验箱不一样 它要将盐水喷雾 潮热 干燥 热 盐水浸渍甚至 低温等多种环境给予一体 盐雾箱的控制系统 耐腐蚀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 内容积也不 得小于 0 4m2 3 5 3 2 其他各项要求 试样件尺寸 试样检验要求 试样结果评价等都可与 3 17 里的相关条款要求一样 3 5 3 3 这种盐雾试验方法如有条件 仅对室外型产品做这种试验 其余可用传统的试验 方法进行 3 60 结合力质量要求和测试 3 6 1质量要求 折断处的镀层不应有爆裂 剥落 起皮 不发脆 Q ZX 12 203 6 2001 9 3 6 2测试方法 3 6 2 1 划痕法 用划痕法来测试 用刃口为 30 的钢划刀在镀层表面划两根相距 2mm 的平行线或 1mm2的正方形格子 检查镀层是否有脱落 起皮 此法不适合于镀铬件 其余镀层还可以 3 6 2 2 锉刀法 用锉刀法来测试 用粗齿扁锉刀与镀层表面成 45 在夹紧的镀件上锉 检查镀层是 否有脱落 起皮 此法不适用于 15 m 以上较厚 较硬的镀层 如 镀铬层 镀锌层 适 用镀铜 镀镍等 3 6 2 3 摩擦抛光试验法 由于此种方法属于无破坏性试验 因此可直接在零件上直接做试验 此种方法适用于各种镀层 在镀层表面不大于 6cm2的面积上 用一根直径为 6mm 顶端加工成平滑半圆球性的钢 棒作抛光工具 快速稳定地摩擦抛光 15s 25mm s 施加于镀层表面的压力每一次运动都足以擦光镀层 但不能切割镀层 结合强度不良 的镀层将会起泡 并且随着磨擦的进行鼓起的泡会继续增大 如果镀层较差 鼓泡可能破 裂并且镀层会从基体金属上剥离下来 3 70 镀层厚度要求和测试方法 3 7 1镀层厚度要求 检验厚度的方法较多 选择时应考虑基体和镀层的种类 预测厚度的范围 所测为平 均厚度还是局部厚度以及操作方便等 镀层的厚度必须达到图纸要求 3 7 2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在 GB 6463 1986 中 选取一种到二种 有仪器测量法 用磁性测厚仪或涡 流测厚仪 量具法 3 7 2 1 仪器测量法 常用 CH 1 型电磁测厚仪 QCC A 型磁性测厚仪 JWH 系列涡流测厚仪 这些仪 器测量误差在 10 以内 HCC 24 电脑涂层测厚仪和 HCC 25 电涡流测厚仪测量误差 范围为 0 1200 示值误差为 3 H 1 3 7 2 2 量具法 用游标卡尺测量镀层厚度记录下来 与镀前的裸件尺寸进行比较 用以上方法测量厚度时 当出现对镀层厚度有争议时 可采用 GB T 4955 1997 中规 定的方法测量 但表面积小于 100mm2的工件需用 GB T 9799 97 中 见 10 1 2 1 和 10 1 2 2 方法 3 80 孔隙率检验 3 8 1测试方法 Q ZX 12 203 6 2001 10 有电图像法 贴滤纸法 溶液浇浸发 涂膏法 测试方法 按 QB T 3823 1999 进行 测试 孔隙率 孔隙斑点数 被测面积 采用溶液溶浸法较为方便简单 用浇或浸在溶液中静止 5min 的方法使镀层表面均匀 形成一层检验试液膜 检验试液通过孔隙或裂缝与基体金属或中间镀层起化学反应 在镀 层表面的检验试液膜中产生有色斑点 检验前 零件表面可用有机溶剂除油 若镀覆后立 即检验 可不必除油 不同基体金属及其镀层的检验溶液成分 见表 6 配制方法见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3 8 2质量要求 锌镀层孔隙 每一平方厘米面积上不超过 3 个气孔为合格 镍镀层孔隙 未发现蓝斑为合格 铬镀层孔隙 每一平方厘米面积上不超过 5 个气孔为合格 表 6 浇浸法使用的溶液成分 溶液成分序 号 镀层 基体金属或 下层镀层金属成分名称成分含量 克 升 斑点特征 1铜 镍 铜 镍 镍 铜 镍 铬 镍 铬 铜 镍 铬 钢 钢 铜及其合 金钢 钢 铜及其合 金钢 铁氰化钾 氯化钠 白明胶 10 15 20 2阴极性镀层铝及铝合金 铝试剂 氯化钠 白明胶 3 5 150 10 蓝色点 孔隙直 至钢基体 红褐色点 孔隙 直至铜基体或铜镀层 黄色点 孔隙直 至镍镀层 玫瑰红色点 孔 隙直至铝基体 注 1 除铝试剂为分析纯级外 其他试剂为化学纯级 2 溶液 1 配好后 应存放在棕色玻璃瓶中备用 3 溶液 1 2 的配制方法见附录 A 3 90 镀层的硬度检测 用显微硬度计测定金属镀层硬度 以小于 10N 的压力 将一锥形金刚钻压头压入待测镀层 用 40 倍放大镜测压头两个 相对面间的顶角在规定的范围内 维氏压头顶角为 136 2 努氏压头顶角为 172 5 0 08 试样件镀层要有足够的厚度应不小于 12 m 厚 压头压入待检镀层的速度为 15 70 m s 试验力应保持 10 15 s 应将试样件装在刚性支撑台上 一般应在 试样件的横断面上测定显微硬度 如果试件表面经过研磨或抛光 也可在其表面测定 待 测镀层单位压痕面积上的压力 即为显微硬度值 Q ZX 12 203 6 2001 11 3 9 1检测工具 3 9 1 1 用显微硬度计检测 3 9 1 2 维氏压头和努氏压头 这两种只是压头上有区别 维氏压头的形状呈正四棱锥体 见图 1 努氏压头的形状 为具有菱形基面的棱锥体见图 2 顶端横刃 图 1 顶端横刃 图 2 3 9 2硬度的确定 根据下列表可以计算出所测的硬度值 见表 7 表 7 硬度值计算方法 说明 符号 测量 单位维氏努氏 FN试验力 N试验力 N D m 压痕两对角线长度 d 和 d 的算术平均值 2 dd d 压痕长对角线的长度 HV 维氏硬度值 2 6 102 0 10854 1 102 0 d F A F V 注 AV为压痕倾斜表面的面积 AK 为压痕投影的面积 其面积均为 mm2 其值对应于压痕的对角线值 Q ZX 12 203 6 2001 12 3 9 3压痕深度与对角线之间的近似关系 3 9 3 1 维氏显微硬度对角线 d 和 d 与压痕深度 t 之间的近似关系 2 7 dd t 3 9 3 2 努氏显微硬度长对角线 d 与压痕深度 t 之间的近似关系 30 t d 详见国标 GB T 9790 1988 金属覆盖层及其他有关覆盖层 维氏和努氏显微硬度试验 3 100 镀层的耐磨试验 用在与批次产品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试样件进行测定 镀层表面的耐磨性与其硬度 有一定关系 方法采用在一定压力负荷下 以特定的磨料对镀层进行摩擦 以磨损次数 磨损重量或镀层磨穿时间作为耐磨性能的指标 用一根前端加工成 60mm 光滑平面 四周为圆角 整体形状为喇叭型 重量为 2Kg 的钢件 平稳的放在被测零件上 在 80mm 的行程内往返摩擦 30s 80mm s 摩擦前 后重量的比较 可以得到耐磨损数据 变化越小越好 磨损量计算 以试件摩擦前后的重量计算磨损量 磨损量 毫克 次 n mm1000 21 摩擦前试样重量 克 1 m 摩擦后试样重量 克 2 m 摩擦次数 n 说明 以试件镀层被磨穿的次数作为磨损次数 以试件镀层被磨穿时所用的时间作为磨损时间 请参照 QB T 3823 1999 Q ZX 12 203 6 2001 13 3 110 镀层的氢脆检验 3 11 1 验收规则 3 11 1 1对于抗拉强度 b 1240M Pa 的钢关键件 重要件 3 11 1 2进行镀镍时 应满足缺口拉伸延迟破坏试验 3 11 1 3进行镀锌 铬时 应满足缺口拉伸延迟破坏试验 破断时间大于 200h 3 11 1 4按 HB 5067 1985 要求和方法进行检验 3 11 2 验收方法 按 GB 4589 1 1993 执行 具体见 3 17 5 该项检验供需双方根据技术文件确定是否抽 检 3 120 镀锌件的质量要求 参见 GB T 9799 1997 金属覆盖层 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3 12 1 防护性分级 防护性分为两级 每级包括两级 见表 8 表 8 分级特性 分 级 类型 代号 类型典型外观 单位面积上的 膜层质量 g m2 防护性 使用 状况 A光亮光亮 清晰 有时带淡蓝色色调 0 5 1 B漂白清晰呈白色 微带彩虹色 1 0 具有有限防护性 如在搬运 使用过 程中抗污染及轻微腐蚀条件下抗高湿 度 用的少 C彩虹绿色 黄色和紫色色彩的彩虹色0 5 1 5较多用 2 D深色草绿 橄榄绿 棕褐 黑色等 1 5 具有良好的防护性 如在大气 包 括 某些有机气氛条件下的防护性 极少 3 12 2 镀层 结晶应均匀 细致 要满足锌镀层的最小局部厚度 m 指镀覆表达方式内容中的数 据就是最小镀层厚度 3 12 3 不允许缺陷 a 镀层粗糙 烧焦 麻点 黑点 疙瘩 起泡 脱落 b 树枝状 海绵状和条纹状镀层 c 局部无镀层 d 可擦去蔬松钝化膜或呈深黄色 棕色和褐色的钝化膜 e 成片的淡白色 淡黄色钝化膜层 白色钝化的零件除外 f 未洗净的盐类痕迹 g 钝化膜被严重磕碰 划伤 出现白色或黑色锈蚀斑 3 12 4 允许缺陷 a 轻微的水印 Q ZX 12 203 6 2001 14 b 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 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和光泽 c 在复杂或大型零件的边 棱角处有轻微粗糙 但不影响装配 d 对于除氢前钝化的零件 除氢前后的钝化膜颜色有所差别 e 钝化膜有轻微的局部擦伤或点状损伤 f 不可避免的轻微地夹具印 g 焊缝处镀层发黑 发暗 起泡 h 锌镀层磷化后 同一零件上磷化膜结晶不一致 3 12 5 局部镀锌零件允许缺陷 a 允许镀层界限向任意方向位移 1mm 在镀层表面交界处的倒角 槽 圆弧允许无 镀层 b 一个零件要求多种镀层时 镀层界限允许向任意方向位移 2mm 但发蓝和镀锌的 界限只允许发蓝膜向镀锌层方向位移 镀铬和镀锌的界限只允许铬层向镀锌层方 向位移 3 130 镀铜镀镍件的质量要求 3 13 1 颜色 普通镀镍层呈稍带淡黄色的银白色 光亮镍镀层是光亮的银白色 经抛光的镍镀层应 有镜面般光泽 3 13 2 镀层 结晶应均匀 细致 3 13 3 允许的缺陷 a 轻微的水印 b 由于复杂表面状态不同 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和光泽 c 钝化膜有轻微的局部擦伤或点状损伤 d 不可避免的轻微的夹具印 e 焊缝处镀层发暗 3 13 4 不允许缺陷 a 局部无镀层 b 斑点 黑点 粗糙 烧焦 针孔 麻点 分层 起泡 起皮 脱落 c 树枝状 海绵状和条纹状镀层 d 乌灰色的镀层 e 未洗净的盐类痕迹 f 镍膜被严重磕碰 划伤 出现锈蚀斑 3 140 镀黑镍的质量要求 3 14 1 颜色 黑色 经抛光的表面按需要可为光亮或镜面般的黑色 镀层应有一定的抗变色能力 Q ZX 12 203 6 2001 15 不得变色 3 14 1 1检验抗变色能力按 GB 12609 1990 的要求进行 3 14 1 2检验方法 将试件放在蒸馏水中煮沸 15min 取出检查 黑镍镀层不得变色 3 14 2 厚度 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的要求 3 14 3 镀层 结晶应均匀 细致 3 14 4 允许缺陷 a 轻微水印 b 在深凹处带彩虹色的浅灰色 检边角处有彩虹色的条纹 c 颜色也可为黑色至深褐色 3 14 5 不允许缺陷 a 局部表面无镀层 技术文件规定除外 b 淡黄色至黄褐色 c 机械损伤 d 麻点 白点 起泡 起皮 脱落 粗糙 条纹 龟裂 e 为洗净的盐类痕迹 3 150 镀硬铬件的质量要求 3 15 1 颜色 防护装饰性铬层应为带淡青色光泽的银白色 3 15 2 镀层 结晶应均匀 细致 3 15 3 不允许缺陷 a 局部无镀层 b 粗糙 烧焦 起泡 脱落 c 树枝状结晶 d 未洗净的铬酐痕迹 3 15 4 允许缺陷 a 轻微的水印 b 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 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和光泽 d 在零件的边 棱角处有轻微粗糙 但不影响装配 e 非工作面上的夹具印 f 镀铬后尚需磨加工的镀铬层 有经过磨加工能排除掉缺陷 如粗糙 针孔等 g 局部镀铬层零件允许镀层界限向任意方向位移 1mm 图纸文件规定除外 i 焊缝处无镀层或镀层发暗 Q ZX 12 203 6 2001 16 3 160 装饰铬镀层质量要求 3 16 1 外观 3 16 1 1颜色 镀层为镜面般的银白色 3 16 1 2镀层 结晶应细致 均匀 3 16 1 3允许缺陷 a 局部镀铬的零件 镀与不镀的交界线向任意方向位移 1mm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 情况下 允许向非镀表面延伸 b 非重要面轻微的划伤 3 16 1 4不允许缺陷 a 水印 发暗 斑点及光泽 颜色均匀 b 装饰面上的夹具印 c 表面存在的粗糙 粒子 烧焦 裂纹 起泡 起皮和脱落 d 抛光后的装饰铬镀层 包括铜镀层和镍镀层 有凹坑 麻点 条纹 暗带 暗斑 压印和抛光引起的零件变形 3 16 2 厚度 装饰铬镀层应符合 Q ZX 04 101 4 规定或国标要求 3 16 3 孔隙率 检验装饰镀层孔隙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含解析
- 2025环保稻谷收购协议
- 残疾人科目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重庆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 萨克斯新手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4月高级电子商务师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5年焊工初级职业技能考试题库
- 2025年基孔肯雅热应知应会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 营销技巧培训知识库课件
- 招生奖励方案市技工学校高考奖励方案
- 阴影透视习题集答案
- 学校捐款协议书范本
- 车间标签标识管理制度
- 农田托管合同样本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规范
- 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
- 血液透析中出血的原因及预防
- 美容院面诊知识培训课件
-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Office和WPS Office通-用)》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