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本]_第1页
县农业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本]_第2页
县农业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本]_第3页
县农业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本]_第4页
县农业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农业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6年,*县农业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县1-6月继续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态势,现将农业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2016年农牧业生产情况(一)种植业生产情况1.小春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全县完成夏收粮豆种植万亩,比去年减少万亩,减少%,粮豆产量达到万吨,比去年减少万吨,减少%。其中种植小麦万亩,比上年减少万亩,减少%,产量8858吨,比去年减万吨,减少%;种植蚕豆万亩,比上年减少万亩,减少%,产量吨,比去年减13吨,减少%;种植豌豆、薯类等其他杂粮万亩,面积比去年增加万亩,增加15%,产量3719万吨,比上年增加万吨,增加%。在夏收粮豆生产中,重点是抓好良种供应服务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全县科技管理措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小春粮食生产稳定增产。2.冬季农业开发取得较好成效全县完成冬季经济作物开发及饲料作物万亩(其中经济作物 万亩,饲料作物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产值25170万元,比上年增2310万元,增长%。其中完成冬早瓜菜万亩,产值15060万元,比上年增加1110万元,增%;完成冬马铃薯万亩,产值1955万元,比上年减少319万元,减14%;完成冬玉米万亩,产值3770万元,增加产值1100万元,增%;完成冬春大豆1万亩,产值980万元,产值与上年基本持平;完成优质油菜万亩, 产值2016万元,产值与上年基本持平;完成农田种草、绿肥饲料等其他各类经济作物种植万亩,产值1400万元。去冬今春,各种经济作物苗情长势较好,冬早瓜菜、冬马铃薯、冬玉米无论在面积和产量、产值上都有大幅提升。加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冬季农业开发工作,县农业部门加强示范引导,在各乡镇建立各种类型的科技示范户,不断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和科技培训,增强农民的科技种植水平,冬季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增收在望,农民人均增收达到110元。(二)大春作物生产种植情况今年全县计划种植大春作物万亩,其中粮食作物万亩,经济作物万亩,其他作物万亩。由于5-6月持续高温干旱,给我县的春耕生产带来了极大影响。从6月10日起随着雨季的到来,全县加快了大春生产的进度。截止6月25日止,全县完成大春农作物种植万亩,其中移栽种植水稻万亩,种植玉米万亩,种植杂粮万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万亩,其中:蔬菜种植万亩,完成烤烟移栽万亩,大春基本完成播种。在大春生产中,农业部门各站所和广大科技人员都高度重视,早计划早安排,及时做好春耕准备。一是积极抓好良种供应,确保种子质量。加强对县内三家种子经销企业管理,依法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试验示范,向农民提供优质良种。二是加大技术培训,落实科技措施。进入春播时期以来,各站所和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深入村组开展无公害栽培、平衡施肥、旱作节水、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各类适用技术培训,各项农业科技措施随着种植进度正在抓紧落实。三是积极协助相关部门抓好农资市场供应和管理,全县化肥、农药、农膜等主要农用物资货源充足,供应平稳。当前,*旱情十分严重,农业部门正全力组织抗旱救灾。(三)畜牧业生产情况2016年第一季度,全县大小牲畜存栏341714头只,同比增加320头只,增,其中:存栏生猪143972头、牛47618头、羊129285只、马属动物20839匹;存笼家禽743095羽,同比减少96483羽,降;出栏肉畜53368头(只),同比减少505头只,降,其中:出栏肥猪39164头,出栏肉牛2412头,出栏肉羊11792只;出笼家禽185365羽,同比减少96072羽,降;肉类产量3305吨,同比减少238吨,降,其中:猪肉2441吨、牛肉324吨、羊肉197吨、禽肉343吨;禽蛋产量183吨,同比减少30吨,降。预计实现畜牧业产值17954万元,同比下降。总体看,牲畜存栏稳定,出栏小幅下降,畜牧业生产形势基本平稳。(四)渔业生产情况上半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2477吨,同比增长%,创产值万元,同比增长8. 2%。淡水养殖面积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万亩,水库养殖面积万亩。(五)农产业发展情况紧紧围绕“四大基地、一个龙头”的目标,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的思路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扎实抓好生态产业基地、优质瓜菜基地、优质畜禽养殖基地和优质烟叶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了一批特色农产品企业,推动了我县优势农产业的全面发展。1.芒果生产情况。2016年末,全县芒果种植户达11181户,种植面积万亩。今年预计挂果面积万亩,新增改良面积万亩,嫁接改良面积达万亩地,果实套袋5210万个,实施花控技术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万亩,平衡配方施肥万亩,实施芒果标准规范化生产芒果面积万亩。在芒果产业上继续实施果园规范化种植管理,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农户生产,继续实施花期调控技术、间作套种、养鹅除草、养蜂授粉、测土配方施肥、树体营养针对分析技术、生物及物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芒果价格也逐年上涨,有效增加了广大果农的收入,芒果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具备规模发展优势。今年预计芒果产量万吨左右,预计产值亿元。2.茶叶生产情况。我县茶叶重点发展在永兴、船房、中心等乡镇的山区、半山区。到2016年末,全县有茶园面积万亩,投产面积万亩,2016年春茶预计产量167吨,与上年比基本持平,预计产值1385万元,其中:名特优茶96吨,产值897万元,春茶产值预计增575万元。主要原因是受茶叶价格大幅上升的影响,农民增加了种植管理投入,所以产值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加。针对茶叶生产情况,农科部门积极引导茶农以科技为依托,进一步加大生物农药、茶叶专用肥料的投入,从解决茶农的管理水平低下、采摘不规范等方面入手,提高产品质量。3.瓜菜生产情况。瓜菜种植是一项效益好,群众积极性高的短、平、快产业,为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了重要作用。2016年,小春瓜菜种植面积万亩,产值15060万元,比上年增加1110万元,增%;其中西瓜种植万亩,比上年增250亩,西瓜平均亩产达到吨,今年西瓜受到外地市场的冲击,销售价格下滑,每公斤仅元之间,去年西瓜每公斤均价在元左右,瓜农收入受到影响。4.蚕桑生产情况。2016年,农户看准市场需求,发展种植果桑品种,蚕农除了收果外,还可养蚕,发展积极性较高。目前全县蚕桑种植继续稳定在万亩(包括四边桑),投产采摘养蚕面积万亩,比上年略有增加,丰产面积万亩,春季分两次发放蚕种,预计发放蚕种2000张,生产蚕茧88吨,预计销售收入336万元。全县正大力推广蚕桑良种,推广省力化简易蚕台、幼蚕辅喂营养素等科学养蚕技术,农民养蚕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蚕桑产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县农业局领导班子始终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产业布局和产品布局作为突出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及动物疫病防治作为重点工作,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全县农牧业发展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认真对全县冬季农业开发、春耕备耕、大春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治等工作做了认真的安排和部署,并采取会议宣讲、科技咨询、板报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各个农时阶段,召开专题会议对工作进行安排布置,明确各单位的任务目标,抓好各阶段的科技指导和技术服务,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片。(一)加大农牧业科技推广力度,为全县“三农”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1. 认真抓好全县科技增粮措施落实情况根据省农业厅和丽江市农业局的统一安排,*县农业局继续实施了以高产创建为主的十项科技增粮措施,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目标责任书,农业局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好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目前我县完成高产创建4片,全县共实施小春作物间套种万亩,预计平均亩增产32公斤,增产粮食3222吨。小春冬季农业开发在种植中大多采用覆膜栽培技术,共实施粮食作物地膜覆盖万亩,小春生产中继续推广良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应用,实施病虫害防治,有力地促进了小春生产。2.不断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新品种是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探索适宜我县产业发展的作物新品种,加快推广一年三熟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引进西瓜新品种3个、夏秋蔬菜新品种9个、冬马铃薯新品种7个、番茄新品种5个,大春作物完成水稻区试42个品种,126个小区的小秧移栽。试种玉米新品种18个,认真搞好小区试验。在芒果产业上,继续完成与南亚热作所合作,搞好热农2号、971、 972、 974、9710、甘红、马里卡、爱德华、紫花、红凯特、大甜香芒、圣德龙、斯本纳、奥西一号、班巴鲁、古巴二号、西贡、A33等18个芒果品种的观察试验。2016年,新引进桂5007、阿芳索三个新品种进行试验。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为*芒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丰富了*芒果品种资源。上半年,我县推广优良种公猪28头,其中:大约克15头、杜洛克13头;推广二元杂种母猪92头,主要分布在中心、荣将、石龙坝、新庄等乡镇;推广努比山羊种公羊65只,主要分布在荣将、中心、新庄、通达等乡(镇)。半年来,我县完成生猪杂交改良7130窝,其中:人工授精2694窝,本交改良4436窝。(二)加强农用物资贮备,狠抓农作物病虫、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全县“三农”健康发展。1. 加强农用物资贮备,确保物资供应到位。为确保全年粮食稳定生产,积极抓好良种供应,保证种子质量和数量。调进杂交杂交水稻种万千克,杂交玉米种子万千克。水稻品种主要是内香优1号、内香8158、内香8156、D优527、金优527、宜香4106、丰优香占、中优85、中优18、Q优2号、Q优5号、Q优6号、优501、新优205、川江优527、两优1259等共计24个优良品种,平均销售价每公斤55元,每公斤售价与上年基本持平。玉米品种主要是云瑞1号、4号、珍油玉9号、北玉2号、广玉6号、7号、8号、雅玉889、雅玉2号、10号、北玉2号、路丹8号、珍禾1号、5号、大天6号、海禾1号、五谷1790、五谷8818、红单6号、楚白单4号金玉1号、2号、辽单127、迪卡2号等共计33个品种,平均销售价每公斤30元-35元,每公斤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全县春耕备耕种子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优质、高产、高抗品种的数量比上年有所增加。截止近日,全县已销售杂交水稻万公斤、销售杂交玉米种子万公斤。县种子站正在开展种子登记备案和种子质量抽检工作,全县大春种子供应呈现良好态势,完全能满足全县粮食生产用种之需要。2.认真落实动物疫病防治综合措施。(1)扎实开展动物免疫。按照“五统一”的要求,我县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春季动物免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面:预防接种口蹄疫疫苗317598头(只),其中:生猪152132头、牛46526头、羊118940只,防疫密度分别为95、94%、93%;预防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792280羽,其中:鸡661565羽、鸭113004羽、鹅17711羽,防疫密度分别为95、96%、94%;预防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152132头,防疫密度为95;预防接种猪瘟疫苗152132头,防疫密度为95;预防接种鸡新城疫疫苗647637羽,防疫密度为93。常规防疫方面:佩带免疫耳标60064枚,动物免疫档案进一步完善。今年春季集中免疫期间,继续在全县推广猪重大动物疫病免疫“三苗同步、两点注射”的“321”注射方法,提高了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2)加强动物检疫,以检促免。屠宰检疫:全县8个乡镇全部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全县14个肉类市场上市肉类全部经过检疫,上市肉类检疫率和持证率为100,屠宰检疫开展面达100。上半年,检疫肉类26556头(只),其中:生猪万头、牛万头、羊万只;检出不合格猪肉万头,按规定全部作无害化处理。产地检疫:检疫畜禽万头(匹、只),检出病害畜禽万头(匹、只),已按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江地检查站开展畜禽检查万头(匹、只),动物产品吨,消毒车辆1312辆。(3)依法防制,果断处置突发疑似疫情。为做到“早、快、严、小”处置突发疫情,我局成立了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畜牧兽医工作的副局长任组长;组建了突发疫情应急预备队,预备队下设疫病诊断组、疫情处置组、监督执法组和后勤保障组,具体负责突发疫情处置工作。今年以来,我县果断处置突发疑似疫情6起,扑杀家禽8931羽、生猪15头、羊237只,有力地保护了畜牧业生产。(4)完善疫病监测网络,掌握疫病动态和免疫抗体水平。为保证尽早发现动物疫情,我县建立县、乡、村、组四级动物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固定专人上报疫情,每周二、四上报监测结果。疫病监测的重点是:活畜禽交易市场和肉类交易市场、生猪定点屠宰场、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密集地区和候鸟栖息区。根据安排,上半年采集检测样品2次,采集鸡喉气管10份、鸭喉气管40份、猪蓝耳病监测血清130份、马传染病监测血清160份;春防抗体监测送检猪血清80份、牛血清60份、羊血清40份、鸡血清200份,完成检测采样任务。经抗体监测,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较高,达到省、市要求。(5)加大动物防疫知识宣传,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群众参与是疫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我县采取电视转播、出动宣传车、召开村组会议、出黑板报、张贴宣传画、标语和发宣传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动物防疫法和疫病防治知识。半年来,我县发放宣传单2万份、出黑板303期、召开村组会议215场次等。通过这些措施,主动参与防疫的群众不断增加,群众的防疫意识明显增强。(三)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发展和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6年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234家,其中:公司1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9家。在公司中,从事种、养殖业的80家,贸易业的24家,制造业的1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18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3家,市级8家。在省、市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下,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快速发展,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全县纳入统计的51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016年销售收入40538万元,利润4515万元,固定资产47603万元,带动农户26621户,从业人员3166人,加工企业农产品原料从基地采购值达到22043元。(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县共建成芒果和绿茶两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共建成无公害芒果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西瓜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鲜玉米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肉鸭生产基地30万只。共有芒果、雨台山绿茶、乌木春绿茶等三个产品获得了A级绿色食品认证。鲜玉米布丁酥、乌木春绿茶、宏祥肉鸭等三个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金川红玉”、“乌木春”品牌获得了云南省著名商标;“乌木春”绿茶获得了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晚熟芒果”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国家认证。(五)高度重视信息建设及农牧业生产统计工作,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平台。1.认真做好信息发布及网站管理工作。为加快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步伐,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经济信息的需求,本着“信息化带动农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念,精心打造农讯通系统,开创整个*农业信息化管理新时代。2016年,农业信息网共发布126条信息,访问总量达7590人次。“三农通”编制发布各类农业技术信息216条。在*农业信息网站建设中,坚持加强对网站的运行和维护,做好信息的采集、摘编、发送、反馈及上报工作,确保信息的政策性、科学性、真实性,对全县的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高度重视农牧业生产统计工作。为了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农业生产经营动态和产业化发展情况,我局按时、按要求上报农业生产统计、农情分析预测统计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报表。半年共上报农情信息材料7期。三、取得的主要成绩及经验(一)严防死守,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畜牧业稳步发展。一是动物防疫工作扎实,抗体合格率高;二是全县无大的动物疫情发生;三是肉鸭业、养猪业发展迅猛,科技对畜牧业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四是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二)争取和实施农业重点项目,夯实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一是完成2016年省级财政资金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该项目建设地点为*县荣将镇龙头村果子山,建设面积3000亩,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294万元,项目管理费6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为:建设芒果园改造3000亩,分为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工程措施包括:主要运输道路水泥道路1条共计10300米(在*县荣将镇龙头果子山果园原运输道路上修建水泥主路1条,全长10300米,路宽3米(不含路肩),路面为米厚C25砼混凝土水泥路面、米厚沙砾石碾压找平为垫层。主路局部设计错车道38个(长8米、宽2米、厚米,支路接头每公里3个)。现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果园水泥运输道路建设C25砼混凝土水泥路面全长米,平均路宽3米,砂砾石垫层立方米,水沟838米,浆砌石立方米。群众自筹资金完成推广3000亩芒果园配方施肥技术。二是*县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项目。该项目是*县委、政府为加快我县芒果产业发展步伐、加大我县芒果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提升*芒果产业知名度,为全县芒果种植户和党员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促使芒果产业提质增效,群众增产增收而建设的一个集芒果产业展示、宣传、交流、学习、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会展厅。会展厅于2016年11月1日开始动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400万元,占地面积6500方米,会展厅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主体工程,主要包括展示厅、接待厅,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二是附属工程,主要包括停车场、观景台、厕所、庭院绿化等,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完工,附属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三是2016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2016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地点位于石龙坝镇龙泉村,计划投资225万元,计划建设面积3000亩,机耕路4千米,灌沟千米,小水窖60个,实施农艺措施3000亩,目前已建设完成农耕道路1950米,排灌沟渠4480米(含路带沟1000米),30立方米小水窖25个,剩余的25个小水窖和农艺措施正在实施中。四是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发展项目。该项目经过选择,确定项目实施农户17户,建设棚圈2375m2,完成计划任务数的%;建设青贮窖575m3,完成计划任务数的%;发展人工种草56亩,项目共完成投资290万元,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五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情况。完成草原承包面积万亩,签订草原承包合同17161份,草原承包到户率100%。落实20162016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资金万元,其中:禁牧补助资金万元、草畜平衡补助资金万元、牧草良种补助资金万元。六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2016年,上级下达资金70万元,项目建设以芒果、畜牧2个重点优势产业为主,建设试验示范基地2个。整个项目示范推广优质良种8个,示范推广新技术10项,选聘技术指导员30人,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50户,辐射带动3000户农户。全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示范户种养殖水平比周边种养殖户平均水平提高15%以上,主推品种和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病虫害发生面积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农产品销售网络不健全等诸多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县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二)产业化发展方面。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不够,产业化进程缓慢,农产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不高,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三)*进入7月以后,仍然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部分旱地作物面临干旱绝收的危险,8-9月局部性的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比较突出,防灾救灾工作形势严峻。农作物病虫害易造成对大春粮食生产的严重威胁,病虫害防治工作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