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哲学生活第一.doc_第1页
高三哲学生活第一.doc_第2页
高三哲学生活第一.doc_第3页
高三哲学生活第一.doc_第4页
高三哲学生活第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哲学生活第一、二单元测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物质。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回答12题。1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表明( ) 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 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人们对反物质的发现过程表明( )A、意识能够决定物质 B、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理性认识不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D、认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320025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哲学角度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 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最终目标 只要有了正确的认识,目标就能实现 A、 B、 C、 D、4毛泽东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也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B、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更深刻5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 )A、子不语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6“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要发挥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7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我国人民发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取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这种精神被称为伟大的抗洪精神。从哲学上看,这一材料表明( )A、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C、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 D、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8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C、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9近20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诸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等。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10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11王安石以“西负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2“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 D、意识依赖于物质13“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水龙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14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这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的( )A、惟一源泉 B、基础 C、全部内容 D、最终目的 15鲁讯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16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脑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17人类对“非典”了解不多,但人类的认识绝不会停滞不前。依靠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三个月左右就找到了病原体,而且对其进行了基因组测序。这里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物质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 B、矛盾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C、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知的 D、矛盾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182001年11月19日凌晨,许多天文爱好者观察到壮观的狮子座流星雨。与先前几次流星预报相比,天文学家对这次流星雨的爆发时间和强度作了更为准确的预报。上述事实说明( )A、流星雨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 B、流星雨的出现并无规律事循 C、人类终于完全认识了流星雨现象 D、人们对流星雨及其规律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19两个青年来到某城市。甲见到银行大厅里有免费提供的净水,商场里有欢迎顾客品尝的点心,他认为不用干活也能生活下去。乙发现有些商厦店堂虽亮丽,招牌却不干净,认为这是个机会,想和甲一起干这份清洁工作,甲嫌脏怕累,认为工作不稳定而拒绝了三年后,拥有百人清洗公司的乙外出考察时,有人向他乞讨,他愣住了,这正是曾经拒绝过他的甲。两个青年的不同命运说明( )A、命运是不可抗拒和改变的 B、机遇的存在并不是客观的 C、偶然性的因素是决定性的 D、主观能动性是主要的因素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21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适性等特点,一度大量生产,普遍使用。后来发现DDT的使用造成严重的污染,被绝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这一事例表明( )A、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B、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C、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D、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过程22200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了吴文俊、袁隆平院士。袁隆平提出的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稻。这说明( )A、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C、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认识中的错误2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实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约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 B、有些认识不需要经过实践即可获得C、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落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4“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25我国有“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一份由气象学家公布的当今“天”的状况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1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等异常气候。据此回答26-27题。26.“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27.今日之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而让人忧,这因为( )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D.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多选、错选、少选都不得分)28“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这一观点( )A、肯定了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 B、说明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C、表明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D、强调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29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随后,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发展是党执政举国的第一要务”,看出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发展是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周式的循环运动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的认识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30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区别是( )A、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B、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是辩证法C、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的改革世界D、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31胡锦涛指出: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是因为( )A、人类进行活动需要精神文化资源,需要真正哲学资源 B、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 C、坚强精神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D、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32古希腊有位哲人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分析问题要有创新精神 B、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C、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33某地农民刊登广告,聘请城里下岗职工到农村去就业,得到了一些下岗职工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到农村承包土地,种果树,开鱼塘,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表明( )A、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B、实现再就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C、农村比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 D、城乡差别已不复存在34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段话表明( )A、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B、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C、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D、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也就认识了后者高三哲学生活第一、二单元测验答题卡班别_姓名_学号_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多选、错选、少选都不得分)28293031323334三、简答题:(共24分,第35小题11分,第36小题13分)35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当然也不例外。请结合上述论断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36某大城市郊区的农民,祖祖辈辈以种菜为生,有着丰富的种菜经验,前几年种菜收入相当可观,去年,上级下达文件要求各地增加粮食生产,某地领导为了响应上级号召,让农民改种粮食,结果农民收入大幅下降,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也受到影响。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四、辩析题:(共分,第37小题12分,第38小题15分)37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38背景材料:某些物体人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动过,万里长城在中国,故宫在中国北京。 辩题: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五、论述题:(共24分)39.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也是新形式下党更好执政的根本要求和基本方略。为实现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我国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五个方面,力推新执政理念。(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力推新执政理念?(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道理,说明怎样才能力推平板执政理念?高三哲学生活第一、二单元测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234567891011121314DBCCABABBBBBCB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CDCDDBDBCCBDD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多选、错选、少选都不得分)28293031323334BCDACCDADACABBC35(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36(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地区的上级部门要求增加粮食生产的文件精神不天文数字合本地实际,命令农民改种菜为种粮,犯了教条主义错误。(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上级领导下达错误的文件,某地领导错误的命令,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正体现了这一点。37(1)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