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doc_第1页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doc_第2页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doc_第3页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doc_第4页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中天华矿评报2010 123 号北京中天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摘 要中天华矿评报2010 123 号评估机构:北京中天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委托人:国土资源部评估对象: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目的:国土资源部拟出让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对“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进行价款评估。本项目评估目的是为国土资源部出让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提供价款参考意见。评估基准日:2010年10月31日评估日期: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评估方法: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主要参数:勘探类型为类勘探类型,勘查区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24.45km2。评估基准日勘查区范围内(333)高岭土矿石量3058.83万吨,其中:级品矿石量1597.46万吨,级品矿石量1461.37万吨。在评估基准日时点,评估利用资源量矿石量为2141.18万吨,评估利用可采储量矿石量为1596.43万吨,生产能力55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29.03年。评估用固定资产总投资为6327.20万元。产品方案为陶瓷土,陶瓷一级土不含税销售价格为324.79元/吨,陶瓷二级土不含税销售价格为222.22元/吨,陶瓷三级土不含税销售价格102.56元/吨。折合原矿单位总成本为69.57元/吨,折合原矿单位经营成本为62.53元/吨。折现率为9%。评估结论:本公司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估原则,按照公认的探矿权评估方法对“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的公平合理价值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进行了评定和估算。评估人员对该探矿权进行了实地查勘与核实,并作了必要的市场调查与征询,在履行了公认的必要评估程序后得出如下评估结论:“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在评估基准日2010年10月31日的评估价值(评估用矿山服务年限29.03年,拟动用可采储量矿石量1596.43万吨)为2823.41万元,大写人民币贰仟捌佰贰拾叁万肆仟壹佰元整。评估有关事项声明:根据有关规定,评估报告需经备案后使用,评估结论自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超过一年此评估结论无效,需重新进行评估。本报告仅供评估委托人为本报告所列明的评估目的使用。报告的使用权归评估委托人所有,未经评估委托人许可,不得向他人提供或公开。除依据法律、法规须公开的情形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的媒体上。重要提示:以上内容摘自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应认真阅读该评估报告全文。法定代表人:李晓红项目负责人:石彦文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报告复核人:戎 军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二一一年四月二日目 录第一部分:报告正文1评估机构12评估委托人概况13探矿权申请人概况14评估目的25评估对象与评估范围26评估基准日37评估依据38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概况69评估实施过程2110评估方法2311评估参数的确定2412评估假设4513评估结论4614特别事项说明4615评估报告提交日期4716评估责任人4917评估人员49第二部分:报告附表附表一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价值计算表附表二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资源储量、矿山服务年限计算表附表三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四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附表五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单位成本确定依据表附表六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总成本费用计算表附表七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销售收入计算表附表八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税费计算表第三部分:报告附件目录(见报告附表后)第四部分:报告附图附图一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实际材料图(1:10000)附图二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级品资源量估算图(1:5000)附图三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级品资源量估算图(1:5000)附图四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26号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1000 垂直:1:500)附图五 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详查设计地形地质及工程布署图(1:5000)附图六 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储量损失计算图(1:5000)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中天华矿评报2010 123 号国土资源部拟出让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对该探矿权进行价款评估。本公司根据国家关于探矿权评估的有关规定,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估原则,对该探矿权在评估基准日2010年10月31日的公平合理价值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进行了评定和估算。现将探矿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论报告如下:1评估机构名 称:北京中天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院1号楼1单元1303室法定代表人:李晓红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110000001149027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2028号2评估委托人概况评估委托人:国土资源部。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电 话:(010)66558555邮政编码:100812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务院行使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等职能,其下属矿产资源储量司负责资源储量管理及出让的矿业权评估委托和备案工作。3探矿权人概况探矿权人:合浦能鑫矿业有限公司住 所:合浦县廉州镇还珠中路31号法定代表人:黎家燕注册资本:人民币伍佰万元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经营范围:矿业投资、矿产地质咨询服务,有色金属(钨、锡、锑除外)、黑色金属、贵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品、矿山机械销售。4评估目的国土资源部拟出让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对该探矿权进行价款评估。本项目评估即是为国土资源部出让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提供价款参考意见。5评估对象与评估范围5.1矿业权设置情况2008年7月11日,合浦能鑫矿业有限公司首次取得了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广西合浦县双珠垌金矿普查”勘查许可证,证号:T01120080702013444。勘查区由八个拐点圈定,面积24.58km2,勘查有效期自2008年7月11日至2011年7月11日。 2009年7月16日,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完成了该勘查区预查地质工作并编写了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金(高岭土)矿预查地质报告,初步估算的高岭土矿石(334)资源量为1724万吨,粘土量为419万吨。根据预查工作的实际情况,探矿权人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将上述金矿探矿权变更为高岭土矿探矿权。2010年1月31日,国土资源部同意探矿权人的变更申请并颁发了“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勘查许可证,证号:T01120080702013444。勘查区由8个拐点圈定,面积24.45km2,有效期限自2010年1月31日至2011年7月11日。5.2评估对象本项目评估对象为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5.3评估范围根据根据国土资源部与我公司签订的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国土资矿评合字2010第12号,见附件P7)中确定的评估范围,本项目评估探矿权的勘查面积为24.45km2,勘查区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见表1。 表1 勘查区范围拐点坐标表序号经度纬度序号经度纬度1109270010927000000.002151455109300000.00214745210927002149000061093000214900003109281521490000710929002149000041092815214745458109290021514545本项目评估范围与勘查许可证(证号:T01120080702013444)的勘查区范围相一致。5.4矿业权评估历史据评估人员调查了解,评估对象未进行过任何矿业权评估。6评估基准日据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国土资矿评合字2010第12号)中的规定,本项目评估基准日为2010年10月31日。评估报告中计量和计价标准,均为该基准日客观有效的标准。7评估依据评估依据包括行为依据、法规依据、产权依据和取价依据等,具体如下:7.1 行为依据7.1.1 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国土资矿评合字2010第12号)。7.2 法律法规依据7.2.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修改颁布);7.2.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7.2.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7.2.4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11月1日 国土资发2000309号);7.2.5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10月31日 国土资发2000302号);7.2.6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4);7.2.7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业权出让评估委托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81号)及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业权评估报告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82号);7.2.8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7.2.9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7.2.10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财税2008170号);7.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1985年2月8日 国发198519号);7.2.12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2005年8月20日 国务院令448号);7.2.13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1994年2月27日国务院令第150号);7.2.14关于提高部分重点非金属矿企业维简费提取标准的通知(建材经财发199181号);7.2.15“关于印发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6478号);7.2.16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199343号)。7.3 产权依据7.3.1勘查许可证(证号:T0112008702013444);7.3.2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国土资矿评合字2010第12号)。7.4 地质矿产信息依据7.4.1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于2010年3月编制的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报告;7.4.2“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国土资矿评储字201098号);7.4.3“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国土资储备字2010185号)。7.5 规范标准依据7.5.1国土资源部公告2008年第6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公告;7.5.2 国土资源部公告2008年第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的公告;7.5.3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8年第5号发布的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CMVS000012008)、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CMVS110002008)、矿业权评估业务约定书规范(CMVS111002008)、矿业权评估报告编制规范(CMVS114002008)、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121002008)、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CMVS20100 2008)、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CMVS302002008);7.5.4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8年第6号发布的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7.5.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7.5.6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2007年第1号公告发布的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业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13051200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7.5.7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7.5.8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6-2002)。7.6 取价依据7.6.1北京中天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1月编制的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模拟开发方案(以下简称模拟开发方案;7.6.2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质调查部分)的通知(2007年3月15日 财建200752号)及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7.6.3中化地质矿山局广西地质勘查院在完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于2010年4月编制的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详查设计。8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概况8.1勘查区位置及交通勘查区位于合浦县城北东57方向,直距约35km的双珠垌白云排长塘石子下一带,属合浦县常乐镇管辖。勘查区范围北部为石子下早禾埇,南部为白云排和长塘村。地理座标:东经10927001093000,北纬214745215145。勘查区南边有325国道通过,湛江至重庆高速公路和南宁至北海铁路均在矿区南侧和南西侧通过。东南距北海市约70km,距铁山港约40km。周围的浦北县、灵山县、钦州市、玉林市有干线公路相通,区内的简易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方便(见图1)。图18.2 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勘查区地处北部湾海岸带,东南部地势较高,海拔标高5090m,西北部地势较低,较平缓,海拔标高22.658m,相对高差529m,地面坡度510。勘查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暖多雨,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4C,年最高气温37.4C,年最低气温2C,年平均降雨量为1650.65mm,年平均蒸发量1500mm,每年59月份为雨季。区内水系不发育,只有白云排一条小河流,往北流入南流江,其它一些沟谷小溪多为季节性水流。区内劳动力充足,合浦县经济以农业、渔业为主,种养业发达。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花生、木薯、黄麻等。经济林以龙眼树、荔枝树和速成桉树为主。合浦县矿产以高岭土、钛铁砂矿、石膏矿、石英砂矿为大型矿床资源,其次为水泥灰岩、泥炭、金矿、褐铁矿等。目前,有北海兖矿高岭土有限公司、北海高岭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对砂质高岭土进行采选,该行业是合浦县主要支柱产业。合浦县电力资源充足,有西津合浦北海,钦州合浦北海两条110万KV双回输电线路,同时还有铁山港120万KV火力发电厂一座,这些电源可供北海、合浦县所有乡镇。矿区内用电来自合浦县城常乐镇供电网,矿区勘查开发用电有保障。8.3地质工作概况8.3.1区域地质工作19601966年,广东省地质局综合研究大队进行1:200000合浦幅区域地质测量,为勘查区地层划分提供了基础资料。19821984年,广西水文工程地质队完成1:200000合浦幅水文地质调查,提交了地质报告,为勘查区水文地质调查提供了基础资料。19831985年,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在区内及其外围开展过1:200000区域地球化学扫面勘查工作,提供了化学扫面普查报告,为勘查区金矿普查提供了基础资料。19831985年,广西区调队完成1:200000广西海岸带地质矿产调查,并编写了最终报告。1999年,广西第六地质队在该区进行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提交了地质报告,为勘查区地层划分提供了相关依据。8.3.2矿产勘查地质工作1980年,广西第三地质队、广西煤炭局150地质队在合浦盆地进行煤矿普查和详查,提交了相应的地质报告。19872008年,广西第三地质队在勘查区外,即十字路、清水江、耀康、那车垌、大公岭矿区进行不同程度的地质勘查工作,相继探明了十字路、清水江、庞屋、新屋面、那车垌、洪湾、塘亚等一批花岗岩风化残余型砂质高岭土矿床。2009年14月,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在勘查区南部开展1: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发现金异常1处,面积约1.5km2,具有2个浓集中心,金含量23253410-9。经检查发现2个含金矿化体,长约50100m,厚约3m,含金品位0.230.6810-9,矿石具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2009年7月16日,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完成了该勘查区预查地质工作并编写了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金(高岭土)矿预查地质报告,初步估算的高岭土矿石(334)资源量为1724万吨,粘土量419万吨。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对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进行普查工作,于2010年3月编制了广西合浦县双珠垌矿区高岭土矿普查报告,该普查报告经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中心评审,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储备字2010185号文予以备案。上述预查和普查地质勘查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如下:(1)1:10000地质填图24.45km2;(2)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3.00km2;(3)1:10000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2条,共约1000m;(4)1:1000勘探线剖面测绘10.28km;(5)1:10000水文地质测量17 km2;(6)水文调查井8个;(7)水文观察孔、井8个;(8)水系流量测量点4个;(9)工程测量点54个;(10)槽探土石方820m3;(11)钻孔41个,合计757.73m;(12)岩石露头采样293个;(13)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样品60个;(14)金矿化学样129个:(15)高岭土矿基本分析样318个:(16)矿石小体重样20个;(17)岩矿鉴定样20个。8.4 地质概况8.4.1区域地质8.4.1.1 地层区域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以第四系和志留系为主,次为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和第三系。8.4.1.1.1 志留系(S)主要分布于区域内东南部和西北部,为一套海相陆源碎屑岩,具类复理石建造,岩石普遍发生轻变质。分下志留统连滩组(S1l),中志留统合浦组(S2hp),上志留统防城组(S3f),均呈整合接触。下志留统连滩组(S1l):分布最广,主要分布于区域内东南部,为灰、灰黄、灰紫红色中薄层状的石英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中细粒石英砂岩夹含砾砂岩、砾质砂岩。厚度大于2995m。中志留统合浦组(S2hp):主要分布于区域内的西北角,小面积出露。为浅灰绿色、灰黄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浅灰或浅紫灰色细粒砂岩类灰黑色页岩、粉砂岩。厚154435m。上志留统防城组(S3f):小面积出露于西北角。以褐黄、紫红色中层块状细砂岩为主,夹灰、灰黑色粉砂质泥岩、页岩。厚204267m。8.4.1.1.2 泥盆系(D)分布于区域内东南部铁山港公馆向斜及南西角的合浦县城南东一带。属滨海陆源碎屑相浅海相沉积岩系。以中下泥盆统(D1-2)为主,上泥盆统(D3)次之。中下泥盆统(D1-2):下部为浅紫红、灰绿色厚层状含砾粗砂岩、粉砂岩、中粗粒砂岩、细中粒石英砂岩。与下覆志留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泥盆统(D3):下部为灰、深灰色薄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夹少量页岩;中部为灰、灰黄色粉砂岩、页岩夹少量泥灰岩,上部为灰深灰色厚层状灰岩夹泥灰岩。厚354m。8.4.1.1.3 石炭系下统(C1)小面积零星出露于铁山港一带。属浅海相碳酸沉积建造。主要岩性为灰黑色中薄层灰岩、泥质灰岩、生物灰岩。与下覆上泥盆统为整合接触。厚度大于53m。8.4.1.1.4 白垩系上统罗文组(k2l )主要分布于本区域的北东角,属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岩性为紫红色中厚层状砾岩、砂岩、粉砂岩。与下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339m。8.4.1.1.5 第三系邕宁群(Ey)主要分布于区域内西部石湾村附近,属陆相碎屑岩建造。由岩屑砾岩、石英砂砾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组成。底部砾岩、砂砾岩与下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或呈角度不整合于加里东晚期那车垌花岗岩体之上。厚度大于50m。8.4.1.1.6 第四系(Q)广泛分布于区域中北部和南部。中更新统北海组(Qpb):呈灰黄、灰褐色砂质砾层、含砾砂层、砂泥质层。底部砂砾层常含高岭土透镜体或团块。北海组常覆盖于部分那车垌岩体和志留系之上。厚度1.0023.13m。全新统(Qh):主要有冲积层和坡残积层两种,前者主要分布于南流江两岸及沟谷低洼地带,由砂质层、砂层、砂质土、淤泥组成;后者由泥质沙、砂质土组成。厚度1.003.00m。8.4.1.2 构造区域地质构造位置为广西南华准地台云开台隆与钦州残余地槽和北部湾拗陷三个二级构造单元的相邻部位,因此构造线方向各具特色。以博白岑溪深断裂为界,北西为钦州残余地槽区,构造线为近东西向;南东属云开台隆构造区,构造线为北东向,以博白岑溪深断裂为主干的北东向构造带。8.4.1.2.1 褶皱主要有大田平背斜和公馆向斜。大田平背斜位于北西角的大田平、关草塘一带,背斜轴为北东东向,该部地层为下志留统连滩组(S1l),两翼为中、下志留统、泥盆系、石炭系,为一个大型复式背斜。公馆向斜位于区域东南部的闸口圩以东,铁山港、公馆一带,轴向北东,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两翼为泥盆系,局部有倒转现象。8.4.1.2.2 断裂区域内的断裂主要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其中北东向断裂相对发育,该组断裂是与隐伏的南流江大断裂大致平行的低次级断裂。主要有十字路红花根断层、黄考冲高坡断层、石子坝断层等,断层倾向大多为北西,倾角4080。次为北西向断层见于北西角和南东角,主要有田时路断层和朱屋断层,常切断北东断层。8.4.1.2.3 韧性变形带区域内韧性变形构造比较发育,以那车垌花岗岩和下志留统连滩组粉砂质泥岩中受动力构造作用的现象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那车垌花岗岩塑性变形,长石、石英、云母矿物受挤压,面理构造比较普遍,形成矿物定向排列、眼球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糜棱岩化等特征。线理片理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由于花岗岩受韧性变形构造影响,岩石普遍破碎,这就有利于水介质下渗、流动循环,加速岩石的风化分解。这是形成风化壳高岭土矿床的重要因素。8.4.1.3 岩浆岩岩浆岩有加里东晚期那车垌钾长花岗岩。该岩体延长50.00km以上,宽1.005.00km以上,受合浦博白岑溪褶断带控制,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明显。岩石以细中粒花岗岩为主,是风化残余型砂质高岭土矿的成矿母岩。岩体侵入志留系,被泥盆系沉积覆盖,有的地段被第四系更新统北海组砂砾层沉积覆盖。8.4.1.4 区域矿产区域矿产以花岗岩风化残余型砂质高岭土矿、石英砂矿、钛铁砂矿、石膏矿、石灰岩、沉积型软质高岭土为主,次为泥炭矿、金矿、锆石矿、独居石矿等矿产资源。8.4.2勘查区地质8.4.2.1 地层勘查区地层主要以下志留统连滩组(S1l)和第四系全新统(Qh)为主,其次是第三系邕宁群(Ey)。8.4.2.1.1 下志留统连滩组(S1l)该组主要分布于勘查区南东和北西侧,岩性以灰黄、浅灰黄、浅灰白、浅褐黄色中薄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为主,次为浅灰黄色、浅灰白色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岩石具轻变质,片理化、硅化、白云母化及角岩化普遍。属浅海相复理石沉积建造,出露厚度大于500.00m。与那车垌岩体呈侵入接触关系。其风化后以粉砂粒、泥质为特征,常见褐色铁质碎块和褐铁矿团块。呈正地形产出,在区内高差相对较大,多表现为丘陵地貌。8.4.2.1.2 第三系邕宁群(Ey)分布于勘查区西北侧,属山麓河流湖泊相碎屑岩建造,厚度大于200m。根据岩性由下往上可分为3个岩性段。邕宁群第1岩性段(Ey1):灰黄杂色巨砾石,属山麓河流相沉积建造,呈角度不整合于前第三系或加里东晚期那车垌花岗岩之上。邕宁群第2岩性段(Ey2):下部为灰黄色、褐灰色中细砾岩、细砾岩,上部为灰、灰黄色细砾岩、粉砂岩、含砾粉砂岩。属河流相沉积。邕宁群第3岩性段(Ey3):灰黄、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泥质条带。属湖泊相沉积。8.4.2.1.3 第四系全新统(Qh)广泛分布于勘查区内,主要是未分的河流阶地沉积物和花岗岩风化坡残积物,厚度1至数米。冲积沉积物分布于冲沟洼地中,由灰色、灰白色、灰褐黑色砂质粘土、含砂粘土及砂砾层组成,地貌上形成冲积洼地。残坡积层主要分布于那车垌花岗岩岩体风化壳上部,以黄至棕黄杂色砂质土为主,部分为高岭土和砂质组成,地貌上形成剥蚀残积残丘。8.4.2.2 构造勘查区内广泛覆盖第四系冲积物和坡残积物,地表基岩露头很少,地质路线观察效果差,对区内的构造研究有很大的难度。目前,仅在岩体内发现一些韧性变形带,常见挤压碎裂花岗岩、花岗岩压碎岩、糜棱岩化花岗岩至糜棱岩。岩石中的石英、长石被压碎、压扁、拉长,与绢云母、绿泥石等片状矿物一同排成定向分布,残理片理多倾向北西,倾向4070,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8.4.2.3 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为加里东晚期那车垌花岗岩岩体的中段的小部分,主要分布于区内的白云排和石子下两地,这两处花岗岩由下志留统连滩组分隔。其中白云排花岗岩出露长约3850m,宽250.001850.00m,呈北东东向展布,面积约3.24km2。石子下花岗岩出露长2500.00m,宽200.001000.00m,呈北东向展布,面积约1.23 km2。岩性以灰白色、肉红色细中粒花岗岩为主,局部有细粒花岗岩和文象花岗岩。岩石以它形半自形结构为主,也有似斑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碎粒结构,块状构造和定向构造。长石、石英等矿物普遍呈定向排列,片理化发育。岩石中的矿物组成有:微纹长石4349%,斜长石1015%,石英3045%,暗色矿物为电气石和黑云母占14%,副矿物有钛铁矿、锆石和金红石。岩石普遍有白云母化和绢云母化。岩体风化壳为较发育,一般厚度为8.0031.00m。岩体受风化剥蚀影响,常形成剥蚀残积残丘地貌。岩体与下志留统连滩组呈侵入接触关系,局部有混合接触,部分地段接触面倾向岩体,倾角5670。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岩体的岩石化学成分SiO2 在73.8274.10%,Na2O K2O 在6.156.44%,其中K2O含量明显高于Na2O,Al2O3 (Na2O K2O 2CaO)。与世界花岗岩平均值相比,SiO2 、K2O偏高,查氏数值特征属铝过饱和岩石。8.4.2.4 地貌及风化带特征8.4.2.4.1 地貌特征矿区地貌景观大致可分为剥蚀残丘、剥蚀残积残丘及冲积洼地。剥蚀残丘:分布于矿区北部和东南部,海拔54.60129.00m,一般40.0060.00m,相对高差24.0096.20m,坡度825,多数为下志留统连滩组和第三系邕宁群的基岩分布区,处于边风化边剥蚀,以剥蚀为主的自然环境。剥蚀残积残丘:分布于南西侧白云排、石头塘、长塘、鹅公岭、石子下一带,海拔标高28.4058.00m,相对高差5.0029.00m,地面坡度510,地势开阔平坦或低矮小丘地貌,是花岗岩长期风化残留残积堆积的结果。冲积洼地:主要分布于沟谷及低洼地,海拔标高24.0035.00m,相对高差5.0010.00m,地势平坦,为现代冲积物的沉积场所。8.4.2.4.2 风化带特征矿区花岗岩风化壳发育,据钻孔资料,岩体风化壳厚度一般7.5031.80m。根据花岗岩风化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化学成分的差异,自上而下一般可分为强风化带、中强风化带、弱风化带、新鲜花岗岩。风化带的顶底面呈波状起伏,其厚度多受地形影响,一般地形较高处风化壳较厚,地形低洼处风化壳较薄。现将各风化带特征分述如下。强风化带:位于花岗岩风化壳的上部,是一层完全风化花岗岩形成的砂质粘土,原岩结构构造很少保留。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高岭土及少量白云母、绢云母,一般上部没有岩石残留品,而下部逐渐出现,一般厚度5.00320.00m,是高岭土矿主要赋存部位。中强风化带:位于强风化带下部,上与强风化带、下与弱风化带(即半风化花岗岩)或新鲜花岗岩呈渐变过度关系。该带基本能恢复花岗岩结构构造特征,常常具残余花岗结构,常保留长石的晶形。该带厚0.0036.00m,往往是含铁质低、白度较高的高岭土赋存部位。弱风化带:基本保持原岩的结构构造,岩石呈半松散的块状,长石类矿物开始水化向高岭石类矿物转变。该带岩石节理发育,厚度0.0032.00m。弱风化带与下伏原岩(新鲜花岗岩)呈过渡关系。8.5矿产资源概况8.5.1 矿体特征8.5.1.1 矿体形态矿区内高岭土矿体,赋存于加里东晚期()钾长花岗岩风化壳内,普查共施工41个钻孔,其中见矿钻孔25个,矿化钻孔2个,不见矿钻孔14个,参加资源量估算的25个见矿钻孔。根据矿体产出的不同部位,可分为二个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体,即白云排号矿体和石子下号矿体。其中号矿体施工28个钻孔,有19个钻孔见矿并参加资源量估算,矿体长约2240m,宽2601544m,平均宽度763m,矿体延展面积约1.71km2,矿体大致呈北东东南西西方向展布。号矿体共施工13个钻孔,有6个钻孔见矿并参加资源量估算,矿体长1257m,宽138489m,平均宽度334m,矿体延展面积约0.42km2。两矿体在平面上呈被覆状、似层状盖于花岗岩之上;在剖面上呈似层状,矿体产状近水平;矿体顶底板均呈波状起伏变化。矿体边界模数为0.780.86。总体上,矿体剖面形态较规则,矿体连续性好,矿体厚度变化稳定,矿体内部结构简单,构造属简单型的矿床。8.5.1.2矿体规模(1)号矿体往南至白云排一带起,往北至鹅公岭老谢坝,西由石头圹东至长塘,共有28个钻孔控制,其中有19个钻孔见矿(有11个为预查孔)。矿体长度约2240m,平均宽度763m,矿体延展面积1.71km2。矿体厚度自2.7424.74m,平均厚度9.29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57%,矿体厚度变化稳定。在19个见矿钻孔中,单工程(ZK2210)厚度最薄为2.74m,ZK1016孔厚度最大为24.74m。其中2.745.00m厚的钻孔有: ZK1006、ZK1402、ZK1824、ZK2210、ZK2214共5个。5.0010.00m厚的钻孔有:ZK0606、ZK1002、ZK1026、ZK1032、ZK1426共5个。大于10.00m厚的钻孔有: ZK0612、ZK0620、ZK1010、ZK1016、ZK1414、ZK1422、ZK1432、ZK1812、ZK1818共9个。从单工程矿体厚度在平面上分布可见,矿体厚度大于10.00m且较稳定的地段有:从06线ZK0612ZK0620至10线ZK1010ZK1016至14线ZK1414ZK1422至18线ZK1812ZK1818,共8个孔,主要分布在号矿体中部,由南西往北北东呈弧形状展布,长度1800.00m,宽度200.00600.00m,平均宽度400.00m,矿体厚度自10.4024.74m,平均厚度13.35m。此外,在矿体南东侧的边缘孔如ZK1432单工程矿体厚度也大于10.00m以上。矿体厚度较薄的孔(即厚度小于10.00m以下)共有10个钻孔,主要分布于矿体两侧,至矿体北东东端22线,矿体逐渐尖灭,这些钻孔单工程矿体厚度为2.749.50m,平均厚度为5.50m。经普查工作,圈定号矿体中(333)资源量的钻孔共19个,厚度自2.0024.74m,平均厚度9.29m。其中矿体中部厚度较大,矿体厚度变化较小,而矿体两侧和北东端厚度变薄。有1个见矿化的(ZK1804)单工程因厚度小于2.00m,未圈入矿体内。经估算,号矿体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为2566.98万吨(其中村庄压覆矿矿石量299.48万吨),淘洗粘土量为877.10万吨(其中村庄压覆矿粘土量85.62万吨)。(2)号矿体由南西端即郑屋埧北西37.70高地起,往北东经石子下早禾塘一带,共有13个钻孔控制,其中有6个钻孔见矿,有1个为矿化孔,有6个钻孔无矿。无矿孔均为地层和花岗岩。矿体长1257m,宽138489m,平均宽度334m,矿体延展面积约0.42km2,矿体厚度自6.0014.50m,平均厚度9.83m。矿体厚度变化系35%,矿体厚度变化稳定。在6个见矿钻孔中,单工程厚度自6.0014.50m,其中小于10m厚的钻孔有ZK4016、ZK4410、ZK4818等3个孔,大于10.00m 厚的钻孔有ZK4824、ZK5212、ZK5218等3个孔。从单工程矿体厚度在平面上分布可见,矿体厚度大于10m且较稳定的地段主要分布在矿体北东段,即48线ZK4824至52线ZK5214ZK5218;小于10.00m厚度的钻孔主要分布于矿体的南西段。从总体来看,该矿体北东段矿体厚度相对较厚,矿体宽,并与矿区外的矿体相连;而矿体南西段矿体厚度变薄,矿体变窄而尖灭。经估算,号矿体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为491.85万吨,淘洗粘土量为202.49万吨。8.5.1.3矿体评述勘查区经普查圈定高岭土矿体2个,其中白云排号矿体为主矿体,矿体面积约1.71km2 ,矿体厚度自2.7424.74m,平均厚度9.29m,矿体厚度大于10m地段主要分布在矿体中部,且矿石质量好;矿体两侧边缘部分矿体厚度明显变簿,矿石质量变差。号矿体盖层厚度为1.2717.69m,参加资源量估算的19个钻孔中,就有ZK0606、ZK1002、ZK1026、ZK1402、ZK1426、ZK1824、ZK2210、ZK2214等8个孔盖层厚,矿体簿,有的孔还有夹石,剥采比都大于1以上,特别是ZK1026、ZK1402、ZK1426、ZK1824等4个孔盖层厚达13.817.69m,而矿体仅达4.008.05m,这些盖层厚,矿体簿的钻孔也是分布在矿体边缘部分,由此可见边缘矿不仅厚度簿,矿石质量差,而且盖层厚,局部夹石多。石子下号矿体面积0.42km2,矿体厚度6.0014.50m,平均厚度为9.83m,盖层厚度1.009.50m,参加资源量估算6个孔中有ZK4410、ZK4818、ZK5214等3个孔盖层和夹石厚,内、外剥离量总和均大于矿石开采量。综上所述,该区矿石资源量(333)虽有2759.35万吨(不含压矿),但参加资源量估算25个孔中就有11个孔的盖层较厚,矿体厚度簿,矿石质量差,所以部分矿体开采经济效益变差甚至在目前情况下无开采经济意义。8.5.2矿石质量8.5.2.1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矿石结构以砂泥质结构、残余他形粒状结构为主,次为显微鳞片变晶结构。中强风化带中的矿石中以碎粒残余结构为主,次为残余花岗结构。矿石构造以疏松块状和土状构造为主。矿石矿物成分较简单,以石英(3540%)、高岭石(3563%)为主,次为云母类矿物(415%),其他微量矿物有电气石、褐铁矿、锆石、金红石、白钛石、锐钛石、埃洛石及不透明矿物(1%),在中强风化带下部的矿石常有少许残余长石(115%),局部有褐铁矿沿裂隙充填或渲染,铁质含量一般在12%.。石英多呈碎屑棱角状,以砂粒为主,砾级次之,高岭石与绢云母均呈微麟片状,绢云母略呈薄片状,两者互混在一起。据类比相同类型的那车垌矿区矿石选矿试验,在-2m粒级产品差热分析资料可以看出高岭石物性特征,从-2m粒级产品的差热曲线显示,在550处有个明显较尖的吸热谷(高岭石晶格破坏):1010处有明显较尖的放热峰(新矿物生成)。8.5.2.2矿石类型、品级分布及化学成分(1)矿石类型矿石类型分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两种。矿石自然类型分为白灰浅灰白色高岭土和杂色高岭土两种。白色浅灰白色高岭土矿石质量好,一般为、级品矿石;杂色(一般为灰褐黄褐红色)高岭土矿石质量较差,多为级品矿石。根据矿区319个样0.043mm粒级的淘洗率有302个样品,即94.67%样品含砂量大于50%,矿床的矿石工业类型为砂质高岭土。(2)矿石品级分布根据样品化学分析结果划分矿石品级。现将、号矿体各级品矿石分布情况叙述如下。号矿体:参加资源量估算的钻孔有19个,其中12个孔见有级品矿石,在平面上圈为三块,其中ZK102孔为单孔块段,由ZK0162ZK0620至ZK1414圈为一块段,由ZK1426ZK1432至ZK1812ZK1818ZK1824至ZK2214圈为一块段,这三个块段呈单块段分布,在平面上一般多分布于矿体的中部,分布面积合计为0.9774km2。在剖面上,、级品矿石分布于矿体中部和下部,仅少量分布于矿体上部。单孔级品矿体厚2.0024.74m,平均厚8.57m。14个孔有级品矿石,主要分布于矿体上部,分布相对较连续,在平面上14个孔的级品能连成一体,呈北东东向展布。在级品矿块内仅出现ZK1416和ZK1824两孔无级品而形成两处无级品的“天窗”,级品分布面积1.166km2,单工程级品矿体厚度自2.0012.30m,平均厚度6.47m。号矿体:参加资源量估算的钻孔有6个,其中5个孔见有级品矿石,在平面上形成两个不相连级品矿块,即ZK4016至ZK4410矿块和ZK4824至ZK5214ZK5218块段,分布面积0.244 km2,单工程级品矿厚度自2.0010.50m,平均厚度5.82m。在剖面上级品矿石主要分布于矿体中部和下部。级品矿石均分布于参加资源量估算的6个钻孔中,分布较连续,在剖面上一般分布于矿体上部,厚度自2.709.50m,平均厚度5.08m,分布面积 0.31km2。(3)矿石化学成分普查未作选矿试验,据原矿和0.043mm粒级化学多项分析及物化检测,类比引用相邻那车垌矿区的选矿试验资料见表2。表2 原矿及0.043mm粒级多项分析结果表(%)样品及矿石品级名称淘洗率自然白度SiO3Al2O3Fe2O3TiO2灼失量NX(级品)原矿73.1917.780.780.094.910.043mm38.4566.350.9333.281.270.1310.18NX(级品)原矿73.4417.720.990.105.200.043mm38.6353.150.3533.731.680.1410.82根据参加矿区资源量估算的化学分析样品的统计结果,、号矿体各品级0.043mm淘洗精矿的主要指标详见表3。表3 矿体各品级0.043mm淘洗精矿主要指标表矿体编号矿体品级平均厚度(m)Al2O3Fe2O3TiO2白度淘洗率样数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8.5728.4436.1432.370.631.751.250.0400.1480.09660.0382.1970.2021.6250.3334.21586.4224.2835.5031.331.372.381.860.0420.4580.10440.2975.4653.2618.3254.4234.08515.8226.0235.8630.120.861.701.200.0870.3520.14360.0373.2167.9831.8048.3439.20155.0824.0535.5631.491.112.281.870.0860.4600.24838.3679.7950.7025.1647.7842.9218全 矿 区8.0226.0236.1432.180.631.751.250.0400.3520.10360.0382.1970.1621.6250.3335.19736.1424.0535.5631.361.112.381.860.0420.4600.12938.3679.7952.8218.3254.4235.60696.9924.0536.1431.790.632.381.540.0400.4600.11638.3682.1961.8218.3254.4235.341428.5.2.3矿体顶底板及夹石特征矿体顶板(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花岗岩风化残坡积层(Qhesl)和高铁高岭土盖层。矿体底板以半风化花岗岩为主,次为高铁高岭土,少数为新鲜花岗岩。矿区夹石形状多呈楔状、透镜状,夹石岩性以高铁高岭土为主,少数为风化花岗岩。8.6 开采技术条件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