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和风寒咳嗽虽然都是由于风寒导致的_第1页
风寒感冒和风寒咳嗽虽然都是由于风寒导致的_第2页
风寒感冒和风寒咳嗽虽然都是由于风寒导致的_第3页
风寒感冒和风寒咳嗽虽然都是由于风寒导致的_第4页
风寒感冒和风寒咳嗽虽然都是由于风寒导致的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寒感冒和风寒咳嗽虽然都是由于风寒导致的 具有一定的相同点 舌苔 都是白的 都会出现咳嗽 咳痰 风寒感冒和风寒咳嗽略有区别 具体如下 风寒感冒多是因受风寒导致的 以怕冷 发热 头痛 全身疼痛为主要症 状 也会伴有咳嗽或者咳痰 但是不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 治疗的方案主要是 散风寒 退热 风寒咳嗽 1 是由于外感风寒直接入肺 导致风寒咳嗽 2 是风寒感冒治疗 后 风寒没有完全去除 入于肺中导致咳嗽 治疗的方案主要是散寒止咳 同 时风寒咳嗽由于影响到了肺气宣发 容易生痰 所以在之类的同时一定要化痰 治法 疏风散寒 止咳化痰 药方 炙麻黄 4g 白前 5g 前胡 5g 杏仁 后下 5g 炒栀子 5g 薏仁 9g 冬瓜仁 6g 太子参 9g 苏子 5g 法半夏 4g 茯苓 9g 炒山楂 6g 加减法 痰量多半夏改为 9g 怕冷重再加生姜 5 片 白痰中带黄 若是咽 喉不痛用炒栀子 10g 若是咽喉疼痛 或流鼻血可加射干 12g 元参 12g 胸闷 加郁金 10g 藿香 10g 用法 提前泡半小时 大火烧开 之后用小火煎煮大约 10 分钟 然后将杏 仁放进去 再过 3 4 分钟 出锅 放入水大约 700 900ml 煮出来大约 300ml 这是个约数 大体如此 因为要考虑到火力大小 用什么器具煎煮等因 素 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或者减少加入的水的量 可以加冰糖 甜甜的 小口频服 只煎煮一次 不可久煎 主治 外感风寒入肺 以咳嗽为主症 舌苔白或厚 鼻涕或黄或清 咳嗽 有白痰或痰少 用药注意 1 少吃凉的食物 不要低于体温 2 少吃油腻的食物如羊肉 汤等 少吃肉食 包括鱼类 其他没有禁忌了 3 平时注意多穿点衣服 4 煮 药砂锅最好 其余可以用不锈钢锅 铝锅 搪瓷锅 小奶锅等也可以 不要用 铁锅 金银花 15g 连翘 15g 炒牛蒡子 10g 北豆根 10g 炒苦杏仁 10g 蜜紫菀 10g 蜜百部 10g 浙贝 母 15g 川贝母 10g 桔梗 10g 前胡 10g 芦根 15g 炒冬瓜子 30g 蜜款冬花 10g 白前 10g 生甘 草 6g 随着冬天的到来 呼吸系统疾病增加 到医院去看咳嗽的人大增 咳嗽因风寒 风热 风燥 痰湿 痰热 阴虚 气虚等原因而不同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 听咳嗽判断原因的方法 咳嗽声重 咽痒 咯痰稀薄色白 常伴鼻塞 流清涕 舌苔薄白等 一般 为风寒咳嗽 中成药方面可用通宣理肺丸 橘红丸等 食疗方面 可以服用紫 苏粥 葱白粥等 但不要吃苦瓜等偏凉的食物 咳嗽频剧 气粗或咳声嘎哑 咽痛 痰黏稠或稠黄不易咳出 常伴鼻流黄 涕 口渴 舌苔薄黄等 为风热咳嗽 中成药方面可用复方甘草合剂 银黄口 服液等 食疗可以吃些鲜藕汁 梨汁 喉痒干咳 咽喉干痛 后鼻干燥 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 不易咯出 多 为风燥咳嗽 中成药可服用枇杷膏等 食补可以服用银耳粥 百合粳米粥 咳嗽反复发作 咳声重浊 胸闷气憋 尤以晨起咳甚 痰多 痰黏腻或稠 厚成块 痰出则憋减咳轻 常伴脘闷 食少 腹胀 一般为痰湿蕴肺 中成药 方面选用橘红丸 橘红痰咳液等 食补可以多吃萝卜 薏仁粥等 咳嗽气息粗促 或喉中有痰声 痰多质黏 咯吐不爽 或有热腥味 或吐 血痰 胸胁胀满 面赤 舌质红 多为痰热咳嗽 中成药可用急支糖浆 复方 鲜竹沥等 食补宜用秋梨白藕汁 芦根粥等 干咳 咳声短促 或痰中带血丝 低热 午后颧红 口干 舌质红 多为 阴虚咳嗽 可服用养阴清肺丸等中成药 饮食则着重滋阴 可服用百合粳米粥 黄芩生地粥等 咳嗽日久不愈 咳声无力 痰液清稀 面白多汗等多为气虚 可服用四君 子合剂 多吃些黄芪粥 猪肺薏仁粥等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味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味 大多辛 苦 甘 辛能开郁散结 苦能降气平喘 甘能润 肺止咳 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故本类药物主要归肺脾两经 接止咳化痰平喘 药的不同性能 分为温化寒痰 清化热痰及止咳平喘药三类 本类药物伍用时 外感咳喘 者合解表药 虚劳咳喘者合补益之品 咳嗽伴咯血者不宜用强烈温燥化痰药 麻疹初起者 不宜温敛止咳之品 苓甘五味姜辛汤 成份 茯苓四两 12g 甘草三两 9g 干姜三两 9g 细辛三两 5g 五味子 半升 5g 主治 寒饮咳嗽 咳痰量多 清稀色白 胸膈不快 舌苔白滑 脉弦滑等 清气化痰丸 成份 陈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枳实麸炒 黄芩酒炒 瓜蒌仁去油 茯苓各一两 各 30g 胆南星 制半夏各一两半 各 45g 姜汁为丸 主治 痰热咳嗽 咳嗽气喘 咯痰黄稠 胸膈痞闷 甚则气急呕恶 烦躁不宁 舌 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 滚痰丸 成份 大黄酒蒸 片黄芩酒洗净各八两 各 15g 沉香半两 2g 礞石一两捶碎 同焰硝一两 放入小砂罐内盖之 铁线缚定 盐泥固济 晒干 火煅红 候冷取出 3g 主治 实热老痰证 癫狂惊悸 或怔忡昏迷 或咳喘痰稠 或胸脘痞闷 或眩晕耳 鸣 或绕项结核 或口眼蠕动 或不寐 或梦寐奇怪之状 或骨节卒痛难以名状 或噎息 烦闷 大便秘结 舌苔黄腻 脉滑数有力 转载自中国健康网 请保留 此标记 贝母瓜蒌散 成份 贝母一钱五分 4 5g 瓜蒌一钱 3g 花粉 茯苓 橘红 桔梗各八分 各 2 5g 主治 燥痰咳嗽 咳嗽呛急 咯痰不爽 涩而难出 咽喉干燥哽痛 苔白而干 蒿芩清胆汤 成份 青蒿 6 克 竹茹 9 克 法半夏 5 克 赤茯苓 9 克 黄芩 9 克 枳壳 5 克 碧 玉散 9 克 或用 滑石 6 克甘草 1 克青黛 3 克 主治 少阳湿热 痰浊内阻 证见寒热如疟 寒轻热重 口苦膈闷 吐酸苦水 或 呕黄粘涎 甚或干呕呃逆 胸胁胀满 舌质红 苔白腻 脉滑数 柴胡达原饮 成份 柴胡 生枳壳 川朴 青皮 黄芩各 5 克 桔梗 3 克 草果 2 克 槟榔 6 克 荷叶梗 5 克 炙甘草 2 克 主治 痰湿阻于膜原 证见胸膈痞满 心烦懊恼 头眩口腻 咳痰不爽 间日发疟 舌苔厚如积粉 扪之糙涩 脉弦滑 风寒咳嗽方 桔梗 15 克 炙甘草 15 克 白前 10 克 紫苑 10 克 荆芥 10 克 陈皮 10 克 百部 10 克 麻黄 10 克 苦杏仁 15 克 水煎服 每日一剂 您可以访问中国健康网 查看更多与本文 治疗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方大全 相关的文章 止嗽散 医学心悟 组成 桔梗 炒 荆芥 紫苑 蒸 百部 白前蒸各 1000 克 甘草 炒 375 克 陈皮 去 白 500 克 用法 上七味为末 做成散剂 每日三次 每次 10 克 作汤剂时 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剂 比例酌情增减 功用 止咳化痰 疏表宣肺 主治 风邪犯肺 咳嗽咽痒 或微有恶寒发热 舌苔薄白 脉浮缓 方解 本方用于外感咳嗽 经服解表宣肺药后咳仍不止者 方中紫苑 百部 白前止咳化 痰 治咳嗽不分久新 皆可取效 桔梗 橘红 陈皮去白 宣肺止咳消痰 荆芥祛风解表 甘草调和诸药 二者与桔梗配合 更能清利咽喉 诸药合用 共奏 止咳化痰 疏风解表之效 临床应用 1 以解表后咳仍不止者 痰多 咽痒 咳痰不畅为其辩证要点 2 若头痛 鼻寒 恶寒者 加防风 苏叶 生姜以散寒解表 若痰多色白 苔白腻者 加 半夏 茯芩以燥湿化痰 久咳不愈久咳不愈组成 蜜麻黄 15 克 附子 9 克 细辛 6 克 蜈蚣 2 条 蝉蜕 15 克 全蝎 6 克 地龙 12 克 炒僵蚕 12 克 白毛夏枯草 15 克 桂枝 15 克 干姜 10 克 五味子 30 克 乌梅 30 克 甘草 15 克 功能 助阳解表 祛风化痰 解痉止咳 主治 久咳不愈 现代医学之感染后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等 但凡以久咳为 主 证见咳嗽阵作 咳白痰 量少 不易咳出 伴咽痒不适 舌体胖大有齿痕 舌苔薄白 脉浮 证属阳虚风咳者均可应用 用法 上药加水 600 毫升 煎取 200 毫升 再加水 400 毫升 煎取 200 毫升 共取 400 毫升 混匀分 2 次早晚温服 日服 1 剂 7 天为 1 疗程 服药期间忌 辛辣刺激饮食 方解 久咳一证 临床甚为常见 何复东认为久咳病因主要为阳虚无力驱邪 风痰久宿于肺 气道挛急所致 外感病 经治疗后 寒热之邪大部分已除 风 邪独恋 患者阳气已伤 无力驱邪 部分患者体质偏向 特别是过敏体质 新感外邪 风寒 风热 易于引动 干于肺系 肺失宣肃故久咳不止 痰之为 物 乃津液凝聚所生 肺失宣肃 津液不布 津凝为痰 风痰相搏 内宿于肺 而成本证 痰之为物 可为有形之痰 如咳出之痰 亦可为无形之痰 属痰象 痰征 如舌淡 苔薄白或微腻 舌体胖大有齿痕 脉滑等为痰象 风痰内宿于 肺 肺气上逆 故见咳嗽 咳痰 风胜则痒 风邪偏胜 故见咽痒 咳嗽阵作 久咳方中麻黄 附子 细辛三味麻黄 附子 细辛三味为君为君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 伤寒论 少阴病 篇 主治少阴病兼表证 其功效温经发表 表里双解 其中麻黄为肺经本药 宣肺止咳 散太阳在表之邪 附片入肾经 益肾温阳 扶正祛邪 麻附相合 温肺止咳 助阳发表 细辛辛温雄烈 温肺化饮 发散风寒 与麻黄相伍 加 强温经解表 散寒通窍之功 与附片相配 有温通少阴 助阳散寒温里之效 三药相须为用 内温少阴之阳 外发太阳之表 助正而驱邪 于温经中解表 于解表中温阳 使肺肾互根 子充母气 故而可以治阳虚风咳 蝉蜕 全蝎 僵蚕 地龙 蜈蚣搜风通络 解痉止咳 白毛夏枯草降气止咳共为臣臣药 桂枝 干姜仿小青龙汤之义温肺化饮 久咳必然耗伤肺气 用乌梅 五味子敛肺止咳 共为佐药佐药 另则大量乌梅 五味子配合麻黄附子细辛及五虫可防君臣过于辛散 之弊 甘草一则调和诸药 二能缓麻桂及诸多虫类药物燥烈之性 三则解细辛 附子之毒为使药 使药 全方升降相因 散收有度 验之临床 疗效确切 加减应用 若鼻清涕量多加苍耳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