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外人看中国白酒.doc_第1页
业外人看中国白酒.doc_第2页
业外人看中国白酒.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业外人看中国白酒老许源于今年接了一个酒企品牌策划案,关注了一下中国白酒行业,看到了白酒行业的风光和百年不遇的疯狂,也看到了白酒行业志士的担忧,做为一个纯局外人,没有任何利益和有色眼镜,前几天看过吴向东的中国白酒优势与发展思考,今日又看了范震的三大隐性危机,有些想法,随意谈谈,欢迎讨论。范震的三个观点,总的说来是赞同的,区别在于对未来的想法。白酒品牌文化的隐性危机,范震观点明确,复古、尚古是目前白酒文化诉求的主流。利是:酒文化的“历史传承”,弊在:与社会时尚潮流渐行渐远,解决方法:在历史与时尚之间找到结合点,满足未来主流市场的需求,同时也能走向世界。个人观点:能找到结合点,当然是好事。但就目前来说,为什么不能“花开两支”呢?一支走尚古,一支走时尚呢,这不简单多了。白酒包装文化的隐性危机,范总的观点也很明确,豪华有余、时尚不足,包装过度、提倡简约。个人认为:问题很简单,将内外包装分开卖不就行了吗。理由有三:1、 满足需求:送人的酒要包装盒和提袋的,另计算费用,一个厂家一组包装盒,一种提袋就行了;酒瓶运输包装采用啤酒包装方式或6瓶一个简易包装(已有厂家采用,就是传说中的裸瓶)。2、 节约费用:客户自主选择,不为垃圾花钱。3、 符合规定:能满足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控制包装过度的规定。白酒产能扩张的隐性危机,产能过剩是肯定的,国人的胃肯定是盛不下的。就2011年来说,1233家规模酒企产量1025万千升(205亿瓶瓶装酒),在中国不超过6亿人正常喝白酒,其中还有最少一半人在喝散装酒(1万6千多家小酒厂产品),剩下3亿人(其实不可能有这么多人),人均68瓶,日均100ml,可能吗?酒在那去了呢,上帝喝了?困扰问题: 一、复古、尚古有助于增强品牌的历史积淀,使消费者生成对某酒品的“历史传承”类认知,给品牌找到历史性佐证,从而说明自己几百年、上千年前就存在,就是好酒、名酒,当然,今天也就是好酒了。这个逻辑关系的运用,或者说宣传策略的运用,的确成就了当今一大批名酒品牌。但古时的好酒在今天还是好酒吗?古时人们的生活,在今天就是好生活吗?我个人的看法是偷换概念。算盘是个好东西,你还用吗? 二、从酿酒工艺而言,为什么还停留在传统工艺上,还停留在手工酿制上?这就是卫生指标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怎么走向世界?你的酒再好,只要卫生不达标,一票否决。别说老外,我们的80后、90后是一样的,就连我们60后也在想,有了好的替代品,我们也会放弃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白酒行业利润丰厚,不思改革(看看白酒上市公司的报表就知道了),说明我们这一代白酒工作者没有尽到责任。吴向东在其网站上说,阻力来自内部,来自部分白酒大师。看吧,等到国人都抛弃了白酒,大师喝凉白开了,什么改革都可以了。活字印刷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你让印刷厂用哦!建议去看看电影神鞭吧。 三、大家会说,我们的名酒出口量也很大嘛,知道白酒谁喝了的吗?国人哦,如去贵州,没有叫你带矛台,如你去非洲,估计有100人叫你带矛台,国内买一瓶,非洲买一件哦。而洋酒呢,国外买一件,国内一瓶也买不了!悲哦。 四、中国白酒,国人的胃又装不下,国外的胃又不愿意装,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基地、分厂、产业园在上呢?原因就是政绩和投资两个永远解不开的节点。给在建设中的企业一个建议:投入现代化酿造设备,改造酿酒工艺,生产新型卫生的白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