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唐宋诗词学案一、单元学习指要本单元共选唐宋诗词15首,其他古诗词读背篇章10篇,语文读本上有唐诗四首,宋词四首,宋诗两首,共计35篇,均为宗师巨匠之作。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鼎盛的见证和沉积下来的瑰宝,创作者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所选诗词可谓篇篇华章,字字珠玑。学习古代诗词,主要依靠反复诵读和自行领悟。诵读是读诗的基础,读诗而不能背诵,等于不读;能背诵,则日后必能有所领悟。二、诗人、词人生平介绍本单元教读诗词计15篇,涉及诗人、词人14人,其生平介绍详见名师一号。了解诗人、词人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对于学习他们的作品十分有益,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自习课时间和课下时间,认真阅读。三、诗词文化常识学习古典诗词,必须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本单元需要注意这些诗词文化常识:(1)吟P42,歌、行、引P50(2)古体诗和近体诗P42 P58(3)词题和词牌P46(4)豪放词和婉约词P66(5) 唐代诗歌简介唐代的诗歌发展,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隋及初唐时期,齐梁形式主义诗风虽然还占统治地位,但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已开始对它表示反对,到了陈子昂,更大力扫荡齐梁诗风,标榜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传统,在复古之中实现革新。李白继承着陈子昂的革新精神,创造了独特的浪漫主义诗风,完成诗歌革新的使命。到了杜甫,他的现实主义诗歌能够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负起了继往开来的任务。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论,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华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初唐时期代表诗人有虞世南、上官仪、沈佺期、宋子问、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他们的诗歌显示出一种刚健的风骨,端正了唐诗发展的方向。盛唐时期,唐诗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以高适、岑参为主,并有王昌龄等人共同形成了边塞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继承杜甫的传统,掀起了新乐府运动。还有韩愈、孟郊、李贺、刘禹锡、柳宗元等在诗歌上都取得了独到的成就。晚唐时期,诗歌具有了浓厚的感伤情调。代表诗人有杜牧、李商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6)词词大约是在初盛唐产生,从中唐以后流行起来的新诗体,盛行于宋。词即歌词,指可以合乐歌唱的诗体。唐代称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为曲子词,后来简称词。词的句式特征是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不等。词有多种词调(词牌),各种词调规定了各种词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按作家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势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婉约派词多抒情,婉转缠绵细腻,语言含蓄,题材狭窄,多写个人遭遇或男女恋情。(注: 所标注页码均为名师一号对应页码。)当然,仅仅了解这些诗词文化常识是远远不够的,请同学们补充阅读语文基础知识手册(P335-343)与之相关的文字。四、名师一号导读名师一号中悟高考真谛、击考点精要、诵古风雅韵等模块,精选了历年高考真题予以深度解析,并对古诗词鉴赏技法进行了针对性介绍,所鉴赏的古诗词亦是诗歌世界的极品。这些内容都应该仔细阅读,以期获得诗歌鉴赏的理性认识。五、古诗词名句汇编(一)1.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4.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5.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6.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7.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8.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9.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10.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11.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12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13.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1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16.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17.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18.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疼有如此,万里可横行。19.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20.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21.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2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23.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二)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3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5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6.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7.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8.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9.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10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11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12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1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4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15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1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18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19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20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2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3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六、古典诗歌鉴赏知识总结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对文学作品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从1994年到2005年,古典诗歌鉴赏经历了三次更新:一是由客观选择题变为以主观简答题为主,二是由全国统一命题变为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三是分值由三分上升到6至9分。这些变化体现了对文学鉴赏本质的一种回归。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形象有主客体之分,客体形象指作者在诗中刻意描绘的物象等,主体形象指蕴藏在客体形象中带有作者浓郁感情的自我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三类: 中的主人公形象。如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情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泼、伶俐俏皮靡不毕现。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中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如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景色的描写,我们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的形象是意蕴和情感的载体,他与作者思想感情、审美倾向之间有着相对固定的意义对应关系。如诗歌中舟的形象:或寄托游子漂泊之感,或倾诉思慕幸福追求自由之情。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行舟,抒发了羁旅行役、沧桑漂泊之感。而在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韦庄西塞山下作)中,则表达了一种放行天下、天马行空的自由感。 中国古典诗歌素以含蓄蕴藉见长,而诗歌鉴赏从本质上说是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动态词语形象鲜明。动态词语,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又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要高度关注。如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中的卧字,就真切体现了作者对人物气韵神情、寄情山水的赞许;如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中的抱字和幽字,也准确传达出作者颠沛流离之后暂时甚至是片刻的欢愉的放松和畅快。 体察细节,见微知著。细节,是人、事、景、物的局部特征或细微特点。如宋代悟道诗中归来自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一个嗅字,既勾画出了梅的精魂,也写出了作者为清香所醉而流露出会心喜悦、玩味不倦的神态;同时,还凸显了道不远人的哲理,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细节之妙,可见一斑。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可从六个方面梳理。从名句角度,着重分析该句的情感哲理所在,对主旨所起的作用。从修辞的角度,该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考试大纲明确了八种修辞格,即比喻、比拟、借代、双关、衬托、排比、设问、反问;另外,尚有对偶、夸张、倒装、互文、用典等辞格。如2005年全国卷考查了对偶,全国卷考查了抱膝的白描动作,上海试卷考查了夸张、比喻。从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点是抒情和描写。抒情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等);描写从笔法可分为工笔细描、白描勾勒等,从技法可分为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从文学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联想、烘托或对比衬托(动静相衬、以声衬静等)、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虚实相生、比兴寄托、比喻象征等。从音韵的角度。如长短句错杂的,读起来错落有致,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多用叠词的,讲究押韵的,则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从篇章结构。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以小见大、层层深入、伏笔照应、过渡铺垫等。 在古典诗歌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同学们回答问题时不要被其所迷惑。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指诗歌所描写的景象、所叙述的事情、所阐释或蕴涵的哲理、所抒发的感情等。它包括:作品的内容和主旨;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作品的意义(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审美趣味和情感基调。 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所谓主旨,就是借助诗歌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思想、或是某种哲理,或是诗人对社会、历史、人生进行的反思总结等等。古典诗歌常见的思想主题有: 1咏物寄兴,自喻自况。咏物诗的特点是别有兴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咏之物,是作者兴寄的寄托物。如罗隐柳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就寄托了诗人与所有天涯沦落人共同的遭际以及对人生况味的深沉体验。 2借古讽今,咏史述怀。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古伤今,抒发或盛衰无常,或物是人非,或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喟叹。 3状物抒怀,述感言志。这种诗有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有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也有的倾诉起漂泊无定天涯游子的绵绵乡愁。如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作者借助大雁形象,表达了客子乡愁。 4边塞征战,借物逞情。这种诗或高歌征战四方、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或抒发思远怀人、厌恶战争、报国无门的痛切感受,同时也展示了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等。前者如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后者如李益的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5谈禅论理,认清世情。指作者借助景、人、物、事、言来阐发观点,传达哲理。如杜甫望月,卢梅坡雪梅。 6羁旅行役,思远怀亲。主要指宦游在外的官员、浪迹天涯的游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他们或表达旅途艰辛、孤寂落寞,或抒发对家国故乡的思念,或宣泄对于世道的不满,或倾诉对亲人、朋友、家庭的渴望。 7隐逸田园,寄情山水。这类诗歌或表示仕途失意、纵情山水的情怀,或传达洁身自好、远祸避灾的愿望。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等。 古典诗歌蕴蓄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以含蓄蕴藉见长。春风春雨、夏云暮色、秋雾秋蝉、冬月寒雪、骨横朔野、塞客单衣,各种物象都被赋予了人的情愫、遭际、感慨。现分类简说如下: 1表达身世之感。抒写怀才不遇,感发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如李商隐蝉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借蝉的处境来抒写自己本性清高而孤苦无告的凄苦之情。表达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如孟浩然宿建德江,借夜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寄寓了作者的羁旅之愁。叙说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感。如骆宾王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表达了作者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恻苦楚心境。抒写个人际遇、宣泄伤时伤乱之情。如贾岛题李凝幽居草径入荒园的寂寥与冷寂,鸟宿池边树的空寂和僧敲月下门的静寂,无不寄托了作者对品行高洁的隐士的仰慕。 2披沥报国之志、忠君之诚,体察君国之忧的忧患风骨。如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就抒写了作者伤怀国事,思念家人而不得见的英雄末路之悲。 3倾诉怀古之情,黍离之悲。作者往往借咏史述怀,寄寓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如刘禹锡乌衣巷。 4表达恋友之情,惜别之意。这类诗作均以歌咏亲情、友情、爱情为主。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渭城曲。 5表达羁旅之思,客心之愁。如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作者借秋风意象,寄托了自己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三)、意象集锦 1山川风物 青山 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改的特色,因而备受诗人喜爱,是诗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如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脁游东田)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如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月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如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花好月圆、团圆喜庆。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冰雪、冰心 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如应怜岭海经年,孤光独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洞庭青草) 水 绵绵愁思,离愁别恨。如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时光流逝。如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关山 关塞山河。如高适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历史存在。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斜阳、烟霭、清霜 沉郁思古幽情。如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惆怅、凄苦、悲凉情绪。如暮霭沉沉楚天阔。 2天地草木类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环境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乐景写哀。如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芳草 离恨情愁。如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用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比喻离愁别绪。 芭蕉 代指离情别绪。如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梧桐 凄苦、悲凉、悱恻。如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梅花 高洁人格的象征。如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孤芳自赏、孤高自许。如陆游寂寞开无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都是用冰清玉洁的梅花凸现不同流俗的品质。 菊花 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志向高洁。如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菊花般高洁品格的赞赏与追求。 松柏 孤直坚强。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另外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则有飘零之意。 莲 莲与怜音同,古诗常用莲表达爱情。 红叶 传情之物,也指以诗传情。如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红豆 即相思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3虫鱼鸟兽类 蝉 品行高洁清高。如虞世南蝉。孤独无助,孤苦无依。如李商隐蝉: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杜鹃 孤独悲苦。如白居易杜鹃啼血猿哀鸣。乡思乡愁。如范仲淹: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鸿雁 也叫雁书、雁足、鱼雁等,是书信、音讯的代称。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乌鸦 在古典诗歌中有荒凉衰败之意。如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蟋蟀 又名促织,古典诗歌中有怀念征人之意。如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等。 猿啼 在诗歌中往往表现悲伤凄凉的情感。如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鹧鸪鸟 游子思乡,离愁别绪。如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象征历史盛衰和变迁。如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4 静态物象 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 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琴瑟 比喻兄弟朋友情谊。如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比喻夫妻感情和谐。 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迫切。如西厢记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5动态物象 登楼、凭栏 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吹笛、吹箫、吹笙 多传达离别凄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饮酒 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折柳 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媒体管理办法总结
- 碧桂园法务管理办法
- 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原则
- 上海纳税信用管理办法
- 落实教师待遇管理办法
- 产品市场研究管理办法
- 课程大纲制定管理办法
- 专业社工机构管理办法
- 中介公司客户管理办法
- 线下剧本杀管理办法
- 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学案例
- 服装零售业概况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专升本03297企业文化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 第四讲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障课件
- 重庆大学介绍课件
- 学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情况自查表
- 牛津深圳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Geniuses Unit1 Wise Man in History话题作文期末复习
- 电能表生产流程
- Scala基础语法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课件完整版ppt最新教学教程
- 冀朝铸传:第二章:偶像父亲冀贡泉第二节:鲁迅同室话友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