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神经衰弱 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神经衰弱 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神经衰弱 教学计划.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衰弱 教学计划 神经衰弱教学计划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录像等方式,让学生对神经衰弱的了解。 2、让学生深知如何预防神经衰弱。 3、让学生了解治疗神经衰弱的对策。 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治疗神经衰弱的对策。 教学过程 一、了解神经衰弱的概念。 1、看录像。 2、教师导言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头痛等,伴有各种躯体不适等症状,病程迁延,症状时轻时重,病情波动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其发病原因如下。 发病原因:从Beard开始,神经衰弱就被看做是可由素质,躯体,心理,社会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引起的一种整体性疾病。 1.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和中间型的人,易患神经衰弱,这类个体往往表现为,孤僻,胆怯,敏感,多疑,急躁或遇事容易紧张。 2.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长期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负性情感体验,生活无规律,过分疲劳得不到充分休息等都可以成本病起因,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神经衰弱的病因曾进行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李从培等 (1959)和刘协和等 (1960)对不同职业人群中神经衰弱的调查资料说明,脑力劳动者患病率最高,半数以上患者反映工作或学习,主要是脑力活动,过度紧张,不仅脑力活动时间过长,工作任务过重;学习或工作困难,尤以要求特别严格,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的脑力工作,更容易引起过度紧张和疲劳。 3.感染,中毒,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颅脑创伤和躯体疾病等也可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 4.长期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的负性情感体验是本病另一种较多见的原因,学习和工作不适应,家庭纠纷,婚姻,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以及人际关系紧张,大都在患者思想上引起矛盾和内心冲突,成为长期痛苦的根源,又如亲人突然死亡,家庭重大不幸,生活受到挫折等,也会引起悲伤,痛苦等负性情感体验,导致神经衰弱的产生。 5.生活忙乱无序,作息规律和睡眠习惯的破坏,以及缺乏充分的休息,使紧张和疲劳得不到恢复,也为神经衰弱的易发因素。 二、引起儿童神经衰弱的原因 1、学习压力过大是长期精神紧张,学习负担过重,成绩不良,常常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责备。 时间一久,孩子心理压力变大,容易患上神经衰弱症。 2、家庭不和睦家庭环境不如意,父母经常吵架,往往给孩子留下心理伤痕,经常生活在不愉快的家庭氛围之中,孩子出现神经衰弱的机率较大。 3、体质较弱天生体质较弱,或患有贫血、传染病等躯体疾病的儿童,容易患上神经衰弱症。 4、性格因素专家表明,性格急躁易怒的孩子比性格冷静的孩子患上神经衰弱的机率要大。 教师孩子们,看到上面的情况,我们要怎么做?学生根据自己自身的情况,调节自己情绪。 三、孩子神经衰弱的常见原因和治疗方法 1、学生讨论孩子神经衰弱的常见原因。 2、教师播放课件展示。 3、教师总结医生分析认为,一是由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从孩子踏进学校的第一天起,经常逼其读书,迫其上进。 二是许多学校为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以排定班级名次、年级名次的办法,为孩子设定追求目标,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久而久之,便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神经衰弱。 三是孩子与家长一起度过了欢乐的长假,心理过度放松后,难以尽快适应心理角色的转换,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专家提醒,临床对儿童神经衰弱一般不主张用药,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帮助孩子走过心理调节期。 一是要注意帮助孩子减轻精神负担,减少作业负担。 二是要祛除家庭中的不良因素,注意作息时间,劳逸结合。 三是要注意合理用药,对于少数患儿适当使用安定类的镇定剂,有利于早日康复。 四、教师总结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力等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