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委托代理关系类型、机会主义和民间审计.doc_第1页
第15章 委托代理关系类型、机会主义和民间审计.doc_第2页
第15章 委托代理关系类型、机会主义和民间审计.doc_第3页
第15章 委托代理关系类型、机会主义和民间审计.doc_第4页
第15章 委托代理关系类型、机会主义和民间审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委托代理关系类型、机会主义和民间审计【内容摘要】委托代理关系区分为有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和无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有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通过治理机制和问责机制抑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民间审计由于具有超然独立的特征,是问责机制中的信息保障制度安排。无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通过自我当心机制和问责机制抑制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民间审计是一种超然独立的信息鉴证机制,为自我当心机制和问责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信息保障。总体来说,委托人为抑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都需要真实完整的信息,由于民间审计具有超然独立的特征,成为这种真实完整的信息的保障机制。【关键词】有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无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机会主义,问责机制,民间审计一、引言关于民间审计的经典解释是受托责任论,这种理论认为,委托人将资财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受托人接受托付后即应承担所托付的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受托责任。受托方有义务及时完整地向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资源管理的情况以解脱受托责任。会计是受托责任的计量者,审计是受托责任鉴证者(杨时展,1986;利特尔顿,1989;Patton,1992)。然而,这种理论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审计现象,例如,债权人为什么要使用审计结果?客户或供应商为什么要使用审计结果?工会为什么要使用审计结果?上述这些审计现象,受托责任论无法解释(章显中,朱荣恩,徐建新,谢国新,1992)。本文将委托代理关系区分为不同类型,分析不同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此基础上,探究民间审计的本质。二、委托代理关系类型和机会主义Jensen & Mechling(1976)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指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根据这个契约,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指定雇用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并根据其提供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PrattZeckhauser(1985)对委托代理关系表达得更为直接和简朴,他们认为,只要一个人依赖于另一个人的活动,那么委托代理关系就产生了。在上述关系中,服务提供方或被依赖方就是代理人,而服务需求方或依赖方就是委托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面临不同的选择,一是委托方选择代理方,并按一定方式付酬,但不能直接观察到代理方的行为,又需按一定合同向代理方支付与其行为结果相联系的报酬;二是代理方选择自己的行动,它既会影响自己的收益又会影响委托方的收益,但他选择行动产生的结果是随机的,不受他完全控制。委托代理关系赖以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行为主体,他们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各自追求效用最大化;二是参与者均面临不确定性风险,并且他们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代理人具有信息优势。张维迎(1996)从机会主义行为类型的视角对委托代理关系做了举例性归纳如表1所示。表1告诉我们,同一个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多种机会主义行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例如,股东经理关系即可以从隐藏行动道德风险视角来分析,也可以从隐藏信息道德风险来分析,还可以从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视角来分析。本文从交易类型的视角对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再分析不同类型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表1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举例模型委托人代理人行动、类型或信号隐藏行动道德风险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地主股东经理员工债权人住户房东选民公民原告/被告社会投保人投保人佃农经理员工经理债务人房东住户议员或代表政府官员代理律师罪犯防盗措施饮酒、吸烟耕作努力工作努力工作努力经营决策项目风险房屋修缮房屋维护是否真正代表选民利益廉洁奉公或贪污腐化是否努力办案偷盗的次数隐藏信息道德风险股东债权人企业经理雇主原告/被告经理债务人销售人员雇员代理律师市场需求/投资决策项目风险/投资决策市场需求/销售策略任务的难易/工作努力赢的概率/办案努力逆向选择保险公司雇主买者债权人投保人雇员卖者债务人健康状况工作技能产品质量项目风险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雇主买者垄断者投资者保险公司雇员卖者消费者经理投保人工作技能/教育水平产品质量/质量保证期需求强度/价格歧视盈利率/负债率、内部股票持有比例健康状况/赔偿办法一般来说,委托代理关系是在交易中形成的,没有交易,委托代理也就失去意义。根据交易对象不同,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无剩余索取权交易,二是有剩余索取权交易。无剩余索取权交易中,条款很细致,合约双方的身份不重要,出现纠纷时,主要以法律手段解决。这种交易订立的合约基本上是古典合约(classical contract),这种交易中,激励密集度高,合约给当事人提供直接激励,得失清楚,每个合约参与者的得失直接归合约当事人(Williamson,1991)。一般来说,无剩余索取权交易是针对特定的商品或劳务来进行的,所以,关于交易中的具体细节能较准确地预测,从而清晰地界定双方的责权利,合约中没有未尽事宜。有剩余索取权交易是指交易合约中存在一些事先无法界定清楚的事项,或者如果要界定清楚,则成本很高,从而不具有现实意义的交易。这种交易中,交易参与的一方或双方得失与交易结果不完全一致,合约给当事人不一定提供直接激励,激励密度降低。一般来说,有剩余索取权交易不是针对特定的商品或劳务,而是针对一种权益,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权益托付。代理人按委托人的托付营运某些事项,而这些事项的营运结果既受到代理人努力程度的影响,但代理人本身并不能完全控制营运结果,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和外部因素一起决定营运结果。表1列示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属于有剩余索取权交易的包括:股东经理,经理员工,选民议员或代表,原告/被告代理律师,雇主雇员,社会罪犯,公民政府官员。上述这些交易都是权益托付。表1中的其他委托代理关系,都是针对具体的商品或劳务,所以,都是无剩余索取权交易。在上述区分的基础上,我们将委托代理关系区分为两类,一是有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二是无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无论何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都存在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所以,代理人都有可能背离委托人的利益或不忠实委托人意图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是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前提,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则是代理人机会主义的主要形式(Williamson,1981;Fama&Jensen,1983;Jensen,1993;Hart,1995;Shleifer &Vishny,1997)。当然,在委托代理关系下,代理人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只是就一般情形而论,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也可能没有机会主义行为。例如,代理人大公无私,不追求个人利益,而完全以委托人的利益为己任,则此时就没有激励不相容,当然也就没有代理问题。三、有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机会主义和民间审计有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本质上是权益托付,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区分为事前机会主义行为和事后机会主义行为。事前机会主义行为是指委托代理关系确定之前,代理人的一些特征是委托人无法观察到或无法验证的,此时,代理人可能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利用委托人的信息劣势为自己谋取利益,从而产生逆向选择。例如,委托人无法识别潜在的代理人的条件秉赋时,越是劣质的潜在代理人越容易成为可能的代理人,导致劣者驱逐优者。事后机会主义则是指代理人在委托代理关系确定之后,利用信息优势,通过减少自己的要素投入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以达到自我效用最大化而影响组织效率的道德因素,从而产生道德风险。对于代理人的上述机会主义行为,委托人当然会有理性的预期,并会采取一定的行动。主要是二个路径,一是抑制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前提条件,这就是降低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程度;二是直接控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怎么做呢?主要有二种机制,一是治理机制,二是问责机制。治理机制主要是从降低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这个角度来发挥作用。通过委托人、代理人及代理人内部的权力分配,为代理人科学决策及预防严重机会主义行为提供制度基础。问责机制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确定代理人的责任目标及资源配置,二是获取代理人责任目标运行及资源使用信息,三是评价代理人责任目标的实现程度及资源使用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奖励或处罚。问责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前提条件来发挥作用的。首先,问责机制通过代理人报告其责任目标履行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其次,问责机制根据代理人的业绩进行奖励或处罚,可以减少代理人的激励不相容程度(郑石桥,陈丹萍,2011)。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问责和受托责任做些区分。受托责任主要是从代理人角度来考虑的,它强调的是责任解脱,即代理人向委托人报告和说明责任履行情况和资源使用情况。问责主要是从委托人角度出发,它是委托人抑制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一种机制,当然也包括了解代理人责任履行和资源使用情况,但是,这只是问责的一部分内容,问责还包括根据代理人责任目标履行情况及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奖励或处罚。在有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托人中,委托人为了抑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建立了问责机制。问责机制是否真的能起作用呢?关键的问题是,代理人可能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不提供完整信息,使委托人无法了解其责任目标的真实状况。委托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对于代理人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通过审计可以得到鉴证,这就形成了基于责任方认定的审计;对于代理人没有提供而委托人又关心的信息,委托人也可以通过审计途径获得,这就形成了直接报告业务。如果没有审计,一方面,代理人可能会给委托人提供虚假信息;另一方面,委托人问责所需要的一些信息可能无法获得。由于问责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没有保障机制,问责机制可能也会陷入困境。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审计是问责信息保障机制,要么鉴定代理人提供的问责信息的真实性,要么直接提供问责信息。当鉴定问责信息的真实性时,就是基于责任方认定业务;当直接提供问责信息时,就是直接报告业务(杨时展,1986;郑石桥,陈丹萍,2011)。接下来的问题,这种审计需要具备什么特征呢?从委托人的角度来看,当然希望代理人不能操纵或控制审计机构,所以,审计机构需要独立于代理人。从代理人的角度来看,他本身也存在一种需求,希望由一个独立的第三者给自己的责任履行情况及资源使用情况一个明确的结论,从而解脱自己的责任,他当然希望审计机构能客观公平,而不是偏向于委托人。所以,委托代理双方都希望审计机构独立于对方。我们将这种独立称为超然独立,民间审计恰恰具有这种特征,它独立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置身于委托代理关系之外,当然也置身于代理人管理的组织之外,如果将委托人称为第一方,代理人称为第二方,审计机构则是独立的第三方,它超然独立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四、无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机会主义、民间审计一般来说,无剩余索取权交易是针对特定的商品或服务来进行的,例如,借贷交易、商务买卖、劳务供应、员工雇佣、房屋租赁等,这种交易的具体细节能较准确地预测,从而清晰地界定双方的责权利,合约中没有未尽事宜。这种交易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也比较特殊,交易双方互为委托代理人,一方的行为会影响另一方面的利益,相互有所依赖,有所托付。那么,这种交易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是否会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呢?前已叙及,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是机会主义行为的前提条件,我们从机会主义行为的前提条件来分析无剩余索取权交易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无剩余索取权交易的目的是为满足各自的需要,通过契约,双方各自让渡了自己的部分产品或财产,同时又从对方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契约是双方之间的一种合意,这种合意从根本目的来说,是受功利目的驱使的。通过交易,双方都扩大了自己的需要。因此,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交易是不存在的,交易双方存在激励不相容。至于信息不对称,关于交易本身及交易人相关特征信息,交易双方无论是事前还是事后都存在信息不对称。既然无剩余索取权交易也存在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所以,机会主义行为也可能存在。虽然无剩余索取权交易中存在机会主义行为,那么,机会主义行为有那些类型呢?就无剩余索取权交易来说,机会主义行为包括二种情况:第一,提供虚假信息,一是交易本身的商品或服务信息虚假,二是交易主体相关信息虚假,对于商品或服务提供者来说,两类信息虚假都可以存在;对于商品或服务需求方来说,信息虚假可能主要是交易主体相关信息虚假,隐匿自己的真实信息。这种信息虚假,既可能性在交易前,也可以发生在交易过程上,还可能发生在商品或服务提供之后。第二,不按合约履行。例如,不按合约约定的时间、时间、质量及交货条件交货,不按合约约定支付货款,不按合约约定提供售后服务。对于上述机会主义行为,交易双方都会有理性预期。所以,为了抑制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双方都会考虑防范措施。有什么防范措施呢?主要有两种机制,一是自我当心机制,二是问责机制。自我当心机制,就是细化交易合约,在交易前、交易中及交易后都谨慎从事,对交易商品或服务进行了解,对交易对方进行了解,对交易进程进度了解,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问责机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信息提供,交易对方有责任提供信息,包括交易本身所涉及的商品或服务相关的信息,还包括交易者与交易相关的特征信息;二是交易双方违约时,通过仲裁、司法程序或其他手段追究违约方责任。审计在交易的机会主义行为抑制中发挥什么作用呢?基本的作用是信息鉴定。上述两种机制都离不开信息,一是交易的商品或服务本身的信息,二是与交易相关的交易者特征信息。上述信息都可能存在虚假,客观上都需要鉴证机制。审计是一种信息鉴证机制,能对上述信息中的某些信息进行鉴证,从而为自我当心机制和问责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信息保障。就交易的商品或服务本身的信息来说,例如,质量、原料、品牌、价格、认证等信息。一般来说,目前,这些信息要么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鉴证,要么是审计技术还不能鉴证。所以,总体来说,这类信息与审计无关。就交易相关的交易者特征信息来说,例如,相关的技术资质,过去已经发生过的相关交易情况,财务状况。上述这些信息中,就目前的审计技术来说,能鉴证的只有财务信息。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无剩余索取权交易中,交易双方都关心交易对方的财务信息,例如,普消费者到超市购买商品,一般不会关心超市的财务信息。只有当交易的履行与对方的财务状况密切相关时,交易双方才会关心对方的财务信息。例如,供应商关心顾客能否及时付款,员工关心能否按时支持工资,银行关心能否偿还债务。审计对无剩余索取权交易中的某些信息进行了鉴证,为自我当心机制和问责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信息保障,从而也就相当于为交易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措施。也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有人提出了审计本质的交易安全保证论。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是以保证企业间交易安全为目的,是为了对经营者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认定,为既定会计原则的符合程度获取证据,并将意见传递给有关利害关系者向其提供有助于作出经济决策的信息的行为(章显中,朱荣恩,徐建新,谢国新,1992)。接下来的问题,为什么只有民间审计才能发挥上述鉴证作用呢?交易对方的内部审计是交易对方控制的,其审计结论不一定值得信赖。国家审计一般不会涉及到这种鉴证。只有独立于交易双方的民间审计恰恰具有客观公平的特征。所以,无剩余索取权交易中的信息鉴证是民间审计的范围。五、结论和讨论关于民间审计的经典解释是受托责任论,然而,这种理论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审计现象。本文将委托代理关系区分为不同类型,分析不同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此基础上,探究民间审计的本质。根据交易对象和合约完备程度不同,交易可以区分为无剩余索取权交易和有剩余索取权交易,无剩余索取权交易中,合约基本具备完备性。有剩余索取权交易中,合约不完备。从交易类型的视角,委托代理关系区分为两类,一是有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二是无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有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本质上是权益托付,是一般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有机会主义行为,委托人主要有二种机制应对代理人的机会主义,一是治理机制,二是问责机制。民间审计由于具有超然独立的特征,是问责机制中的信息保障制度安排,要么鉴定代理人提供的问责信息的真实性,要么直接提供问责信息。无剩余索取权交易是针对特定的商品或服务来进行的,由于交易双方存在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都可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为了抑制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交易双方主要有两种机制,一是自我当心机制,二是问责机制。上述两种机制都离不开信息,民间审计是一种超然独立的信息鉴证机制,为自我当心机制和问责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信息保障。总体来说,有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和无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都可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委托人为抑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都需要真实完整的信息,由于民间审计具有超然独立的特征,成为息真实完整的保障机制。美国会计学会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明确阐述审计动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利益冲突产生对公正第三方的需求;二是当利益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冲突对方产生的防范需求;三是处理技术上的复杂性使得普通人无法胜任,从而产生对专门人才从事这一工作的需要;四是空间的距离使得经济业务与利益关系人发生分离,从而产生对特定人士提供帮助的需要。上述四个方面,前面二方面强调的是预防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需求,也就是说,由于利益冲突,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术语,就是激励不相容产生利益冲突。也正是这种激励不相容的存在,需要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需要审计。后面两个方面强调的是委托人完全信赖自己的力量来抑制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所存在的困难,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证对审计的需求。美国会计学会是在1972年颁布基本审计概念公告,当时,新制度经济学还没有盛行,所以,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没有使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术语,但是,其论证的实质性问题是一样的。总体来说,本文的结论与美国会计学会基本审计概念公告的结论基本一致。参考文献杨时展,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财会通讯,1986(04):48。利特尔顿,会计理论结构,林志军,黄世忠译,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9699页。章显中,朱荣恩,徐建新,谢国新,审计理论的两种构筑前提及其特征,上海会计,1992(5):323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401页。郑石桥,陈丹萍,机会主义、问责机制和审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4):129134。Fama,E.F., Jensen, M.C.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26, No. 2 (Jun., 1983), 301-325.Hart, O. Corporate governance: some theory and implications.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105, No. 430 (May., 1995), 678-689.Jensen M., Meckling.W.,1976:Theory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