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班 59号 吴琦P21314060 书法与文人意趣.doc_第1页
D班 59号 吴琦P21314060 书法与文人意趣.doc_第2页
D班 59号 吴琦P21314060 书法与文人意趣.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班 59号 吴琦 P21314060 书法与文人意趣 琴棋书画四艺是中国自古以来文人雅士追求意趣、体现风骨的最佳依托,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更是源远流长,作为汉字文化圈里独有的艺术形态,书法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能集中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风格的:蚕头燕尾的隶书,中规中矩的楷书,潇洒飘逸的行书异彩纷呈,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蔚为大观。 以前就一直很喜欢写写书法,经常在一个人闲暇的时候,铺开一张纸,蘸上一点墨,随手写上两笔,虽然写的字不敢恭维,但是这种感觉还是很好的。今年选课时,有幸选到书法艺术与鉴赏这门素质课,上了差不多一个学期的课后,自己对于书法又有了更新的认识。 我国传统文化讲究人、意、物、境相融统一,形神兼备,书法历来也注重字的气质、神韵,一笔一划给人以无限的想像与无尽的心旷神怡之感,它体现在字里行间之中,体现在行云流水的笔画之中,体现在通篇的布局之中,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造就了书法艺术的和谐之美和书法清和淡雅的独特艺术风格。 老师也经常教导我们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书法创作当中去,每当看到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下笔很犹豫的时候,柴老师就教导我们写字的时候切忌死板,就像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的“之”字,每一个都是充满了活力,而每一个又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字都倾注了王羲之的情感。 书法强调笔墨工夫,以毛笔落墨的轻重徐疾,造成线条的刚直、柔和、严整、飘逸等不同变化,以用墨的浓淡,表现出微妙的韵律,金钩银划间千姿百态尽显。书法作品与书写者的性格特征、志向、思想境界密切相关,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既为修身养德,亦为经世济用,造诣深者都有着相当高的道德境界。比如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忠正廉洁,其书法充满严正之气;欧阳询、欧阳通父子不同流俗,其书法险劲秀拔;颜真卿刚正不阿,他的字也结体严谨,法度完备。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书法家几乎都是品德高尚之人,他们的道德、人格、气节和他们的书法作品并传后世,使人赞颂不已。 “书圣”王羲之为人恬淡,品德清纯,他广闻博取、探源明理,同时虔心信道修道,以纯正的心感受天地造化自然万物之美,印证到书艺上,才有了流传千古的美文妙笔兰亭序、黄庭经、 十七帖等。唐太宗曾倡导天下学习王羲之的字体,并亲笔撰写了王羲之传论,并称其“尽 善尽美”。 张旭被被誉为“草圣”,乃草书之圣。杜甫“饮中八仙歌”诗云:“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他书写随性而至,长袖飞舞,狂奔疾走,如疯如癫,笔意淋漓。为人亦洒脱豪放,性情自然。 从古代书法家作品及其笔法上,人们可以看到其纯净的心态、内在的精神力量及从中获得的审美艺术观照。 总之每一幅书法精品都是作者技法的妙用、雄才的挥洒、大智的奔涌、高怀的展现,是作者心智运行的印迹。 书法艺术精妙绝伦,不愧为我国艺术之奇葩,从中可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韵深意远和文人雅士的品格风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