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气集输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5.管路沿线存在起伏时,不仅激烈地影响着两相管路地流型,而且原油大量地聚积在低洼和上坡管段内,使气体的流通面积减小,流速增大,造成较大的 摩擦 和 滑移 损失。(课本194)6.通常,乳化水靠加 破乳剂 或 乳化剂 方法或二者得联合作用使油水分离。(课本290)7.气液两相流的处理方法有 均相流模型 、 分相流模型 和 流行模型 三种模型。(课本175-180)8.一元体系的蒸汽压与 体系的温度 有关,二元体系的蒸汽压与 和 有关。(课本107,109)9.油田常用的集输流程为:油井 计量 站 接转 站 集中处理矿场油库,这种布站方式称三级布站。若油井能量较大,可取消其中的 接转 站,此时的布站方式称为二级布站。(课件绪论26页)10.水滴在电场中的聚结方式主要有 电泳聚结 、 偶极聚结 和 震荡聚结 。11.闪蒸按操作压力分为 负压 、 常压 和 微正压 三种流程。(课本338)12.影响平衡气液相比例和组成的因素是 气液相组成 、 分离相压力 和 分离温度 。13.按管路内流动介质的相数,集输管路可分为 单相 、 双相 和 多相流 。14.集输系统由 油气分离 、原油净化 、 原油稳定 、天然气净化 和轻烃回收五个工艺环节组成。15.沉降罐中的油水分离主要依靠 水洗作用 和 重力沉降 作用。(课件第五章46)16.原油和水构成得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 油包水型 乳状液和 水包油型 乳状液。此外,还有多重乳状液等。(课本279)17.埃尔乌斯划分的气液混输管路的流型有 分层流 、波浪流 、 环状流 、 气团流 、 段塞流 、 气泡流 、 弥散流 和分散气泡流 。18.原油稳定采用的方法基本上分为 闪蒸法 和 分流法 两类。(课件第六章12页 闪蒸和分馏)二、判断题1.一定温度下,某固定组成的石油体系的系统压力等于该温度下的泡点压力,则该体系处于气液相平衡状态。( )(课本109)2.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气油界面是由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压力调节阀控制的。( )(课本242)3.气液混合物沿起伏管路流动时的静压损失用流动密度计算。( )(课本194)4.油气混合物在上倾管路中经常出现分层流,在下倾管路中经常出现段塞流。( )5.在两相混输管路计算中引入折算系数的目的是把求两相管路的摩擦压降问题转化为求折算系数的问题。( )(课本169)6.破乳是原油脱水中的关键环节,目前破乳只能依靠化学方法实现。( )(课本289)7.甲烷的临界温度是零下82.5,因此在常规分离工况下,石油中的甲烷组分只能以气态存在。( )(课本109)8.某气液两相流流动密度和真实密度只有当气液相间不存在滑脱时才相等。( )9.在双电场脱水工艺中,为了充分发挥直流电脱的优点,电脱水器中交直流电场交替布置。( )(课本314)10.电场强度施加过大是电脱水产生电分散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电脱水中,如果油水界面张力增大,可以使产生电分散的电场强度增加)(课本311)11若把高产自喷井与低产自喷井用一根集油管串接起来,对高产自喷井的产量影响较大。( )12油重力沉降脱水时,在沉降罐中的停留时间越短越好。( )13.多级分离稳定可以使原油得到完全的稳定。( )(课本337)14.在电脱水中,如果油水界面张力增大,可以使产生电分散的电场强度增加。( )15.在原油化学破乳脱水过程中,随着破乳剂用量的增加,脱水率增加,脱水效果好。( )(课本295)16.原油稳定过程中应控制C6的拔出量不超过稳定前原油中C6总含量的5%。( )三、选择题1. 下列哪种流程不适合于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各油井压力、产量相差较大的油田。 ( )(课本7-11)A.不加热集油流程 B. 加热集油流程C. 多井串联流程 D. 环形集油流程2. 以下哪项不是破乳剂的好坏放入评价指标 ( )(课本293)A.脱水率B.高温脱水性能C.出水速度D.最佳用量3. 测定蒸汽压时,雷特蒸汽压测定器的空气室中的气体包括 D.油气、空气和水蒸气 4. 国家对商品原油中含水率的质量要求是 ( ) (课件绪论第十页)A. 原油含水率0.5是优质原油,1是合格原油;B. 原油含水率0.3是优质原油,1是合格原油;C. 原油含水率0.3是优质原油,0.5是合格原油;D. 原油含水率0.2是优质原油,0.5是合格原油;5. 形成稳定乳化液的必要条件不包括( )(课本280)A系统中至少存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要持一定的温度;C有激烈的搅拌过程;D有乳化剂存在。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502005对自喷井、气举井的回压的规定为( ) (课件绪论23)A. 最低油管压力的0.30.4倍,但不宜低于0.2MPa(表压)B. 最低油管压力的0.40.5倍,但不宜低于0.4MPa(表压)C. 最低油管压力的0.50.6倍,但不宜低于0.4MPa(表压)D. 最低油管压力的0.30.5倍,但不宜低于0.2MPa(表压)7.原油起泡和不易消泡是分离器效果差的原因,对其具有减缓作用的方法是A.延长停留时间 B.降低分离温度 C.加入发泡剂 D.降低分离压力8.电脱水器有直流和交流两种电场,它们的脱水原理主要是:( D直流电场,偶极聚结、电泳聚结;交流电场,偶极聚结、震荡聚结。9. 自喷井、气举井的回压不宜低于 ;抽油井回压不高于 C. 0.4MPa(表压) 1.5MPa(表压)10. 电脱水时直流电场以 为主。A.电泳聚结 11. 对于轻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宜采用( )的原油稳定工艺。(课本358) B加热闪蒸分离法四、简答题1. 规范规定:自喷井、气举井的回压为工程适应期间最低油管压力的0.40.5倍,但不宜低于0.4兆帕(表压),请简要说明以上规定的原因? (课本60)2. 分离方式有哪几种,油田一般采用的是哪种?一级分离,连续分离,多级分离。一般采用多级分离 3. 闪蒸稳定分为哪两种方式?试分析比较这两种闪蒸方式的优缺点?分为负压闪蒸和和加热闪蒸,负压闪蒸适于密度大、含轻组分少的原油,否则将因气化量大、压缩机功耗过大而不经济;采用负压闪蒸时,进塔原油温度低,耗热少,可利用脱水后的原油直接进入稳定塔。此外负压下轻、重组分的分离效果好于正压下轻、重组分的分离效果。4. 什么是稳定深度?对稳定深度有何规定?(课本333)5. 试用公式说明体积含气率和截面含气率的关系。并说明各在何种条件下。(课本166)6简述混输管路的特点。1)流型变化多2)存在相间能量交换和能量损失3)存在传质现象4)流动不稳定5)存在作用力6)存在非牛顿流体和水合物7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分散相颗粒、外相原油粘度、油水温度差、界面膜和界面张力老化、内相颗粒表面带电、温度、原油类型、相体积比、水相盐含量、PH值8何为振荡聚结?交流电场中电场方向不断改变,水滴内的各种正负离子不断做周期性往复运动,使水滴两端的电荷极性发生相应变化,界面膜受到冲击,强度降低甚至破裂,水滴聚结沉降。这一过程称振荡聚结9何谓深度稳定?对其有何要求? 稳定过程中从原油中分出轻组分,使原油蒸汽压降低的程度 要求:我国“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规定:稳定原油的蒸汽压,在最高储存温度下不应超过当地大气压。稳定过程应控制C6拔出率不超过其未稳定原油潜含量的5。 10. 段塞流的可以分为哪几类?其中强烈段塞流可分为哪几个过程?可分为水动力段塞流、地形起伏诱发的段塞流、强烈段塞流。过程:立管底部堵塞,立管排液,液塞加速,立管排气 五、计算题1.已知管长L1000米,管内径d0.081m,在管路平均温度和压力下,原油流量Ql1.418103m3/s,密度l819.31kg/m3,粘度L10103Pas;天然气流量为0.01777 m3/s,密度g5.602kg/m3,粘度g1.2105Pas。试用杜克勒法计算两相水平管路压降。(课件第三章32页)2.已知:某卧式分离器圆筒部分有效长度10米,原油处理量为950m3/hr,要求原油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为3分钟,气液界面控制在一半直径处,载荷波动系数1.5,假设出油口在分离器底部,试估算该分离器的直径。解:由得出:4.3m3.一条长度10km,内径100mm的油气混输管线,原油流量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衡共济失调康复课件
- 2025年新能源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化改造与投入产出分析报告
- 农发行沧州市运河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平移课件公开课
- 固态电池在光伏储能系统的应用创新与市场分析报告
- 保险行业数字化理赔服务智能化解决方案应用报告
- 环保产业技术升级2025年路径分析与产业创新动态趋势洞察报告
- 教育行业人才流失与吸引机制创新研究及案例分析报告
- 新能源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剖析:2025年技术创新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 平潭烟花爆竹安全培训课件
- 中医防治腰间盘突出课件
- 2025年川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目录P118)
- 牛奶面包食品配送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菜鸟驿站运营管理制度
- 风管安装协议书
- 合作投资果园协议书
- 第三方垫付协议合同协议
- 《鸿蒙HarmonyOS应用开发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2025中国智能投影市场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
- Unit 3 Keep Fit 单元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回顾百年工运史汲取奋进力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