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和对策.doc_第1页
小儿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和对策.doc_第2页
小儿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和对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和对策摘要:目的:儿童由于各系统发育不健全,抵抗力低下,住院期间容易发生院内感染。探讨儿童呼吸内科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可以更好的遏制院内感染的趋势。方法:收集了2009年-2011年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儿童病例,从中筛选出院内感染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发生的比例最高,男性感染高于女性,小于3岁儿童高于大于3岁儿童。结论:院内感染的因素主要有病人的因素、医院的因素和抗生素的使用等,要从根本上解决,需要加强院内组织、提升医院环境、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等。关键词:呼吸内科;院内感染;抗生素;前一段时间一种可以抵抗几乎所有抗生素的超级菌NMD-1在一些国家暴发,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有接近80%的抗生素被滥用1,而这一现象在小儿科也屡见不鲜,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势2。对儿童而言,各种生理调节机制还没有发育完全,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一旦发生病症家长会不自主的将抗生素应用在孩子身上,导致机体免疫力不高,真正需要住院时更容易发生感染,如何从源头上控制院内感染的趋势迫在眉睫。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 本文收集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5690名住院儿童,312例发生院内感染,其中男性211例,年龄分布为20天13岁,平均年龄5岁,女性101例,年龄分布为19天14岁,平均年龄7岁。1.2研究方法 根据卫生部2001年1月3日发布的关于医院感染的定义,将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获得性感染定义为院内感染,采取回顾性调查,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呼吸内科出院的所有病人的病例首页进行登记,筛选出14岁以下的病例,从中挑选出院内感染的病人进行分析。1.3统计学方法 对病人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时分析年龄和性别对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并绘制历年感染率的线图,观察感染发生趋势。2.结果2.1 不同感染类型构成情况表1 不同感染类型构成情况感染类型感染人数构成比例上呼吸道感染8025.64%下呼吸道感染7524.04%胃肠道疾病12038.46%血液感染51.60%皮肤粘膜感染41.28%其他288.97%2.2 医院感染和性别的关系表2 不同性别感染情况性别感染例数感染率男2116.59%女1014.06%表2显示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经卡方检验,2=17.39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 医院感染和年龄的关系表2 不同性别感染情况年龄感染例数感染率小于3岁2226.94%大于3岁903.61%表2显示小于3岁儿童感染率高于大于3岁儿童感染率,经卡方检验,2=99.2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 各年医院感染病人发展趋势 图一 各年感染率6.24%5.62%5.04%0.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09201020113.讨论3.1感染因素分析3.1.1 病人因素儿童有别于成年人,各个系统发育不健全,特别是免疫功能比较低,需要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治疗,由于不能自理加上家人可能不注意个人卫生,原本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导致容易发生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这三种疾病的发生率也是最高的,占到所有感染类型的接近90%。同时儿童本身皮肤粘膜抵抗病菌能力较弱,家人照顾时稍有不慎损坏皮肤可能导致感染。3.1.2 医院的因素 医院的环境会对感染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病房空间狭窄,空气流通不畅,不合理的加床等都有可能导致细菌繁殖,从而导致院内感染。不同的患儿对不同病房的温度、相对湿度等敏感度不同,不同并发症需要针对性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降低环境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在医院由于各种病情住院的病人都有,儿童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接触感染源的可能性都比较大,同时各种检查、诊疗技术例如打针、输液等都有可能会让空气中或者人体体表的细菌进入体内,从而引起感染3。3.1.3 抗生素的使用 前面两个因素通过一定的预防措施都可以避免,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继发性感染已经成为难以避免的事实,亟待解决。抗生素的滥用由来已久,长期以来不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大的问题,超级菌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多重耐药菌耐药基因传代表达,同时由于盲目使用抗生素导致隐藏了真正的病因,使治疗发生困难。正常的菌群遭到破坏,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3.2解决对策3.2.1 加强院内组织工作目前三级医院的院内感染组织工作相对完善,但在相对基层的医院,由于经费有限,医院建设、消毒措施等不完善,院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同时感染科人员组织、待遇等方面与同等级别医务人员差距较大,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有些地方感染科形同虚设,没有真正的将医院环境保障与院内感染工作落到实处,医务人员普遍感染控制意识不高,对无菌操作、专业防护等没有形成专业的概念,人为的导致院内感染率普遍升高。因此需要加强对基层医院的投入建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减少人为的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对医院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合理布局病床,地面及物表每天应使用消毒液拖地、擦拭二遍。减少人员流动,室内空气可用紫外线灯消毒,定期对病房及治疗室进行微生物学检测4。3.2.2 提高儿童抵抗力入院儿童因精神差,食欲欠佳,加上疾病的消耗,常发生营养不良,而致免疫力下降,发生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住院期间要特别注意调配患儿的饮食,保证提供足够的营养,对于不能经口提供足量营养者,应考虑通过肠外营养法或鼻饲营养法。3.3.3 重点监控,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对有易感因素和侵袭性操作的高危人群,应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做好保护性隔离措施,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特别应注意加强手的消毒,做到检查病人前后均能洗手,以减少因诊疗所引起的医院感染的发生。对于不同病症的儿童需要分开安置,避免交叉感染。3.3.4严格抗生素应用指征,合理应用抗生素对感染性疾病应尽可能根据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用药,能用窄谱则不用广谱,原则是先用窄谱、低价抗生素,红霉素、青霉素口服药为最常用药,一部分用头孢唑林(先铎V)、头孢拉定(先锋)等。严格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避免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细菌耐药性的发生5。参考文献:1方峰.儿童医院感染现状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2):88-902傅月霞.儿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241-24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