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钳术后产妇和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doc_第1页
产钳术后产妇和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doc_第2页
产钳术后产妇和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doc_第3页
产钳术后产妇和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doc_第4页
产钳术后产妇和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钳术后产妇和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关键词】 产钳术产妇新生儿观察护理分娩属生理过程,可自然结束,不需干预和进行手术助产,但分娩发生病理现象危及母婴生命时,则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结束分娩。 产钳较胎头吸引器难于掌握,若使用不当,可造成母婴创伤,多在胎头吸引术未成功时才考虑应用。 产钳术分类:根据儿头在盆腔内位置的高低,分为高位、中位及低位产钳术。高位系指儿头未衔接时上产钳,危险性大,已不采用。胎头衔接后上产钳,称中位产钳术。目前也很少采用。儿头颅顶骨最低部位(不是先锋头的最低部分)降达会阴部时上钳,称低位产钳术。儿头显著于阴道口时上产钳,为出口产钳术。尤其是出口产钳术,困难多较小,较安全。 产钳术是临产第二产程,迅速结束分娩的重要手段,但会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一定的伤害,产妇易导致软产道损伤,由此而引起出血、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新生儿主要是软组织挫伤,颅内出血,大脑刺激,颅内压升高及颅骨骨折等并发症。因此,对产钳术后产妇、新生儿应仔细进行检查、严密观察和护理。 产妇的检查、观察及护理 检查应遵循的原则:检查者应有一定的临床识别能力和高度责任感;必须是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逐一依次进行,不能遗漏;检查时暴露要充分,光线要好,在直视下进行,切忌用手触摸检查;弄清解剖关系、损伤部位、深浅、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确定损伤的程度并估计预后。 检查的范围和方法 会阴及阴道损伤:对先露高持续性枕后位,阴道未能充分扩张的中位产钳,若旋转手法不当,或用力不当是损伤的重要原因。应检查会阴和阴道的前后壁、两侧壁,直达穹隆;观看损害仅为皮肤和黏膜或深达盆地肌肉,甚至有肛门括约肌、直肠壁的撕裂;是单一的或多处损伤;撕裂口整齐与否,解剖部位能否复原,有无影响血液供给,有无水肿、活动性出血及血肿形成;有无阴道下段中部舌状撕裂;若撕伤已达穹隆,必须弄清其深度和范围;若有前壁撕伤,还需注意与尿道、膀胱的关系;有侧切口的,应注意有无顺切口两端延伸或向切口深处撕伤;也有黏膜完整,而肌层损伤出血,形成血肿者。 宫颈损伤:当宫颈口尚未开全时,实施产钳术必然导致宫颈撕裂伤。检查时用阴道拉钩牵开阴道壁,显露宫颈。用3把卵圆钳,1把钳住宫颈前唇,另2把依次钳夹,沿袖口状边缘一边揩血,一边详细检查1周,尤其应注意子宫颈的两侧,即3点、9点处。因该处肌纤维较少,易发生撕伤。若有撕伤还应弄清楚是全层或部分,有无延至穹隆或子宫下段,阔韧带及腹膜后有无血肿形成。在胎儿娩出或胎盘娩出后有持续性鲜血经阴道流出,而子宫又收缩良好者,必须想到宫颈损伤之可能,应注意检查。宫颈撕伤用手指经阴道触摸常难诊断准确,必须直视下按步骤检查,方不误诊,产钳术伤及子宫下段上者尚属少见。但术前术后怀疑可能有子宫破裂者,必须在严格消毒下及时以手入宫腔扪诊。 观察及护理:产后常规观察产妇全身表现,如输血输液、抗生素的应用及给予镇静剂,纠正因衰竭脱水感染。注意保暖及营养补充,精神安慰。若有会阴部的持续疼痛,肛门坠胀等可能续发血肿得表现,应立即检查处理。排尿困难,以至尿潴留也是滞产及较困难产钳术后的易见症状,应嘱产妇多饮水,鼓励按时排尿,必要时行无菌导尿术,保留尿管,定期开放。产后外阴部会阴切口明显肿胀者可给予硫酸镁湿敷、红外线照射,以促进局部血运,有利于伤口愈合。 新生儿的检查、观察及护理 除按一般手术产婴观察及处理,保证婴儿静卧少动(以防潜在的颅内损伤)外,对钳产产婴尤须注意下列可能。 (1)头颅血肿:当胎头位置异常或产钳放置位置不正确时,胎头未在产钳弯度内的恰当位置时,不但牵引胎先露不下降,且极易造成胎儿损伤。产钳助产尤如其他在分娩中有急性胎头受压过程一样,偶可使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积留而形成头颅血肿。检查可见其肿块位一侧或双侧顶骨部,其边缘常不越过骨缝。有明显波动感。产后数小时至23天可逐渐增大,X线照片可见与正常软组织有明显的分界,密度均匀,消散期密度更高。头颅血肿消散较慢,68 周。初期可作冷敷,不可揉擦或穿刺。 (2)颅内出血:高位产钳时双顶径未过骨盆最窄平面,而强行牵拉引起。以大脑镰、小脑幕受压撕裂造成硬膜下血肿为主。检查表现为新生儿窒息、呼吸障碍或呕吐、尖叫、呼吸不规则、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或伴有斜视、眼球震颤等。继续发展呈现嗜睡或昏迷。检查卤门饱满、张力较高、颈有抗力,膝反射及浅反射亢进。X线照片可见轻微单侧顶骨膨凸,颅缝及卤门增宽,尤以矢状缝为著。应使病儿保持安静,抬高头颅给予镇静止血药物,降低颅压、纠正酸中毒,并加强支持治疗,精心护理。 (3)颅骨骨折:当胎头过大、变形过度时,产钳所致颅骨骨折可与严重的头部水肿、头颅血肿或产瘤同时存在。X线摄片可见顶骨骨板呈弧形或较平直向内凹陷,所谓新生儿乒乓球骨折。也有骨折向外或呈拱凸,甚至几个拱凸组成波浪状外形,有似手风琴样折叠。有的颅骨骨板断裂,明显翘起、分离。上述表现经轻轻地仔细触摸、按压,多可发现。但水肿较重、产瘤或血肿较大的,不借助X线照片常有困难。有颅骨骨折者应按病种儿护理,严密观察,注意有无颅内出血。 (4)面神经损伤:产钳助产引起新生儿面神经损伤是由于钳叶位置放置不当,压迫面神经所致。应注意面部肌肉有无瘫痪,鼻唇沟是否消失,哭时有无向健侧歪斜、眼皮能否闭拢等加以判断。一般作对症处理,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注意保护不能闭合眼的角膜。 对于表浅的产钳压迹及皮肤擦伤亦应注意婴儿的全身反应,除外深部损伤,局部消毒药物应避免深色涂剂,以免影响观察及遗留色染斑点。应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保暖、吸氧、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新生儿护理。 母婴并发症是否发生与手术者手术熟练程度有关,其中判断胎头的位置和有无头盆不称甚为重要,因为手术应具备扎实的解剖学知识、丰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