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音乐传统的忠实捍卫者——作为音乐理论家的阿诺尔德·勋伯格.docx_第1页
德奥音乐传统的忠实捍卫者——作为音乐理论家的阿诺尔德·勋伯格.docx_第2页
德奥音乐传统的忠实捍卫者——作为音乐理论家的阿诺尔德·勋伯格.docx_第3页
德奥音乐传统的忠实捍卫者——作为音乐理论家的阿诺尔德·勋伯格.docx_第4页
德奥音乐传统的忠实捍卫者——作为音乐理论家的阿诺尔德·勋伯格.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奥音乐传统的忠实捍卫者作为音乐理论家的阿诺尔德勋伯格? 环球采风? +”+”+”“, + 慧夹鸯器镌饿躺 襄辩鸯 作为音乐理论家的阿诺尔德?勋伯格 口周焰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史上,阿诺尔德?勋伯格是一位 独特的人物.他出生于欧洲浪漫主义中期,成长于 欧洲音乐传统发生嬗变,并向现代风格演进的二十世 纪上半叶.作为德奥音乐传统的忠实传人,他一生在音 乐创作,音乐理论领域的探索都没有脱离德奥前辈施 予他的影响.他忠于传统,但他并不将自己的音乐视野 局限于传统之中.为此,在二十世纪初期,经过多年的 辛勤探索,他的”十二音作曲法”在欧洲问世,从而拓展 了音乐创作手法,开辟了一个音乐语言的新天地.论及 西方现代音乐的发展,无人可以绕过勋伯格这个里程 碑式的人物作为一位出色的二十世纪音乐革新 家,他搭建起一座由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传统通往 二十世纪新音乐的桥梁,被人誉为”二十世纪的贝多 芬”. 然而,作为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西 方现代音乐家,勋伯格的贡献不仅仅在于音乐创作 上的成就,与他开辟的新音乐语言同样重要的是他 在音乐美学思想观念上的建树.倘若在研究勋伯格 时,只把目光着眼于他的作品,而不问津他的音乐美 学观,那不仅将无法全面 了解,剖析这个人物,而 且也会影响到我们对整 个二十世纪的音乐创作 与音乐思想发展的理解. 由作曲家本人兼做音 乐理论家撰述自己的音乐 思想及音乐理论着作的历 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前 期,圭多就是一个典型的 范例,以后,又出现了扎利 诺等专业音乐理论家.但 是,由于西方历史上最早 研究音乐美学问题的是哲 学家,因此长期以来,有关 音乐美学问题的论述,主 要是由他们担任的.直到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 由作曲家本人兼作音乐理 论家阐述自己的音乐美学 观的传统,才开始逐渐形 成.这一历史的开端,意味 着具有全面文化修养的作 曲家一理论家逐步取代了 当时由驾驭文字能力比音乐家强的哲学家,文学家,美 学家占据音乐理论界主导地位的局面,音乐美学问题 的探讨不再是外行理论家的天马行空,而是具有了更 深层的专业价值.从此,在整个十九世纪,音乐理论与 音乐创作一样,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代代作曲家一理论 家层出不穷:舒曼,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他们的 出现为当时的音乐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音乐的 内涵,音乐创作的风格等及时并以真实的面目被人了 解,极大地推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与普及.到了二 十世纪,音乐理论更趋向于朝着专业化领域发展.德彪 西,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兴德米特,梅西安,施托克 豪森以及我国的萧友梅,黄自等人不仅在专业音乐创 作领域中卓有成就,而且他们在对作曲技术,和声的结 构功能,音乐诗学,音乐的功能,音乐理解,音乐批评等 音乐理论课题的探讨上都颇有建树. 作为一位音乐里程碑式的人物,新旧时代音乐观 念的更替也反映在勋伯格的音乐美学思想之中.正如 同他一生的音乐创作都未摆脱德奥前辈的影响一样. 他的音乐美学观念也牢牢地扎根于前辈的音乐沃土 ? 48?人民音乐2003年第7期总第447期? i q . 十:+.+.十.十+.十+.十.十.t:.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 k 中,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化.尽管直至去世,勋伯 格的音乐思想也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他留下 的音乐理论文献,却是了解他昕处的新旧交替的时代, 以及正确评估他的甚至整个二十世纪音乐创作和音乐 思想的不可或缺的理论文献. 勋伯格本人曾谦虚地说:”我主要是一个作曲家而 不是理论家.”的确,在当代中国,音乐理论家勋伯格 的名声远不如十二音作曲法的开创者勋伯格.但是.在 西方,勋伯格的理论研究成果已对半个世纪以来的音 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他开始从事音乐理论研 究工作时,已经是一位颇有名望的新音乐领导者.从那 时起(二十世纪初),他的理论探索一直没有间断过.勋 伯格的着述形式丰富,大致可分为专着,专业教材,书 信,短论,演讲几类.他热衷于研究与探讨音乐创作,表 演,理论,技术,音乐批评等问题,并在此方面颇有建 树.熟悉勋伯格的音乐作品的人,会不约而同地认为他 是一位富于创新精神的现代主义作曲家.然而.他留下 来的丰富的理论着述却向读者流露出他挥之不去的德 奥音乐传统情结:他的理论研究扎根于自巴赫以来的 德奥音乐家的伟大成就,他的音乐观念的每一方面,都 显露出与二十世纪之前的德奥音乐不可分割的联系. 作为一位音乐理论家,勋伯格严谨的治学态度着 实为人称道.对于即将出版,发行的论文,演讲报告,他 常常要修改好几稿.因而,我们偶尔在他的着作中发现 的一些略嫌粗糙,不太完尽的表述一定是他一次性写 就的.勋伯格的书面语言逻辑不甚严密,常常犯语法错 误,也许他认为所谓的洗炼的文风有碍于表达他对于 音乐的清晰感受.不过,尽管他的语言表达稍欠精确, 叙述过于简单,语句之间缺乏关联,但这毕竟与他对于 这一类音乐作品即表述简洁,音乐手法经济,将相 对的乐思放置在一起,通过尖锐的变化来展现强烈的 对比的作品的偏好相称.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许恰恰 证明了勋伯格富于创造性的想象力给他的写作带来的 影响.在德语写作上,勋伯格常常将卡尔?克劳斯 (KarlKraus,着名作家)视作自己的楷模;勋伯格的美 国学生则在英语写作方面给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长期以来,勋伯格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习惯:经常强 迫自己以速记的方式写下对音乐领域内外的话题的感 受与思想,因此后人可以从他留下的文稿中理出一条 他的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1909年,他发表了第一篇 论文艺术教学中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勋伯 格的论文频繁出现在各类音乐期刊上.尤其是维也纳 的萌芽(Anbruch),乐谱架与指挥棒(Pultund ? 环球采风? Taktstoek)这两本音乐杂志几乎成了传播勋伯格新音 乐观念的重要渠道.1923年是勋伯格的音乐理论研究 的顶峰阶段.这一时期,他开创了”十二音作曲法”,他 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1.试图确立十 二音作曲法的原则;2.对当时的新音乐思潮作了重要 的总结;3.对新音乐引发的理论,表演,记谱等问题的 探讨.1925年,勋伯格的论文调性与曲式第一次以 英语的形式发表(原文为德文).1934年,他在美国普 林斯顿大学作了题为”十二音作曲法”的着名演讲(不 是于1941年写的那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论文),引起 了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响.1937年,他首次发表了自己 用英语写的论文人是怎样变孤独的. 上段提及的文章后来都被选人了1950年出版的 论文集风格与思想.风格与思想是勋伯格第一本 以英语形式出版的文集,涵盖多种主题,展示了他思想 发展的不同侧面.选人的文章除了作者在美国加州大 学洛杉矶分校任教期间写的文章以外,还选取了曾用 德文发表,后由他人译成英语的文章.已发表的文章已 被许多音乐学者用作研究勋伯格的核心材料.勋伯格 本人通过努力用英语写成的一些文章,虽有些语言上 的错误与失当,但其真知灼见却随处可见. 这本书收录了作者从1909-1949年间的各类短 文,演讲,断简及随笔,总共104篇.勋伯格生前曾根据 自己的文章的写作日期,按以下标题给自己的文章分 类:”音乐纪念碑”,”杂文集”,”学术报告”,”文章与随 笔”,”美学”,”我的学说”,”伦理道德”,”论战”等.他可 能希望有朝一日用这些标题发表自己的论文.可是,很 遗憾,由于编辑与作者观念上的一些隔阂,这些论文并 未按照作者原先设想的形式发表,而是采取了另一种 分类手法.编辑整理后的定稿总共分为十章,主要包括 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对自己的创作生涯及作品的评价. 对现代音乐及其分支民族主义的反应,关于音乐 历史观,音乐理解问题的探讨,对于作曲的理论与实践 (主要是探讨自己的创作向十二音作曲法的演进),表 演与记谱的问题的讨论,对批评家与批评的生动的回 答,对过去与当代的作曲家的探讨与批评,他的音乐教 学观,对于自己生活年代的社会,政治问题的见解. 勋伯格于半个世纪之前发表的言论,直至今日,仍 觉新颖独到.作为一位具备深厚音乐修养的理论家,他 始终关注听者的所思所想,因而,他在不同文章中通过 各个方面反复探讨音乐作品的逻辑性,可理解性的问 题,尤其强调乐思的作用,并制定出一套音乐理解的准 则.在他的音乐批评的准绳一文中,他又为如何评判 ? 人民音乐2003年第7期总第447期?49? ? 环球采风? 乐思在作品中的价值提出了一系列批评标准,并对一 些只关注作品风格,不关注作品思想的作曲家提出了 批评.勋伯格深受日耳曼思辨哲学的影响,面对一些只 关注音乐的感官愉悦效果的现象,他在用十二音作 曲一文中尖锐地提出”音乐并非只是一种娱乐,而是 音乐诗人,音乐思想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在我的 演进一文中,他则指出十二音作曲法是音乐历史发展 的必然产物.正如门德尔松在十九世纪因推崇巴赫的 (-q太受难曲而引发了欧洲音乐界的复古浪潮一样, 勋伯格也因发现了布拉姆斯音乐中具有进步意义的一 面,引起了公众对一直被认为是保守派的布拉姆斯的 重新认识.勋伯格在民族音乐一文中坦言向布拉姆 斯学到了很多好的创作手法(形象的塑造,句子结构的 系统性,简练而丰富的手法),并认为布拉姆斯的展开 变奏这种源自贝多芬的技巧具有承上启下的跨时 代意义,这种传统的手法会在近现代作曲家手中被赋 予新的内涵.除风格与思想以外,勋伯格其他方面的 理论成就也为世人所瞩目. 1911年出版的和声学他的第一本音乐理论 专着,这本专着牢固地建立了勋伯格作为一个音乐理 论家的声誉.作者在序言中提到了三位对他的思想发 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分别是斯特林堡,梅特林克和 魏林格.和声学内容丰富,谱例详尽,书中虽未对一 些通常的和声现象作出”解释”,但却生动地分析了世 纪之交(十九至二十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 些有创造性的和声谱例,并清晰地阐述了作者对一些 和声理论问题的独到见解.用勋伯格本人的话来说: “这本书得益于我的学生”.此外,和声学反映了作者 独特的和声教学观念试图为每位学生创造他所需 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将学生所渴望的变得更容易得 到.勋伯格要求他的学生将他们做的和声习题当作一 首首艺术家的作品.他及时指出学生的优缺点,教会他 们尽力发掘自己的一切音乐潜能,帮助他们通过逻辑 地思考和声问题,以培养其符合自身艺术个性的音乐 才能.事实上,和声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本和声课 本,它可以说是勋伯格的一项杰出的精神成果. 在十九世纪,李斯特,威尔第等人均留下了极具研 究与参考价值的书信,勋伯格的通信集也是研究勋伯 格音乐思想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通信集收录了 勋伯格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岁月中与奥地利历史学 家,音乐学家圭多?阿德勒,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提琴 家,指挥家,作曲家巴勃罗?卡萨尔斯,奥地利大提琴家 埃马努埃尔?费尔曼,美国评论家欧林?唐斯,美国作曲 家,指挥家,音乐着述家阿伦?科普兰等人的通信.为了 忠实地再现书信的原意,勋伯格如此嘱咐他的书信的 英译者:”我期望你能具有对一位艺术家的尊敬,你可 以对所有的语法和习语进行改动.但是,你无权运用不 必要的替代词修饰我的风格,因为这会毁坏我的(文章 的)表现力甚至是原义我必须要求你在任何语法 与习语允许的情况下,再现我的原版.我不希望我的文 风被美化如果你无法接受这些条件,我会感到遗 憾.但是,假如我允许一个外国人干涉我的工作,那将 有背于我为之奋斗的一切.我不想要优美的术语,我的 原则即叔本华的用最平凡的语词表达最不平凡的思 想.让我重现我的简单的语词”.勋伯格除了在书信中 与上述音乐家,学者探讨了对各种艺术问题的见解之 外,还在不同程度上影射,并辛辣地讽刺了当时有些自 高自大的学者,音乐专家及批评家. 1942年9月,勋伯格60岁生日前夕,完成了作 曲初步范例,这是作者在加利福尼亚州为期六周的 作曲教学总结.这本音乐小册子一方面向广大读者展 示了一位优秀的作曲教师是怎样对刚入门的学生阐释 音乐范例的,另一方面则提出了作曲教师在进行基础 阶段的教学时应掌握的基本要素. 对位初步练习和声的结构功能和作曲基 本原理是勋伯格的三本颇具影响力的音乐理论着 作.这三本论着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在加州大学洛杉 矶分校的教学成果,书中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的音 乐技术方面的问题,且阅读对象都以青年学生为主. 勋伯格刚刚开始在美任教时,发现自己班上的学 生对于对位的基本原理非常模糊.鉴于这种情况,他编 写了对位初步练习一书.对位初步练习完成于 1942年,但直到作者去世十年后(1961年)才出版.勋 伯格的学生,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第一位助手杰 拉尔德?斯特朗承担了本书的大量编辑,整理及翻译工 作.本书共分为三卷:(一)初步练习;(二)对位作品; (三)主调音乐作品中的对位(从1770年至二十世纪 上半叶).最引人注目的当推最后一卷,这一卷选用的 全部是巴赫之后的音乐大师的对位,半对位谱例.勋伯 格一直将试卷视为自己的得意之作,早在多年以前,他 就开始筹划相关内容,在此之前,从未有人涉足过这一 主题.他相信自己的工作能为读者对对位的理解提供 一 种全新的认识. 和声的结构功能是勋伯格用多年心血完成的论 着.这本书于1939年在助手罗纳尔德?斯特恩的帮助 下开始动笔,1948年完成初稿,后由英国作曲家休姆 ? 50?人民音乐)2003年第7期总第447期? 弗雷?西尔利于1954年在伦敦编辑,出版了此书.本书 较完整,详尽地阐述了勋伯格对于古典主义时期和浪 漫主义时期和声的理解与认识,书中的每一章节都在 引导读者如何在学习和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和声时化繁 复为简单以及怎样在传统中寻求变异.尤为值得一提 的是,书中的最后三章”扩张的调性”(第十章),”为不 同的结构目的而采用的各种进行”(第十一章),”对阿 波罗时代的狄奥尼索斯式的评价”(第十二章)集中反 映了作者对新时代和声语言发展的新见解,为众多青 年音乐学子开辟了一条通往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音 乐的捷径. 作曲基本原理是勋伯格的三部重要音乐理论着 作中的最后一部.此书于1937年开始构思,但由于种 种困扰,直到1948年才全部完成.在定稿之前,勋伯格 总共作了四次不同程度的修改.杰拉尔德?斯特朗应邀 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并在使用英语术语方面给勋 伯格提供了很多良好的建议.书中内容是作者对在美 国担任作曲教学工作的一个完满的总结.此书既适用 于立志成为专业作曲家的青年学生,也”供一般水平的 大学生使用”,对于想拓展视野的音乐教师来说,此书 也是一本质量上乘的专业读物.本书立足于德奥古典 音乐的传统,撷取了大量德奥音乐大师的作品片断(尤 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居多)作为参考谱例,从各个侧面 详尽地阐释了勋伯格着名的”主题动机”作曲理论 的音乐分析理论.坚持”提出大量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 并加以系统解释”的教学方法,以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 各类音乐技术问题和学会分析各种音乐作品的能力.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曲基本原理不仅是一部出 色的教科书,也是一部内容全面的音乐分析参考书. 勋伯格一生兢兢业业,笔耕不息.直至去世前几 个月,他依旧通过书信与友人交流对各类音乐艺术问 题的看法.他留下的专着,论文,随笔,演讲报告内容 丰富,涉猎广泛.他曾计划在他的着述中解决他提出 的一系列问题,然而他至死也未能将这些代表新音乐 观念的问题逐一解决,这不能不说是他留给世人的一 个遗憾. 记得在一部外国音乐故事片中,有这样一个难忘 的镜头慈祥的长者满怀爱意地教导年轻的音乐学 子: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懂得回报艺术所给予他的 一 切勋伯格做到了这一点.德奥音乐滋养了这位 毕生淡泊名利,从无奢欲的音乐家的艺术道路,他也以 自己的才能回报了他对德奥音乐的无限热爱与终极关 怀.舆论带来的无止尽境的误解,无助与孤独并未损耗 ? 环球采风? 勋伯格的心智,恰恰相反,他以一个天才的直觉与智 慧,时时坚定地维护自己的立场,扞卫自己的艺术信 念,不容许他人侵犯. 在西方,直至勋伯格去世以后,他的价值和历史地 位才逐渐被后人所认识,理解.西方国家有关他的生 平,创作方面的专着,论文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逐 渐问世.在美国南加州地区还设有专门的研究勋伯格 的机构,并发行相关的期刊.但由于我国和东欧国家近 现代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在1980年以前,勋伯格一 直是我国和东欧音乐理论界予以排斥和回避的一个人 物.因此,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各类音乐 书籍,刊物才开始问鼎这位赫赫有名的西方现代音乐 家.通过他的理论着述,我们不仅可以更深一步地了解 勋伯格本人,而且更可以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探讨他所 论及的德奥音乐遗产中蕴涵的丰富的美学价值及他提 到的音乐家(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