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公出游于寒途阅读题答案 篇一:景公出游阅读答案 景公出游阅读答案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遵海而南南:南面 B、纵水而不反谓之连反:通“返”,返回 C、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身:亲自 D、赈赡之,然后归也赡:供给、供养。 解析:A:南:向南。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2分) A、(1)诸侯之天子为述职(2)小大之狱解析:(1)去,到,动词(2)的,结构助词 B、(1)已与贫民者三百钟(2)吾与徐公孰美解析:(1)给予,动词(2)和,跟,介词 C、(1)景公出游,问于晏子(2)欲报之于陛下也 D、(1)吾君不游,我何以休?(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1)凭借(2)因为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2分) 【答案】“您问得真好啊!”晏子拜了两拜。 (2)贫苦不补,劳者不息。(2分) 【答案】贫苦的人得不到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 4.概括下表所列篇目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3分) 人物(作者)篇目人文思想核心晏子景公出游体恤民情欧阳修醉翁亭记与民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忧国忧民曹刿曹刿论战取信于民 篇二:景公出游.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景公出游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先王之游? 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夏(朝)谚曰: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筹于民,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夫从山而不反谓之流,从水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纵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公曰:善。命吏计粮仓之粟,计长幼贫民之数。吏依数出粟,已与贫民者三百钟,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赈赡之,然后归也。 【注释】:遵:循。巡狩:视察。省:考察。豫:指帝王秋天出游。度:法度、准则。荒:与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乐。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遵海而南南:南面 B从水而不反谓之连反:通返,返回 C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身:亲自 D赈赡之,然后归也赡:供给、供养。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1)诸侯之天子为述职(2)小大之狱B(1)已与贫民者三百钟(2)吾与徐公孰美C(1)景公出游,问于晏子(2)欲报之于陛下也D(1)吾君不游,我何以休?(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_(2)贫苦不补,劳者不息。_4概括下列篇目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人物(作者)篇目人文思想核心晏子景公出游_欧阳修醉翁亭记_范仲淹岳阳楼记忧国忧民 参考答案:1A2C3您问得真好啊!晏子拜了两拜。贫困的人得不到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意对即可)4体恤民情与民同乐取信于民 篇三:福建省莆田一中等20XX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XX年莆田一中、漳州一中、泉州五中三校高三年联考 语文科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山原旷其盈视,。(王勃滕王阁序) (2),报养刘之日短也。(李密陈情表) (3)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赤壁怀古) (4),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潼关怀古) (6),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途,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公三月不出游。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 晏子曰:?君过矣,夫厚籍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公曰:?善。?趣庖治狗, 以会朝属。(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胔(z):腐尸。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B公曰:“以属狱。” C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笑耳服:服从属:交付特:只是 D趣庖治狗,以会朝属趣:通“促”,催促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齐景公“荒唐行径”和“苛虐百姓”的一组是()(3分) A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默然不问 B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C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 D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齐景公漠视百姓疾苦,只顾自己取乐之时,晏子指出“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是国家衰败的原因。 B齐景公所爱之马暴死,欲杀养马之人。晏子假意斥责养马人,阻止了这种行为。 C齐景公能听从晏子的劝谏,也还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 D文章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晏子的贤能有德、刚正不屈、机智幽默。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3分)_ (2)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3分)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6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阳关,琴歌阳关三叠。 (l)“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2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贾母与贾政、王夫人商量娶“金命”的宝钗为宝玉“冲喜”。袭人向王夫人进言说怕害了宝黛钗三人,希望想个万全的主意。后来凤姐献了“掉包计”,获得贾母、王夫人同意。(红楼梦) B香菱和一群丫头在草地上斗草玩耍,结果把宝钗送她的新裙子让一汪积水弄污了,宝玉怕她被薛姨妈责怪,便让晴雯把她一模一样的新裙子给香菱换上了。(红楼梦) C刘备奉命起兵讨袁术,张飞留守徐州。曹豹与吕布里应外合,夜袭徐州。张飞醉酒不抵,逃奔淮南,使刘备家室落于吕布手中。张飞与刘备等会合,关羽埋怨张飞,张飞羞愧不堪,拔剑就要自杀,被刘备劝住。(三国演义) D曹操为了离间马超、韩遂,就采用贾诩的“抹书”之计曹操写一封信给韩遂,将信中“紧要处”用笔涂抹改易,然后派人送信时故意让马超知道,马超一定会索要书信去看,信中的那些涂抹必然引起马超的猜疑,二人会反目成仇。(三国演义) E听到鸣凤跳湖自尽的消息后,觉慧异常激动,摇着觉民的肩膀问鸣凤的死因,之后一个人跑出去,离开家;后来觉民找到觉慧,劝他把这件事情忘记,觉慧说他永远不会忘记。(家)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纳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 暗投明??(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请问,选段中的“公”是谁?他背弃袁绍的原因有哪些?他投奔曹操后献上什么计策?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说着,果然从后门出去,至窗下潜听。只闻麝月悄问道:?你怎么就得了的??平儿道:?那日洗手时不见了今儿雪化尽了,黄澄澄的映着日头,还在那里呢,我就拣了起来。二奶奶也就信了。所以我来告诉你们,你们以后防着他些,别使唤他到别处去。?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潜听”的人是谁?平儿“不见”的是何物?此物失与得的过程如何?平儿要麝月他们提防的这个人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 (1)以上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什么共同的话题?(2分) (2)孔子和孟子在这一话题上的明显分歧是什么?(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尺度 彭程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物、行为、时间,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有两个字是躲避不开的:尺度。几乎多有的领域、一切事物,都因尺度的介入、参与而存在、运行,自足自立。 尺度具有相对性。在某个人群某种环境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尺度,换一种背景来看,可能匪夷所思,莫名其妙。驰骋于想象王国的作家悲壮的叫喊?不创造毋宁死?,而另一边,浸润了实证精神的科学家会奇怪,如此虚幻的勾当何以会让人付出整个身心。这时,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隔膜、误解乃至对抗,小到一个家庭中长幼之间的代沟,大到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 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当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放弃巨额家族遗产,因为它们妨碍了他的哲学思考。明代作家袁中郎辞去苏州行政长官之职,因为他的趣味是无羁无绊,与山水相唱和。这些人当然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但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尺度。也许梭罗概括的最到位:?如果谁没有跟随队伍的步伐,很可能他听到了另一种鼓点。?他们对传统的尺度不以为然,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标高。越是杰出者就越勇于冲破流俗,因为他们的目力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更能窥见大美所在。相比人云亦云者,他们更乐于自己决定怎样迈步。 这就接近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尺度的核心是个性。或者说,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一条因果之链连接了二者。而所谓个性,不过是源自对生活的独特领悟和由此而生的特异的行为姿态。在常人难以理解之处,特立独行者凭借自己的尺度成就了不寻常的人生。 越是在这个复制的时代,独特的个性就越显得重要。而个性的极致是与尺度的臻于极致互为表里的。然而我们看到的情形却不容乐观,众多的生命样式都仿佛在一个模子里铸成,更令人忧虑的是人们对此每每视而不见。据说随着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人除了得享长寿外,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器官形体,你大可选择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这当然令人雀跃,但为什么很少听人谈及要为自己选择独特的生存尺度呢?为什么不努力将尺度设定得更合理、更美好、更杰出呢?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几乎所有领域、一切事物,都有尺度存在;即使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也有他们自己的尺度。 B第三段列举维特根斯坦、袁中郎的“另类”示例,并引用梭罗的名言,是为了证明“尺度具有普遍性”的观点。 C作者在文末运用两个问句,对忽视个性的流俗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就个性化生存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引人深思。 D本文开篇提出“尺度”的话题,接着论述其“相对性”,在阐析其“普遍性”中的“意外”,而后提示出“尺度的核心是个性”。 11第二段中提到“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了一道墙垣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 12结合本文,举例阐述你对“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这句话的理解。(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永恒的敌人 冯骥才 我面对着雄伟浩瀚、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心里的问号不是这二百三十万块巨石怎样堆砌上去的,也没有想到天外来客,而是奇怪这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竟是一座坟墓。 当代人的生命观变得似乎豁达了。他们在遗嘱中表明,死后要将骨灰扬弃到山川湖海,或者做一次植树葬,将属于自己最后的生命物质,变为一丛鲜亮的绿色奉献给永别的世界。当天文学家的望远镜把一个个被神话包裹的星球看得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九江市少年宫科学动力机械课程(教学设计)-飞轮车
- 本章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选修4 人工智能初步-粤教版2019
- 2025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国)声现象(第1期)原卷版
- 第二课 蒸茄子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粤教版劳动技术五年级上册-粤教版(劳动技术)
- 蓄电池讲解课件
- 蓄电池知识培训收获总结
- 2025年招聘洗碗工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职业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疆社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葡萄酒类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酒店定位分析报告
-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研究
- 光学设计 第3讲 色度学
- 孔子的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 脑干损伤的急救处理与康复训练
- 2025年日历日程表含农历可打印
- 《艺术概论》课件-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 吴《园林植物配置技术》课件
- 《热力发电厂》热力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
- 14D504接地装置安装图集
- 2023年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2023年6月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